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肤病学课件:06 皮肤真菌病.ppt
63页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也称浅部真菌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皮肤感皮肤真菌病也称浅部真菌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皮肤感染性皮肤病染性皮肤病•侵犯皮肤以及毛发和甲板等皮肤附属器的一大类感染侵犯皮肤以及毛发和甲板等皮肤附属器的一大类感染性疾病•真菌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约真菌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约1010万种以上,万种以上,只有约只有约200200余种与人类疾病有关余种与人类疾病有关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概述概述•真菌无叶绿素,以吸收为营养方式真菌无叶绿素,以吸收为营养方式•基本结构:菌丝和孢子基本结构:菌丝和孢子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概述概述竹节样菌丝竹节样菌丝破梳样菌丝破梳样菌丝断发毛癣菌大分生孢子断发毛癣菌大分生孢子 霉霉 菌菌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 酵母菌酵母菌 双相菌双相菌 酵母相酵母相 菌丝相菌丝相真菌按形态分类真菌按形态分类—无分类学上的意义无分类学上的意义分类分类•根据真菌入侵组织深浅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根据真菌入侵组织深浅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
•浅部真菌主要指皮肤癣菌:包括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浅部真菌主要指皮肤癣菌:包括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特点是亲角质蛋白,侵犯人和动物的皮肤、表皮癣菌属,特点是亲角质蛋白,侵犯人和动物的皮肤、毛发、甲板引起的感染统称为皮肤癣菌病,简称癣毛发、甲板引起的感染统称为皮肤癣菌病,简称癣•浅部真菌病极少或全无组织反应,感染到毛发亦只累及毛浅部真菌病极少或全无组织反应,感染到毛发亦只累及毛发表面,很少损伤毛发发表面,很少损伤毛发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深部真菌病大多为机会性感染,多侵犯免疫功能低下深部真菌病大多为机会性感染,多侵犯免疫功能低下者除侵犯皮肤外,常累及真皮及以下组织、内脏、者除侵犯皮肤外,常累及真皮及以下组织、内脏、血液、和系统的真菌感染血液、和系统的真菌感染•包括念珠菌病、隐球菌病、孢子细菌病、曲霉病、芽包括念珠菌病、隐球菌病、孢子细菌病、曲霉病、芽生菌病等生菌病等•主要致病菌是着色芽生菌属、念珠菌、隐球菌等主要致病菌是着色芽生菌属、念珠菌、隐球菌等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分类分类•一种是依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头癣、一种是依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和甲真菌病等体癣、股癣、手癣、足癣和甲真菌病等•另一种依据皮肤损害的形态分为花斑癣、另一种依据皮肤损害的形态分为花斑癣、马拉色菌性毛囊炎、叠瓦癣等马拉色菌性毛囊炎、叠瓦癣等 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 浅部真菌病分类浅部真菌病分类•常见的致病皮肤癣菌有常见的致病皮肤癣菌有::•毛癣菌属的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紫色毛癣菌属的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紫色毛癣菌、疣状毛癣菌毛癣菌、疣状毛癣菌•小孢子菌属的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小孢子菌属的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铁锈色小孢子菌铁锈色小孢子菌•表皮癣菌属的絮状表皮癣菌表皮癣菌属的絮状表皮癣菌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皮肤癣菌皮肤癣菌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念珠菌念珠菌念珠菌念珠菌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曲霉曲霉•皮肤癣菌还可分为皮肤癣菌还可分为•亲动物性亲动物性----犬小孢子菌、疣状毛癣菌,可引起人畜犬小孢子菌、疣状毛癣菌,可引起人畜共患的癣病。
