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讲义:第五单元第2课 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tang****xu4
  • 文档编号:126177122
  • 上传时间:2020-03-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8M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学习目标]     1.了解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社会背景2.掌握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3.探究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一、“九十五条论纲”1.原因┄┄┄┄┄┄┄┄①(1)根本原因: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了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2)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搜刮3)主观原因:马丁路德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4)直接原因: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2.发表(1)时间:1517年10月,马丁路德发表《关于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简称“九十五条论纲”2)内容①马丁路德公开指出,教皇在德意志销售赎罪券是荒谬无耻的②赎罪券不能赦免罪过,因为教皇无权赦免,只有上帝才拥有免罪权③人们依靠内心的虔诚忏悔就能够获得上帝的赦免3.影响(1)激起了各地反对教廷的风潮,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2)得到了一些封建统治者的支持,马丁路德与教皇斗争更加坚决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1.教义┄┄┄┄┄┄┄┄②(1)理论基础:“因信称义”2)坚持《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2.宗教仪式(1)减少教堂、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

      2)神职人员也可以结婚生子3.世俗权力(1)国家权力是唯一合法的权力,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2)建立本民族的教会三、马丁路德改革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③1.对德国(1)改革主张迅速传播,不少宗教团体接受了路德新的宗教思想2)掀起了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1524~1526年,爆发了闵采尔领导的农民起义3)把《圣经》译成德文这既有利于宗教改革的拓展,也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4)1555年,确立“教随国定”的原则,路德派取得合法地位2.对欧洲(1)人们不再盲目迷信罗马教廷的说教,出现了新的基督教派,称为新教2)为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①[思考] 寺院的富有,搜刮土地钱财的主教们的奢侈生活,激怒了贵族、资产阶级及农民材料内容反映了什么问题?提示:教会为了满足奢靡生活,无休止地搜刮、掠夺②[思考] 马丁路德说:“《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源泉由此可知他认为信仰的唯一权威是什么?有何意义?提示:《圣经》意义:否决了教皇和教会的特权地位,有助于摆脱教会的束缚和掠夺[阐释] 宗教改革中的人文精神(1)“因信称义”否定了教会的权威,肯定了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的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色彩。

      2)以《圣经》和个人内在信仰的权威否定教会特权和等级制度,确立了个人宗教信仰平等的权利3)马丁路德要求建立独立自主的德意志民族教会,把人文主义关于民族自由的理想进一步推向政治现实③[辨析] 文艺复兴在当时欧洲的影响,仅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广大人民群众更多的是通过宗教改革加入到思想解放运动中来的[点拨] 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罗马教会神权统治和封建统治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一个特殊阶段主题一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核心必记]1.必要性(1)天主教会不仅控制德意志人的精神世界,而且大肆在德意志搜刮、掠夺财富,这使德意志的社会矛盾尖锐,引起各阶层的不满2)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不仅阻碍了德意志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便于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政治控制,使得天主教会在德意志有很大的影响力,影响了德意志的政治统治2.可能性(1)16世纪初,德意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特别是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治权利,自由发展工商业2)马丁路德深受人文主义的影响,立志进行宗教改革[史料印证]材料一 14~16世纪,在西欧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繁荣,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和发展,同时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他们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材料一点出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出现的经济根源和阶级因素,即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与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材料二教皇的代表后来沮丧地报告:“十分之九的德国人欢呼‘路德’,剩下十分之一的少数则高呼‘罗马教廷该死’!”材料二的图片说明罗马教皇对德国进行沉重的剥削和压榨,这激起了德国各阶层的激烈反对材料三“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思考: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提示:理解:马丁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力量:国王、诸侯等上层贵族;人民群众;加尔文等教会改革人士[对点巩固]1.1517年,马丁路德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触怒了教廷1518年教皇命令路德到罗马接受审判萨克森选侯利用自己的权力使审判改在奥斯堡,保护了路德1520年教皇正式开除路德教籍,然后判罪并下逮捕令萨克森选侯把路德送进瓦特堡加以保护这说明(  )A.教皇已经不具有任何权威B.一些世俗势力也不满意天主教会C.路德思想为西欧人民接受D.选侯希望结束德意志的分裂状况解析:选B 路德反对教皇,受到萨克森选侯保护,反映了以萨克森选侯为代表的一些世俗势力也不满意天主教会,故B项正确。

