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应室管理规范.篇..docx
13页供给室治理标准.完整篇.doc供给室治理标准.1 消毒供给室治理标准消毒供给中心是医院内担当各科室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及无菌物品供给的部门,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为加强消毒供给中心的科学治理,以适应医疗卫生事业进展,确保医疗安全,依据卫生部《医院消毒供给中心治理标准》行业标准,特制定以下标准〔一〕消毒供给室〔CSSD〕建筑要求根本原则医院 CSSD 的建、扩建和改建,应遵循医院感染预防与掌握的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医院建筑和职业防护的相关要求,进展充 分论证根本要求1. CSSD宜接近手术室和临床科室,或与手术室有物品直接传递专用通道,不宜建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各工作区域应符合医院消毒供 应中心治理要求表 1:工作区域温度、相对湿度及机械通风换气次数要求表 2:工作区域照明要求2. 四周环境应清洁、无污染源,区域相对独立;内部通风、采光良好3. 建筑面积应符合医院建设方面的有关规定,并兼顾将来进展规划的需要充分考虑医院床位数、手术量、复用器械的工作量等因素4.建筑布局应分为关心区域和工作区域4.1 关心区域包括工作人员更衣室、值班室、办公室、休息室、卫生间等。
4.2 工作区域包括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含独立的敷料制备或包装间〕和无菌物品存放区5. 工作区域划分应遵循的根本原则如下:5.1 物品由污到洁,不穿插、不逆流5.2 空气流向由洁到污;去污区保持相对负压,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保持相对正压5.3 工作区域温度、相对湿度、机械通风的换气次数宜符合表1 要求;照明宜符合表 2 的要求5.4 工作区域设计与材料要求,应符合以下要求:5.4.1 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之间应设实际屏障5.4.2 去污区与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之间应设洁、污物品传递通道; 并分别设人员出入缓冲间〔带〕5.4.3 缓冲间〔带〕应设洗手设施,承受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无菌物品存放区内不应设洗手池5.4.4 检查、包装及灭菌区的专用洁具间应承受封闭式设计5.4.5 工作区域的天花板、墙壁应无裂隙,不落尘,便于清洗和消毒;地面与墙面踢脚及全部阴角均应为弧形设计;电源插座应承受防 水安全型;地面应防滑、易清洗、耐腐蚀;地漏应承受防返溢式;污 水应集中至医院污水处理系统〔二〕消毒供给室根本设备及设施1. 清洗消毒设备及设施:医院应依据CSSD 的规模、任务及工作量, 合理配置清洗消毒设备及配套设施。
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规定1.1 应配有污物回收器具、分类台、手工清洗池、压力水枪、压力气枪、超声清洗装置、枯燥设备及相应清洗用品等1.2 有条件可配备机械清洗消毒设备1.3 有条件配去污工具,储存物品设施、手卫生设施及防护用具放置设施2. 检查、包装设备:应配有带光源放大镜的器械检查台、包装台、器械柜、包装材料切割机、医用热封机及清洁物品〔物品转运车〕等 3.灭菌设备及设施:应配有压力蒸汽灭菌器、无菌物品装、卸载设备等依据需要配备灭菌蒸汽发生器、干热灭菌和低温灭菌装置各类灭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设有配套的关心设备4. 储存、发放设施:应配备无菌物品存放设施及运送器具等5. 防护用品5.1 依据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应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圆帽、口罩、隔离衣或防水围裙、手套、专用鞋、护目镜、面罩等5.2 去污区应配置洗眼装置6、洗手设施要求:各区洗手设施应是流淌水、非接触式开关、洗手液、干手方式符合消毒隔离要求,避开二次污染〔三〕消毒供给室耗材治理1. 清洁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依据器械的材质、污染物种类,选择适宜的清洁剂1.1 碱性清洁剂:pH 值≥7.5,应对各种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作用,对金属腐蚀性小,不会加快返锈的现象。