共患的癣病•亲土性亲土性----石膏样小孢子菌,存在土壤中,人接触可石膏样小孢子菌,存在土壤中,人接触可致病•亲人性亲人性----其余均为亲人性皮肤癣菌其余均为亲人性皮肤癣菌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 头癣头癣•概念:头癣是指累及头发和头皮的皮肤癣菌感概念:头癣是指累及头发和头皮的皮肤癣菌感染 •病因:黄癣由许兰毛癣菌病因:黄癣由许兰毛癣菌(T(T..schoenleinii)schoenleinii)感染引起;感染引起;白癣主要由犬小孢子菌白癣主要由犬小孢子菌(M(M..canis)canis)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M(M..gypseum)gypseum)感染引起;黑点癣主要由紫色毛癣菌感染引起;黑点癣主要由紫色毛癣菌(T(T..violaceum)violaceum)和断发毛癣菌和断发毛癣菌(T(T..tonsurans)tonsurans)感染引起感染引起 •头癣主要通过与癣病患者或患畜密切接触而传染,共头癣主要通过与癣病患者或患畜密切接触而传染,共用污染的理发工具、帽子、枕巾等物品也可间接传染用污染的理发工具、帽子、枕巾等物品也可间接传染。
浅部真菌病浅部真菌病—头癣头癣•头癣致病菌孢子到达易感染头皮后,在表皮角质层内发头癣致病菌孢子到达易感染头皮后,在表皮角质层内发芽,逐渐伸长、分枝、分离,在头皮下几毫米处穿入毛芽,逐渐伸长、分枝、分离,在头皮下几毫米处穿入毛发,并在毛发内继续向下生长直到角质形成区发,并在毛发内继续向下生长直到角质形成区•真菌有溶解角质的能力,能消化角蛋白,故只在毛发角真菌有溶解角质的能力,能消化角蛋白,故只在毛发角化部位生长,随感染菌的毛发外生长,可把真菌带出毛化部位生长,随感染菌的毛发外生长,可把真菌带出毛囊可破坏毛发可破坏毛发•真菌侵入头发后不一定都致头癣,与机体的抵抗力有关真菌侵入头发后不一定都致头癣,与机体的抵抗力有关大多数成人对真菌的抵抗力较强,而儿童较弱,故头癣大多数成人对真菌的抵抗力较强,而儿童较弱,故头癣多见于儿童尤其是白癣,成人皮脂腺中脂肪酸高,可多见于儿童尤其是白癣,成人皮脂腺中脂肪酸高,可使白癣自愈使白癣自愈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头癣头癣•分类分类•根据致病菌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将头癣分为四种类型根据致病菌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将头癣分为四种类型 ::•1.1.黄癣黄癣•2.2.白癣白癣•3.3.黑点癣黑点癣•4.4.脓癣脓癣 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头癣头癣黄癣黄癣•致病菌是许兰毛癣菌致病菌是许兰毛癣菌•俗称俗称“瘌痢头瘌痢头”、、“秃疮秃疮”。
•皮损初起为针尖大小的淡黄红色斑点,皮损初起为针尖大小的淡黄红色斑点,覆薄片状鳞屑,以后形成黄豆大小的淡覆薄片状鳞屑,以后形成黄豆大小的淡黄色痂,周边翘起,中央紧附着头皮形黄色痂,周边翘起,中央紧附着头皮形如碟状如碟状( (黄癣痂黄癣痂) ),除去痂后其下为潮红,除去痂后其下为潮红糜烂面,扩大后可融合并形成大片,严糜烂面,扩大后可融合并形成大片,严重者可覆盖整个头皮重者可覆盖整个头皮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头癣头癣黄癣黄癣•真菌在发内生长,造成病发干燥无光泽,变脆易折断,真菌在发内生长,造成病发干燥无光泽,变脆易折断,毛囊破坏,毛发脱落并形成大片永久性秃发,愈后遗留毛囊破坏,毛发脱落并形成大片永久性秃发,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萎缩性瘢痕•患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伴轻度瘙痒,皮损处散发出患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伴轻度瘙痒,皮损处散发出特殊的鼠臭味特殊的鼠臭味•有些患者仅表现为炎性丘疹和脱屑而无典型黄癣痂,易有些患者仅表现为炎性丘疹和脱屑而无典型黄癣痂,易误诊•许兰毛癣菌亦可侵犯皮肤和甲板而并发体癣和甲癣许兰毛癣菌亦可侵犯皮肤和甲板而并发体癣和甲癣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头癣头癣黄癣黄癣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头癣头癣白癣白癣•致病菌:铁锈色小孢子菌及犬小孢子菌致病菌:铁锈色小孢子菌及犬小孢子菌•白癣皮损初起为群集的红色小丘疹,很快向四周扩白癣皮损初起为群集的红色小丘疹,很快向四周扩大成灰白色鳞屑斑,圆形或椭圆形,而后附近出现大成灰白色鳞屑斑,圆形或椭圆形,而后附近出现数片较小的相同皮损。
