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松公路(九泾路~涞亭路)技术标.doc
30页目录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 组织机构及管理目标.............................................32.1 项目管理目标 ..................................................32.2 项目组织机构 ..................................................4三、 施工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4四、 主要施工方案、工艺流程.........................................64.1 排水管道工程施工 ..............................................64.2 道路工程施工 ..................................................84.3 桥梁工程施工 .................................................13五、 保证措施......................................................235.1 质量体系与保证措施 ...........................................235.2 工期保证措施 .................................................245.3 人员安排与保证措施 ...........................................245.4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55.5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 ...................255.6 支付保证措施 .................................................26附图一、施工进度计划 ..............................................27附图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28附图三、劳动力计划表 ..............................................291一、一、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沪松公路(九泾路~涞亭路)拓宽改建工程,其中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桥梁工程、附属工程。
1.11.1 排水工程排水工程雨水管工程管 径管道工程量施工方法DN600~DN14006380m开槽埋管DN600 预留管200m开槽埋管DN300~DN4003200m开槽埋管1.21.2 道路工程道路工程沪松公路拓建工程的工程范围西起九泾路(K0+000) ,东至涞亭路(K3+151.224) ,全长约 3151m,沪松公路道路等级为二级公路,主线设计速度60km/h,地面辅道设计速度 40 km/h,标准横断面规模为“6 快 2 慢” 1、高架段地面道路未利用桥下净空段地面辅道标准横断面布置为:3m(人行道)+11.25m(车行道)+18.5m(中央分隔带)+11.25m(车行道)+3m(人行道)=47m2、高架桥引道段沪松公路地面辅道为“双幅路” ,横断面布置为:3m(人行道)+10.75m(车行道)+18.5m(中央分隔带)+10.75m(车行道)+3m(人行道)=46m3、高架落地后主线道路标准横断面布置为:4.25m(人行道)+4.5m(非机动车道)+1.5m(机非分隔带)+12m(机动车道)+0.5m(中央分隔护栏)+12m(机动车道)+1.5m(机非分隔带)+4.5m(非机动车道)+4.25m(人行道)=45m。
1.31.3 桥梁工程桥梁工程2跨 G15 高速路跨线桥工程跨 G15 高速路跨线桥,桩号范围:K0+228.922~K0+474.229,老桥宽18.5m,拓宽采用拼桥方案,新拼桥梁与老桥结构分开,新拼部分桥宽 7m,桥梁总宽 25.5m2)新建高架桥工程跨九新北路~沪亭北路~轨道交通 9 号线(地下结构)~规划一路~规划二路高架桥(以下简称为:新建高架桥) ,桩号范围:K1+258.271~K2+636.271,桥梁宽度 18m标准跨径采用 25m、30m 小箱梁;跨越路口段(九新北路、沪亭北路、规划二路)采用 25m+40m+25m 现浇等截面连续箱梁结构;在K2+123.271~K2+267.271 范围内,高架与九号线(地下结构)斜交,为减轻地铁结构上部荷载,采用三跨简直叠合梁结构,跨径布置为 48m+48m+48m下部结构考虑到高架桥全线两侧设地面辅道,需满足桥下通行净空要求,故在用柱墩大挑臂的结构型式立柱间距 3.8m;跨越九号线段(K2+123.271~K2+267.271)由于地铁盾构保护要求布桩受到限制,采用双柱门墩跨越,桩基采用 D800 钻孔灌注桩,布置于盾构间隙内,每个墩柱下 6根桩基(纵向三排,横向两排) 。
3)地面桥跨蟠龙塘桥(拼桥) ,桩号范围:K0+547.788~K0+583.788,跨径布置10m+16m+10m;跨横泾河桥(地面辅道桥) ,桩号范围:K1+704.683~K1+740.683,跨径布置 10m+16m+10m;跨新漕泾桥,桩号范围:K2+776.662+K2+812.662,跨径布置 10m+16m+10m3二、二、组织机构及管理目标组织机构及管理目标 2.12.1 项目管理目标项目管理目标((1 1)质量目标:)质量目标:一次性验收合格((2 2)工期目标)工期目标总工期总工期728 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计划开工日期2011/11/1节点工期节点工期排水工程2012/9/20道路工程2012/10/30新漕泾桥2012/5/23横泾河桥2012/6/17蟠龙塘桥2013/3/22新建高架桥2013/8/11G15 跨线桥计划竣工日期计划竣工日期2013/10/28具体施工进度计划详见附图一具体施工进度计划详见附图一((3 3)全目标)全目标安全目标:工程施工期间,杜绝重大恶性事件的发生,杜绝重大伤亡事故,控制工伤年频率,无重大设备事故、管线事故、安全和环保责任事故。
