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2015届高三预测金卷(理综)及答案.pdf
18页2015 届高三预测金卷(天津卷) 理综 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共6 道小题,每小题6 分,共 36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将答案的标号涂在卡上 1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丙酮酸的氧化分解B甲状腺激素的台成 C抗体的合成D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2根据下图作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有 若甲中a和 b 分别代表乳酸菌和蓝藻;则c 可以代表细菌,d 可以代表原核生物 乙图能体现酶(c)和蛋白质 (a)和固醇类物质(b)的关系 丙图表示应激性(b)和反射 (a)的关系 丁图可体现出核糖体(a)和线粒体 (b)的关系 ABCD 3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己灭绝生物的“复生”将不再是神话如果世界上最后一只野驴刚死 亡,以下较易成为“复生”野驴的方法是 A将野驴的体细胞取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经脱分化、再分化,培育成新个体 B取出野驴的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母家驴的去核卵细胞中,经孕育培养成新个体 C将野驴的体细胞两两融合,再经组织培养培育成新个体 D将野驴的基因导入家驴的受精卵中,培育成新个体 4生物实验中常用到对照,以下对照设置正确的是 A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分划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进行 B研究蝾螈细胞核的功能将其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两部分 C验证胚芽鞘感光部位在尖端的试验中,甲组用锡帽罩住尖端,乙组去掉尖端 D在观察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时,使用甲基氯和毗罗红两种染色剂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要提供适宜的条件,离体的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B生物群落中,碳分别以CO2、有机物、无机物的形式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 C需氧型生物一定含有线粒体 D在农业生产中,常用2,4D 除去麦田中的杂草,其原理是高浓度时促进小麦生长 6下面四个图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图甲为某二倍体被子植物细胞分裂示意图正常情况下该生物体内某些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单 体数目最多可达到16 条 B 图乙表示人体免疫过程图解,参与细胞4 合成物质5 的结构包括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 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C 图丙中 BC 段较 AB 段 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D 图丁中若在c 点切断,则刺激b 点后,兴奋可以传导到皮肤,但不能传导到肌肉 二、简答题: (一 )1. (14 分 )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 15)、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和作用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 (1)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两种物质是 (2) 影响图甲中a 曲线 A 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冈素是图乙中细胞呼 吸有关曲线的数据需在条件下测量 (3) 由图丙可知,40时,植物体(填 “ 能或“ 不能 ”)最示生长现象:而5时的 状态可用图甲中(填“A”、“B”或C”)点表示 (4) 依据上图数据分析,蹦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甲图中点对应的光照 强度,温度为丙图中最佳储存蔬菜时氧气的浓度应为 (5) 若要观察该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通常取幼苗的做临时装片,用 染色观察、计数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 (6) 大棚种植的蔬菜,在一次施肥后,植物出现萎蔫,这是因为 造成植物细胞,解决的办法是: 2(6 分)近年米,一些城镇、社区修建了人工湖泊,以改善居比生活 环境右图是某新建人工湖泊的生物类群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该湖泊生态系统食物链有条, 鱼类与贝类关系应该是 (2) 有人利用贝类滤食藻类的习性进行控制藻类的实验,试验结果如 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挂养贝类的水体中藻类密度呈上升趋势,仍能推论贝类可以有效控制藻 类贝类对藻类最大滤食量在第天。
(3) 有的湖泊中藻类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湖中水草却疯长了,并带来负面影响,下列控制水 草疯长最合理的措施是 A 打捞水草B 引水稀释C 使用除草剂D 控制污水排入 (4) 有人提出人量引种水花生、水葫芦抑制藻类及水草疯跃你认为这样做会引起哪 些不良后果 ? (二)回答下列有关遗传方面的问题: 1(10 分 )为扩大可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黄河三角洲等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备受关注我国科 学家应用耐盐基因培育出了耐盐水稻新品系 (1) 获得耐盐基因后,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所用的限制酶作刚于图中的处, DNA连接酶作 用于处 (填“a”或“b”) (2) 将基冈表达载体导入水稻受体细胞中常用法和基因枪法、 花粉管通道法 等 (3) 由导入目的基因的水稻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利用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 和 (4) 为了确定耐盐转基因水稻是否培育成功,既要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探针对和 进行分子杂交检测,又要移植到盐碱地中种植,从水平上鉴定水稻植株的 性状 2(14 分)果蝇是一种非常小的蝇类,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绳的研究而获得“ 诺贝尔奖 ” 果蝇 的灰身 (B) 和黑身 (b),长翅 (V) 和残翅 (v),红眼 (R)和白眼 (r) 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gb、Vv 基因位 于常染色体上,Rr 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摩尔根等研究时发现: (1) 以上表格中的两对相对性状中,如果进行正交与反交,产生的结果不一致的 是一般情况下,用一对相对性状的真核生物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如果结 果一致,可说明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是的基因 (2) 实验一:现有纯种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果蝇,请设计实验探究灰身、黑身和长翅、残翅这 