数片较小的相同皮损•病发于高出头皮病发于高出头皮2 2~~4mm4mm处折断,残根部包绕灰白色处折断,残根部包绕灰白色套状鳞屑套状鳞屑( (菌鞘菌鞘) ),后者由真菌寄生于发干而形成后者由真菌寄生于发干而形成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头癣头癣白癣白癣•患者有程度不同的瘙痒患者有程度不同的瘙痒•白癣一般无炎症反应,至青春期可自愈,这与青春期皮脂白癣一般无炎症反应,至青春期可自愈,这与青春期皮脂腺分泌活跃、皮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对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腺分泌活跃、皮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对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有关•本型不破坏毛囊,故不造成永久性秃发,愈后不留瘢痕本型不破坏毛囊,故不造成永久性秃发,愈后不留瘢痕 纺锤形大分生孢子纺锤形大分生孢子黑点癣黑点癣•致病菌:紫色毛癣菌和断发毛癣菌致病菌:紫色毛癣菌和断发毛癣菌•比较少见,皮损为散在的灰白色鳞屑,病发比较少见,皮损为散在的灰白色鳞屑,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断发残根留在毛囊内,毛刚出头皮即折断,断发残根留在毛囊内,毛囊口处断发呈黑点状,故称黑点癣囊口处断发呈黑点状,故称黑点癣•皮损炎症轻,稍痒病程发展缓慢,可久病皮损炎症轻,稍痒病程发展缓慢,可久病不愈。
不愈•由于本型属发内型感染,故愈后留有局灶性由于本型属发内型感染,故愈后留有局灶性脱发和点状瘢痕脱发和点状瘢痕 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头癣头癣脓癣脓癣•是亲动物性皮肤癣菌引发的头皮感染性变态反应皮损是亲动物性皮肤癣菌引发的头皮感染性变态反应皮损为成群的炎性毛囊丘疹,融合成隆起的炎性肿块,质地为成群的炎性毛囊丘疹,融合成隆起的炎性肿块,质地软,表面有蜂窝状排脓小孔,可挤出脓液软,表面有蜂窝状排脓小孔,可挤出脓液•毛发松动,易拔出毛发松动,易拔出•常伴耳后、颈、枕部淋巴结肿大,轻度疼痛和压痛;继常伴耳后、颈、枕部淋巴结肿大,轻度疼痛和压痛;继发细菌感染后可形成脓肿,亦可引起癣菌疹发细菌感染后可形成脓肿,亦可引起癣菌疹•本型可破坏毛囊,愈后常引起永久性秃发和瘢痕本型可破坏毛囊,愈后常引起永久性秃发和瘢痕 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头癣头癣永久性秃发和瘢痕永久性秃发和瘢痕蜂窝状排脓小孔,可挤出脓液蜂窝状排脓小孔,可挤出脓液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真菌直接镜检:黄癣病发可见发内与毛发长轴平行真菌直接镜检:黄癣病发可见发内与毛发长轴平行的菌丝和关节孢子;白癣病发可见围绕毛发排列的的菌丝和关节孢子;白癣病发可见围绕毛发排列的圆形小孢子;黑点癣病发可见发内呈链状排列的圆圆形小孢子;黑点癣病发可见发内呈链状排列的圆形大孢子。
形大孢子 •滤过紫外线灯滤过紫外线灯(Wood(Wood灯灯) )检查:黄癣病发呈暗绿色荧检查:黄癣病发呈暗绿色荧光;白癣病发显示亮绿色荧光;黑点癣病发无荧光光;白癣病发显示亮绿色荧光;黑点癣病发无荧光 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头癣头癣 特点特点 黄癣黄癣 白癣白癣 黑癣黑癣流行情况流行情况散发或流行,农村较多散发或流行,农村较多主要在集体单位流行主要在集体单位流行散发或流行,城乡都有散发或流行,城乡都有患病情况患病情况儿童及成人儿童及成人多发生在儿童多发生在儿童儿童及成人儿童及成人传染来源及方式传染来源及方式理发,和患者密切接触理发,和患者密切接触和有病的人或动物密切接触和有病的人或动物密切接触同黄癣同黄癣病损特点病损特点黄色痂周围翘起如蝴蝶,永久性秃黄色痂周围翘起如蝴蝶,永久性秃发,有特殊鼠臭味发,有特殊鼠臭味头皮灰白色的鳞屑,周围可有母头皮灰白色的鳞屑,周围可有母子斑,子斑,常常如豌豆大小,很少融合成片常常如豌豆大小,很少融合成片病发特点病发特点病发干燥无光,但不一定折断,只病发干燥无光,但不一定折断,只是稍微歪斜,常无白套是稍微歪斜,常无白套病发上有一个白套,长出头皮病发上有一个白套,长出头皮2-4mm再折断。
再折断病发出皮就断,在毛囊口留下黑点病发出皮就断,在毛囊口留下黑点萎缩性秃疤萎缩性秃疤常有常有常无常无可有呈点状可有呈点状瘙痒瘙痒一般无自觉症状或轻瘙痒一般无自觉症状或轻瘙痒常无常无轻痒轻痒并发脓癣并发脓癣罕见罕见较多见、尤其是由动物传染较多见、尤其是由动物传染的一型的一型偶见偶见其他病变其他病变还可引起体癣、甲癣等还可引起体癣、甲癣等还可引起体癣还可引起体癣还可引起体癣,偶引起甲癣还可引起体癣,偶引起甲癣病程病程慢,可一直不好,直至头发全慢,可一直不好,直至头发全部脱光部脱光开始快,开始快,3-43-4个月后变慢,可个月后变慢,可自愈自愈发展很慢,可一直不愈发展很慢,可一直不愈直接显微镜检查直接显微镜检查发内孢子菌丝发内孢子菌丝发外镶嵌或成堆小孢子发外镶嵌或成堆小孢子常常是发内链状孢子,比较常常是发内链状孢子,比较大,很少是发外型大,很少是发外型滤过紫外线灯检查滤过紫外线灯检查可发生暗绿色荧光可发生暗绿色荧光可发生亮绿色荧光可发生亮绿色荧光无荧光无荧光预后预后病期长者可留下瘢痕,称为永病期长者可留下瘢痕,称为永久性脱发久性脱发预后不留瘢痕,到青春期可预后不留瘢痕,到青春期可自愈,很少复发自愈,很少复发可留有瘢痕可留有瘢痕 三种头癣的主要特点三种头癣的主要特点 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真菌镜检和滤过紫外线灯检根据临床表现、真菌镜检和滤过紫外线灯检查,头癣的诊断一般不难。
