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仙鹤与中国文化(共7页).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des****85
  • 文档编号:223444883
  • 上传时间:2021-12-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仙鹤与中国文化 仙鹤与中国文化  鹤 属鸟之涉禽类,形似鹭,嘴长而坚直,足长,胫骨披鳞,高三、四尺,形貌潇洒夏季北归,冬季南去,以小鱼、昆虫及谷类等为食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诗经》 由于鹤形貌出众,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寿之物,又因鹤舞姿态美妙,所以古时王公贵胄和文人雅士很爱养鹤以供玩赏至于文人雅士以鹤为题材的作品,如白居易《池鹤》、杜牧《别鹤》、苏轼《鹤叹》等,更多不胜数鹤在中国文学里,是一个很常见的描写对象,象征离别、情义、君子、大志、清高、隐逸、神仙、长寿等   情义 《晋书吴隐之传》记述吴隐之丧父时,痛哭流涕,路过的人也是感动得落下泪来后来母亲去世,隐之更是悲伤不已,正当号泣的时候,忽然有双鹤鸣叫,时人都认为是孝行所感致,《晋书陶侃传》中记载,陶侃因母亲病逝,辞官司守丧一日,有两个客人来吊丧,没有哭便走了,陶侃觉得奇怪,于是跟在他们后面,只见那两个客人变为双鹤,冲天而去,后世因此称吊丧为"鹤吊"古代诗歌中,不乏关于鹤的爱情故事汉代《古歌辞》中,有一首是以白鹤忠于爱情为题材的飞来白鹤,从西北来,十十五五,蜀列成行妻卒被病,不能相随,五里不能开,吾欲负汝去,毛羽日摧颓。

      东晋王韶之《神境记》的记载,更富神奇色彩:传说一对夫妇隐居兰岩,一活就是是数百年,后来双双化身为鹤,不料其中一只为人所害,孤鹤终年哀鸣,长留不去 离别 在南北朝的诗文中,诗人常常以别鹤来比喻夫妇离另的悲哀,其中大部分是写深闺女子对客居它方的爱人的思念柳恽《掏衣诗》曰:鹤鸣劳永叹,采桑伤时春念君方远游,望妾埋执素秋风吹绿潭,明月悬高树,佳人饰净容,据携从所务诗文中,可以找到用字极相似的诗句,如陆厥《李夫人及贵人歌》中有"寡鹤羁雌"句,梁武帝《燕歌行》中有"沙汀夜鹤啸羁雌"句,梁朝王筠《春月》也有"独鹤惨羁雌"句"孤鹤羁雌"用以象征夫妇或恋人的分隔异地,遥相思念古人还用别鹤来比喻朋友的离别,如鲍照《与荀中书别》:劳舟厌长浪,疲饰倦行风连翩感孤志,契阔伤贱躬......渐无黄鹤翅,安得久相从顾遂宿知意,不使旧山空以鹤比喻感伤   神仙传说中鹤能翩翩于仙凡之间,不受任何拘束,关于鹤的出生也有种种神话传说,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鹤多被喻为"仙禽",或是直接比喻为神仙在神仙的传说中,仙人驾驭的多是鹤如《列仙传》中载有王子乔乘鹤的故事《述异传》中的仙人是"驾鹤之宾",能够"跨鹤腾云",鹤于是成为"仙人的骐骥",常常往来于仙凡之间。

      鹤与神仙既然有这样密切的关系,所以诗文中"驾鹤"的意象,也往往有"神仙"的寓意除了"驾鹤"外,还有"控鹤"、"御鹤"、"驭鹤"、"拂鹤"及"乘鹤"等语汇,并且在诗文中配上"琼台"、"桂寝"、"金坛"、"瀛洲"等与神仙或仙境有关的词语,更突出了鹤所具有的神仙意象还有传说修道的人可以化成鹤,或是仙鹤可以化成人的故事葛洪的《光朴子释滞》:君子为鹤,小人成沙《神仙传》中又载苏仙公成仙化鹤的故事其中陶潜《搜神后记》记载丁令威的成仙经过最为详尽: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绯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刘义庆《幽冥录》也记晋元帝元兴时,苏琼由白鹤化人迷惑一少年的经过虽然这些能化成人的鹤不尽是神仙,但超越常人而类于神仙的意象则仍然可寻可见,鹤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往往有着强烈的神仙意象   君子 长颈、竦身、顶赤、身白,给予人一种清高的感觉,所以鹤很早就被人认为是有德行的禽鸟《诗经小雅》就有《鹤鸣》诗: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爱有树檀,其下维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正是以鹤寓喻君子。

