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解读及应用.ppt

82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87569429
  • 上传时间:2024-09-0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3.10MB
  • / 8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的解读和应用 2工作背景工作背景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应用实践评估规范应用实践评估服务系统介绍评估服务系统介绍一、一、二、二、三、三、四、四、目 录 3工作背景工作背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推进两化融合的重大战略部署,从战略层面对很多重大问题提出了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推进两化融合的重大战略部署,从战略层面对很多重大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在落实两化融合战略过程中,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破解确的要求但是在落实两化融合战略过程中,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破解企业两化融合框架体企业两化融合框架体系和主要内容?系和主要内容?评价分析和实施改进评价分析和实施改进方法?方法?企业两化融合的概念企业两化融合的概念和内涵?和内涵?发展进程和实现路径?发展进程和实现路径?推进理念和原则?推进理念和原则?先进企业的水平?先进企业的水平? 工工作作历历程程国家标准:国家标准:2013年9月,正式发布《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GB/T 23020),行业试点:行业试点:2009、2010、2012年,连续三次组织开展行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2009开始初步探索评估体系建设时间时间4区域试点:区域试点:2013年,选择北京、河北、福建、山东、湖南、宁夏等6个地方省市开展试点工作全面推广:全面推广:2016年,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持续开展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工作的通知》(工信厅信软函〔2016〕269号),在全国范围推广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工作工作背景工作背景自自09年起,在工信部指导和支持下,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联合地方省市、行业协会探索年起,在工信部指导和支持下,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联合地方省市、行业协会探索形成了一套两化融合评估引导体系形成了一套两化融合评估引导体系,支持政府和行业全面摸清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形成基于数据的精准施策和精准服务新模式,服务于企业开展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找准两化融合发展重点、路径和方向,加速推进转型升级和新型能力培育。

      5我国针对两化融合的首个体系类国家标准全面剖析我国大量先进企业典型案例基础上,提出了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的概念和体系框架为工业企业展示了两化融合的全景图全面解析了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的内涵、要素和关键环节工业企业实施两化融合、研究制订战略发展规划的建设指南工作背景工作背景经过经过“实践实践-理论理论-实践实践”多轮次循环,电子一所牵头起草多轮次循环,电子一所牵头起草《《工业企业信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评估规范》》(国家标准(国家标准GB/T 23020,简称,简称《《评估规范评估规范》》),于),于2013年年9月正式发布月正式发布 工作背景工作背景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工作是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抓手《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要求》评估与诊断中明确要求“组织应依据GB/T 23020-2013,建立和完善数据采集和报送制度,按照策划的周期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和自诊断,并与同行业企业进行对标适宜时,组织应参考GB/T 23020-2013制定个性化的两化融合评估体系”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两化融合情况的全面“体检”6 7工作背景工作背景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应用实践评估规范应用实践评估服务系统介绍评估服务系统介绍一、一、二、二、三、三、四、四、目 录 资源(基础)应用绩效++水平与能力评估效能与效益评估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框架框架8 评估企业跨部门、跨业务环节的业务综合和集成情况评估信息技术在企业部门级单一业务环节中的应用情况评估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情况评估跨企业的业务协同和创新情况评估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水平评估与两化融合紧密相关的企业竞争能力•••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框架包括水平与能力评估水平与能力评估、效能与效益评估效能与效益评估两个部分水平与能力评估水平与能力评估: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效能与效益评估效能与效益评估: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六个视角六个视角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框架框架依据评估规范,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框架的理论基础可以概括为:依据评估规范,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框架的理论基础可以概括为:六个视角六个视角、、三条主线三条主线和和四个阶段四个阶段。

      9 价值链维企业管理维产品维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生产制造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能源与环保财务管理安全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管理项目管理质量和计量产品设计价值链维企业管理维产品维产供销集成财务与业务集成管理与控制集成决策支持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价值链维企业管理维产品维企业集团管控产品协同创新和绿色发展产业链协同三条主线三条主线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三个一级指标的评估内容主要从三个一级指标的评估内容主要从产品、产品、企业管理、价值链企业管理、价值链三个维三个维度展开度展开• 单项应用单项应用主要评估内容• 综合集成综合集成主要评估内容• 协同与创新协同与创新主要评估内容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框架框架10 四个阶段四个阶段企业两化融合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起步建设起步建设阶段(初级阶段)、单项覆盖单项覆盖阶段(中级阶段)、集成提集成提升升阶段(高级阶段)和创新突破创新突破阶段(卓越阶段),可共同表征企业两化融合不断跃升的阶段特征和内涵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框架框架11 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基础建设级别提升综合集成单项应用……能力增强…持续改进效益提高阶段跃升两化融合水平与能力评估:协同与创新两化融合效能与效益评估:两化融合促进企业能两化融合促进企业能力增强,实现市场竞争力力增强,实现市场竞争力提升,并进一步促进经济提升,并进一步促进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其提升和社会效益提高,其提升作用随企业两化融合阶段作用随企业两化融合阶段跃升而跃进,并与各阶段跃升而跃进,并与各阶段的水平与能力级别呈正相的水平与能力级别呈正相关性。