查,头癣的诊断一般不难 •本病应与脂溢性皮炎、头皮银屑病、头皮脓本病应与脂溢性皮炎、头皮银屑病、头皮脓皮病等进行鉴别皮病等进行鉴别 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头癣头癣 治疗与预防治疗与预防•综合治疗方案,服药、搽药、洗头、剪发、消毒五条措施联合综合治疗方案,服药、搽药、洗头、剪发、消毒五条措施联合 •服药:服药:•灰黄霉素成人灰黄霉素成人600600~~800800mgmg/d/d,儿童,儿童1010~~2020mg/(kgmg/(kg·d)d),,2-42-4周;周;•伊曲康唑成人伊曲康唑成人200mg/d200mg/d,儿童,儿童3 3~~6mg/(kg6mg/(kg·d)d),餐后服药,疗程,餐后服药,疗程4 4~~8 8周;周;•特比萘芬成人特比萘芬成人250mg/d250mg/d,儿童,儿童6262..5 5~~125mg/d125mg/d,疗程,疗程4 4~~8 8周•搽药:搽药:可用可用2 2%碘酊、%碘酊、1 1%联苯苄唑溶液或霜剂、%联苯苄唑溶液或霜剂、5 5%~%~1010%硫磺软%硫磺软膏、膏、1 1%特比萘芬霜等外用于头皮,每天%特比萘芬霜等外用于头皮,每天2 2次,连用次,连用8 8周。
周 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头癣头癣治疗与预防治疗与预防•洗头:用硫磺皂或洗头:用硫磺皂或2 2%酮康唑洗剂洗头,每天%酮康唑洗剂洗头,每天1 1次,连用次,连用6060天 •剪发:尽可能将病发剪除,每周剪发:尽可能将病发剪除,每周1 1次,连续次,连续8 8周 •消毒:患者使用过的毛巾、帽子、枕巾、梳子等生活用品消毒:患者使用过的毛巾、帽子、枕巾、梳子等生活用品及理发工具要煮沸消毒及理发工具要煮沸消毒 •脓癣:治疗同上,切忌切开急性炎症期可短期联用小剂脓癣:治疗同上,切忌切开急性炎症期可短期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加用抗生素量糖皮质激素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加用抗生素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头癣头癣 体癣和股癣体癣和股癣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头癣头癣概念概念•体癣指发生于除头皮、毛发、掌跖和甲以外其他体癣指发生于除头皮、毛发、掌跖和甲以外其他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股癣指腹股沟、会阴、肛周和臀部的皮肤癣菌感股癣指腹股沟、会阴、肛周和臀部的皮肤癣菌感染,属于发生在特殊部位的体癣染,属于发生在特殊部位的体癣•致病菌:主要由红色毛癣菌致病菌:主要由红色毛癣菌(T(T..rubrum)rubrum)、须癣、须癣毛癣菌毛癣菌(T(T..mentagrophytes)mentagrophytes)、犬小孢子菌等感、犬小孢子菌等感染引起。
染引起 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体股癣体股癣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本病夏秋季节多发本病夏秋季节多发•肥胖多汗、糖尿病、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肥胖多汗、糖尿病、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 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为易感人群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为易感人群•体癣和股癣临床特点类似体癣和股癣临床特点类似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体股癣体股癣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体癣:皮损特点,有鳞屑的红色斑片,体癣:皮损特点,有鳞屑的红色斑片,境界清楚,皮损边缘不断向外扩展,境界清楚,皮损边缘不断向外扩展,中央趋于消退,形成境界清楚的环状中央趋于消退,形成境界清楚的环状或多环状,边缘可分布丘疹、丘疱疹或多环状,边缘可分布丘疹、丘疱疹和水疱,中央色素沉着和水疱,中央色素沉着•亲动物性皮肤癣菌引起的皮损炎症反亲动物性皮肤癣菌引起的皮损炎症反应明显,自觉瘙痒,可因长期搔抓刺应明显,自觉瘙痒,可因长期搔抓刺激引起局部湿疹样改变或浸润肥厚呈激引起局部湿疹样改变或浸润肥厚呈苔藓样变苔藓样变 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体股癣体股癣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股癣:好发于腹股沟部位,单股癣:好发于腹股沟部位,单侧或双侧发生,常发生于阴囊侧或双侧发生,常发生于阴囊对侧的大腿皮肤,一般不侵袭对侧的大腿皮肤,一般不侵袭阴囊,有时可波及阴囊及阴茎阴囊,有时可波及阴囊及阴茎根部,亦常发生于臀部。