      《周易系辞上》也以鹤比作君子: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于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也枢机之发,荣辱之主言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鹤在树萌中鸣叫,小鹤也会随声呼和,喻指有道德学问的君子,虽深居简出,他的嘉言善行,也会传至千里之外,受人赞扬因此,"鹤鸣"一词也经常在诗文中出现陆云《鸣鹤诗序》:鸣鹤,美君子也葛洪的《抱朴子》中更有君子化成鹤的故事:君子为猿鹤庚信《哀江南赋》中君子化成猿鹤之名,就是用的这一典故唐代天子求贤的诏书,也因以鹤与君子的联想,而称为鹤书"或鹤板   大志 鹤能够在广袤的空间飞翔,中国古代神仙故事中的鹤便可以在超越俗世的时间和空间往来《相鹤经》说飞则一举千里,这种特殊的飞翔能力,往往用来比喻有大志在表达手法上,除了写鹤飞行的状态外,还多与小鸟作对比例如阮籍《咏怀》其二十四:云间有玄鹤,抗志扬哀声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鹤飞则一举千里,便成为一个有远大志向的象征 隐逸 鹤喜欢栖息在涤尽繁器的郊野,如深谷、小渚等,所以有隐逸的象征司空曙《选僧无言归山诗》:袈裟出尘外,山每项几盘缘。

      人到白云树,鹤沈青草田宋代隐士林逋梅妻鹤子的故事,最为人所知: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舟,游西湖诸寺左右有客至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必棹小舟而恨,盖尝以鹤飞为验也在这段文字中,我们感受到安舒和逸的气韵,自始鹤就与逸士不可分隔,由隐士自会想起鹤来    报恩 中国文学里常有对鹤知恩图报的描述最早记载鹤报恩的,要算是西汉焦延寿《易林》中的白鹤衔珠其后唐徐坚《初学记》卷十六引《韩子》说:师旷鼓琴,有玄鹤衔珠于中庭舞"可见中国文学里很早便把鹤与珠连在一起东晋以后也有记载鹤以来得及报恩的诗文,晋干宝《搜神记》郑二十载:哙参,养母至孝曾有玄鹤,为戒人所射,穷而归参参收养,疗治其疮疮愈放之后鹤夜到门外,参执烛视之,见鹤雌雄双至,各以明珠以报参焉有时鹤会以其他方式报恩,《格致镜原》记述李卫公因救仙鹤而得相位甚至有以死相报的故鸣不食灵鹤报恩的故事在中国文学里是屡见不鲜的  长寿 鹤被认为是可存活千年的动物古人常以生命短暂的蜉蝣,与长寿的鹤作对比《淮南子说林训》载: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蜉蝣朝生暮死而尽其乐由于龟是长寿的象征,所以古文中鹤时常与龟并称。

      如汉桓谭《新论辩惑》中说:龟称三千岁,鹤称千岁,唐柳公绰《赠毛侧翁》诗:松高枝叶茂,鹤老羽毛新又如司马退之《洗心》诗:山瘦松亦劲,鹤老飞更轻逍遥此中客,翠发皆长生松鹤长寿、松鹤遐龄、鹤寿松龄、龟鹤延年等词语由此而生  白鹤的羽毛,常用以比喻人类的白发,所以鹤除了有长寿的意象外,也象征年老南北朝庚信《竹杖赋》:老矣,鹤发鸡皮,蓬头历齿鹤鬓,鹤发是白发、白鬓的同义,古人常以感叹年华早逝,容颜衰老的哀伤宋.苏轼《用过冬至与诸生馀酒》:鹤鬓惊全白,犀围尚半红愁颜解符老,寿耳口吴翁此外,又有所谓鹤发翁,指白发老翁唐陆龟《自遣》诗:数贝游丝堕碧空,千年长是若东风争知天上无人住,亦有春愁鹤发翁    中国人自古以来对鹤就有好感,正如喜鹊给人报喜,龙凤给人吉祥的形象一样这是由于鹤形貌出众,性格独特,又是芸芸大鸟中最易为人驯养的一种鸟类,且鹤善解人意,忠于主人,易于接近,自然近人禽的距离因此,诗人墨客描写鹤的时候,自然加以美化根据相关文章整理改编)专心---专注---专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