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锁语文园地优化小学语文教学.docx
6页解锁“语文园地”,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摘 要】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重视语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探究的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材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园地”板块,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板块与其他板块共同搭建起完整的教材体系,并且在编排上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而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语文园地的介入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但是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发现,“语文园地”常常是教学中容易被教师忽略的部分,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一定程度上也妨碍了教学的完整性本文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当下“语文园地”教学现状,依此提出几点教学策略与同仁切磋交流,希望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园地;综合能力;素质教育 一、当下“语文园地”教学现状描述 语文园地板块的设置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关键作用但是当下的小学语文园地教学应用现状却不甚理想主要原因表现在: (一)对“语文园地”板块设置的认识不深刻 教师把语文园地仅仅当成巩固基础知识,或是仅仅在乎活动的外在形式,这两种极端的教学方式都违背了语文园地设置的初衷,无法达到语文课堂的高效教学。
(二)教学理念落后 尤其许多教龄长的教师,过于相信自己的教学方式,认为已经摸索、实践多年的教学方法不用改变,语文教学就是要以“课文”为本,以“课后练”为手段,其他的形式没有尝试的必要 二、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教学策略分析 语文园地各个小版块的设置都是有着各自侧重的训练方向的,内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准确找到知识的切入点,有机的把整个单元的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对知识的回顾有了更为清晰的脉络,不仅回顾了所学知识,还拓展了新的内容,为深入、统一地教学奠定基础,实现语文教学的优化效果 (一)创新教学方式,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日积月累一般是关于古诗词、名言名句、名篇佳作等内容语文的学习靠的就是点滴的积累,小学生处于头脑记忆的黄金时期,多积累一些高质量的内容,不但可以拓展语文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在教学“日积月累”板块内容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实现高质量的动态教学给学生呈现生动、立体、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的语文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讲,普遍对纯文字性的东西兴趣不大,理解不够透彻造成记忆不牢固,时间一长就会产生记忆的混乱如果教师把文字表述转化为动态的画面让学生直观认识,再配以文字讲解,那学生的学习兴致会更加高涨,教学效率也会进一步提高。
(二)搭建认知桥梁,促进学生乐于表达 语文知识虽然相对零散,但是知识间存在着的内在联系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把教材知识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联系,催化新旧知识的融合,便于学生形成系统知识体系语文园地”的板块设置是对所在单元知识的回顾,也是对学习方法的汇总和梳理所以“语文园地”内容教学不要仅仅关注具体的内容,还要将其放在整个单元教学中进行考虑比如部编版一年级下册中“语文园地八”中“字词句运用”出现了“高兴、生气、害怕、难过”这四个词语,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这些心情表面上是没有任何的范例可以参考,但是如果教师站在整个单元内容上看,可以发现本单元中《棉花姑娘》文章中有棉花姑娘在生病时和病好后的描写、在《咕咚》课文里有兔子听到木瓜掉到湖里后惊吓的情节描写、有《小壁虎借尾巴》中小壁虎心情难过的描写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和学生在心情表达中可以借鉴的范例教师学会为学生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可以消除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陌生感,引导学生在自身较为熟悉的环境下表达自我 (三)重视家校联合,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孩子进入学校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依旧不容忽视针对语文学科而言,语文的学习并不是局限在课堂上,生活中渗透的语文要素也是数不胜数。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默契配合,可以为孩子营造更全面的学习成长环境语文园地中的“和大人一起读”板块设置正是体现家校默契配合提高孩子学习能力功用这里的“大人”一般是指孩子的父母,也可以是比孩子年龄大的人,部编版设置这一板块的着眼点不在于“大人”而是在于“一起”,家长陪伴孩子阅读,伴随孩子成长大人在整个陪读过程中起到的是引导作用,大人对阅读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阅读态度和阅读能力部编版教材首次把课外阅读纳入课程体系中,教师要及时地调整教学思路,创新教学观念,把家长配合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和大人一起读”的主要引导者是家长,但是教师依旧是建议者、监督者,要在适当的阶段给家长提供课外阅读内容的推荐、阅读的相关指导,如此才能让家长以更专业、高效的方式与孩子一起阅读,享受阅读和大人一起读”是课内外知识衔接的有效途径,提高课外阅读质量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开拓眼界,提高语文综合素质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识字数量有限、阅读能力欠佳,在家阅读文本需要家长的辅助,对于激发孩子阅读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都有很好的效果 (四)尊重认知规律,创设生动教学情境 “语文园地”在教学中不少教师很容易陷入机械呆板的模式中。
虽然工具性是语文教学要落实的重要目标,但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方式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遵循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在形式上创设生动的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教学氛围更加和谐,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结束语 语文园地的设置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让部编小学语文的教学更加有层次,让语文教學更加全面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语文园地教学的重要性,深入挖掘语文园地内容的内在价值,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语文,自主学习语文,高效学习语文,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享受语文学习但是需要注意,小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够健全,所以语文园地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家长的默契配合,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为学生营造出更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勇兰.浅谈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语文园地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5(18) [2]肖庆国.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板块教学浅谈[J].新课程学习(上),2013(02) [3]赵勤燕.让语文学习更加整合——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教学探索[J].华章,2012(10)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