根部,亦常发生于臀部•皮损与体癣相同,由于患处透皮损与体癣相同,由于患处透气性差、潮湿、易摩擦,常使气性差、潮湿、易摩擦,常使皮损炎症明显,瘙痒显著皮损炎症明显,瘙痒显著 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体股癣体股癣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二者本质上为皮肤癣二者本质上为皮肤癣菌病在不同部位的同菌病在不同部位的同一表现,临床诊治视一表现,临床诊治视为同等,因此习惯统为同等,因此习惯统称体股癣称体股癣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体股癣体股癣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鳞屑直接镜检查到菌丝或孢根据临床表现、鳞屑直接镜检查到菌丝或孢子,体股癣诊断一般不难子,体股癣诊断一般不难•本病常需与慢性湿疹、慢性单纯性苔藓、玫本病常需与慢性湿疹、慢性单纯性苔藓、玫瑰糠疹等进行鉴别瑰糠疹等进行鉴别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体股癣体股癣 预防和治疗预防和治疗 •注意个人卫生,不与患者共用衣物鞋袜、浴盆、毛巾注意个人卫生,不与患者共用衣物鞋袜、浴盆、毛巾等,内衣应通风透气;等,内衣应通风透气;•手、足、甲癣患者应积极治疗,减少自身传染的机会;手、足、甲癣患者应积极治疗,减少自身传染的机会;尽量不接触患畜尽量不接触患畜。
•本病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皮损广泛或外用药疗效不本病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皮损广泛或外用药疗效不佳者可考虑内用药物治疗佳者可考虑内用药物治疗 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体股癣体股癣 预防和治疗预防和治疗•外用药物可用联苯苄唑霜、特比萘芬霜、环吡酮胺乳膏外用药物可用联苯苄唑霜、特比萘芬霜、环吡酮胺乳膏等,坚持用药等,坚持用药2 2周以上或皮损消退后继续用药周以上或皮损消退后继续用药1 1~~2 2周以周以免复发•腹股沟部位皮肤薄嫩应选择刺激性小、浓度较低的外腹股沟部位皮肤薄嫩应选择刺激性小、浓度较低的外用药,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用药,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内用药物可口服伊曲康唑内用药物可口服伊曲康唑(100mg/d(100mg/d,疗程,疗程1515天天) )或特比或特比萘芬萘芬(250mg/d(250mg/d,疗程,疗程1 1~~2 2周周) ),与外用药物治疗联用可,与外用药物治疗联用可增加疗效增加疗效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体股癣体股癣 手足癣手足癣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手足癣手足癣概述概述•手癣又称鹅掌风,指皮肤癣菌侵犯指间、手掌、掌侧平手癣又称鹅掌风,指皮肤癣菌侵犯指间、手掌、掌侧平滑皮肤引起的感染,多由足癣感染到手部而引起。
若仅滑皮肤引起的感染,多由足癣感染到手部而引起若仅累及手背,出现环形或多环形损害,则仍称为体癣累及手背,出现环形或多环形损害,则仍称为体癣•足癣是足趾间、足跖、足跟、足侧缘的皮肤癣菌感染足癣是足趾间、足跖、足跟、足侧缘的皮肤癣菌感染•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用手搔抓患癣部位或与患者共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用手搔抓患癣部位或与患者共用鞋袜、手套、浴巾、脚盆等是主要传播途径特别是用鞋袜、手套、浴巾、脚盆等是主要传播途径特别是公共澡堂拖鞋有大量丝状真菌寄生,为足癣的重要传染公共澡堂拖鞋有大量丝状真菌寄生,为足癣的重要传染源 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手足癣手足癣病因病因 •本病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本病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感染引起,其中红色毛癣菌占絮状表皮癣菌等感染引起,其中红色毛癣菌占5050%以上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手足癣手足癣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手足癣手足癣( (特别是足癣特别是足癣) )是最常见的浅部真菌病,在全世界广是最常见的浅部真菌病,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我国江淮流域以南地区发病较北方多夏秋季发泛流行,我国江淮流域以南地区发病较北方多。