      关性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框架框架企业两化融合阶段、各阶段水平能力级别、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企业两化融合阶段、各阶段水平能力级别、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等相辅相成,可实现持续改进和螺旋式上升益等相辅相成,可实现持续改进和螺旋式上升12 评估规范的组成评估规范的组成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规范组成规范组成13 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14组织和规划 基础建设旨在通过评估基础建设旨在通过评估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条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情况,主要评估件建设情况,主要评估内容包括与内容包括与“财财”相关相关的资金投入、与的资金投入、与“人人”相关的组织和规划、与相关的组织和规划、与“物物”相关的设备设施相关的设备设施、与、与“信息信息”相关的信相关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安全等息资源和信息安全等财财基础基础建设建设物物信息信息资金投入资金投入组织和规划组织和规划人人设备设施设备设施信息资源信息资源信息安全信息安全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基础建设基础建设15 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基基础建设础建设资金投入:资金投入:•自动化投入;信息化建设投入;信息系统运维投入;研发(R&D)投入组织和规划:组织和规划:•人员队伍建设情况;组织与领导设置情况;组织与领导的职责定位及制度建设;规划、战略制定和实施设备设施:设备设施:•信息设备设施建设;工业设备设施的信息化水平;工业设备设施的网络化水平;工业设备设施的智能化水平信息资源:信息资源:•信息资源采集和获取;信息化标准的制定情况;信息资源积累和整合情况;信息资源集中管理情况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情况;计算机和网络安全保护情况;信息资源安全和灾备建设情况;设备设施和系统安全保护情况;安全管理和防范机制建设情况16 资金投入资金投入资金投入评估具体可包括:a)自动化建设和运维投入,包括:—自动化(包括数控)设备、设施等构建的年度投入水平,近三年移动平均情况;—自动化(包括数控)设备、设施等升级改造的年度投入水平,近三年移动平均情况;—自动化(包括数控)设备、设施等运行维护的年度投入水平,近三年移动平均情况;—自动化建设和运维投入对支撑企业战略和业务发展的适度性。

      b)信息化建设投入,包括:—在IT设备、软件与系统等构建过程中,用于购置、租赁、项目实施、咨询、培训、服务外包等的信息化建设年度投入水平,近三年移动平均情况;—IT设备、软件与系统等升级改造的年度投入水平,近三年移动平均情况;—信息化建设投入对支撑企业战略和业务的适度性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基础建设基础建设17 资金投入(续)资金投入(续)资金投入评估具体可包括:c)信息系统运维投入,包括:—在IT设备、软件与系统等使用和运行维护过程中,用于采购、租赁、咨询、培训、服务外包等信息系统运维的年度投入水平,近三年移动平均情况;—运维投入对支撑信息系统运行的适度性d)研发(R&D)投入,包括:—在研究开发过程中,用于购置、软硬件开发、试验验证、监视与测量、咨询培训、劳务和委托、差旅会议等的年度研发(R&D)投入水平,近三年移动平均情况;—研发(R&D)投入对支撑企业战略发展的适度性注:在评估过程中,各项投入值均可取其与企业销售收入或工业增加值的比值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基础建设基础建设18 组织和规划组织和规划组织和规划评估具体可包括:a)人员队伍建设情况,包括:1)自动化专职人员队伍建设情况;2)信息化专职人员队伍建设情况3)研发、生产和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相关程度b)组织与领导设置情况,包括:1)自动化及信息化相关组织的设置情况:专职部门,集自动化、信息化、流程与创新管理等职能于一体2)自动化或信息化主管领导的层级:专职c)组织与领导的职责定位及制度建设d)规划、战略制订和实施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基础建设基础建设19 设备设施设备设施设备设施评估具体可包括:a)信息设备设施建设b)工业设备设施的信息化水平:装备化水平)工业设备设施的信息化水平:装备化水平——数控机床、数控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带数据接口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等信息化加工设备占比;——信息化检测与监控设备占比;——信息化仓储物流设备占比;——现场总线等工业通信网络建设情况。

      c)工业设备设施的网络化水平:使用效能效益)工业设备设施的网络化水平:使用效能效益—与过程控制系统或制造执行系统直接连接的数字化加工设备占比情况;—与检测和监控系统直连,实现自动采集检测和监控数据的数字化检测和监控设备占比情况;—与仓储物流系统直连,并实现仓储物流信息自动转换和共享的数字化仓储物流设备占比情况;——与上层过程控制系统或制造执行系统等连接的数字化工业通信网络建设情况;——以上设备设施建设依据企业规划和业务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情况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基础建设基础建设20 设备设施(续)设备设施(续)设备设施评估具体可包括:d)工业设备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包括:)工业设备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包括:—智能化数控机床、数控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等加工设备智能化发展程度和水平;—自动优化数据采集、处理等功能的智能检测与监控设备应用情况;—运用新的智能传感识别技术,实现仓储物流设备智能化发展的情况;—新一代现场总线、工业无线网络等工业通信网络建设情况;—按照企业战略、应对技术、装备和业务发展,加强智能化装备的创新建设和应用的情况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基础建设基础建设21 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维销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办公管理能源与环保财务管理项目管理质量和计量采购管理产品设计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单项应用单项应用单项应用旨在通过评估信息单项应用旨在通过评估信息技术在企业部门级单一业务技术在企业部门级单一业务环节中的应用情况,衡量信环节中的应用情况,衡量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以及企业息技术与工业技术以及企业单项业务的结合和融合的水单项业务的结合和融合的水平与能力级别,主要评估内平与能力级别,主要评估内容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容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生产制造、采购生产管理、生产制造、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质量和计量、能源与环保、质量和计量、能源与环保、 价值链维安全管理、项目管理安全管理、项目管理、设备、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管理等。

