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开展数学交流的策略探讨.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31057501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开 展 数 学 交 流 的 策 略 探 讨 --------自主学习策略研究中的感悟 都镇湾镇中心学校 胡胜华夷陵区为解放干部思想,建立培训基地10多个,组织赴外培训100多人次,集中办班40多个,培训各级干部2400人次2007年,全市台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3亿元人民币,产品出口5408.2万美元,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8.86%,上缴税收2014.6万元人民币……这些利用数学来传达的信息并不是笔者刻意收集的,而是从办公桌上的《三峡日报》上信手拈来的在以商品经济为主和科技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更多地以定量的方式进行的而“数学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简捷的和准确无误的交流信息的手段我想也正是这一点,使得学生学好数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开展积极、广泛、有效的数学交流但在新课程背景下,在改革浪潮中,我们该如何把握住它呢?现就笔者在阅读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中的亲身经历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一、数学交流的重要性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对相同的数学内容往往表现出个性化的认识和理解。

      因而学生间的数学交流,可以使数学思维形象化,促进思维的发展;可以使学生更精确地使用数学语言和常规的符号来表达思想;能够鼓励学生反思和回顾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另外视角的观点和策略等二、数学交流的策略探讨在日常教学和阅读课题研究中,笔者所在学校研修组将交流能力的培养始终放在首位,也做过多次探讨和实践,在不断的尝试中,觉得应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交流欲望 现代教学研究论指出:感知不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引起学生学习的主要原因是问题作为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交流的欲望,为学生营造积极的交流氛围,营造让学生处于经常交流想法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1)创设现实情境,感悟生活数学现实的情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或者周边的环境,学生觉得可以理解,具有思考的价值,参与交流的积极性就更高例如在学习《水位的变化》时,教材安排的内容流花河的水位统计数据,这样的素材远离学生的生活,(学生根本就不知道流花河),不容易激起学生交流的欲望在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收集隔河岩水坝在抗洪中的贡献和水位数据接着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制作表格使学生初步认识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对决策的作用。

      最后引导学生自己制作统计图,并分析隔河岩水坝在抗洪中的作用以及开坝泄洪的时机,学生交流时积极启动自己相关的生活经验,提出了很多思考:水坝的承受力、质量、发电等,学生普遍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这样的统计让学生感觉就是自己身边的事情,亲切实在,有话可说现实的素材大大拓宽了学生交流的范围,培养了关注现实问题的自觉性和责任感2)创设趣味情境,调动学生激情趣味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做得最认真也做得最好目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已经作为数学教育的目标来看待了,教学应该时刻考虑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趣味情境就是非常有效的手段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组织竞赛等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作用,组织学生在活动中开展交流,最大限度地提高思维的效率3)创设探索情境,提供研究领域学生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愿望,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这种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并提供一定的探索内容和基本方向学生在经历探索的过程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采用多种层次的解决策略,且又不会漫山遍野,漫无边际地走进死胡同,这为他们的交流奠定了切身的体验,从而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得共识,体验成功。

      4)创设辩论情境,促进语言表达学生都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在辩论的情形下往往能最大限度地启动数学思维,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背景辩论的氛围有助于学生清晰地、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培养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并促使学生思维更加深刻在学习《去括号》时,我在黑板上画了火柴棒拼n个正方形的草图,让学生分析图形,写出所需棒数不料学生得出了三种答案:(1)[4+3(n-1)](2)4n-(n-1)(3)3n+1面对这种情况,笔者没有马上给出结论,而是询问:“那种对呢,什么理由?”每种答案的支持者都说出了充分的理由:看图得出规律的,求出部分数据看规律的等等,并争得脸红脖子粗,都认为自己对于是笔者又提出:“不错,你们的答案都说出了理由你能说出别人错的原因吗?”学生哑口无言笔者再说:“看来,三种答案都是对的它们有什么不同吗?你能利用运算律将其统一吗?”学生马上投入演算并得出了结果最终探究得出去括号法则这样,该问题便在辩论中得到了统一5)创设开放情境,激发多维视角开放的问题情境为学生的交流提供了大量可以选择的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收集选择不同的信息,从而形成个性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提供动会、奠定交流基础 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学习数学,可以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实践出真知,亲身经历获得的认识和体验是深刻的其经历的过程也能为他们的交流奠定坚实的基础1) 变单一讲授为多样活动 学生的思维特点之一是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传统的课堂,教师讲得多,学生动得少,交流和感悟的机会少这是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的新课程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活动过程,引导学生在“动”的过程中感悟、明白道理,使学生的交流有内容的积淀交流活动也就显得更有价值多了2) 变目的演示为自主操作 教材为了揭示一个数学结论的形成,往往省略了前人艰辛曲折的探索过程,而是直接呈现得到结论的大致经过比如一些数学实验就是为了直接说明结论的演示过程教学不是原封不动地“解读”教材,而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读”教材、活用教材,可以把演示的实验变成学生自主探究的操作,让学生经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过程3)变机械训练为趣味实践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习惯于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进行一些机械重复的练习,学生缺乏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仅关注作业的正确率,不是去经历有意义的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的过程,因此也就没有显出交流的必要。

      课程标准中安排了“实践和综合应用”的学习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应该鼓励学生完成具有现实价值的实践,甚至开展小课题研究,以研究过程和方法为重点,以同学间的合作交流为目标,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蕴涵其中笔者认为,教师不应是传授知识,而应更多地激励思考教师要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提出现实真理的人因此教师必须集中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工作:互赢、讨论、激励、了解、鼓舞等[参考文献][1] 中学数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2] 沈阳主编. 心理学.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 走进新课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郑强主编.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 开明出版社,2004[6] 凌世春.高中学生方法和能力培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