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黑椋子栽培技术和造林应用探讨.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01731467
  • 上传时间:2022-05-3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9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黑椋子栽培技术和造林应用探讨    张利娟摘    要:黑椋子又名棘木,系山茱萸科梾木属落叶乔木,在我国甘肃、陕西、四川、湖北、河南、西藏、云南等地都有分布黑椋子树形高大通直,枝叶非常繁茂,在园林绿化过程中应用普遍黑椋子果实含油率非常高,出油率能够达到25%左右,因此,黑椋子还是一种重要的木本燃料树种为了进一步提高黑椋子栽培技术水平,推动黑椋子造林事业稳步发展,文章主要对黑椋子栽培技术和造林应用予以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Key:黑椋子;造林应用;造林技术:1005-2690(2021)24-0100-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794.9       文献标志码:B黑椋子是山茱萸科落叶乔木,在造林绿化方面为“先锋树种”黑椋子是一种生物质能源树种,不仅树形高大、通直,还有着十分发达的根系,喜光、耐阴,在贫瘠、干旱土壤条件下也能生长,对土壤没有特殊要求其主要在550~800 m海拔高度半阴坡、半阳坡中下部和沟谷地带自然散生,在发育片麻岩砂岩的沙壤土条件下也能很好地生长,在半阳坡和阳坡地带生长的黑椋子结实量较大但荫蔽环境会对黑椋子结实量造成较大影响,可能出现只开花不结果现象[1]。

      黑椋子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而且萌芽性好、长势较快、抗病能力强、树形优美、寿命长当年生的萌条能够生长至2 m以上,5年左右便可结果,结出的果实含油率非常高榨出的油料不仅能够供人们食用,还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工业原材料黑椋子果实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生物柴油與高级润滑油,市场需求量大正是由于黑椋子树具有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成为荒山绿化过程中应用普遍的先锋造林绿化树种以及生态经济兼用树种1   黑椋子形态特征黑椋子属于落叶乔木,其树形高大,最高能够生长至30 m以上,胸径达到70 cm以上部分黑椋子呈灌木状特征,生长有黑褐色的树皮,并在树皮上分布很多纵裂,枝条为淡绿色,叶片对生呈椭圆形,5月开花,8—10月为果实成熟期2   黑椋子的用途黑椋子是一种树生优良用材树种与木本油料树种,也是造林过程中首选的先锋树种,还是水土保持与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2]每年4—5月开花,花为白色,十分芳香,是重要的蜜源,成熟果实生产出的食用油营养丰富,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黑椋子的叶片是一种重要的动物饲料,木材材质坚硬,纹理细腻,在生产家具、建筑、农具柄把方面应用较多目前,在荒山荒坡绿化、土壤改良以及防止水土流失方面,常常选择栽植黑椋子物种。

      3   育苗技术3.1   采收种子与播前处理白露到秋分期间是黑椋子种子成熟的时间,当黑椋子果实变黑变软后便可采收[3]首选25年生、长势旺盛、没有病虫害的壮龄树作母树采集果穗,采集后除去其中的杂质与穗枝,放在通风干燥处进行阴干,当黑椋子果皮出现皱褶之后便可贮藏黑椋子种子非常坚硬,表面覆盖一层蜡质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在实施播种之前,应当针对性地对种子开展相应的处理工作将黑椋子种子在清水中浸泡1 ~8 d,捞出水面漂浮的空粒,当果实表皮变软之后去掉表皮,注意不能将种核压碎,之后放置于较大的容器中,利用75 ℃的热水浸泡,及时装入布口袋,反复揉搓挤压,直至完全退去果皮油脂,倒出种核以及残渣,充分晾干后过筛,去除杂质这时种子表面还存在一层蜡质,此时播种会对种子发芽率造成不良影响,需要根据种子量,将1/2的河沙拌入其中,在石碾之下按照5 cm的厚度摊铺并不断碾压,直至种子外皮变为粉色,后将河沙筛取,利用1%的碱水揉搓种子,利用清水认真清洗,保持种子干净即可3.2   催芽与播种育苗催芽过程中运用混沙埋藏法催芽效果更好,根据种子量,把两倍的湿沙和种子均匀相拌,放入坑内并盖好土,把几束高粱秆或者玉米秆插到坑内,180 d左右能够达到最高出芽率。

