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山港南岸海事监管调查探究.doc
7页象山港南岸海事监管调查探究以象山在现有体制下的海事监管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执 法手段、管理方法等具体问题提出了加强港口海事监管安全 保障的具体举措繭象山处海事监管现状1、加强象山处海事监管的必要性“十二五”期间,象山港南岸船舶进出港总艘次将成倍 增长,2009年象山港船舶进出港达到96286艘次,比2001 年增长了 4倍,货物吞吐量达到1080万吨,比2001年翻了 8番,港口生产和水上交通运输的持续高速发展,确立了象山 港航道作为宁波海事在“十一五”期间规划的“二纵三 横”中的“一横”地位随着象山港大桥于2012年底的全 面建成通车,“十二五”期间,将迎来新一轮发展的重大历 史机遇,象山按照“建设大项目、打造大基地、开拓大市场、 发展大产业、做强大旅游”的思路,将深入实施桥海兴县战 略,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主线,坚持“港、桥、海”联动,积 极打造开放型、活力型、生态型新兴港口工业城和海洋经济 示范区随着水运生产力的扩大和港口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必加 大象山辖区水域通航环境和生态环境压力,增加象山港大 桥”监管的执法风险象山海事处肩负着保障水上交通安 全、应对突发性水上公共安全事件的重大责任。
在保持已经 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更应充分认识象山海事处今后面临的形 势和历史机遇,必须居安思危,高度重视海事管理工作中的 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做好克服各种困难和应对各类风险的 充分准备,着力打造以象山港为中线的高效率通航管理区2、象山处海事监管工作现状目前,象山港南岸各类大小码头有39座,占辖区共161 座的24%,其中万吨级码头泊位6个,千吨级码头泊位10个 近三年监管工作量见表1表1•监管工作量提取有代表性的八类作业数据进行分析,得如图1所示 的业务量变化趋势图图1•象山港南岸监管工作量从图1可知,2008年到2009年期间,各业务量有升有 降,2010年业务量基本上呈总体上升态势,超过了前两年业 务量蔑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象山港区域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但分属5县 (市)、区和21个乡镇目前除北仑区已有序开发了穿山、 梅山岛外,宁波海事局也相继筹建了穿山、梅山海事处根 据“象山港区域保护和利用规划纲要”,下步将着重开发和 利用象山港南岸岸线资源随着象山港南岸港口码头的大量 建造,船舶流量的不断增加,象山港大桥的建成通车,将会 大大增加水工监管、引航伴航、安全检查、应急处置、海事 调查、大桥监管等工作业务量,仅靠宁海海事处统一行使象 山港水域的动态执法监管职责,其监管力量显得有点杯水车 薪;再者,地方政府对同一水域有多家海事机构的监管模式 也颇有微词。
因此,现有海事监管模式已不能适应港口开发 形势的需要单位地理位置不合理影响工作效率随着象山港南岸港 口码头的开发建设和进出港船舶的不断增加,象山港南岸将 成为象山处海事监管的重点部位,实施对该部位现场监督检 查的执法资源需往返于石浦与象山港,大量时间花费在路 上,给日常监管工作带来不便,影响工作效率,增加监管成 本,地理位置影响工作的弊端也日渐显现海事监管手段落后,难以满足象山港南岸港口开发后海 事监管服务所需目前仅在象山港西泽设置了签证点,配备 一辆执法车,对港口开发配套的诸如海事监管业务用房、拖 轮、代理和污染物接收等港口支持系统缺乏近远期规划,其 海事监管手段难以适应港口开发需要蔑海事安全监管举措1、理顺管理体系,明晰区域化责任管理区随着象山港南岸港口码头的大量建造,船舶流量的不断 增加,象山港大桥的建成通车,海事监管工作业务量必然猛 增为切实解决目前象山港水域3家监管,部分监管职能交 叉造成的政出多门、执法信息传递环节多、指定管辖内容随 