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如何认识黛玉之父林如海.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4862316
  • 上传时间:2017-11-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35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如何认识《红楼梦》中黛玉之父林如海几多情爱几多恨——谈林如海和贾府的关系 一部《红楼梦》 ,千般思量犹难尽关于林如海和贾府千般纠葛就让人难以求解焦点有三:一是在第 57 回,贾母听了,也忙说:“打出去罢 ”又忙安慰说:“那不是林家的人林家的人都死绝了,没人来接他的,你放心罢 ”究竟有多大仇恨让贾母出此恶言?二是在讲究孝道和血缘的封建社会,为什么林黛玉到了十一二岁才第一次到自己的外婆家,换个说法就是为什么贾敏结婚后一直到去世都没有回娘家?作为被父母宠爱有加的贾敏难道不知道孝敬自己的父母,想念自己的父母吗?三是从周朝以来就有避讳习俗,到明、清时期越发严格,这正是《红楼梦》所处的时代,为什黛玉么不避外祖父的讳?作为书香门第子弟的林如海难道不知道要避讳的基本常识吗?从一我们可以看出林如海和贾府是有矛盾的,二和三的解释恐怕也只有矛盾可以支撑了那么林如海和贾府的矛盾何来呢?贾敏和自己的家庭之间又为什么有矛盾呢?这要从林如海和贾家的地位和他和贾敏的爱情说起《红楼梦》中对林如海有这样的记述:“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

      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林如海有这样的家族背景,林如海考中探花后,又迁为兰台寺大夫(妙筆) ,钦点为巡盐御史这里我们有必须理清探花官职的具体情况探花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功名名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分乡试、会试,最后是殿试,这些贡生全部再在皇宫经皇帝派大臣考一天,阅卷官将最好的试卷送给皇帝亲定名次,分三甲,中进士一甲只三名,称“赐进士及第” ,第一名为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这是最大的荣誉二甲二三十人,称“赐进士出身” ,俗称翰林三甲一二百人,称“同进士出身” 会试殿试后,便由国家(吏部)分配工作因此林如海虽系世禄之家而能得中探花,证明他是一个懂得进取而且非常有才华的一个人而反观此时的贾家贾府从宁、荣二公开始,到宝玉这一辈是第四代,公只比侯高一等因此可以说林府不见得比贾府差到哪里。

      但古代的世袭制度又分两种:一种是子辈直接承袭父辈的爵位,职位不会有所降低;第二种是规定袭爵的代数,子辈承袭父辈爵位时职位是代代递降的第一种世袭制一般是皇亲国戚才能享受的从书中来看,贾府的袭爵制是第二种,林家应该也是第二种 从递减的趋势来看此时的林家是不如贾家但是,我们知道此时的林如海是探花,赐的是正三品(?)的大员可以说此时的林如海职位并不低,而且“兰台寺大夫,钦点为巡盐御史”也证明着他不比贾家此时的四代递减的世袭爵位低第七回焦大骂府中说:“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 去,哪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家偷鸡戏狗,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里藏’!”这些畜生不用说都是些不成器的东西,而我们综观红楼一梦,几乎在贾家找不到一个象样的男人,更不要说读书依靠自己的能力求取功名了在封建社会,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依靠自己的能力获得探花的林如海看到贾家的这些“畜生”们会是什么心理呢?可以肯定的说有鄙视,甚至是厌恶,我们完全可以从《红楼梦》中林黛玉“清高自许、目无下尘”的脾性中有所感受,她也很可能是继承了父亲的某些秉性而此时的贾家呢?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由于他们的世袭爵位比林家高一等,钟鸣鼎食之家的先天跋扈和高傲也使得他们可能看不起几代单传而又爵位低下的林如海。

      这样二者心理的基本矛盾就出现了,也是基于此,才会产生一系列的其他矛盾这里最关键的就是,既然两家互相看不起,甚至是鄙视,为什么贾敏还能够和林如海结合呢?我们还是来看贾敏这个人物她是贾母的唯一的女儿,贾母对她疼爱有加贾母的生活原型是康熙朝苏州织造的李煦的一个妹妹她嫁给了康熙朝江宁织造曹寅曹寅死后,儿子曹颙接着当这个江宁织造, 可是不几年,曹颙也死了康熙就让李煦到曹寅的侄子里面选一个过继给李氏,接着当江宁织造李煦就给康熙上了奏折,推荐了曹頫曹頫就是《红楼梦》里贾政的原型小说里说贾母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贾赦,可是贾赦跟贾母不住在一起这不但是贵族家庭的一个怪现象,就是在封建社会的普通家庭里也是很离谱的贾母却跑到荣国府隔壁另外一个黑油大门的院子里和贾政和王夫人一起去住这是曹雪芹“真事隐去 ”、 “假语村言 ”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因为在生活的真实当中,李氏的丈夫和亲儿子都死了,过继来一个儿子带着儿媳妇来侍奉她而贾赦呢,在生活真实当中是贾政原型的一个亲哥哥,并没有与之一起过继到李氏的门下在小说里,为了写作上的方便,曹雪芹就把生活当中贾赦的原型也设计成了贾母的儿子 以生活原型而言,曹雪芹如果是曹頫的儿子,那么他跟李氏就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他只是一个过继来的儿子生下的一个孩子。