42.22.2 项目组织机构项目组织机构为了有效地对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控制,顺利实现预期制定的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等目标,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形成进行切实有效的项目部管理三、三、施工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施工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 难点:难点:(1)沪松公路交通流量大,在施工时不影响其交通能力沪松公路路为城市主干道,在施工时要对其进行合理的交通组织,在不影响其交通能力和保证施工进度2)与道路两侧单位及居民的协调配和要求高 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技术员质安组资料员测量组材料组计划组安保组后勤组施工员道路工程施工队桥梁工程施工队排水工程施工队技术负责人生产经理项目经理51、施工前,请当地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告施工事宜,引导社会车辆及行人绕行或慢行2、围护完成后,在路口及时设置警示标志及指示标志,确保车辆和行人通行安全;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工地现场3、避开早晚交通高峰进行钢板桩施打、打井点孔及管道施工4、施工期间专门成立一支安全生产小组负责日常的交通安全工作小队,或聘请交通协管员配合施工值班纠察负责日常的交通安全工作;特别是早晚高峰时,积极配合交通管理部门指挥与疏散工作。
5、对于施工期间搭建的施工隔离护栏,必须做到防护到位、安全可靠6、液压镐挖机翻挖路面、挖机挖土回转置土,施工车辆进出,必须执行专人负责指挥,上述工序施工时,严禁与施工无关人员进入现场7、路面开挖做好钢板覆盖工作,夜间挂好警示灯,覆盖钢板要有防滑、降噪等措施,防止产生人员摔伤或车辆损坏等事故,严禁影响沿线居民出行、休息 重点:重点:现状管线主要有雨水、污水、上水、燃气、电力(强电)、通信(弱电)等管线合理安排管线迁改施工是本工程的重点 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如有问题及时与管线单位监护人员及有关单位商量订出加固保护措施做到一发生问题及时解决以防不测施工完毕后,根据具体情况从下水道底板向上砌筑 24cm×24cm 砖墩后现浇混泥土墩以管线穿越下水道沟槽部位,该部位的下水道沟槽全部采用黄砂回填,若管线距离小于 30cm 则采用砼全包方法,以6达到密实度要求,保证管线稳定性沟槽回填后仍然定时复测管线穿越沟槽高程、轴线,并做好记录,定期向管线监护人员汇报,确保管线不发生安全事故四、四、主要施工方案、工艺流程主要施工方案、工艺流程4.14.1 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排水管道工程施工4.1.14.1.1 测量放线测量放线施工前根据由业主和测绘院现场提供的道路设计中心线桩和领桩记录,以及设计图纸上的管道中心位置,采用全站仪测设出雨污水窨井中心,且对管道中心桩进行攀线或引出固定桩加以保护。
然后,请测绘院进行复核,准确无误后报监理工程师再进行复测认可后,方可实施开挖工作4.1.24.1.2 井点降水井点降水本工程雨水管施工,开挖深度 H>3m 时将采用单排轻型井点降水法和明沟排水法配合施工4.1.4.1.3 3 沟槽开挖沟槽开挖本工程雨水管采用履带式挖掘机开槽埋管的方法施工通过对图纸细致分析和研究,针对对不同埋深的管道,将采取对应的沟槽开挖及支护方式,具体施工方法如下:对于埋置深度小于 3m 的管道,采用机械加人工开挖,横列板支护方式对于埋置深度在 3~5m 之间的管道,采用混合的开挖方式,先放坡开挖 1-1.5m,以下采用钢板桩围护,当开挖深度大于 3.5 米时将增设 1 道对撑施工时还将采用必要的降、排水措施(采用轻型井点降水)以维护基坑稳定详细的技术措施和工艺、计算等见《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74.1.44.1.4 管道基础管道基础本工程管道基础主要有两种形式:UPVC 加筋管及 HDPE 管基础采用 150mm 厚、颗粒尺寸为 5-40mm 的碎石或砾石砂基础,上面再铺 50mm 中粗砂垫层;钢筋混凝土管基础采用《上海市排水管道通用图》中混凝土基础,其中 C20 砼底板改为 C25 钢筋混凝土底板,厚度 200mm。
4.1.54.1.5 管道铺设管道铺设管道铺设时,采用承插式(或套筒式)接口时,采用人工布管且在沟槽内连接;槽深大于 3m 或管外径大于 400mm 的管道,宜用非金属绳索兜住管节下管,严禁将管节翻滚抛入槽中混凝土管入槽就位后采用卷扬机牵引使接口紧密1)排管前检查混凝土基础的标高、轴线,并清扫基础表面的污泥、杂物及积水龙门板标高经复核后排管,排管时以控制管内底标高为准2)待用的管材要进行检查,如有裂缝等缺陷的管材,不得使用,并做好记录,退回原厂3)本工程雨水管道拟采用 15T 履带吊下管即可,下管应轻起轻落,防止造成管材损坏和混凝土基础断裂4.1.64.1.6 管道接口管道接口管道采用“Q”型“T”型、 “O”型橡胶密封圈将该圈套入插口槽内,在管节承口端面预先用氯丁胶水粘结四块多层胶合板组成的衬垫管节内外口要清洁干净,接口材料需做密实,凝固后要进行湿治养护,防止开裂8接口完成后,如发现少量脱落、裂缝等现象,要及时修补情况严重要凿除重做4.1.74.1.7 闭水检验闭水检验根据规范及现场地质情况,管道铺设完毕,雨水管需要每段进行磅水检验对于直径不大于 800mm 的管道,采用磅筒磅水;对于大于 800mm 的管道,采用窨井磅水,磅水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管道黄砂坞膀。
4.1.84.1.8 检查井和进水口检查井和进水口1)所用砖材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