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学培训讲义_3.ppt
246页领 导 学,教材说明:,选用教材: 刘银花、姜法奎,《领导科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刘建军,《领导学原理—科学与艺术》,复旦大学出版社; 吴维库,《领导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国定,《领导学》,立信会计出版社; 邱霈恩,《领导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童中贤,《领导的艺术》,重庆出版社 名人传记,考核方式:,闭卷 卷面成绩+作业+课堂提问+考勤+笔记 =最终成绩,今天的任务:,熟悉我们的教材 思考: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 将学好本门课程的建议写在纸上,下课时交给老师第一章 领导概述,第一节 领导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领导学的研究意义 第三节 领导的概念与特点 第四节 领导与管理的辨识 第五节 领导的职能,本章要求:,重点:领导的概念、特点、本质;领导与管理的辨识;领导的职能 难点:领导与管理的辨识,第一节 领导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社会化大生产是领导学产生的客观要求 二、现代社会纵向分工的发展直接推动了领导学的产生 三、领导学是对丰富的领导实践与朴素的领导思想的集成化、系统化和理论化 四、中国领导学的兴起与发展,四、中国领导学的兴起与发展,1、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1983年5月,《领导科学基础》出版,标志着我国领导学的诞生; 3、1986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主持“县级党政干部培训需求”问卷调查。
4、至今,领导学教学研究和应用不断壮大第二节 领导学的研究意义,一、学习与研究领导学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学习与研究领导学是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三、学习与研究领导学是提升领导者群体素质的必要条件,第三节 领导的概念与特点,一、领导的五个要素 (一)领导主体:领导者 (二)领导客体:被领导者 (三)领导手段:方式与方法 (四)领导目标:领导活动的归宿 (五)领导环境:内部 、外部,,二、领导的概念P3,领导是在社会共同生活中,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在特定的组织结构中,通过建立和维持健全的关系,让组织成员理解和同意必须去做和如何有效地去做的过程,以及促进个人和集体努力去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三、领导的特点P4 (一)领导的系统性 (二)领导活动的动态性 (三)领导的权威性 (四)领导活动的超前性和战略性 (五)领导的综合性,,四、领导的本质 美国领导学家柯维(Stephen R. Covey)认为,领导的本质是影响力 影响力——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权力性影响力 影响力 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影响力与非权力影响力的区别 构成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 1、传统因素;2、职位因素;3、资历因素。
构成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 1、品格因素;2、能力因素;3、知识因素; 4、感情因素,第四节 领导与管理的辨识,决策活动 执行活动 操作活动 组织活动层级 一、领导与管理的联系P7 (一)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出来的 (二)领导和管理具有较强的相容性与复合性,,,,,,,,二、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一)领导具有全局性,管理具有局部性 (二)领导具有超前性,管理具有当前性 (三)领导具有超脱性,管理具有操作性,第五节 领导的职能P10,一、引导 二、指挥 三、组织 四、协调 五、控制 六、教育,谢 谢 大 家,第二章 领导理论,第一节 领导特质理论 第二节 