      主题二宗教改革对人文主义的发展[核心必记]1.破除了对天主教教皇的迷信宗教改革使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不再迷信天主教教皇的说教,教皇对人的思想的控制减弱,这为人文主义的进一步传播打开了通道2.从神学角度肯定了人的地位新教强调人与上帝的直接对话,带有浓厚的人人平等的意味,这就从神学角度阐释了人在宗教中的地位这与资本主义发展后,资产阶级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一致,彰显人文主义,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传播和发展[史料印证]材料一 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的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必因信得生”),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马丁路德材料一反映了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思想主张,它否定了教皇和教会作为上帝代言人的特权地位,使人们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和精神的自由材料二  第5条 教皇除凭自己的权柄或凭教条所给予的惩罚以外,既无意也无权免除任何惩罚 第6条 教皇不能赦免任何罪债,而只能宣布并肯定罪债已经得到了上帝的赦免那留下归他审判的,他当然可以赦免他若越过此雷池,罪债便仍然存在。

      第21条 所以那些宣讲赎罪券者,说教皇的赎罪券能使人免除各种惩罚,而且得救,乃是犯了错误——《关于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材料二中马丁路德认为教皇无权赦免罪行,这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材料三 新的婚姻法规定,结婚不再属于宗教七大圣仪之一…… 新教的婚姻改革家们在付诸实践的时候比较保守,往往没有家长同意的签字就不给办理结婚登记,这使得父母们实际上控制了儿女的婚姻新教徒视婚礼为大事,强调必须举行公开的婚礼,并且一定要有证婚人,才算完成了结婚——史仲文、胡晓林《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思考:在婚姻改革前后,婚姻的主导力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上述婚姻改革对西欧社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提示:变化:以教会为主导转变成以世俗力量(政府和家长)为主导影响:冲击了传统婚姻习俗;削弱了教会权力;宣扬了人文主义;增强了人们的法制观念[对点巩固]2. 2017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500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论述了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把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解析:选C 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虽反对正统的基督教,但对神依然显示出无比的尊敬,他们判定事物均以神为绝对权威,A、D两项错误;B项夸大了史实;“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说明马丁路德仍从神学角度论证问题,“人人都可以”体现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故选C项。

      一、选择题1.1517年,为反对教皇借颁发赎罪券盘剥百姓,马丁路德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当时社会各阶层都对“九十五条论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以说“九十五条论纲”点燃了第一次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即宗教改革的火焰这说明(  )A.神学禁锢了人们的头脑B.罗马教皇是欧洲封建主C.当时社会矛盾相当尖锐D.“九十五条论纲”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要求解析:选C 注意材料中信息“当时社会各阶层都对‘九十五条论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当时天主教会在思想上对欧洲人民进行严密的精神统治,在经济上对欧洲各国人民大肆搜刮,在政治上干涉各国的内政,引起社会各阶层的不满,因此教会与德意志各阶层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故C项正确2.“路德确信自己已经知道了如何获得上帝的恩典这是他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因为其他人迫切希望获得同样的内在恩典状态并确保灵魂得救路德所谓的“内在恩典状态”是指(  )A.购买“赎罪券”B.“信仰上帝即可得救”C.实现教会的民主化D.虔诚信仰天主教会解析:选B A项表述是路德发起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教会的“因行称义”,路德提出“因信称义”强调“信仰上帝即可得救”,故B项正确;路德反对教会和教阶制度,并没有提出实现教会民主化,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D项错误。

      3.路德认为,“上帝是全能的,但是,信者就是上帝”,“上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使他的意念服从于我们的意志上述观点(  )A.培育了精神生活中的个人自由倾向B.树立起了躬行勤俭的个人神职观念C.以人的无上价值否定了上帝的存在D.强调依赖上帝获得救赎的信仰原则解析:选A 由“信者就是上帝”“他使他的意念服从于我们的意志”可知路德主张上帝的意志应服从个人的意志,这强调了信仰的自由,故本题选A项4.马丁路德说:“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B.否定基督教C.宣扬《圣经》精神D.否定教皇地位解析:选D 材料主要强调了世俗政权和世俗权力的地位,欧洲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体制,天主教皇在欧洲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马丁路德这样说是对教皇权威的最大挑战5.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某一运动,使得“地方世俗政府的智力权威取代天主教会的权威”,使欧洲有80所大学从国际性大学变成了国内大学这一运动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解析:选B 宗教改革使地方世俗权力摆脱了天主教的束缚,题干所述就是王权加强的表现,故B项正确。

      6.教皇代理人在致教皇信中写道:“每一块石头和每一棵树都喊出‘路德’的名字这句话表明宗教改革(  )A.彻底动摇了基督教的神学统治B.宗教信仰在欧洲出现了全面危机C.在社会层面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D.为启蒙运动做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