意性等问题,如在水工监管、事故调处、违章处罚等方面 因此,在近期,可保持现有海事监管体制下,重新界定象山、 鄭奉、宁海海事处的监管职责,继续打造“配置合理、运转 协调、监管有效”的监管机制,并建议在象山港南岸取消 “西泽签证点”,设置“西泽办事处”,并配备相应监管资 源,开展以西泽轮渡、乌沙山电厂运煤运输、供受油作业、 船舶修造作业、水上施工作业为重点的象山港南岸监管工 作;在“十二•五"末,应改变现有海事监管体制,实现象 山港水域动、静态统一执法,并建议在宁波海事局统一领导 下,在现有象山海事处的基础上筹建成立相应的海事机构, 办公地点设置在象山县城一丹城,充分利用目前‘象山水运 协会”正在筹建“航运大楼”之机,争取以成本价取得约 2000m2的办公场所,机构编制50人;细化和落实安全管理 责任区量化指标,建立健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绩效评价和责 任区安全风险等级评估体系,大幅度提升管区的预警预控水 平和监管服务质量。
2、加大安全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象山港航道助导航设施建设根据象山港的开发进 度,配套建设VTS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AIS (船舶自动识 别系统)基站,在重要转向点、主要码头处设置CCTV (闭路 电视监视系统),完善VHF (甚高频)通信设施实现对进出船 舶的实时监控,科学合理组织交通流,减少事故发生推进海事管理和应急反应基地建设顺应象山港保护和 利用的进度,配套完成海事监管和应急反应基地的基础设施 建设(包括海事监管用房、搜救船艇及清污器材设备库建设 等),预留海事监管和应急基地所必需的岸线同时,象山 港应急反应基地必须具备培训游艇驾驶人员的功能做好航道整治和锚地规划建设工作为确保象山港航道 满足5万吨级船舶通航的需要,尽快完成航道疏浚工程,清 除有碍船舶航行的鱼网、渔栅,完善航道航标布设,做好相 关锚地的规划和拓展工作,并合理划分锚地功能;要在象山 港内合适水域设置渔船专用锚地加强引航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象山产业区正在与“宁波 大港引航有限公司”洽谈引航码头工程项目,规划在象山港 入口处南岸毛礁山附近,建成西泽引航艇码头,停靠40米 长引航艇2艘,使用岸线长度155m作为海事部门要积极予 以扶持。
建成高抗风等级和高性能海事巡逻船新建一艘性能优 良、适航能力优越、集巡航与搜救于一体的40米级海事巡 逻船艇,结合强化巡逻艇船员操作技能和抢险救助能力训 练,提高象山港区机动执法和抢险救助能力3、打造象山港海上高速通道按国际化通航管理标准,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十二 五”期间,建立进出象山港船舶分道通航制、分航向船舶定 线制、大小型船舶分道通航制、复杂气象航行管理制、大型 船航行优先通过制,确保VTS和AIS联合监控下的重要航段 有效监管率达到100%,进一步提高航道的利用和通行效率, 确保国家战略物资的运输安全,建立全国知名的安全、高速、 绿色的水上通道4、 完善港外大型船舶待泊安全区功能进一步加强大型煤船在象山港外待泊区建设,完善雷达 站、AIS基站和VHF站点布局,增强交管系统船舶锚泊调度 功能,发展固定和移动电视监控系统,将现有2个待泊区纳 入雷达监控、船舶自动识别和电视监控系统的有效作用区 内加强船舶走锚漂移监视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进一步提 升船舶锚泊的安全性,提高锚地、锚位的利用效率5、 加大综合执法力度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安监、海事、海洋、港航、环保、 边防等管理部门的职责,建立联合执法系统,保持执法的连 续性和稳定性,明确执法主体,建立工作制度,形成相互配 合、积极有效的工作机制,加大执法力度,确保象山港水域 开发有序、海洋清洁和航运安全。
作者单位:宁波海事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