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教材(52张)课件.ppt
53页5.1 质量与量与质量管理量管理5.1.1质量的基本概念1质量的概念2000版GB/T19000ISO9000族标准中质量的定义是: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面要求的程度5.1.1 质量的基本概念量的基本概念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性综合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适用性、耐久性、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可靠性、经济性、与性、与环境的境的协调性性5.1.1 质量的基本概念量的基本概念3施工过程质量施工过程质量,指施工过程中劳动力、机械设备、原材料、操作方法和施工环境等五大要素对工程质量的综合作用过程,也称生产过程中五大要素的综合质量4工作质量工作质量是指参与工程的建设者,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所从事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5.1.2 质量管理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按照质量管理的概念,组织必须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管理其中,质量方针是最高管理者的质量宗旨、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的反映。
在质量方针的指导下,通过组织的质量手册、程序性管理文件、质量记录的制定,并通过组织制度的落实、管理人员与资源的配置、质量活动的责任分工与权限界定等,形成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5.1.2 质量管理量管理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特征1)影响质量的因素多2)质量波动大3)质量隐蔽性4)终检的局限性5)评价方法的特殊性5.1.2 质量管理量管理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程序(1)进行质量策划,确定质量目标;(2)编制质量计划;(3)实施质量计划;(4)总结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提出持续改进的要求5.1.2 质量管理量管理3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1)计划P(Plan)2)实施D(Do)3)检查C(Check)4)处置A(Action)图5.1 PDCA循环示意图5.2 建筑工程建筑工程项目目质量管理量管理过程程5.2.1项目质量策划项目质量策划是围绕项目所进行的质量目标策划、运行过程策划、确定相关资源等活动的过程项目质量策划的结果是:明确项目质量目标;明确为达到质量目标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必要的作业过程;明确应提供的必要条件,包括人员、设备等资源条件;明确项目参与各方、部门或岗位的质量职责质量策划的结果可用质量计划、质量技术文件等质量管理文件形式加以表达。
5.2.2 建筑工程建筑工程项目目质量量计划划1质量计划的概念质量计划是指确定施工项目的质量目标并规定达到这些质量目标必要的作业过程、专门的质量措施和资源等工作质量计划往往不是一个单独文件,而是由一系列文件所组成质量计划的作用是,对外可作为针对特定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对内作为针对特定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依据5.2.2 建筑工程建筑工程项目目质量量计划划2质量计划编制的依据(1)合同中有关产品(或过程)的质量要求2)与产品(或过程)有关的其他要求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4)组织针对项目的其他要求5.2.2 建筑工程建筑工程项目目质量量计划划3质量计划的编制要求1)质量目标2)管理职责3)资源提供4)施工项目实现过程的策划5)材料、机械设备、劳务及试验等采购过程的控制6)施工工艺过程的控制7)搬运、存储、包装、成品保护和交付过程的控制8)检验、试验和测量过程及设备的控制9)不合格品的控制5.2.2 建筑工程建筑工程项目目质量量计划划4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计划的主要内容(1)质量目标和要求2)质量管理组织和职责3)所需的过程、文件和资源4)产品(或过程)所要求的评审、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及接收准则。
5)记录的要求6)所采取的措施5.2.3 建筑工程建筑工程项目目质量控制量控制5.2.3.1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1人的控制2材料的控制3机械设备的控制4施工方法的控制5环境因素的控制5.2.3 建筑工程建筑工程项目目质量控制量控制5.2.3.2建筑工程项目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质量控制1.建筑工程项目的事前质量控制1)技术准备2)现场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工程定位和标高基准的控制施工平面布置的控制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控制机械设备质量控制3)施工分包单位的选择和资质的审查5.2.3 建筑工程建筑工程项目目质量控制量控制2.建筑工程项目的事中质量控制1)进行技术交底2)测量控制3)计量控制4)工序施工质量控制5)特殊过程的控制6)工程变更的控制5.2.3 建筑工程建筑工程项目目质量控制量控制3.建筑工程项目的事后质量控制1)已完施工成品保护2)施工质量检查验收3)建筑工程项目竣工质量验收5.2.4 建筑工程建筑工程项目目质量改量改进1项目质量改进的基本规定2项目质量改进方法1)坚持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方法2)坚持全面质量管理(TQC)的思想3)运用先进的管理办法、专业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5.3 质量控制的数理量控制的数理统计分析分析方方 法法5.3.3排列图法1什么是排列图法排列图也叫主次因素排列图。