      管理等产品维22 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单项应用单项应用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化产品模型或原理样机(包括几何样机、电子电路原理图等)的构建水平与能力;产品性能与功能的数字化验证水平与能力;产品综合设计与优化的水平与能力;产品智能化设计的水平与能力工艺设计:工艺设计:•计算机辅助的产品工艺规划和工装设计水平与能力;计算机辅助的工艺过程动态仿真与分析水平与能力;计算机辅助的工艺过程与参数优化情况;专用工艺装备的优化设计水平与能力,工艺设计的集成化、智能化发展情况生产管理:生产管理:•信息化生产计划与调度的应用覆盖范围、业务内容和管理精度;物料需求计划的业务覆盖情况和管理精细化水平;物料配送管理的业务覆盖情况和管理精细化水平;外协计划和外协过程管理水平与能力生产制造:生产制造:•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底层设备及生产线的应用情况;信息化生产作业计划与车间调度的覆盖范围与控制精度;信息化生产监控范围层级;生产制造过程与现场物流管理23 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单项应用单项应用采购管理采购管理•采购信息化管理的业务范围和业务内容;入场物流和原料库存信息化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供应商关系管理业务覆盖和水平层级;采购业务中电子商务应用程度和水平层级销售管理销售管理•销售信息化管理的业务范围和业务内容;产成品库存、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信息化管理情况;客户关系管理业务覆盖和应用水平层级;销售业务中电子商务应用程度和水平层级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会计账务与资金信息化管理的业务覆盖范围和应用水平;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信息化情况;成本信息化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水平;预算信息化管理的水平与能力质量和计量质量和计量•计量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质量检测与控制精细化程度;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覆盖范围和业务内容;质量和计量信息采集情况24 •能源信息化管理和环保监测信息化管理的应用范围和内容;能源管理和环保监测信息技术手段建设;能源计划、平衡调度与考核信息化情况和水平,环保监测数据报警与考核信息化情况和水平;能源和环保实时监管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的业务范围和业务内容;全管理信息技术手段建设情况和应用水平;安全生产集中监控情况和水平;信息化条件下安全生产应急响应及重大危险源预测预警的水平与能力项目管理项目管理•项目规划与立项信息化管理业务覆盖和应用情况;项目设计、计划与预算信息化管理业务范围和内容;项目执行信息化管理的业务范围和内容;项目后评估信息化管理的程度和水平其他经营业务管理其他经营业务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管理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单项应用单项应用能源与环保能源与环保25 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单项应用单项应用产品设计产品设计产品设计评估具体可包括:a)数字化产品模型或原理样机(包括几何样机、电子电路原理图等)的构建水平与能力,其中:1)离散行业:)离散行业:—二维产品模型构建能力及占比;—三维产品模型构建能力及占比;—数字化预装配与装配检查的水平与能力;—数字样机构建水平与能力。

      电子行业还应考虑以下内容:电子行业还应考虑以下内容:—数字化电子电路原理图设计水平与能力;—印制电路板(PCB)数字化设计水平与能力2)流程行业:)流程行业:—产品配方信息化建模水平与能力;—工艺参数信息化建模水平与能力3)采掘行业:)采掘行业:——矿体建模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和水平;——矿产资源建模的水平与能力b)产品性能与功能的数字化验证水平与能力,其中:1)离散行业:)离散行业:—零件级性能与功能仿真水平与能力;—零件级可制造性分析水平与能力;—部件级、产品级性能仿真水平与能力;—产品数字化测试(试验)水平与能力26 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单项应用单项应用产品设计(续)产品设计(续)电子行业还应考虑以下内容:电子行业还应考虑以下内容:—电子电路原理图仿真水平与能力;—数字化冲击试验和热分析的水平与能力2)流程行业:)流程行业:—产品数值模拟的水平与能力;—产品性能仿真分析的水平与能力3)采掘行业:)采掘行业:—地质测量仿真分析的水平与能力;—储量估算仿真分析的水平与能力b)产品性能与功能的数字化验证水平与能力,其中:1)离散行业:)离散行业:—零件级性能与功能仿真水平与能力;—零件级可制造性分析水平与能力;—部件级、产品级性能仿真水平与能力;—产品数字化测试(试验)水平与能力。

      27 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单项应用单项应用产品设计(续)产品设计(续)c)产品综合设计与优化的水平与能力,包括:—单学科设计与优化的水平与能力;—多学科设计与优化的水平与能力电子行业还应考虑以下内容:电子行业还应考虑以下内容:—在电子产品设计中,应用FPGA(现场编程门阵列)、ASIC(专用集成电路芯片)、SOC(片上系统)的水平与能力d)产品智能化设计的水平与能力,包括:—产品设计的知识库建设情况,以及知识管理水平与能力;—流程驱动型产品设计的水平与能力;—多学科设计信息自动流动及优化的水平与能力28 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单项应用单项应用工艺设计工艺设计工艺设计评估具体可包括:a)计算机辅助的产品工艺规划和工装设计水平与能力,包括:1)离散行业:—信息化工艺流程规划水平与能力;—工艺文件自动生成的水平与能力;—材料定额制定的水平与能力;—工时定额制定的水平与能力;—信息化工装设计水平与能力2)流程行业:—工艺流程库建设水平(如钢铁的冶金规范);—信息化工艺流程设计的水平与能力(如订单的质量设计);—过程控制工艺数学模型的构建水平与能力b)计算机辅助的工艺过程动态仿真与分析水平与能力,包括:1)离散行业:—加工工艺动态仿真与分析水平与能力;—装配过程动态仿真与分析水平与能力;—产品维护过程动态仿真与分析水平与能力。

      2)流程行业:—过程控制工艺数学模型的应用仿真分析水平与能力29 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单项应用单项应用工艺设计(续)工艺设计(续)c)计算机辅助的工艺过程与参数优化情况,包括:—计算机辅助的工艺流程优化水平与能力;—计算机辅助的工艺参数优化水平与能力d)专用工艺装备的优化设计水平与能力,工艺设计的集成化、智能化发展情况,包括:—专用工艺装备的优化设计能力;—专用工艺装备设计对产品制造需求的满足能力;—工艺专家系统建设和应用情况;—企业整体层面的工艺资源自动优化配置水平与能力30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评估具体可包括:a)信息化生产计划与调度的应用覆盖范围、业务内容和管理精度,包括:——企业级生产计划与调度信息系统的产品覆盖率b)物料需求计划的业务覆盖情况和管理精细化水平,包括:——物料需求计划的比例;——覆盖在制品库存和生产过程的物料信息动态跟踪能力;——物料需求计划的精细化程度和动态水平c)物料配送管理的业务覆盖情况和管理精细化水平,包括:——物料配送管理的比例;——覆盖在制品库存和配送过程的物料信息动态跟踪能力;——物料配送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过程动态管理水平。