      但是在封建社会,无论是富贵家庭,还是普通人家,都认同一个道理:过继的儿子如果是成年过继过来的,和他过继后的父母关系不融洽的话,这个儿子所生的那个儿子却会被上面的祖父、祖母视为自己的亲孙子,这是在那个时代为了延续一个家族的血脉约定俗成的一种心理认知和伦常定位所以书里多次写到,贾母对贾政没有什么感情,但她确实是把宝玉当作心肝宝贝,这是非常合理的 但现实生活当中的李氏有一个亲女儿,在小说里面化为了贾敏相对于其他人,贾敏的地位可是得天独厚,不同一般也难怪第三回林黛玉到了荣国府以后,贾母那样激动—一把搂进怀里,心肝宝贝哭得天昏地暗否则不好理解:贾母眼前的姑娘很多,贾赦就有贾迎春,那不就是贾母的宝贝疙瘩吗?可是小说里面贾母对贾迎春什么态度啊?有一次府里面开宴请客,南安太妃来了,要见他们家的姑娘,贾母让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出来见,说贾家的姑娘就把探春叫来吧邢夫人对此耿耿于怀,认为贾母对贾迎春的存在视若未见,非常怨愤而且大家知道,王熙凤是最会讨贾母欢心的,王熙凤出场以后怎么说的啊?她就知道贾母心里在想什么,她说,哪里是一个外孙女儿啊,分明是一个嫡亲的孙女啊!因为她知道,在血缘上,林黛玉是跟贾母最近的一个人。

      林黛玉是一个充满诗性的玲珑剔透的女子,才华横溢通体灵光我们都知道在封建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僵化到顶峰的明清时代, “女子无才便是德”是被奉为圭皋的林如海为什么能给自己的女儿请专门的老师,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一代才女呢?很明显,这是得到了贾敏的支持的林如海讨厌不读书的贾家人,而却能够与贾敏结合,同时贾敏又能支持让黛玉读书,而且在那个时代,只能有一种可能,贾敏也是读书的在那个被宠爱有加的具有唯一正统血缘关系且被视为掌上明珠的环境里,这是完全可能的两个读书人的结合也就不难理解.甚至可以浪漫地去猜测,林如海到京城赶考的时候就住在贾家,尽管他不喜欢这家人也许是因为这样一个机缘,江南的才子和京城的才女一见钟情 但是,他们的爱情是遭受了极大的反对的,这点可以肯定因为他们夫妻很好,所谓患难才能见真情,患难得来的爱情才能更加珍惜这是有证据的:林如海有妾,但是“奈他命中无子” ,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 可见如海并未因有妾而冷落贾敏 对黛玉,“夫妻无子故爱女如珍且又见她聪明清秀,便也欲使她读书识得几个字” “爱女如珍” ,一对夫妻弄女为乐的画面,想想都觉得温馨而且都“欲使她读书” ,可见都没有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影响,这一是对很开明的父母。

      而且更难得的是夫妻两人意见是如此的一致而且贾敏去世以后,如海没有将妾室扶正,也没有另娶,连教导幼女的心思都没有了他将黛玉送去外祖母身边后,自己没几年也病逝了作者虽然没有明写,但我们可以从只字片语和作者的隐写中,看出他们夫妻感情之深 在两个互相看不起的背景下,他们两个人能建立如此深厚的夫妻感情,不是经历了磨难和阻挠,怎么能够呢?在磨难和阻挠中他们成功的结合了,这个结合可能是私奔,可能是与贾家撕破脸皮,还可能是其他的原因这个不是我能猜想得出的总之他们结合了,总之在这个过程中贾敏和贾府的裂痕有了,而且很大同时更加深了林如海对贾府的恨,当然贾家人也不例外这个时候,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贾母后来也说出了“林家人都死绝了”的无情的话,可见这个时候的恨之深恨在何处?在于林拐走了自己最心爱的女儿,在于本来就有的看不起这里包含的是更深层的恨林黛玉和贾家玉字辈的人是一辈,同时我们把黛拆分就是代和黑代是从贾代善(黛玉的外公)而不避讳,而把“玉”给“黑”掉,更体现了对贾家人的痛恨甚至是诅咒毕竟贾代善是贾敏的父亲,所有还有些须余地,而对非正统血缘的玉字辈的人可就没有那么客气了诚然,玉字辈的人,甚至贾府的所有男人都不是什么东西,被瞧不起和恨也就可以理解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