其原理是按照出现各种质量问题的频数,按大小次序排列,寻找出造成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以便抓住关键,采取措施,加以解决5.3.3 排列排列图法法排列图是由两条纵坐标,一条横坐标、若干个矩形和一条曲线组成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按其影响程度的大小,由左至右依次排列;左边的纵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因素出现的频数;右边的纵坐标表示频率,即表示各种影响因素的累计频率90905.3.3 排列排列图法法按累计频率划分为三个区,累计频率在0 080%80%以内的区称为A A区区,其所包含的质量因素是主要因素或关键项目,是应解决的重点问题;累计频率在80%80%90%90%的区域为B B区区,其所包含的因素为次要因素;累计频率在90%90%100%100%的区域为C C区区,为一般因素,一般不作为解决的重点90905.3.3 排列排列图法法2.作图方法与步骤【例5-1】某建筑工程对房间地坪质量不合格问题进行了调查,发现有80间房间起砂,调查结果统计表如表5-1,应用排列图法,找出地坪起砂的主要原因表表5-1 5-1 不合格房间统计表不合格房间统计表地坪起砂的原因地坪起砂的原因不合格的房间数不合格的房间数砂含量过大砂含量过大1616砂粒径过细砂粒径过细4545后期养护不良后期养护不良5 5砂浆配合比不当砂浆配合比不当7 7水泥强度等级太低水泥强度等级太低2 2砂浆终凝前压光不足砂浆终凝前压光不足2 2其他其他3 32.2.作图方法与步骤作图方法与步骤1 1)整理数据)整理数据对表5-1中所列数据进行整理,将不合格的房间数由大到小顺序排列,以全部不合格点数为总数,计算各项的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结果见表5-2。
表表5-1 5-1 不合格房间统计表不合格房间统计表地坪起砂的原因地坪起砂的原因不合格的房间数不合格的房间数砂含量过大砂含量过大1616砂粒径过细砂粒径过细4545后期养护不良后期养护不良5 5砂浆配合比不当砂浆配合比不当7 7水泥强度等级太低水泥强度等级太低2 2砂浆终凝前压光不足砂浆终凝前压光不足2 2其他其他3 3表表5-2 5-2 不合格房间频数频率统计表不合格房间频数频率统计表序号序号地坪不合格的原因地坪不合格的原因频数频数累计频数累计频数累计频率(累计频率(%)1 1砂粒径过细砂粒径过细4545454556.256.22 2砂含量过大砂含量过大1616616176.276.23 3砂浆配合比不当砂浆配合比不当7 7686885854 4后期养护不良后期养护不良5 5737391.391.35 5水泥强度等级太低水泥强度等级太低2 2757593.893.86 6砂浆终凝前压光不足砂浆终凝前压光不足2 2777796.296.27 7其他其他3 380801001002 2)画排列图)画排列图 (1)画横坐标2)画纵坐标3)画频率直方形4)画累计频率曲线表表5-2 5-2 不合格房间频数频率统计表不合格房间频数频率统计表序号序号地坪不合格的原因地坪不合格的原因频数频数累计频数累计频数累计频率(累计频率(%)1 1砂粒径过细砂粒径过细4545454556.256.22 2砂含量过大砂含量过大1616616176.276.23 3砂浆配合比不当砂浆配合比不当7 7686885854 4后期养护不良后期养护不良5 5737391.391.35 5水泥强度等级太低水泥强度等级太低2 2757593.893.86 6砂浆终凝前压光不足砂浆终凝前压光不足2 2777796.296.27 7其他其他3 380801001003 3)排列图的观察与分析)排列图的观察与分析 利用ABC分类法,确定主次因素。
该例中A类即主要因素是砂粒径过细、砂含量过大;B类即次要因素是砂浆配合比不当、后期养护不良;C类即一般因素有水泥强度等级太低、砂浆终凝前压光不足及其他因素综上分析,下一步应重点解决A类质量问题5.3.4 统计调查表法表法统计调查表法又称统计调查分析法,它是利用专门设计的统计表对质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粗略分析质量状态的一种方法优点:简便灵活,便于整理,实用有效特点:没有固定格式,可根据需要和具体情况,设计出不同统计调查表常用的有:(1)分项工程作业质量分布调查表;(2)不合格项目调查表;(3)不合格原因调查表;(4)施工质量检查评定用调查表等5.3.5 分分层法法分层法又叫分类法,是将调查收集的原始数据,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质进行分组、整理的分析方法分层的结果使数据各层间的差异突出地显示出来,层内的数据差异减少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层间、层内的比较分析,可以更深入地发现和认识质量问题的原因5.3.6 因果分析因果分析图法法 1.概念因果分析图法是利用因果分析图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结果)与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因果分析图又因其形状常被称为鱼刺图如图所示5.3.6 因果分析因果分析图法法 1.概念因果分析图由质量特性(即质量结果指某个质量问题)、要因(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枝干(指一系列箭线表示不同层次的原因)、主干(指较粗的直接指向质量结果的水平箭线)等所组成。
质量特性质量特性要因要因主干主干枝干枝干5.3.6 因果分析因果分析图法法 2.因果分析图的绘制(1)明确质量问题该例分析的质量问题是“混凝土强度不足”,作图时首先由左至右画出一条水平主干线,箭头指向一个矩形框,框内注明研究的问题,即结果5.3.6 因果分析因果分析图法法 2.因果分析图的绘制(2)分析确定影响质量特性大的方面原因,即要因一般来说,影响质量因素有五大方面,即人、机械、材料、方法、环境等5.3.6 因果分析因果分析图法法 2.因果分析图的绘制(3)将每种大原因进一步分解为中原因、小原因,直至分解的原因可以采取具体措施加以解决为止5.3.6 因果分析因果分析图法法 2.因果分析图的绘制(4)检查图中的所列原因是否齐全,可以对初步分析结果广泛征求意见,并作必要的补充及修改5.3.6 因果分析因果分析图法法 2.因果分析图的绘制(5)选择出影响大的关键因素,做出标记“”以便重点采取措施5.3.7 直方直方图法法直方图法即频数分布直方图法,它是将收集到的质量数据进行分组整理,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用以描述质量分布状态的一种分析方法,所以又称质量分布图法1.直方图法的主要用途(1)整理统计数据,了解数据分布的集中或离散状况。
从中掌握质量的波动情况2)观察分析生产过程质量是否处于正常、稳定和受控状态及质量水平是否保持在公差允许的范围内5.3.7 直方直方图法法2.直方图法的绘制方法1)收集整理数据2)计算极差R3)对数据分组4)计算组距5)计算组界ri6)编制数据频数统计表7)绘制频数直方图5.3.7 直方直方图法法3直方图的观察与分析1)观察直方图的形状,判断质量分布状态正常型直方图:中间高,两侧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