      d)外协计划和外协过程管理水平与能力,包括:——外协计划的比例;——外协计划的精细化程度;——外协过程执行与监控的水平与能力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单项应用单项应用31 生产制造生产制造生产制造评估具体可包括:a)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底层设备及生产线的应用情况,其中:1)离散行业:—CNC、DNC、FMC、FMS的覆盖和应用情况;—自动化生产线的覆盖和应用情况;—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应用情况等2)流程行业:—PLC/DCS工序/生产线覆盖率及各控制子系统的联网比例;—过程控制数学模型生产线覆盖率;—PCS生产线覆盖率;—生产制造过程集成化最优智能控制情况等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单项应用单项应用32 生产制造(续)生产制造(续)b)信息化生产作业计划与车间调度的覆盖范围与控制精度,包括:—生产作业计划与车间调度的业务覆盖范围;—作业计划自动编制及优化排程的比例;—指令自动下达比例;—生产作业计划与车间调度精细化控制到工艺过程、生产线、工序或设备的情况;—生产作业计划与车间调度可调整和响应变化的能力c)信息化生产监控范围层级,包括:—车间监控的情况;—生产线监控的情况;—工序监控和设备监控的情况;—生产监控的精细化程度与及时(实时)性等。

      d)生产制造过程与现场物流管理,包括:—制造过程信息跟踪能力、及时(实时)性与控制水平;—制造现场物流配送和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及时性与优化能力;—实现生产制造全过程信息化的情况采掘行业还应考虑以下内容:—采掘工作面的现场监控与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单项应用单项应用33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评估具体可包括:a)会计账务与资金信息化管理的业务覆盖范围和应用水平,包括(但不限于)总账、固定资产、应收应付、资金管理、项目会计、存货b)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信息化情况,包括:1)财务报表信息化管理水平:—在财务报表自动生成、财务报表报送、合并报表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与应用水平2)财务分析信息化水平:—在资金运作分析、财务政策分析、经营管理分析、投融资管理分析以及财务分析报告生成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c)成本信息化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水平:—在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精细化程度与应用水平• d)预算信息化管理的水平与能力,包括:—预算信息化管理在投资预算管理、生产经营预算管理等方面的业务覆盖情况;—预算的编制、执行与控制、考核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与能力等。

      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单项应用单项应用34 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综合集成综合集成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基于标准的产品模型数据定义水平与能力;产品数据管理的水平与能力;产品设计、工艺与制造各环节之间进行产品模型传递和关联维护的水平与能力;产品设计、工艺与制造的过程控制与优化的水平与能力管理与控制集成管理与控制集成•车间生产制造过程控制系统向车间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或调度系统上传信息的情况及其实时性;车间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或调度系统向生产制造过程控制系统下达指令的情况及其执行水平;车间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或调度系统向经营管理系统上传信息的情况及其实时性;经营管理系统向车间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或调度系统下达指令的情况及其执行水平产供销集成产供销集成•按订单生产、按订单自动排产并自动形成物料供应计划的情况;进行优化排产、动态调度的水平与能力;覆盖供应链各业务环节的情况和集成运作水平;对用户订单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水平,实现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的能力35 •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衔接、从业务系统直接获取源头数据的情况;财务系统通过价格和资金管理、对销售流程进行实时监控、对采购流程进行适时监控的情况;企业成本计划和控制能力,产品全成本的核算精度和水平;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实现财务管控的水平与能力决策支持决策支持•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综合集成综合集成财务与业务集成财务与业务集成在各项业务综合集成基础上,按需采集全面和准确的业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的水平与能力;及时追踪企业内外部信息,进行知识挖掘和知识积累的水平与能力;运用信息化手段,支持企业进行决策的水平与能力;运用信息化手段,支持企业进行自身信誉建设和风险管控的水平与能力36 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评估具体可包括:a)基于标准的产品模型数据定义水平与能力,包括:—产品数据定义的标准及其可实现性;—产品数据定义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

      b)产品数据管理的水平与能力,包括:—覆盖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生产管理等各业务环节的情况;—实现电子文档管理的水平与能力;—实现产品结构管理的水平与能力;—实现技术状态管理的水平与能力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综合集成综合集成37 38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续)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续)c)产品设计、工艺与制造各环节之间进行产品模型传递和关联维护的水平与能力,包括:—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之间产品模型信息传递情况;—工艺设计与生产制造之间产品信息传递情况;—产品设计与生产管理之间产品信息关联情况;—工艺设计与生产管理之间产品信息关联情况;—产品信息在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生产管理各业务环节实现关联维护和一致性管理的水平与能力d)产品设计、工艺与制造的过程控制与优化的水平与能力,包括:—实现产品设计、工艺与制造过程数字化控制的覆盖范围;—产品设计、工艺与制造的并行处理和过程工程水平与能力;—产品设计、工艺与制造的过程优化水平与能力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综合集成综合集成 管理与控制集成管理与控制集成管理与控制集成评估具体可包括:a)生产制造过程控制系统向车间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或调度系统上传信息的情况及其实时性,包括:—工序进展信息上传情况及其实时性;—设备运行参数上传情况及其实时性;—物料使用状态上传情况及其实时性等。

      b)车间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或调度系统向生产制造过程控制系统下达指令的情况及其执行水平,包括:—排产计划下达的情况及其执行水平;—生产指令下达的情况及其执行水平;—物料清单下达的情况;—生产优化运行参数下达的情况及其执行水平等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综合集成综合集成39 管理与控制集成(续)管理与控制集成(续)c)车间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或调度系统向经营管理系统上传信息的情况及其实时性,包括:—生产能力信息上传情况及其实时性;—排产计划信息上传情况及其实时性;—订单状态信息上传情况及其实时性;—资源分配与消耗(人力、设备、物料、环境等方面)信息上传的完整性及实时性d)经营管理系统向车间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或调度系统下达指令的情况及其执行水平,包括:—生产任务指令下达的情况及其执行水平;—产品BOM(或配方、矿体或资源模型)下达的情况及其执行水平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综合集成综合集成40 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内容要求细化指南产供销集成产供销集成工业企产供销集成评估具体可包括:a)按订单生产、按订单自动排产并自动形成物料供应计划的情况,包括:—按照用户订单进行自动排产的水平与能力;—根据用户订单制订排产计划的同时自动形成物料供应计划的水平与能力;—按订单生产的产量占比等。

