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研究开题报告.doc
7页青 岛 科 技 大 学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表研究生姓名学科、专业企业管理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导师姓名报告日期论文题目中小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研究一、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实用价值、理论意义):1.1选题的背景及问题提出在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中小企业都起着巨大的作用中小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参与主体,在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据统计,在欧盟现有的2000万家企业中,有99%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美国的中小企业数量也达到了95%以上在我国,2009年9月,我国的中小企业总数达到了1023.1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3%,推动我国GDP增长贡献率利按年上升,2009年GDP总产值的贡献率58%,税收贡献51%,且为我国解决就业75%,为经济增长、社会稳定立下汗马功劳数据来自:罗丹阳.中小企业民间融资[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34-40.然而,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出现了较多问题,如整体生产能力降低,订单量萎缩,融资难等根据相关调研数据,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中50%左右的中小企业表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尤其以化工、机械和五金行业等B2B企业影响最大。
受访企业中有23.8%的企业表示融资困难是其当前面对的重大难题,且这些企业多是规模小、营业额偏低的企业《2009年-2010年中国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状况研究报告》, 本文试图从创新理论、扩散理论、生命周期理论、产学研三螺旋利率等相关理论出发,结合当前国内外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管理的研究成果,参考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对中小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现状和问题,从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两方面进行分析其中内部资源包括中小企业内部创新能力、创新资源等,外部环境包括政策、法律、法规等政府支持和社会环等,对中小企业如何正确认识外部创新环境、管理内部创新资源等方面提出创新模式和管理建议1.3研究意义1.3.1理论意义 本文结合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结合经济周期理论、创新理论、三螺旋理论等对中小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进行研究,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结合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特点,验证各理论的前提假设并提出符合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模式,因此,本文的研究致力于从企业内部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获取、以市场环境为现实条件、以政府为支持的三重创新模式1.3.2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金融危机的现实环境下,就中小企业竞争力不足、创新力不足等现实问题进行的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基于当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现实特点上,对大部分的民营企业获取创新竞争力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是在我国提出创建创新型国家后,外部环境有利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创新的环境下进行的研究,研究的结论创新模式从企业的外部环境利用、内部资源优化配置方面进行创新模式研究,对中小民营企业具有可实施性。
二、选题的背景(国内外研究动态): 2.1国外研究现状2.1.1国外研究文献综述国外学者对中小企业的创新研究主要有两个个方面,一是从中小企业内部来说,企业应当采取如何行动进行创新来实现竞争力的提升;二是从中小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来说,中小企业应当怎样利用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来实现企业的创新;三是政府应当如何刺激中小企业的创新关于中小企业内部创新的研究,Edwards et al(2005)对对中小企业的创新过程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而中小企业创新的绩效与创新过程的每个阶段息息相关 Tim Edwards, Rick Delbridge, Max Munday.Understanding Innovation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 Process Manifest. Technovation. Vol.25, Page 1119-1127,2005.作者将中小企业的创新过程是创新潜力与创新实施两个阶段的整合其中在进行创新之前,应当对创新潜力进行评估,创新潜力是对创新战略与科技创新技术的总和,它直接关系着创新成果是否能够被企业吸收和学习。
Lawless et al(1990)则认为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与企业的多方面能力息息相关,而这些能力主要包括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研发能力、制造能力、市场转化能力、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和战略规划能力等几个方面组成 Lawless M J, Fisher R J.Sources of dur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new products[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0,7:35-37.,这些能力的综合才能够验证企业的创新能力关于中小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整合方面来实现企业的创新方面,Rothwell et al(1991)对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对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尽管中小企业相比大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可以快速地对外部威胁和机会进行反应,内部之间的沟通和管理较为有效,但是在R&D投入的融资上、开发新产品的风险承受方面却有着很多不利 Roy Rothwell, Mark Dodgson. External linkages and innovation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R&D Management. Volume 21, Issue 2, pages 125–138, April 1991.。
作者认为中小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的科技创新战略,从发挥内部科技优势与积累外部优势两方面来支持科技创新链的发展而在这一内部与外部优势连接起来促进中小企业创新中的重点是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Dierckx et al(1998)就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来选择现中小企业的创新途径 Marcel A.D. Dierckx, Jan H.M. Stroek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North- Holland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60, 149–166 (1999).作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推进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因素,通过应用最新的信息技术,企业可以提供消费者更差异化、更迅速的产品或服务,从消费者、供应商、潜在进入者、竞争者、同盟等五个利益相关者的博弈中获得竞争力,这也激发了产业的创新发展,包括人力资源构架形式、企业的R&D投入形式等 Loet Leydesdorff and Yuan Sun.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Dimensions of the Triple Helix in Japan: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versus International Co-Authorship Relatio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 Volume 60, Issue 4, pages 778–788, April 2009.。
关于政府如何刺激中小企业的创新研究方面,主要从中政府利用产学研三螺旋进行中小企业创新刺激的研究Loet Leydesdorff和Martin Meyer(2003)基于产学研三螺旋结构并提出了新进化模型,将创新加入到新进化模型中进行量化衡量,他们认为经济发展、知识产权组织和地域的限制被视作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一个动态系统,Loet Leydesdorff(2010)对基于知识创新体系的产学研三螺旋模型的应用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认为产学研三螺旋模型的最终目的是创造出创新,也就是产学研的合作绩效,创新可以被看作是知识的产生、传递和衍生的最终结果,对这种合作绩效的测度,因此,对于政府而言,建立产学研来实现中小企业的创新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可以促进知识的传播以及知识的传递和衍生 Loet Leydesdorff. Knowledge-Based Innovation Systems and the Model of 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 [R].paper for the Conference: New Economic Windows: New Paradigms for the New Millennium.2010,9.。
2.1.2对国外研究的评价 从国外的研究重点来看,对中小企业创新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从内部创新机制的研究,一个是将内部创新机制与外部环境整合进行创新研究,一个是基于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特点政府应当实施的中小企业创新政策制度研究国外的研究偏重于实证分析,往往将中小企业的创新机制设立模型,并将相关中小企业数据代入模型进行验证和得出结论,理论逻辑性强,证据详实,结论具有说服性但是由于外国的实证研究及假设、结论都是基于国外的中小企业事实基础上的,因而并不一定适用于我国的具体情况2.2国内研究现状(1000)2.2.1国内文献综述与国外的研究重点领域相似,主要有四个方面,一个是对企业内部创新能力的研究,一个是对中小企业实现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和障碍的研究,一个是中小企业实现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政府政策制度研究,一个是对其他国际实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国际经验借鉴的研究关于企业内部创新能力的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关注企业对不同资源的管理能力,以及中小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的风险控制能力等张博茜、黄琳(2011)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融资能力是影响其科技创新的重要方面,作者认为实行产学研是解决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中融资能力弱的重要手段张博茜,黄琳.从创新力角度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J].经济视角.2011(7):67-68.。
姜波(2011)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绩效进行了研究,认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想促进其科技创新,应当注重社会资本对其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姜波.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与企业社会资本的关联机制研究—基于技术创新绩效信息披露的调节效应[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64-70.作者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信息的披露对中小企业的创新的刺激作用尤为关键技术创新绩效对企业社会资本中的强关系和弱关系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创新绩效对弱关系的正向促进作用强于对强关系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信息披露强化了企业社会网络中的强关系和弱关系,进而促进中小企业的创新发生姜波(2011)还对中小企业中的领导者行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实证研究,作者得出结论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