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家法自然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docx
3页道家法自然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L U N G U J I A N JI N I 7 一I--,,一…—▲■…●-●一-…I▲ 口郝小红 (中共山两省直机关党校,山西太原030021) 道家学派;“法自然”思想;无为而治 D901674-1676(2022)06-0062-02 道家学派由老子创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同古代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老子》虽仅五千言,但以“道”贯通全篇,其博大精深、苦简意赅、义宁优美,堪称中国古代绝美的大型哲理诗I”与老子同为先秦道家学派的庄子与老子思想脉相承,后人将其并称为“老庄”道家学派在“以法为教,以变为师”的秦朝虽未得到重视,但在汉初却得到了统治者的莺视此后,道家法律学说融入到封建I卜统法律思想中,并不断地影响着巾同的法律进程 一、道家“法自然”思想的内容 道家学派认为,“道”是t H=问万物产生的根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既然万物均产生于道,那么就要做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自然”思想事实上是道家法思想的纲领,其他的法律思想一般统一于“法自然”思想之下,作为其具体的内涵而存在。
(一)崇尚自然法 道家“法自然”思想是以“道”为核心的道家认为,在人定法之外,存在着一种自然法则,“道”是万物应该遵守的法则道像水一样柔弱,所以圣人也要处柔弱之势;道虽然看起来简朴,但内涵却十分丰富,“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道有莫大的功德,却从不令耀其功,所以圣人也应“功而小矜”故圣人治理社会的手段和做法,自然是以“道”为楷模,以“天”为表率 道家学派从对“道”的阐释出发,要求人类社会要顺应“道”,道法自然但是,在“人定法”的问题上,人们却有着不同的见解老子认为,“人定法”常常违背天道,fFl对于符合“道”的“人定法”并不排斥庄子则孥决反对“人定法”,认为刑与法从根本上破坏了自然,违背了人性,所以宅张废除约束人天性的行为规范而黄老学派以及后世遵循道家法学思想的历代统治者,则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人定法”的问题,将“天道”作为“人道”的指导,由此产生了“约法省刑”的思想 (二)追求无为之治 ▲道的本质是无为,所谓“道法自然”,就是要顺应自然本来的状态,“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应遵循自然规律‘人之道’要效法‘天之道”…人之道”就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方法,“无为”的观点自然也引申于政治之中。
由于其思想是以“道”统万物的,所以其法律思想也不例外;由于“道”是虚无缥缈的,故老子突出r“无为”的思想,希颦统治者向“道”学习,以“无为”为核心制定自己的统治策略 “无为而治”与“法自然”思想统一于“道”首先,“无为”就足要使统治者遵守“道”的要求,不争强好胜,不居功自傲,“去甚,去奢,去泰”131其次,统治者应以“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lI的态度治理人民,从而达到天下大治再次,“无为”是一种“无不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土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151,这一点往往被诟病为统治者的权变手腕,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无为而治”不过是在毫无头绪的社会生活中,找一条能让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都町以接受的方法 (三)渴望“圣人”政治 在老庄及黄老学派的代表著作中,都提到了“圣人”的概念,而“圣人”的共同特点,就是严格按照“道”的要求治理国家和社会道家学派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庄子则反对国家和社会的存在但从道家学派的经典论述巾|『以发现,其并不反对国家和政府,也渴望由“圣人”作为“道”的忠实执行者,来统治人民 由于“道”微妙玄通,要找到有“道”之人非常不易对此,道家学派为圣人刻画的形象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后其身而身先”旧。
《老子》第f1五章则对“善为道者”进行了十分详细、精彩的描述由此可见,在道家学派的眼中,圣人都是懂得宇宙规律的人,既高深莫测又小心谨慎和谦卑尽管老子的这些描述被认为是后来法家“君王南面之术”的开端,但却为统治者指出了一条天下大治的道路 二、道家“法自然”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 道家学派之所以会产生上述观点,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二二!史莛山西簧真机关党校学报2022年第6期 郝小红(i966-),女,,P-g-.u西省直机关党校法学教研室副教授研究向:法理学法史学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