      b)进行优化排产、动态调度的水平与能力,包括:—在用户订单与产能不匹配的时候实现在有限产能约束下优化排产的水平与能力;—在发生改判、降级、判废以及紧急情况下进行动态调度的水平与能力41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综合集成综合集成 产供销集成(续)产供销集成(续)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内容要求细化指南c)覆盖供应链各业务环节的情况和集成运作水平,包括:—覆盖物料采购、原料库、现场物流、产成品库、产品配送等供应链业务环节的情况和实现集成运作的水平;—供应商在指定时间直接供货到生产现场的水平与能力;—按照客户要求,实现精准配送的水平与能力;—实现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分销网络情况与水平d)对用户订单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水平,实现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的能力,包括:—用户订单实时状态监控覆盖研发设计、物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配送等业务环节的情况及其全过程跟踪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实时性;—产品质量追溯覆盖产品交付、生产制造、物料供应、研发设计等业务环节的情况及实现全过程可追溯管理的精细化程度42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综合集成综合集成 财务与业务集成财务与业务集成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内容要求细化指南财务与业务集成评估具体可包括:a)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衔接、从业务系统直接获取源头数据的情况,包括:—实现与财务系统衔接的业务系统范围情况;—财务系统从业务系统直接获取数据的完整性和实时性。

      b)财务系统通过价格和资金管理,对销售流程进行实时监控,对采购流程进行适时监控的情况,包括:—财务通过系统监控采购合同价格、到货、付款、发票全过程的管控能力;—财务通过系统监控销售合同价格、发货、收款、开票全过程的管控能力43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综合集成综合集成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内容要求细化指南财务与业务集成(续)财务与业务集成(续)c)企业成本计划和控制能力,产品全成本的核算精度和水平,包括:—产品设计、产成品、半成品收发存,主原料消耗,资材备件消耗,人工成本,维修费用,能源成本,运输成本等成本核算数据能够直接获取的类别范围和比例情况;—产品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的核算、分析和控制水平与能力;—产品全成本核算的精度和准确程度,产品全成本管控的水平与能力d)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实现财务管控的水平与能力,包括:—全面预算管理在全面落实企业战略规划的投资预算、生产采购预算、技措技改预算、费用预算、成本预算等方面业务覆盖情况;—全面预算的执行情况与过程监管能力44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综合集成综合集成 决策支持决策支持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内容要求细化指南决策支持评估具体可包括:a)在各项业务综合集成基础上,按需采集全面和准确的业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的水平与能力,包括:—信息采集与分析的覆盖情况,含采购及供应商、销售及客户市场、库存、生产、财务、质量、物流、人力资源、设备、能源、成本、绩效等内容;—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的水平与能力。

      b)及时追踪企业内外部信息,进行知识挖掘和知识积累的水平与能力,包括:—及时追踪业务运营、竞争情报、市场趋势和环境等企业内外部关键信息的水平与能力;—综合应用和深度挖掘企业内外部信息的水平与能力;—知识积累、知识学习和知识管理的水平与能力45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综合集成综合集成 决策支持(续)决策支持(续)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内容要求细化指南c)运用信息化手段,支持企业进行决策的水平与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合同、收入、成本、利润等对比分析与决策的水平与能力;—客户价值和信用决策水平与能力;—产品盈利和市场趋势决策水平与能力;—研发生产与经营管理的集成运营决策水平与能力;—企业综合决策的水平与能力d)运用信息化手段,支持企业进行自身信誉建设和风险管控的水平与能力,包括:—企业在产品信誉、服务信誉、竞争信誉、财务信誉、商业信誉、银行信誉以及其他信誉建设方面的信息采集与决策处理能力;—企业预测预警、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情况及其快速反应能力46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综合集成综合集成 47协同与创新旨在通过评协同与创新旨在通过评估跨企业的业务协同和估跨企业的业务协同和发展模式创新情况,衡发展模式创新情况,衡量两化融合环境下企业量两化融合环境下企业间业务协同、创新和融间业务协同、创新和融合的水平与能力级别,合的水平与能力级别,主要评估内容包括产品主要评估内容包括产品协同创新和绿色发展、协同创新和绿色发展、企业集团管控、产业链企业集团管控、产业链协同等。

      协同等价值链维产品维企业集团管控企业管理维产品协同创新和绿色发展产业链协同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协同与创新协同与创新 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协同与创新协同与创新产品协同创新和绿色发展产品协同创新和绿色发展•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产品状态信息跟踪与反馈能力;跨企业网络化协同设计与制造的水平与能力;延长产品价值链,实现产品服务延伸和管控的情况;两化融合环境下产品全生命周期实现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及循环利用等绿色发展方面的情况企业集团管控企业集团管控•企业统一的信息管控平台建设及其覆盖分子公司情况;实现集团财务管控的水平与能力;实现集团战略管控的水平与能力;实现集团运营管控的水平与能力;运用信息化手段,支持集团决策的水平与能力产业链协同产业链协同•产业链企业之间信息交互和共享水平;产业链企业之间资源共享、协同和整合水平;产业链企业之间业务协同和一体化程度;产业链企业之间协同创新,共同创造和扩大市场容量,引领市场需求发展的情况48 竞争力旨在通过评估企竞争力旨在通过评估企业综合竞争力变化情况业综合竞争力变化情况,衡量两化融合直接或,衡量两化融合直接或间接带来的企业能力提间接带来的企业能力提升效果。

