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健康解读ppt课件.ppt
26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解读华东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学系 柳 倩 《指南》(健康领域)的内容框架 (一)《指南》是什么? 是引导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方向的指导性文件 (二)《指南》制定的背景? 深入贯彻两个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三)《指南》目标与功能 《指南》以为幼儿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 1.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2.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 3.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一)《纲要》与《指南》 (健康领域)的共同处和差异处分析共同处之一:身心并重共同处之二:保护和锻炼并重(四)《指南》(健康领域)的特点是什么 共同处之一:身心并重、保护和锻炼并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一、健康 一、身体健康与动作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一)身体状况 目标1:具有健康的体态 目标2:情绪安定与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目标3:具有一定的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 (二)动作发展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目标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目标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目标3: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目标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目标2: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目标3: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动作发展“子领域”的目标Ü从身体素质的角度提出了幼儿在大肌肉动作方面的发展目标Ü身体素质反映了人体在身体运动中的机能水平1.平衡、协调、灵敏反映了神经系统对于肌肉活动的控制和调节能力2.力量、耐力反映了肌肉组织和心肺系统的功能状况等现今体育活动中存有忽视发展身体素质的倾向现今体育活动中存有忽视发展身体素质的倾向Ü 重基本动作练习,轻身体素质发展Ü重“宽松”、“自由”的情景创设,轻“最近发展区“ 重视幼儿身体素质的现实意义※以车代步、电视数码产品的广泛应用※安全户外运动场所缺乏※被过度保护、运动机会少、久坐不动现象较普遍 青少年体质恶化的原因 ※整个社会缺乏开展体育运动的内在动力※整个社会缺乏开展体育运动的外部激励机制※缺乏科学知识运动活动的内容编排如何编排)※办学条件落后教师、场地、器材) 运动教育的有效性、科学性有待提高※运动课程的趣味性、开放性有所增强,但运动游戏有形无神现象时常出现※受到“重智轻体”、担心运动伤害等因素影响,存在运动量不足、运动强度低等现象。
Ü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应该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性Ü避免进行专门的力量、耐力练习活动Ü应该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决不能硬性规定幼儿活动的数量或距离,更不能进行统一达标训练 快乐运动的教育观念Ü定义: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所获得的成功的体验,即苦中有乐Ü日本幼儿园身体素质课 标清.flv 平衡Ü平衡指的是控制身体重心,维持人体姿势的能力特别是在较小的支撑面上,保持身体重心的能力Ü平衡是完成站立、行走以及协调的完成各种动作的重要保障ÜVID_20131206_103715.3gp ※影响平衡的因素1.人体重心的高低、支撑面的面积、支撑面的稳定性力学)2.视觉、前庭与本体感觉生理学) ※ 平衡的分类1.静态平衡:维持人体重心与静止的动态姿势能力、静态姿势2.动态平衡:在运动的状态下对人体的重心和知识的协调和控制能力。
人体维持 动态平衡主要以踝关节能力为主,而以髋关节为平衡 各种旋荡器材Ü1.滚筒Ü2.轮胎3.秋千 力量力量Ü力量是身体运动的基础力量是身体运动的基础Ü没有下肢部位的肌肉力量,幼儿就无法站立、行没有下肢部位的肌肉力量,幼儿就无法站立、行走,更无法做跑、跳等动作;没有上肢部位的肌走,更无法做跑、跳等动作;没有上肢部位的肌肉力量,幼儿就无法做推、拉、搬运、攀登动作肉力量,幼儿就无法做推、拉、搬运、攀登动作 耐力※体现了心肺耐力和肌肉耐力等方面的综合状况※幼儿心肺功能逐渐增强,肌肉耐力的不断提高才能较轻松的进行各种身体活动以及适应社会生活※幼儿阶段需要发展的是有氧耐力,尚不具备进行无氧耐力运动的生理基础,应避免幼儿进入无氧代谢状态Ü有氧运动特点:低强度、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
例如:瑜伽、武术、步行、慢跑、滑冰、游泳、韵律操、骑车、健身舞等Ü无氧运动特点:剧烈的或者急速爆发的例如:拔河、俯卧撑、举重、百米冲刺、摔跤等组织活动时,既要激发幼儿兴趣,鼓励和支持幼儿积极、自主活动,也要重视对于幼儿动作的正确指导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处理好发展运动素质和运动兴趣之间的关系全面、认真做好幼儿的安全保护工作,并且根据个体差异做好安全指导和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