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5页民间文学民间文学1,民间文学的定义:民间文学是人民(主要是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口头传 颂,着重反映劳动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 语言艺术,它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吏诗、民间叙事诗(民间长诗) 、民 间谚语、谜语和歇后语、顺口溜、民间说唱和民间小戏(包含民间曲艺和民间戏剧) 2,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从根本上说,民间文学既是一种文艺现象,,又是一种民俗 文化现象首先,民间文学是一种文艺现象,它是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形象化的反 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是区别于作家文学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其文艺属性的主要 内容就是文学系,民间文学具有文学的美学特点,同时又具有表演性其次,民间 文学的民俗文化属性,是指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现象对此,主要从两方面来解释: 第一,从民间文学的产生和存活状态来看,民间文学比作家文学同生活有着密不可 分的关系,因为口头创作与表演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第二,从民间文学的学科 属性来看,民间文学是民俗学的一部分 3,民间文学基本特征的内涵及表现:与作家文学比较,一般归纳为:集体性、口 头性、变异性、传承性和表演性五个特征变异性,民间文学由于各种原因(历史、 社会、演唱人的才能技巧等)在语言、表现手法、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甚至主题思 想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衍生,从而形成各种同一母题的异化。
4,中国古代民间文学的发展:民间文学源于劳动,反映社会生活 5,神话的定义:神话是人类在远古时期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高度 幻想性故事 6,神话产生的基础:作为人类童年时代产物的神话,它的产生有着特定的时代和 社会背景具体表现为:(1)经济基础:“人类的高级属性的发展” (2)社会条 件:氏族的存在及强烈的氏族观念 (3)思想根源:“万物有灵论” (4)独特的思维方式:“神话思维”(强烈的主观臆想 性,具有不自觉的特征) 7,神话的特征:神话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其艺术 特征主要表现为:(1).以解释自然力为主,带有神奇的色彩 (2) 庄严虔诚的 虚构 (3)奇丽荒诞的幻想 8,历史上的主要神话学派:(1)隐喻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是古希腊的哲学家色诺 芬尼他认为神话是“古人的寓言”是古代智者为寄寓、隐喻某种道理而刻意编造 的故事 (2)历史学派: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学者攸麦拉斯、中国的孔子等认为 “神话是历史的传奇描述” (3).语言学派:代表人物是英国语言学家 缪勒, 他认为“神话是语言的疾病 (4).人类学派:代表人物是英国民俗学家 泰勒和英 国人类家安德鲁 兰格。
认为各民族神话的发生原理和内容实质有同一性,主张用 现代文化晚熟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信仰来考证初民社会的神话提出了”万物有灵论” 和“文化遗留物”两个重要概念 9,民间传说定义:民间传说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 式构建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 10,民间传说特征:(1)表述方式的“可信性”和主要情节的虚构性 (2)故事情 节的传奇性 (3)情节与人物形象的类型化 (4)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和流传 演变中的成长性11,神话与传说的联系与区别:联系:联系:第一,民间传说与神话产生的历史时期比较 接近,它们的关系十分密切第二,就体裁特征和传播方式而言,传说与神话都是 散文体的口述故事第三,传说和神话都具有超现实性的幻想区别:区别:第一、传说 与神话的主人公身份和属性不同(传说中的主人公,很多是基于历史上存在过的真 人,其故事比神话更接近现实生活) 第二、传说和神话创作的思维机制不同(传 说是以自觉或比较自觉的思维方式,讲述某一历史时代的具体人物或事件,有时代 和地点的约束性而神话则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思维方式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人格 化、神灵化,从而曲折地反映人类史前时代的人与自然界的种种关系,具有全人类、 全部族性。
