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促进中小型制鞋业发展税收政策思考.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432681861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25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促进中小型制鞋业发展税收政策思考促进传统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思考——以晋江市制鞋行业为例制鞋行业是晋江经济行业中两大支柱行业之一,主要集中分布在 晋江市陈城、池店、梅岭、西滨等镇制鞋行业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 型产业,目前晋江鞋业已逐步进入转型升级阶段,成为晋江市域内最 成熟的产业集群之一,晋江也因此成为世界运动鞋的重要生产基地.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于2007年落户福建晋江.2001 年,被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等四家机构联合命名为“中国鞋 都”.一、晋江制鞋行业的基本概况㈠中小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不断提高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的高速发展,晋江现有鞋类生产企业3000多家,从业人数超50万人, 年产鞋超10亿双,产品包括专业运动鞋、旅游鞋、休闲鞋、时装鞋、 凉鞋、雪地鞋等数百个品种,其中运动、旅游鞋占全国总产量的40%、 世界总产量约20%,产品远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我市制 鞋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25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6. 0% 其中,404家规模以上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 业企业)完成产值10087亿元,增长3. 9%。

      ㈡形成明显的制鞋产业集群晋江市已形成鞋成品、鞋机、鞋用 无纺布、鞋用皮革、鞋业化工等企业的产业链配套生产鞋底、鞋 面、皮革、五金鞋扣齐头并进、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还拥有大量模 具开发、鞋样设计、管理咨询、形象策划、营销推广、出口代理等专 门为生产性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配套行业,企业已基本 实现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部流程.制鞋业的发展,还 带动区域鞋材市场的配套繁荣,鞋业重镇陈城镇现己形成鞋材市场和 中国鞋都两大区域配套市场,吸引了来自国内130多个国家(地区) 800多家鞋材鞋机客商入驻,年交易额达200多亿元,成为华东地区 规模最大的鞋材市场2017年4月18日刚刚开业的晋江国际鞋纺城, 是福建省优先重点打造的千亿级大市场之一,一期总占地400亩,总 建筑面积达50万平方米;全面建成以后,将成为拥有2200亩专业市 场的7900亩产业旗舰,将成为亚洲最大的鞋纺原辅材料采购中心和 交易平台.㈢产业品牌效应显现.近年来,晋江市鞋业企业通过依托个性 化、差异化产品定位、斥巨资聘请形象代言人、召开春秋两季营销会 议等形式,致力于拓展品牌对外影响不少鞋业企业通过在中央、地 方电视频道、网络等投入大量广告;参及顶级体育赛事合作等形式, 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目前,全市鞋业企业累计拥有23枚中 国驰名商标,“国字号”品牌总数占全国运动鞋行业的一半以上。

      ㈣制鞋行业的制造水平和质量处于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晋江制 鞋业现己拥有大量具有国际水平甚至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据不 完全统计,有800多家制鞋企业引进意大利、德国、日本、台湾等国 家和地区生产的自动制鞋设备全市鞋类产品质量稳定率达98. 2% 全市规模以上鞋业企业均自行配套产品研发机构,安踏(中国)有限公 司研发中心被确认为国家级技术中心、5家鞋类企业研发中心被确认 为省级技术中心、4家鞋类企业研发中心被确认为泉州市级技术中心, 全市制鞋业依靠自主研发,目前共掌控了鞋业生产2000多种核心技 术、拥有189项专利因此,根据我国劳动力资源特征和比较优势原理,发展劳动密集 型产业及重视生产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并没有本质冲突在我国目 前的经济结构中,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吸收了大量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富 余劳动力可见,我国的人口特点和发展阶段决定了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我国仍有很大发展空间,甚至还需要长期扶持大力推动劳动密集 型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 可为社会提供广阔的就业门路因此,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 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提高劳动者收入的重要出路之一.二、现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相关税收政策分析㈠劳动密集型企业对税收优惠的敏感性分析税收可影响劳动力和资本这两个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消费需 求结构以及技术选择,通过税收来提高“劳动力/资本”的比率是税 收能够影响产业结构以促进就业的基本原因。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劳 动力/资本”比率较高的产业利用税收来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 展,主要是通过改变此类产业及其他产业之间的相对税负水平,使资 本能够迅速及劳动力相结合,形成高的“劳动力/资本”的比率,增 加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劳动密集型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税收优惠的变动会对企业投 资行为和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从税收实践的角度看,如果外资企业来 自我国的利润率占其集团全球利润的比率较高,则其税收优惠的变化 将比较敏感,企业母公司的税收饶让政策也会影响外商投资企业对投 资国税收政策的敏感度此外,整个集团公司的转让定价政策等直接 决定留在我国公司的利润率,从而使企业对税收政策变化敏感程度不 同Coyne (1994 )的研究发现,规模小的外国投资者对税收优惠的敏 感度比规模大的投资者更高他对此的解释是:税收在小公司的成本 结构中可能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们不具备相应的业务空间和 人力、财力资源以进行跨国避税在我国,内资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于税收政策的优惠敏感性也很高. 目前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也 多以出口导向型、加工贸易型为主,从上述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这 些企业对税收政策极为敏感,相关税收激励的变动会对其产生很大的 影响。