      升效果间接间接效益效益竞争力竞争力直接直接效益效益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社会效益间接间接效益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旨在通经济和社会效益旨在通过评估企业经济和社会过评估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水平变化情况,衡效益水平变化情况,衡量两化融合直接或间接量两化融合直接或间接带来的企业效益提升作带来的企业效益提升作用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49 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竞争力竞争力质量提升与顾客满意质量提升与顾客满意•质量提升与顾客满意各项指标的当前水平;质量提升与顾客满意各项指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的情况;质量提升与顾客满意各项指标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较的情况;质量提升与顾客满意各项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的情况业务效率业务效率•业务效率各项指标的当前水平;业务效率各项指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的情况;业务效率各项指标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较的情况;业务效率各项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的情况财务优化财务优化•财务优化的各项指标的当前水平;财务优化的各项指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的情况;财务优化的各项指标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较的情况;财务优化的各项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的情况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各项指标的当前水平;创新能力各项指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的情况;创新能力各项指标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较的情况;创新能力各项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的情况50 •经济效益各项指标的当前水平;经济效益各项指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的情况;经济效益各项指标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较的情况;经济效益各项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的情况。

      社会效益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各项指标的当前水平;社会效益各项指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的情况;社会效益各项指标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较的情况;社会效益各项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的情况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内容评估内容—经济和社会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经济效益51 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分析方法评估分析方法水平与能力评估分析框架水平与能力评估分析框架 评估各底层指标表征的水平与能力级别评估各底层指标表征的水平与能力级别 基于底层指标,通过加权求和、聚类分析基于底层指标,通过加权求和、聚类分析等综合分析方法确定底层指标级以上各级等综合分析方法确定底层指标级以上各级指标水平与能力级别,并依此类推指标水平与能力级别,并依此类推 对企业在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对企业在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各评估方面的水平与能力级别协同与创新各评估方面的水平与能力级别基期相互关系进行逻辑性和合理性校验,基期相互关系进行逻辑性和合理性校验,并作出必要的调整和修正并作出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基于各主要评估方面的水平与能力级别,基于各主要评估方面的水平与能力级别,对企业两化融合发展阶段进行判断,对企业两化融合发展阶段进行判断, 得得到水平与能力的总体评估结论。

      到水平与能力的总体评估结论52 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分析方法评估分析方法效能与效益评估分析框架效能与效益评估分析框架 根据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当前水平,根据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当前水平,与行业平均、国内先进和国际先进分别进与行业平均、国内先进和国际先进分别进行对比,确定效能与效益评估各底层指标行对比,确定效能与效益评估各底层指标的水平层次的水平层次 基于各底层指标水平,通过加权求和、聚基于各底层指标水平,通过加权求和、聚类分析等综合方法确定底层指标以上各级类分析等综合方法确定底层指标以上各级指标的水平层次,并依次类推指标的水平层次,并依次类推 对企业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对企业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水平层次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逻辑性和合理水平层次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逻辑性和合理性校验,并作出必要的调整和修正性校验,并作出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基于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水基于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水平层次,对企业两化融合效能与效益总体平层次,对企业两化融合效能与效益总体水平层次进行判断,得到效能与效益评估水平层次进行判断,得到效能与效益评估结论结论53 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分析方法评估分析方法综合评估分析框架综合评估分析框架 依据企业两化融合水平与能力评估以及效依据企业两化融合水平与能力评估以及效能与效益评估的结论,制定判定规则,确能与效益评估的结论,制定判定规则,确定企业两化融合总体水平等级定企业两化融合总体水平等级 一般而言,可将企业两化融合总体水一般而言,可将企业两化融合总体水平等平等级分为:初级水平、中级水平、高级水平、级分为:初级水平、中级水平、高级水平、卓越水平卓越水平 各行业企业可依据自身特色和需求,对最各行业企业可依据自身特色和需求,对最终评估结论及其判定规则进行必要定制终评估结论及其判定规则进行必要定制54 55工作背景工作背景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应用实践评估规范应用实践评估服务系统介绍评估服务系统介绍一、一、二、二、三、三、四、四、目 录 在评估规范的统一框架下,制定了流程、混合、离散(大批量、多品种中小批量、在评估规范的统一框架下,制定了流程、混合、离散(大批量、多品种中小批量、复杂单件)、采掘、电力(发电、电网)、服务业复杂单件)、采掘、电力(发电、电网)、服务业9套通用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和套通用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嵌入到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评价方法,并嵌入到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

      56评估规范应用评估规范应用—评估调查问卷评估调查问卷 评估系统能够为企业提供评估诊断服务,可为参评企业自动生成和反馈评估系统能够为企业提供评估诊断服务,可为参评企业自动生成和反馈自评估报告自评估报告,,提供参评企业与全国及同行业企业对标分析结果等第一手数据信息提供参评企业与全国及同行业企业对标分析结果等第一手数据信息评估实践成果评估实践成果—企业自评估报告企业自评估报告57 指标指标全国整体全国整体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中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微型企业小微型企业数字化与自动化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61.881.472.655.71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 ((%))45.7(33.3)56.1(54.3)43.6(43.3)28.0(27.0)关键业务环节全面信息化的企业比例(%)38.858.948.132.6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比例(%)54.064.458.951.1集成互联 实现设计与制造集成的企业比例(%)17.733.523.014.0实现管控集成的企业比例(%)18.733.924.115.1实现产供销集成的企业比例(%)22.943.932.816.7智能协同 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控的企业比例(%)7.312.99.26.0实现产业链协同的企业比例(%)5.113.77.73.258评估实践成果评估实践成果—两化融合关键指标两化融合关键指标基于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数据,设计出反映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其中基于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数据,设计出反映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其中“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关键生产工序数控化率关键生产工序数控化率”已作为体现两化融合水平的已作为体现两化融合水平的指标,被指标,被《《中国制造中国制造2025》》采纳。