夏秋季发病率高,常表现为夏重冬轻或夏发冬愈病率高,常表现为夏重冬轻或夏发冬愈•多累及成年人,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别多累及成年人,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别•皮损多由一侧传播至对侧足癣多累及双脚,手癣常见于皮损多由一侧传播至对侧足癣多累及双脚,手癣常见于单侧•根据临床特点,手足癣可分为三种类型根据临床特点,手足癣可分为三种类型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手足癣手足癣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水疱鳞屑型:好发于指水疱鳞屑型:好发于指( (趾趾) )间、掌间、掌心、足跖及足侧皮损初起为针尖心、足跖及足侧皮损初起为针尖大小的深在水疱,疱液清,壁厚而大小的深在水疱,疱液清,壁厚而发亮,不易破溃,水疱散在或群集,发亮,不易破溃,水疱散在或群集,可融合成多房性大疱,撕去疱壁露可融合成多房性大疱,撕去疱壁露出蜂窝状基底及鲜红的糜烂面出蜂窝状基底及鲜红的糜烂面水水疱经数天后干涸,呈现领圈状或片疱经数天后干涸,呈现领圈状或片状脱屑,皮损可不断向周围蔓延,状脱屑,皮损可不断向周围蔓延,病情稳定时以脱屑为主病情稳定时以脱屑为主 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手足癣手足癣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角化过度型:好发于足跟角化过度型:好发于足跟及掌跖部。
局部多干燥,及掌跖部局部多干燥,皮损处角质增厚,表面粗皮损处角质增厚,表面粗糙脱屑,纹理加深,易发糙脱屑,纹理加深,易发生皲裂、出血,皮损还可生皲裂、出血,皮损还可向足背蔓延一般无瘙痒,向足背蔓延一般无瘙痒,有皲裂时疼痛有皲裂时疼痛 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手足癣手足癣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浸渍糜烂型 好发于指浸渍糜烂型 好发于指( (趾趾) )缝,尤以第缝,尤以第3 3~~4 4和和4 4~~5 5指指( (趾趾) )间多见表现为皮肤浸渍发间多见表现为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易剥脱并露出白,表面松软易剥脱并露出潮红糜烂面甚至裂隙潮红糜烂面甚至裂隙•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继发细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继发细菌感染时有恶臭味菌感染时有恶臭味 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手足癣手足癣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常以一种类型为主或几种类型同时存在,亦可从一型常以一种类型为主或几种类型同时存在,亦可从一型转向另一型,如夏季表现为水疱鳞屑型,冬季则表现转向另一型,如夏季表现为水疱鳞屑型,冬季则表现为角化过度型治疗不彻底是导致其迁延不愈的主要为角化过度型治疗不彻底是导致其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之一原因之一 •足癣足癣( (尤其浸渍糜烂型尤其浸渍糜烂型) )易继发细菌感染,出现脓疱、易继发细菌感染,出现脓疱、溃疡,并继发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织炎或溃疡,并继发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织炎或丹毒,炎症反应明显时还可引发癣菌疹丹毒,炎症反应明显时还可引发癣菌疹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手足癣手足癣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手足癣的临床表现,结合真菌镜检或培养根据手足癣的临床表现,结合真菌镜检或培养可明确诊断。
可明确诊断 •本病有时需与湿疹、汗疱疹、掌跖脓疱病等进本病有时需与湿疹、汗疱疹、掌跖脓疱病等进行鉴别•掌跖脓疱病是在红斑上出现小而深的无菌性脓掌跖脓疱病是在红斑上出现小而深的无菌性脓疱,数天后干涸脱屑,可自行消退,反复发作,疱,数天后干涸脱屑,可自行消退,反复发作,对称发生于掌、跖部,指对称发生于掌、跖部,指( (趾趾) )间受累罕见,真间受累罕见,真菌镜检阴性菌镜检阴性 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手足癣手足癣 手足湿疹手足湿疹手足癣手足癣好发部位手、足背及掌跖掌跖或指趾间皮损性质多形性,易渗出,境界不清,分布多对称深在性水泡,无红晕,领圈状脱屑,境界清除,常单发甲损害甲病变少见常伴甲增厚,污秽,脱落真菌检查阴性阳性 手足癣与手足湿疹的鉴别手足癣与手足湿疹的鉴别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手足癣手足癣 预防和治疗预防和治疗 •消灭传染源;穿透气性好的鞋袜,保持足部干燥;日常消灭传染源;穿透气性好的鞋袜,保持足部干燥;日常生活中还应避免酸碱物质对手部皮肤的损伤;不共用鞋生活中还应避免酸碱物质对手部皮肤的损伤;不共用鞋袜、浴盆、脚盆等生活用品;伴甲真菌病者应同时治疗袜、浴盆、脚盆等生活用品;伴甲真菌病者应同时治疗甲癣,以免互相感染。