) 第三,传说和神话的功能不同(传说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民族性, 其内容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娱乐功能而神话的产生与原始信仰有密切的关系,具有 神圣性和权威性 12,民间故事定义:民间故事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民间故事指民众 口头创作的所有散文体的叙事作品狭义的民间故事指民众口头创作的内容具有泛 指性、虚构性和生活化特征的散文叙事作品指的是神话、传说之外的散文体口头 叙事,包括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等民间文学中故事的定义 指的是狭义定义 13,民间故事深刻的文化内涵:(1)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价值观 ;(2)婚 姻改变女子命运的文化内涵 (3)民族学价值;(4)民间文艺的价值 14,民间故事的分类:童话、生活故事、寓言、笑话 15, “AT 分类法”即按照相对有限的情节类型,将故事进行分类编目—把同一情节 的不同异文加以综合,以简明的文字写出故事的梗概提要, 并根据一定原则对这 些故事情节进行分类编排 将故事分为五大类,共有 2500 个故事类型 16,民间故事、传说、神话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传说与故事的关系:传说与故事的关系:联系,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有共同之处,即都是民间口头带 虚构性的散文叙事作品。
区别, (1)传说总与一定的客观实在物相关联,故事则无此 必要;(2)传说的主人公一般是历史上存在的,故事则不受历史的局限;(3)在对 幻想的把 传说与神话的关系:传说与神话的关系:(见第十条) 神话与故事的关系:联系, (1)两者都 是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 (2)神话的故事化和故事的神话化在口头的传播过程 中往 往会形成两者的相互转化如故事中广泛流传的《女娲的传说》 、 《盘古兄妹的故事》 等等就是神话的故事化,而像四大民间故事中的《白蛇传》在流传中出现神话人物白 蛇娘娘,各地有“大圣庙”等等 (3)两者都具有“箭垛式”人物和“类型化”的情节故 事中的“箭垛式”人物鲁班, “两姐妹”型的类型化情节等,神话中有“箭垛式”人物女娲、 黄帝, “三件事”型的类型化情节等区别, (1)叙事艺术思维不同,神话是不自觉的, 故事是自觉的产物 (2)功能不同,神话不仅是文学文本,还是维系氏族神圣性与合 法性的文化范式;故事则仅仅是文本,有着消遣、伦理等意识形态 (3)产生时间不 同,神话产生于氏族时期,故事一般认为产生阶级社会时期 (4)叙述地点不同,神 话的讲述要有一系列的仪式,故事则不必 (5)叙述的故事类型不同,神话是以神或 神化的人为主角,讲述事物的由来,民族的兴衰,战争等宏大叙事,而故事则常常是 平凡人的喜怒哀乐。
16,民间歌谣:民间歌谣是民众集体创作的可以歌唱或吟诵的短小、抒情性的韵文 作品包括民歌和民谣两个部分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17,民间歌谣的分类:(一)、从民歌的思想内容角度,可将民歌分为情歌、生活歌、 劳动歌、仪式歌、时政歌、儿歌六大类情歌是反映民众爱情生活的民歌,这类 民歌数量最多,也最为优美,最有艺术性;生活歌是反映民众日常生活的民歌,有表现各行各业的社会生活的歌,也有反映家庭生活的歌,还有咏叹妇女苦难生 活的歌等;劳动歌是民众为指挥、配合、协助体力劳动而唱的歌,劳动歌有两个 特点:一是在内容上配合劳动过程歌词中通常有较多的协调劳动节奏的呼喊声 二是在唱法上,劳动歌的曲调大多有明显的节奏,在干重体力活时音调高亢,近 于呐喊如《打夯歌》 ;仪式歌是民众在祈福禳灾、过节贺喜、祭神送葬、迎宾做 客等仪式活动中所唱的歌谣;时政歌是社会上广泛流传、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议论 时政的民谣,时政歌有三个特点:一是产生的及时性和传播的迅速性;二是观点 的鲜明性和讽刺的尖锐性;三是反映的真实性和评价的权威性;儿歌又叫童谣, 是儿童口头传唱的歌谣,儿歌的特点:一是在语言形式上适合儿童说话发音的习 惯,都用短句,尤其多用三字句,特别顺口。