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第一步:取纯种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果蝇杂交,得F1, 第二步: 第三步:统计后代表现型的比例 结果预测:如果, 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反之,则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 实验二:已知果蝇的红服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A、白眼a),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 白眼类型若用一次交配实验即可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应选择亲本的表现型为:白眼 雌果蝇 红服雄果蝇 实验预期及相应结论为: 若:则这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若:则这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若:则这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理科综合测试物理部分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部分,共30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物理、化学、 生物三学科分别为120 分、100 分、80 分,各学科试卷均分为第I 卷和第卷两部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答各部分第I 卷时,在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物理部分第I 卷(共 48 分)本卷共 8 题,每题 6 分,共 48 分 1 5 题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 6 8 题每题给出的4 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有的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 全部选对的得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 分 1、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静止的 氡原子核 ( 86 222 Rn ) ,由于衰变它放射出一个粒子,此粒子的径迹与反冲核的径迹是两个相外切的圆, 大圆与小圆的直径之比为42:1,如图所示那么氡核的衰变方程应是下列方程的哪一个() ARnFre BRnPoHe CRnAte DRnAtH . . . . 86 222 87 222 1 0 86 222 84 218 2 4 86 222 85 222 1 0 86 222 85 220 1 2 2、如图所示,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固定于墙上O点,拉力F通过一轻质定滑轮和轻质动滑轮作用于 绳另一端,则重物m在力F的作用下缓慢上升的过程中,拉力F变化为(不计 一切摩擦)()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3、固定在竖直平面的光滑圆弧轨道ABCD ,其 A点与圆心O等高, D点为轨道最 高点, DB为竖直直线, AC为水平线, AE为水平面,如下图所示。
今使小球自A点正上方某处由静止 释放,且从A点进入圆轨道,只要适当调节释放点的高度,总能使球通过最高点D,则小球通过D点 后: ( ) A. 一定会落到水平面AE上 B. 可能从 A点又进入圆轨道 C. 可能撞在圆轨道AB间某位置 D. 可能从 D点自由下落 4、 如图所示,虚线是用实验方法描绘出的某一静电场的一族等势线及其电势值,一带电粒子只在 电场力的作用下飞经该电场时,恰能沿图中的实线从A点飞到 B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粒子一定带负电 B. A 点的场强大于B点的场强 C. 粒子在 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D. 粒子在 A点的动能小于在B点的动能 5、如图所示, 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互相垂直,竖直的绝缘杆上套一带 负电荷小环小环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中,所受摩擦力( ) A. 始终不变 B. 不断增大后来不变 C. 不断减小最后为零 D. 先减小后增大,最后不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的贯穿本领和电离作用都很强 B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现象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C某个平面镜反射光的能量为入射光能量的85,即表示反射光光子的数量是 入射光光子数量的85 D电磁波和机械波都能发生干涉、衍射现象 7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向和负向传播,波源分别位于x= - 0.2m 和 x=1.2m 处,两列波的波 速均为 v=0.4m/s ,传播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两波源的振幅度均为A=2cm.t=0 时刻,两列波的图象 如图所示,此刻x=0.2m 和 x=0.8m 处的 P 、Q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M位于 x=0.5m 处,下列选项 中正确的是 ( ) A质点 P、Q都首先沿y 轴负向开始振动 Bt=1s 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4cm Ct=0.75s时刻,质点P、Q都运动到了M点 Dt=1s 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 -4cm 8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MN、,分别固定在A、B 两点, O 为 AB 连线的中点,CD 为 AB 的垂直平分线。
在CO 之间的 F 点由静止释放一个带负电的小球P(放 入小球 P 后不会改变原来的电场分布)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P 在 CD 连线 上做往复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 P的带电量缓慢减小,则它往复运动过程中振幅不断减小 B小球 P 的带电量缓慢减小则它往复运动过程中每次经过O 点时的速率 不断减小 C点电荷MN、的电量同时等量地缓慢增大,则小球p 往复运动过程中周 期不断减小 D点电荷MN、的带电量同时等量地缓慢增大,则小球p 往复运动过程中振幅不断减小 第卷(共 72 分)9. ( 1)某同学利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测定某一光的波长,已知双缝间 距为d,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一亮条纹的中心对齐,并将该条纹记 为第一亮条纹,其示数如图所示,此时的示数x1= mm然后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 线与第n亮条纹的中心对齐,测出第n亮条纹示数为x2由以上数据可求得该光的波长表达式= (用给出的字母符号表示) (2)(10 分) 某同学要测量一长方形木块( 带有一挂钩 ) 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但没有现成 的弹簧测力计,于是小明用细弹簧、硬纸板等自制了一个简易弹簧测力计( 只有均匀刻线 没有标值 ) 如图所示请你帮助设计这个实验: 主要步骤: 计算表达式:( 表达式中的字母要在步骤中出现) . (3)在做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若待测电阻丝的电阻约为5 ,要求测量结 果尽量准确,备有以下器材: A.电池组 (3 V 、内阻 l ) B.电流表 (0 3 A,内阻 0.0125 ) C.电流表 (0 0.6 A ,内阻 0.125 ) D.电压表 (0 3 V,内阻 4 k )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