      ㈡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现行税收政策分析现行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 足之处,有待改进及完善:1、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中,除2008年7月至今的几次出口退税 政策调整外,几乎没有专门针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相关税收优惠政 策,本应是最能调动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性的税收优惠条款,至今却 依然是近乎一片“空白”应在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状况进行充 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其特点尽快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的税收政 策2、现行税收政策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激励作用并不明显,而且, 由于一些税收政策的不合理,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 以增值税为例,具体表现如下:(1)、增值税税负偏高,削弱了企业竞争能力目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基本税率为17%由于劳动工资所占 份额普遍高于其它行业且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纳税人税收负担相对于 其他制造业显得较为沉重随着我国近十多年来,用工制度的不断规 范,企业用工成本急剧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制鞋行业2016年人工成 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了一倍以上,造成制鞋企业的利润 持续不断下降,大部分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相比国外,在后金 融危机时代的背景之下,欧盟委员会等国家提出修改现行增值税法律 规定的提案,允许所有成员国对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具有地域性特 点的服务业实行较低的增值税税率,以减轻消费者负担,改善劳动密 集型企业发展的经济环境,推动就业,同时进一步简化欧盟的增值税 体制.因此,我国也应尽快出台制鞋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增值税优惠 税率政策,重点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

      2)、增值税纳税人的分类管理,不利于企业根据实际经营情况进 行税收安排按现行政策规定,工业企业年应税销售额达到50万元以 上,其他企业年应税销售额达80万元以上的,应当申请办理一般纳 税人认定手续对达到规定标准但不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 的,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不 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这一规定不利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因 为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处于代工阶段,所取得的收入主要是代工收 入,可能不符合一般纳税人标准而按小规模纳税人税率缴纳税款若 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人工成本率加利润率达不到17.65%,则选择成为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更轻3、在当前特殊经济环境下,我国所采取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绝大 多数劳动密集型企业激励不足目前,国家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只是 对吸纳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如对 吸纳残疾人就业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残疾人工资100%的税 收优惠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再就 业优惠证》人员,及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 费的,按规定在相应期限内定额依次减免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但对于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的税 收优惠则没有详细的规定,对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也没有特别明确 的税收优惠政策并且,从以前制定的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税收 政策执行情况来看,也常常未能符合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实际需要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时,我国分几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出口货 物平均退税率达到15%以上.到1999年和2000年,这些政策效用 凸显,我国工业产品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7%和35%,快速摆脱了金 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己经分别提高了部分纺织、 轻工、机械等行业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对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次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 提高到13% ;将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11%.第二次是适当 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出 口退税率调整共涉及3400多个项目,大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 数的25%第三次明确了 3770项提高退税率的商品的具体范围 第四次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5%四次提高出口退税 税率,表明了国务院在解决当前经济发展问题的决心和力度,但及十 多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时的应对政策相比,特别是在目前严峻的外贸 形势下,我国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幅度显得激励不足,仍有进一步上调 的空间.4、我国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忽略了及其他政 策手段的配合,因此难以构建完整的政策支持体系.完整的政策支持 体系应涵盖税收优惠政策及产业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及金融支持政策 等方面的内容.三、进一步完善制鞋产业税收激励的思考在过去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解决失业问 题、扩大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及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 巨大贡献。

      随着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出现,劳动密集 型企业在安置劳动力、增加就业岗位等方面将继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 作用因此,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税收政策就不仅要定位于如何保 护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存,而且还应定位于如何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 进一步发展这就要求税收政策手段应采用多种形式,以适应劳动密 集型企业主体多元化、经营范围多样化和经营水平不同的特点:㈠财税部门应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本特点,在增值税税率的 设置、一般纳税人的认定等方面完善税收政策,消除制约该行业发展 的体制性障碍比如,鼓励和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让其在解决 农村富余劳动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建议生产 性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只要满足有固定经营场所、财务制度健全、发 票管理规范等条件,都可登记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㈡完善固定资产税收政策,促进传统产业设备更新改造2009年起我国进行了增值税转型,对促进企业设备更新改造具 有相关的激励作用;2012年开始营改增试点,到2016年全面实行营 改增,从生产型增值税转型为收入型增值税,有效地完善了增值税的 抵扣链条,企业投入的固定资产得到了抵扣,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税 收负担,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固定 资产税收政策,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逐步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引 入更先进的、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一定程度上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 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㈢进一步加大企业所得税优惠力度税收优惠的设计一般从税基、税率、纳税人三要素的角度来考虑, 税收优惠首先要确定可享受优惠的纳税人范围,再就是税基的框定, 优惠税率的设定。

      我国新企业所得税优惠己经开始逐步采取国外普遍 推行的加速折旧、投资抵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