甲癣,以免互相感染 •本病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用本病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用药,疗程一般需要药,疗程一般需要1 1~~2 2个月;角化过度型手足癣或外用个月;角化过度型手足癣或外用药疗效不佳者可考虑内用药物治疗药疗效不佳者可考虑内用药物治疗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手足癣手足癣•外用药物:个性化治疗,应根据不同临床类型选择不外用药物:个性化治疗,应根据不同临床类型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水疱鳞屑型应选择刺激性小的霜剂同的处理方法,如水疱鳞屑型应选择刺激性小的霜剂和水剂;和水剂;•浸渍糜烂型者给予硼酸溶液等湿敷,待渗出不多时再浸渍糜烂型者给予硼酸溶液等湿敷,待渗出不多时再给与相应的药物,不宜用刺激性大、剥脱性强的药物;给与相应的药物,不宜用刺激性大、剥脱性强的药物;•角化过度型无皲裂时可用剥脱作用较强的制剂角化过度型无皲裂时可用剥脱作用较强的制剂( (如复方如复方苯甲酸软膏或酊剂等苯甲酸软膏或酊剂等) ),有皲裂时应选用较温和的制剂,有皲裂时应选用较温和的制剂( (如特比萘芬软膏等如特比萘芬软膏等) ),必要时可采用封包疗法必要时可采用封包疗法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手足癣手足癣预防和治疗预防和治疗 预防和治疗预防和治疗•内用药物治疗内用药物治疗: :•伊曲康唑伊曲康唑(100mg(100mg-200mg-200mg/d/d,餐后顿服,疗程,餐后顿服,疗程2-42-4周,周,•或特比萘芬或特比萘芬(250mg/d(250mg/d,疗程,疗程2-42-4周。
周•继发细菌感染时应联合抗生素治疗,引发癣菌疹时应给与继发细菌感染时应联合抗生素治疗,引发癣菌疹时应给与抗过敏药物抗过敏药物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手足癣手足癣 甲真菌病甲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甲真菌病甲真菌病 概述概述•甲真菌病由各种真菌引起的甲板或甲下组织感甲真菌病由各种真菌引起的甲板或甲下组织感染统称为甲真菌病染统称为甲真菌病 •甲癣甲癣 特指皮肤癣菌所致的甲感染特指皮肤癣菌所致的甲感染 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甲真菌病甲真菌病病因病因 •主要是皮肤癣菌,其次为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性霉菌主要是皮肤癣菌,其次为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性霉菌•皮肤癣菌包括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皮肤癣菌包括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其中红色毛癣菌占首位,近来报道苏丹毛癣菌是甲内型其中红色毛癣菌占首位,近来报道苏丹毛癣菌是甲内型感染的致病菌;感染的致病菌;•酵母菌主要是念珠菌酵母菌主要是念珠菌(Candida)(Candida)、马拉色、马拉色(Malassezia)(Malassezia);;•其他霉菌包括柱顶孢霉其他霉菌包括柱顶孢霉(Scytalidium)(Scytalidium)、短帚霉等。
短帚霉等•同一病甲偶可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致病真菌同一病甲偶可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致病真菌 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甲真菌病甲真菌病病因病因•甲真菌病多由手足癣直接传染甲真菌病多由手足癣直接传染•易感因素有遗传因素、系统性疾病易感因素有遗传因素、系统性疾病( (如糖尿病如糖尿病) )、局部、局部血液或淋巴液回流障碍、甲外伤或其他甲病等血液或淋巴液回流障碍、甲外伤或其他甲病等 •甲真菌病在皮肤癣菌病中约占甲真菌病在皮肤癣菌病中约占3030%,而手足癣患者中%,而手足癣患者中约约5050%伴有甲真菌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伴有甲真菌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根据真菌侵犯甲的部位和程度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根据真菌侵犯甲的部位和程度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类型 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甲真菌病甲真菌病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白色浅表型白色浅表型(superficialwhiteonychom(superficialwhiteonychomycosisycosis,,SWO)SWO) 致病真菌从 致病真菌从甲板表面直接侵入引起表甲板表面直接侵入引起表现为甲板浅层有点状或不规现为甲板浅层有点状或不规则片状白色浑浊,甲板表面则片状白色浑浊,甲板表面失去光泽或稍有凹凸不平。