      采纳1注: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内的数值是算数平均值,反映该指标企业平均水平;()外的数值是按照规模的加权平均值,反映该指标国家(行业、区域)的综合水平 2012-2016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不同性质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演进情况592015-2016年不同规模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实践成果评估实践成果—全国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全国两化融合发展现状 2016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为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为50.7,突破中值线(,突破中值线(50)),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已属中上等水平 大型企业成为两化融合水平提升的重大型企业成为两化融合水平提升的重要增长极要增长极,中小企业两化融合水平与大型企业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国有企业两化融合水平仍处于领先地位并稳步增长,民营企业两化融合追赶势头强劲民营企业两化融合追赶势头强劲 602015-2016年不同规模企业两化融合发展阶段分布情况2016年全国企业两化融合发展阶段分布情况评估实践成果评估实践成果—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现状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现状 两化融合发展阶段进一步跃升,起步建设向单项覆盖阶段跨越实现突破,“中级阶段中级阶段”企业成企业成为我国两化融合发展的最大主体为我国两化融合发展的最大主体,“综合集成”跨越稳步推进 大型企业实现“中级向高级和卓越”突破势头明显,41.5%的大型企业处在集成提升及以上阶的大型企业处在集成提升及以上阶段段,较2015年增长7.3个百分点 评估实践成果评估实践成果—融合发展融合发展“新四基新四基”自动控制与感知自动控制与感知 2016年我国生产设备数字化率为44.1% 交通设备制造、机械等装备制造业行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偏低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 2016年我国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为38.2%生产设备数字化率生产设备数字化率云平台云平台 MES、CAM、SCADA等生产控制类软件普及度仅约15% 个性化定制需求高的工业软件普及度较低工业软件工业软件 企业云平台应用率为33.5%,不足四成,公有云市场应用率仅为18.6% 电子、装备、电力行业云平台应用率较高云云平平台台应应用用率率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61 评估实践成果评估实践成果—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情况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情况 企业互联网化指数为企业互联网化指数为32.7,,较2015年增长7.5%,围绕数据应用、用户参与、组织创新和企业互联,企业互联网化转型蓄势待发 智能制造就绪率为智能制造就绪率为5.1%,,较2015年增长0.7个百分点,但整体来看,智能制造基础尚显薄弱 制造业企业在服务化转型方面已取得了一定制造业企业在服务化转型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成效,远程服务、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与服务、网络精准营销、个性化定制等方面亮点纷呈62互联网化指数互联网化指数不同行业智能制造就绪率不同行业智能制造就绪率开展不同形式服务化转型的企业比例开展不同形式服务化转型的企业比例 632016年全国各省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地图2016年全国各省市数字化水平地图2016年全国各省市集成互联水平地图2016年全国各省市智能制造就绪率地图评估实践成果评估实践成果—省市两化融合发展总体情况省市两化融合发展总体情况 各省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体呈现“沿海高、内陆低沿海高、内陆低”的态势 各省市数字化水平总体上也呈现“沿海高、内陆低沿海高、内陆低”的态势,与各省市两化融合水平总体情的态势,与各省市两化融合水平总体情况基本一致况基本一致 各省市集成互联水平呈现“中部高,南部高中部高,南部高”的双高态势的双高态势,相比于数字化水平,集成互联水平在各省市间差异更为显著 各省市智能制造就绪程度差异显著,智能制造发展呈现区域聚集性 64重点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两化融合成熟度分析两化融合成熟度分析两化融合规模驱动力分析两化融合规模驱动力分析两化融合引领因素分析两化融合引领因素分析两化融合发展趋势分析两化融合发展趋势分析冶金石化电子电力烟草机械交通设备制造纺织评估实践成果评估实践成果—行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行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 重点行业两化融合水平沿产业链呈现“三峰三峰-双谷双谷”波动态势波动态势 两化融合成熟度方面,两化融合成熟度方面,“成长型”行业基本消失,属于“潜力型”的行业最多 两化融合规模驱动力方面,两化融合规模驱动力方面,技术密集型行业多为均衡领先型,原材料行业、消费品行业多属均衡滞后型 两化融合引领因素方面,两化融合引领因素方面,电子行业具有综合优势,研发和服务环节是装备行业发展两化融合的重中之重 距离最终用户越近的行业互联网化程度越高,数据是企业实现智能制造和互联网化转型的核心驱动要素生产引领型 十三五规划十三五规划为十三五规划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帮助提出量化的目标指标摸清整体发展现状摸清整体发展现状帮助各级政府部门帮助各级政府部门了解辖区内企业两了解辖区内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化融合发展水平、阶段和趋势,开展阶段和趋势,开展与其他地区整体、与其他地区整体、同行业、同规模的同行业、同规模的对比分析,发布对比分析,发布 两两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定量地给出两化融定量地给出两化融合合关键指标关键指标已经列入政府重大已经列入政府重大战略规划的目标指战略规划的目标指标,列入地方政府标,列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找准政策着力方向找准政策着力方向评估诊断、对标分评估诊断、对标分析的结果成为国家析的结果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开展和各级政府开展重重大工程建设、项大工程建设、项目资金分配目资金分配的重要的重要参考依据参考依据评估规范应用主体及应用价值评估规范应用主体及应用价值—各级政府各级政府化融合指数化融合指数65 体提升的关键共性问题,组织行业内软件、咨体提升的关键共性问题,组织行业内软件、咨询、设备等力量共同攻关询、设备等力量共同攻关在行业内树立不同阶段的标杆企业,组织各类在行业内树立不同阶段的标杆企业,组织各类交流、培训等活动,帮助企业开展对标、服务交流、培训等活动,帮助企业开展对标、服务对接和行业交流对接和行业交流找准关键共性问题找准关键共性问题引导行业服务方向引导行业服务方向评估规范应用主体及应用价值评估规范应用主体及应用价值—行业组织行业组织了解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和阶段,分析各指了解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和阶段,分析各指标变化趋势,分析找准普遍存在的制约行业整标变化趋势,分析找准普遍存在的制约行业整66 评估规范应用主体及应用价值评估规范应用主体及应用价值—服务机构服务机构找准服务对象,发现企业在软硬件、解决方案、找准服务对象,发现企业在软硬件、解决方案、咨询、培训等方面的服务需求。