领导行为理论 第三节 领导权变理论 第四节 其他领导理论 第五节 中国领导理论概述,本章要求:,重点:掌握中西方领导理论发展概况、各经典理论的主要思想 难点:同上,领导理论发展三阶段:,领导特质论阶段(20世纪30~40年代),注重研究领导者性格、素质方面的特征 领导行为论阶段(20世纪40~60年代末),以研究领导者行为为主 领导权变论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研究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领导行为的有效性问题,第一节 领导特质理论,研究领导特质的方法: 1、将已成为领导者的一些人的特质与没有成为领导者的一些人的特质相比较; 林肯拿破仑.ppt 2、把有效领导者的特质与无效领导者的特质相比较。
领导者的六种特质,第二节 领导行为理论,一、X、Y、超Y、 (一)X理论 由美国行为学家麦格雷戈提出 建立在“人性本恶”的基础上 (二)Y理论 由麦格雷戈提出 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基础上,(三)超Y理论 由莫尔斯和洛希提出 兼顾X理论和Y理论的优点 (四) 由美籍日裔学者威廉·大内提出 融合了X理论和Y理论的优点,二、连续统一体模型P38 由坦南鲍姆和施密特于1958年提出,以领导者为中心的领导行为,,,以下属为中心的领导行为,,,领导者的职权运用,下属的自由度,领导者专断地做出决策,并宣布执行就可,领导者做出决策,但要说服部下予以执行,领导者做出决策,并根据下属的问题进行解决,领导者提出试验性的决策,可根据下属的意见进行修改,领导者提出问题,征求意见,最后再做出决策,领导者规定问题的范围,在范围之内,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者允许下属在职权范围内自由行动,三、领导方格图理论 (一)领导四分图理论(俄亥俄模式) 高 关 心 人 低 关心组织 高,,,(二)领导方格图理论 员 工 中 心 工 作 中 心,1964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布莱克和莫顿提出了领导方格图理论。
1.1——虚弱型; 1.9——乡村俱乐部型; 9.1——任务型; 5.5——中间型; 9.9——团队型三)利克特的领导模式 1961年,利克特在《新管理模式》一书中把领导方式归纳为四种基本模式: 高成就的领导大都采用模式四的领导方式,模式三次之,模式一最差案例分析,当克劳蒂亚 · 丹丝勒( Claudla Danzler )得到了标准产品有限公司( standard Products Ltd )——跨国消费品公司 ——英国分公司的工作机会时,她高兴极了,她直接向哈罗德 · 戴维斯( Harold Davis ) ——伦敦分公司的负责人——报告但是,几个月以后,她感觉很不好,并告诉她的朋友她想辞职问题出现在哈罗德身上哈罗德的工作原则就是不承担责任他凭藉此原则一直做到了总经理的位置,而且通过避免做矛盾、有风险的决策使自己从不犯错误当克劳蒂亚向她的朋友抱怨的时候,说;“无论我什么时候请他做决定,他都让我们挖掘更多的信息,并提供多达 30 页的数据,而大多数都是不相关的就因为他不做决定,使我们任何改善提高计划都得不到实施举个例子,克劳蒂亚认为,如果价格再稍微降一些,她负责的一系列速冻早餐和晚餐食品销路将会更好。
她已经和产品经理准备了一个详细的包括图表和图形的分析,来支持自己的计划哈罗德看了所有的数据,但是拒绝做决定现在,他让克劳蒂亚蒂交一份影响购物习惯的天气情况数据,克劳蒂亚认为这简直是荒唐她知道哈罗德害怕脱离现状比如,即使速冻早餐、晚餐食品已经进行了改进以适应微波炉使用,但它们仍然是 20 世纪 70年代的包装克劳蒂亚听说,为了“劝服”哈罗德同意安装一条新的烤面粉糕饼生产线,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还有,哈罗德拒绝了三月份的优惠券计划,因为去年的优惠券行动是在四月份进行的哈罗德通过花费在办公室的时间来衡量成功,而不是通过新想法或销售业绩他到得很早,离开得很晚,而且希望别人也这样做克劳蒂亚的产品经理已经不再为了任何创新性的想法做任何努力了,但是克劳蒂亚仍然激励其他人继续努力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挫败感以后,克劳蒂亚做了最后一次努力以说服哈罗德她争论说,对,公司最大的威胁是不能改善和革新她出示了数据,表明过去四年市场份额在不断下滑,并敦促新的定价和促销策略以激活销售哈罗德耐心地听完她的话,然后告诉克劳蒂亚,她和她的产品经理在做任何改变之前,应该建立一个更坚实的基础不久,克劳蒂亚的两名最好的产品经理因为无法忍受马拉松式的、毫无结果的、对无意义数据进行分析的会议的折磨,最终辞职了。