二是内容适合儿童思维特点,单纯、 浅显而形象,有些富于魔幻色彩,适合儿童心理特点 (二) 、根据民歌的句式、 章法、韵律、唱法等方面表现形式方面的特点,可以将民歌分为山歌和小调两大 类山歌:指在山野间劳动、集会、社交等活动中所唱的形式较为自由、音调高亢悠长的歌谣艺术特点:艺术特点:情歌歌数量最多,也最为优美,最有艺术性; 18,民间歌谣的艺术特征:(1)天机自动,朴素浑成 ;(2)形式多样,韵律和 谐;(3)善用各种修辞手法 (4)善用各种修辞手法 19,民间歌谣的研究动态: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就是从搜集研究民歌开始的,在民 俗学运动开始之初,比较有影响的民歌分类的是朱自清和周作人周作人在《歌 谣》一文中,参照了国外的分类法,将民歌分为六大类:情歌、生活歌、滑稽歌、 叙事歌、仪式歌、儿歌这一分类法概括简明而且全面,在 1923 年发表时产生 了很大的影响,后来也为多家采用当下对民歌分类主要是按照内容和形式两个 角度进行划分 (见 17 条) 20,史诗:就是讲述天地开辟、人类起源以及民族历史、民族英雄等内容的自古流 传、规模宏大的民间叙事长诗史诗按照内容可以分为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两种。
一)创世史诗:又称“原始性”史诗或神话史诗 创世史诗主要讲述一个民族早 期想象中的创世过程以及本民族的历史大事它反映了人类童年时期对客观世 界的看法和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充满了神奇美妙的想象与神话较为接近我 国创世史诗主要分布在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代表性的作品有苗族《苗族 古歌》 ,彝族《梅葛》 《阿细的先基》 ,纳西族《人类迁徙记》 《祭天古歌》 ,白 族的《开天辟地》等 (二)英雄史诗:是古代产生的赞美本民族英雄、讲述 民族早期历史的长篇叙事诗我国英雄史诗主要分布于黑龙江、蒙古高原、新 疆、青藏高原一带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三大英雄史诗都分布在这条“英雄史诗 带”上 21,民间长诗:是指篇幅比较长的民间诗歌,按照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叙事诗、 抒情诗两种形式民间叙事长诗:是指人民集体创作并传唱的,以塑造人物形象为 主,具有较完整故事情节的长篇口头韵文作品也称为“故事诗”或“故事歌” 民间抒情长诗:是指人民集体创作,在群众中传唱的以抒发感情为主,表达理想愿 望的口头长篇韵文作品 22,创世史诗与英雄史诗之区别:英雄史诗和创世史诗是史诗的两大组成部分,二 者有作为史诗的共同特点,也有不同:(1)在产生时期上,创世史诗要早于英雄 史诗,前者产生于神话时代稍后的原始社会野蛮期的中高级阶段,后者产生于原始 社会解体,正进入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的军事民主制时代即英雄时代。
(2)在内容 上创世史诗以创世过程为主体,再加上民族的起源、迁徙等内容,英雄史诗则以英雄率领部落民众抗击侵略、完成统一为主体;前者神话因素更多,后者的历史性更 强 (3)在结构上,创世史诗大都没有完整具体的事件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 英雄史诗则以英雄业绩、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心线索,由一个或几个有密切关 系的英雄人物贯穿始终 (4)在反映史实的程度上,创世史诗神话色彩浓重,英雄 史诗与历史的关系更为密切在地域分布上,我国北方各民族,尤其是游牧民族, 多流传英雄史诗,南方各民族多流传创世史诗 23, 《格萨尔王传》 ,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有 180 多卷、 100 多万诗行、2000 多万字,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 科全书,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 主题思想主题思想:(1)扶弱抑强、为民除害、保 卫人民 ;(2)反对侵略、保家卫国 艺术成就:艺术成就:(1)结构宏伟、篇幅浩大 ;(2)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3)生动、形象的人物刻画 ;(4)语言 表现形式上:史诗充分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 用深深植根于藏族人民心 中的谚语俗语来表现。
〖〖在语言修辞上, 《格萨尔》引用了数不 胜数的藏族谚语; 保留着各种各样,为数众多的赞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