失去光泽或稍有凹凸不平 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甲真菌病甲真菌病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远端侧位甲下型远端侧位甲下型(distalandlateralsubungua(distalandlateralsubungualonychomycosislonychomycosis,,DLSO)DLSO) 多 多由手足癣蔓延而来真菌从由手足癣蔓延而来真菌从一侧甲廓侵犯甲的远端前缘一侧甲廓侵犯甲的远端前缘及侧缘并使之增厚、灰黄浑及侧缘并使之增厚、灰黄浑浊,甲板表面凹凸不平或破浊,甲板表面凹凸不平或破损 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甲真菌病甲真菌病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近端甲下型近端甲下型(proximalsubungualonychom(proximalsubungualonychomycosisiycosisi,,PSO)PSO) 多通过甲小 多通过甲小皮而进入甲板及甲床表现皮而进入甲板及甲床表现为甲半月和甲根部粗糙肥厚、为甲半月和甲根部粗糙肥厚、凹凸不平或破损凹凸不平或破损 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甲真菌病甲真菌病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全甲毁损型全甲毁损型(totaldystrophiconychomyc(totaldystrophiconychomycosisosis,,TDO)TDO) 是各型甲真菌 是各型甲真菌病发展的最终结果。
表现为病发展的最终结果表现为整个甲板被破坏,呈灰黄、整个甲板被破坏,呈灰黄、灰褐色,甲板部分或全部脱灰褐色,甲板部分或全部脱落,甲床表面残留粗糙角化落,甲床表面残留粗糙角化堆积物,甲床亦可增厚、脱堆积物,甲床亦可增厚、脱屑 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甲真菌病甲真菌病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本病病程缓慢,若不治疗可迁延终生一般本病病程缓慢,若不治疗可迁延终生一般无自觉症状,甲板增厚或破坏可影响手指精无自觉症状,甲板增厚或破坏可影响手指精细动作偶可继发甲沟炎,出现红肿热痛等细动作偶可继发甲沟炎,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表现感染表现 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甲真菌病甲真菌病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甲变色、无光泽、增厚破损,结合真菌镜检阳性即根据甲变色、无光泽、增厚破损,结合真菌镜检阳性即可确诊,必要时做真菌培养可确诊,必要时做真菌培养 •本病需与甲营养不良、银屑病、扁平苔藓、慢性湿疹等本病需与甲营养不良、银屑病、扁平苔藓、慢性湿疹等所致甲病及甲下疣、甲下肿瘤等进行鉴别所致甲病及甲下疣、甲下肿瘤等进行鉴别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甲真菌病甲真菌病预防和治疗预防和治疗 •因药物不易进入甲板且甲生长缓慢,故治疗较为困难,其因药物不易进入甲板且甲生长缓慢,故治疗较为困难,其关键在于坚持用药。
关键在于坚持用药 •内用药物:可用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内用药物:可用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400mg/d(400mg/d,分,分2 2次次口服,每月服药口服,每月服药1 1周为周为1 1个疗程个疗程) ),指甲受累需,指甲受累需2 2~~3 3个疗程,个疗程,趾甲受累需趾甲受累需3 3~~4 4个疗程;也可用特比萘芬个疗程;也可用特比萘芬250mg/d250mg/d口服,口服,指甲受累指甲受累2 2~~3 3个月,趾甲疗程个月,趾甲疗程3-43-4月与外用药物联用可月与外用药物联用可提高疗效提高疗效 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甲真菌病甲真菌病预防和治疗预防和治疗•外用药物:常用于表浅和未累及甲根的损害先用小刀外用药物:常用于表浅和未累及甲根的损害先用小刀或指甲锉尽量去除病甲,再涂或指甲锉尽量去除病甲,再涂3030%冰醋酸溶液或%冰醋酸溶液或3 3%~%~5 5%碘酊,每天%碘酊,每天2 2次,疗程次,疗程3 3~~6 6个月;个月;•亦可采用亦可采用4040%尿素软膏封包使病甲软化剥离,再外用抗%尿素软膏封包使病甲软化剥离,再外用抗真菌制剂;真菌制剂;•8 8%环吡酮、%环吡酮、5 5%阿莫洛芬甲涂剂可在甲表面形成药膜,%阿莫洛芬甲涂剂可在甲表面形成药膜,利于药物穿透甲板。
利于药物穿透甲板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甲真菌病甲真菌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