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概论课程论文.docx
2页道教概论课程论文 《道教概论》读书报告 沈正阳材料科学工程学院3110103281 儒释道三者在中国的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道教(道家)作为中国本土诞生的宗教哲学,对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有着长期而深远的影响道教典籍之中蕴藏的内涵极其富赡、深奥,涉及政治、哲学、文学、艺术、科技、医药以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道教概论》一书是由浙江大学孔令宏教授所编写的一本反映道教研究最新成果的著作,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同时兼顾学术性与可读性此书由道教历史的发展入手,研究了道教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并对不同时期的道教思想做了深刻的研究与总结 基于孔令宏教授提出的暂时性静态理想类型的思想,《道教概论》一书中将道教的历史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众术并竞的阶段,汉代至三国时期;众术杂糅、援道入术阶段,两晋至南北朝时期;道、术结合的阶段,隋至唐代中期;道、术汇聚的阶段,晚唐至北宋;道、术圆融的阶段,南宋至明代中期;循道化术的阶段,明代中期至清代;诠道改术的阶段,民国以来 道教思想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黄老道家和神仙方术关于道的定义与理解首先来源于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在汉初,黄老道家上承先秦道家、稷下道家并在战乱后需要修养生息的背景下获得了极大发展。
黄老道家主要有着以下观点:道是宇宙之本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的性质不可捉摸,绝然超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报雌、守弱、无为的治国理想与生存态度(“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其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超越生死的生命追求(“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些道家哲学成为后世道教修行的理论基础 神仙方术自春秋战国时便已流衍民间,并载诸竹帛《庄子·逍遥游》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风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记载,《列子》书中的《汤问篇》、《黄帝篇》、《周穆王》,屈原的《离骚》、《天问》等等都将仙境描画的美妙而神秘,其仙人被描绘成外生死、极虚静、不为物累、超脱自在,能腾云飞行的神奇人物。
伴随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