      作为企业需求咨询、培训等方面的服务需求作为企业需求分析的通用标准和有效工具,帮助企业开展需分析的通用标准和有效工具,帮助企业开展需求诊断和问题分析求诊断和问题分析帮助服务机构针对服务效果进行定量评价,并帮助服务机构针对服务效果进行定量评价,并定期跟踪,提升服务质量,进而增强服务机构定期跟踪,提升服务质量,进而增强服务机构的咨询服务能力的咨询服务能力服务对象需求分析服务对象需求分析服务评价和改进服务评价和改进67 自诊断、自对标,找准发展重点自诊断、自对标,找准发展重点将评估诊断结果作为企业发展规划或年度计划的输入,明将评估诊断结果作为企业发展规划或年度计划的输入,明确发展重点,提高投资收益率确发展重点,提高投资收益率依据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现状和定位,通过关键指标相关性依据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现状和定位,通过关键指标相关性分析,为企业进一步提升水平指出可行路径分析,为企业进一步提升水平指出可行路径开展企业自我诊断开展企业自我诊断协助制订发展规划协助制订发展规划提供改进可行路径提供改进可行路径评估规范应用主体及应用价值评估规范应用主体及应用价值—企业企业借助同行业标杆值和自评估报告,企业定期开展自评估、借助同行业标杆值和自评估报告,企业定期开展自评估、68 69工作背景工作背景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解读评估规范应用实践评估规范应用实践评估服务系统介绍评估服务系统介绍一、一、二、二、三、三、四、四、目 录 70区域两评估系统前端区域两评估系统前端区域评估区域评估数据库数据库采集采集数据数据待审待审核核数据数据企业信息企业信息问卷数据问卷数据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数据审核数据审核业务员管理业务员管理设计问卷设计问卷设计指标设计指标评评估估问问卷卷填填报报协协同同管管理理系系统统管管理理数据交换数据交换评估报告评估报告辅助分析系统登录辅助分析系统登录统计统计 数据数据分析分析 管理管理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数据库数据库评估结果评估结果智能终端查询智能终端查询 PC查询查询企业用户企业用户省市县省市县各级业务员各级业务员管理员管理员数据分析员数据分析员评估服务系统总体设计评估服务系统总体设计为各省市分平台分别部署了评估系统,提供统一的两化融合评估技术方案,为各省市分平台分别部署了评估系统,提供统一的两化融合评估技术方案,系统集成了完整的区域两化融合整体性评估工作方案,支持系统集成了完整的区域两化融合整体性评估工作方案,支持省、市、区省、市、区/县三县三级协同级协同组织开展工作组织开展工作区域评估系统后台区域评估系统后台 71在浏览器地址栏直接输入本省评估系统网址(例如:在浏览器地址栏直接输入本省评估系统网址(例如:),通过),通过XXX省两化融省两化融合服务平台首页合服务平台首页办事大厅办事大厅链接,通过链接,通过国家平台评估专栏国家平台评估专栏链接,都可以访问到本省链接,都可以访问到本省评估系统评估系统登录评估服务系统登录评估服务系统 72首次进入评估系统时,首次进入评估系统时,用户必须完成企业基本信息初始化用户必须完成企业基本信息初始化,,系统将依据企业系统将依据企业填写的信息分配合适的两化融合评估问卷,如下图:填写的信息分配合适的两化融合评估问卷,如下图:初始化基本信息初始化基本信息 73系统根据企系统根据企业所属行业业所属行业和生产类型和生产类型不同,自动不同,自动为企业分配为企业分配评估问卷,评估问卷,覆盖覆盖15个行个行业大类的业大类的59个细分行个细分行业业, 如表如表所示所示填写评估问卷填写评估问卷 74企业可通过点击填报问卷打开问卷进行填写,或者点击空问卷导出下载空问卷,线下填写完企业可通过点击填报问卷打开问卷进行填写,或者点击空问卷导出下载空问卷,线下填写完成后再录入系统;企业填写完问卷并提交后,可以通过点击查看结果按钮打开评估报告,如下图:成后再录入系统;企业填写完问卷并提交后,可以通过点击查看结果按钮打开评估报告,如下图:填写评估问卷填写评估问卷 75填写评估问卷填写评估问卷点击填报按钮,即可打开问卷开始填写问题,问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系统内嵌的问点击填报按钮,即可打开问卷开始填写问题,问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系统内嵌的问题(全国统一问卷),第二部分为本省市附加题部分,题(全国统一问卷),第二部分为本省市附加题部分,各省市可以依据工作需要添加需要调查的各省市可以依据工作需要添加需要调查的问题问题,,该部分问题不计入最后的评分结果,问卷问题包该部分问题不计入最后的评分结果,问卷问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填空题,如下图: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填空题,如下图: 76查看和下载自评估报告查看和下载自评估报告评估系统采用评估系统采用《《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国家标准(GB/T 23020-2013))对企业进行测度,并基于全国对企业进行测度,并基于全国7万余家样本企业进行对比分析万余家样本企业进行对比分析,,自动计算生成评估反馈报告自动计算生成评估反馈报告 77评估报告内容(总体情况):企业得分、阶段,以及在全国和行业的位置等信息评估报告内容(总体情况):企业得分、阶段,以及在全国和行业的位置等信息查看和下载自评估报告查看和下载自评估报告 78评估报告内容(一级指标得分情况):企业一级指标得分、与全国和行业的对比评估报告内容(一级指标得分情况):企业一级指标得分、与全国和行业的对比查看和下载自评估报告查看和下载自评估报告 79评估报告内容(所处阶段情况):基于一级指标得分,分析得出企业所处发展阶段,以及评估报告内容(所处阶段情况):基于一级指标得分,分析得出企业所处发展阶段,以及全国和行业的对比全国和行业的对比查看和下载自评估报告查看和下载自评估报告 80评估报告内容(二级指标得分情况):企业二级指标得分,与全国和行业的对比评估报告内容(二级指标得分情况):企业二级指标得分,与全国和行业的对比查看和下载自评估报告查看和下载自评估报告 81评估报告内容(关键采集项情况):向企业反馈问卷中关键问题与全国和行业的对比情况评估报告内容(关键采集项情况):向企业反馈问卷中关键问题与全国和行业的对比情况查看和下载自评估报告查看和下载自评估报告 —— 谢谢 ——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