      选择苗圃地时应首选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向阳背风、具有较好灌溉条件与排水条件的地块应选择与种植地接近的地块,这样可以大幅控制和减少运输苗木投入时间与成本,有效保证苗木成活率选择好育苗地后,对地块开展深耕处理,深度控制在25 cm左右,将基肥施足,使苗圃地平整,设置宽度为1 m、长度为15 m的苗床,也可结合具体地形确定在播种实践方面,秋季播种效果更好,完成播种之后覆盖3 cm的细土在苗圃地育苗工作中,加强土壤保墒十分重要第一年播种运用深埋浅出播种法效果更好,播种深度控制为5 cm,降雪之后,在苗床中扫入积雪,第二年春季,当种子开始萌动时,刮去2 cm厚的覆盖土,确保幼苗顺利出土针对一些干旱地区,可选择深埋浅出法进行播种,按照4~6 cm 控制播种深度3.3   插根育苗黑椋子根的萌蘖能力非常强,育苗过程中可运用插根法开展育苗工作,操作起来十分简便,还利于苗木健壮生长育苗过程中,可以收集出圃过程中苗木修剪的根,也可选择长势较好的大树,在距离树干1 m以外的地方挖沟取出其侧根,合理修剪制作成插穗插穗一般按照10~15 cm设置长度,粗度1.5 cm为最佳,实施插根育苗工作扦插过程中,插穗应留出地面0.3 cm,完成扦插后在床面上覆草并定期洒水,确保苗床湿润度,当幼苗出齐后逐步除去覆草,在幼苗行间覆盖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还能避免杂草生长。

      3.4   苗期管理3.4.1   灌水和施肥播种后苗床必须要浇透水,倘若苗床不是很干燥,出土之前通常不必灌水,但需要确保苗床湿润度的合适性,不可出现时干时潮的现象,避免种子出现霉变幼苗出土后,应结合天气情况灌水,干旱条件下7 d浇水1~2次即可降水较多时段,应当对苗圃地及时排涝,避免苗床积水3.4.2   松土除草黑椋子育苗过程中,育苗地杂草丛生会抢夺营养与水分,影响苗木正常生长,还会增加病虫媒介,增加病虫害概率所以,应当科学合理地松土除草,控制与减少杂草生长,避免土壤过度蒸发或者发生板结,为苗木生长创造有利条件,保证苗木健康生长4   黑椋子在造林绿化应用中的科学造林方法4.1   选地与整地黑椋子有很强的适应性,但为了有效保证造林成活率,在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选地、整地工作,将地势平坦、具有深厚土层的阳坡地以及不易开展农作物耕种的地块作为首选造林造林工作实施之前应充分做好规划设计工作,在造林前一年秋季开展整地工作,提高整地质量,春季造林时需结合具体实际,开展全垦间种,以耕代抚4.2   栽植春季造林時,宜早不宜晚,3月中旬是最佳栽植时间,在土壤解冻之后、苗木萌动之前造林效果更好。

      造林过程中首选两年生的优质苗木,分级栽植,随起随栽,保护好苗木根系,提高其湿润度,以免出现干枯现象栽植过程中,在栽植坑内扶正苗木,确保根系充分舒展,根据苗木原有泥痕控制栽植深度栽植深度过深会对苗木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而栽植过浅则极易发生倒伏,所以苗木栽植时必须要确保栽紧、栽稳,合理培客土,充分踏实并浇水,当水完全下渗后将培土设置成馒头状4.3   管理措施造林的前一年,若遇到干旱天气需及时进行灌水,确保苗木水分充足,保证其顺利度夏同时,栽后前两年应每年进行2~4次除草工作,之后每年进行1次无论是树木郁闭前还是郁闭后,每年8月左右,对造林地进行1~2遍犁耕,可以起到较好的保墒作用,还能有效减少杂草同时,可在林木行间种植花生、大豆、油菜以及绿肥等,增加收益4.4   病虫害防治黑椋子主要病虫害包括叶斑病、金龟子和地老虎等防治叶斑病过程中,应科学控制栽植密度,确保良好的通风透光性,合理浇水与施肥,确保苗木健康生长,增强其自身抗病能力病害发生期可选择5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喷施防治,也可选择75%达克宁可湿性粉剂7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一般每间隔7 d喷施1次,持续应用3次便能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

      防治金龟子过程中,应当在6—7月根据金龟子成虫趋光性特点,在林间设置黑光灯开展诱杀工作可以结合成虫的假死性,在傍晚对树枝进行震动,使害虫掉落地面并对其进行捕杀药剂防治过程中,可以选择20%杀灭菊酯乳油进行2 000倍液进行防治,也可利用10%的吡虫啉1 500倍液喷施防治,药剂喷洒过程当中要确保均匀性,间隔7 d喷施1次,持续应用3次,便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5   结束语在黑椋子栽培造林过程当中,应充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积极完善黑椋子育苗造林程序,着力保证黑椋子的生长条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黑椋子的种植效率和质量,更好地保证黑椋子林业工作的稳定、可持续发展Reference:[1]肖光萍.黑椋子造林技术[J].农家科技,2017(12):218.[2]张玲.试论黑椋子及病虫害防治[J].新农村,2020(6):103.[3]梁亚森.小议黑椋子造林技术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9(1):233.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