1. 如果你是克劳蒂亚,作为一名下属,你会如何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即使你相信他正在伤害组织,你还会支持哈罗德吗?进行讨论 2. 如果你是领导,你怎样才能为你的产品经理创造-个更好的工作条件? 3. 假设你是哈罗德的上级,克劳蒂亚来见你,你会说什么?,第三节 领导权变理论,权变——P45 领导权变理论——P45 领导=f(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环境),一、菲德勒的LPC领导权变模式理论 (一)确认了两种领导风格 1、任务导向型 2、关系导向型 开发了最难共事者LPC (least preferred co-worker)问卷 (二)确定了三种情景因素P47 1、上下级关系 2、任务结构 3、职位权力,(三)领导者与情景的匹配 菲德勒情景领导模型图.ppt (四)提高领导有效性的途径 1、替换领导者以适应环境 2、改变环境以适应领导者,二、路径—目标理论 戴文斯首先提出,并由豪斯加以发展 (一)核心 1、为下属建立目标方向; 2、改善通向目标的路径 (二)五个内容 1、领导过程P50 确认需要—建立目标—报酬与目标的联系— 支持与帮助—绩效与满足—双方目标达到,2、目标设置 3、路径改善 4、领导行为P51 (1)指令型 (2)支持型 (3)参与型 (4)成就型 5、权变因素 (1)追随者的个人特点:控制点、经验、 知觉能力 (2)环境因素:任务结构、正式权力系统、工作群体,领导者行为 ●指示型 ●支持型 ●参与型 ●成就导向型,,结果 ●绩效 ●满意度,下属的权变因素 ●控制点 ●经验 ●知觉能力,,环境的权变因素 ●任务结构 ●正式权力系统 ●工作群体,,三、领导规范模式理论 由弗罗姆和耶顿在1973年提出。
(一)五种领导方式P53 1、独断型(A1) 2、独断型(A2) 3、协商型(C1) 4、协商型(C2) 5、团体型(参与型)(G),,,,,,,,,,,,,C1,否,,C2,是,否,,G,是,否,,A2,是,,,否,是,A1,否,,A2,是,是,是,,否,,否,,A1,是,否,,A1,是,,是,否,G,否,,A1,是,,,,否,,C2,是,,,否,否,,是,否,,G,是,C2,1.决策 是否有 质量上 的高要 求?,,,,,,,,3.决策者获得 和分析各种 信息情报的 渠道是否 畅通?信息 情报传递的 组织结构是否 已形成?,2.是否已 掌握了 进行有 效决策 所需的 各种信 息情报?,4.下属对 决策的 接受程 度对完 成任务 很重要 吗?,5.如果 决策者 单独进 行决策 的话, 下属会 接受决 策吗?,6.下属 愿意参 加有关 组织任 务目标 的决策 吗?,7.决策 是否在 下属中 引起 冲突?,第四节 其他领导理论,一、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由科曼于1966年首先提出,其后由赫西和布兰查德予以发展 (一)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P55,(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第五节 中国领导理论概述,一、中国古代领导思想的主要流派 (一)儒家 孔子,“德治”“仁政”。
(二)道家 老子,“无为而治” (三)法家 韩非子,“法治” (四)兵家 孙子,“谋略”二、中国古代领导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民本思想 1、信民;2、富民;3、教民 (二)谋断分离思想 1、重视谋的作用;2、重视纳谏; 3、提倡民谋 (三)人本思想 1、提倡为政在人;2、重视选贤任能谢 谢 大 家,第三章 领导生态,第一节 领导生态 第二节 领导者 第三节 被领导者 第四节 领导环境,本章要求:,重点:掌握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环境的概念、类型,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难点:领导环境对领导活动的影响第一节 领导生态,一、领导生态系统 (一)领导生态学的兴起 达尔文 (美)约翰·高斯 (二)领导生态系统的含义P73 领导=f(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环境),二、领导生态系统的构成:三边互动 (一)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间的互动关系P73 1、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影响: 一是认可与激励;二是信息分享;三是满足下属对资源的需求 2、被领导者对领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