1.2 中性清洁剂:pH 值 6.5—7.5,对金属无腐蚀1.3 酸性清洁剂:pH 值≤6.5,对无机固体粒子有较好的溶解去除作用,对金属物品的腐蚀性小1.4 酶清洁剂:含酶的清洁剂,有较强的去污力量,能快速分解蛋白质等多种有机污染物2. 消毒剂:应选择取得卫生部颁发卫生许可批件的安全、低毒、高效的消毒剂3. 洗涤用水:应有冷热自来水、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供给自来水水质应符合 GB5749 的规定;纯化水应符合电导率≤15Us/cm〔25℃〕4. 灭菌蒸汽用水应为软水或纯化水5. 润滑剂:应为水溶性,与人体组织有较好的相容性不破坏金属材料的透气性、机械性及其他性能6. 包装材料:包括硬质容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纸塑袋、纸袋、纺织品、无纺布等应符合 GB/T19633 的要求6.1 纺织品材料:为非漂白织物;包布除四边外不应有缝线,不应补缀;初次使用前应高温洗涤,脱脂去浆、去色;一用一清洗,应双 层使用6.2 无纺布:其微生物屏障性、抗水性、透气性、拉伸强度和坚韧性应符合《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规定6.3 一次性医用皱纹纸,要求清洁、完整6.4 纸塑袋、塑料薄膜不能消灭针孔类的缺陷,不能有异物,并符合有关封装的规定。
6.5 开放性储槽、不锈钢盒等不能作为无菌屏障使用6.6 清洁敷料应在清洁枯燥环境放置7. 监测:应有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并在有效期内使用自制测试标准包应符合《消毒技术标准》的有关要求8.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质量检验:应检查每批次物品的检验合格证、灭菌标识、产品标识和失效期〔四〕消毒供给室组织治理人员治理及资质要求1. 由一名副院长分管消毒供给室的建设和治理工作,消毒供给室直属护理部治理,设有护士长〔兼任〕2. 医院应依据CSSD 的工作量及各岗位需求,科学、合理配置具有执业资格的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压力蒸汽灭菌应设专职消毒员,并 经专业培训及持证前方可上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岗位培训证〕3. 护士长〔可兼任〕应具有大专或以上学历,护师及以上职称, 具备医院感染及护理专业的根底和消毒供给中心专业实践的工作经受4. CSSD 的工作人员应当承受与其岗位职责相应的岗位培训,正确把握以下学问与技能4.1 各类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性能及其清洗、消毒、灭菌的学问与技能4.2 相关清洗、消毒、灭菌设备的操作规程4.3 严格把握各种清洗剂、消毒剂使用的有效浓度、配制方法及留意事项4.4 职业安全防护原则和方法。
4.5 医院感染预防与掌握的相关学问5、应建立 CSSD 工作人员的连续教育制度,依据专业进展,开展培训,更学问5.1 消毒供给室的治理人员每年参与市级以上的专业治理培训工作人员每 2 年应参与区级以上的专业学问培训5.2 消毒员每 3 年参与市级岗位培训并持证上岗6、消毒供给室工作人员入岗前及每年度进展安康体检,患有活动期传染病、精神病及皮肤病的人员不宜从事消毒供给室的工作规章制度1. 有年度工作打算和季工作重点,并定时对工作质量进展分析与总结2. 工作制度:包括治理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质量治理制度〔下收、下送、清洗、包装等〕、灭菌效果监测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治理制度、查对制度、过失事故登记及报告制度、与相关科室的联系制度等3. 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回收、洗涤、包装、灭菌、无菌物品发放等4. 建立质量治理追溯制度,完善质量掌握过程的相关记录〔检查 者、灭菌者、锅号锅次、每锅消毒物品/包,灭菌日期、灭菌参数等, 详实记录〕工作要求1. 医院应实行集中治理的方式,对全部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 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 CSSD 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给手术器械集中处理临时受限,应由手术室人员在手术室符合 本标准要求的区域进展处置。
2. 器械、器具、物品外包装清洗、消毒、灭菌,由消毒供给室回收并发放3. 压力蒸汽灭菌器有计量部门的定期检测记录4. 设有专人负责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工作〔五〕消毒供给室工作制度1. 消毒供给中心工作人员娴熟把握各种器械、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方法,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种操作规程2. 负责全院各科室无菌器械、物品、敷料的供给工作供给的医疗器械做到准时、准确、适用和确定无菌3. 备齐和储藏肯定数量的消毒器械和敷料,保证周转和处于备用状态供给室治理标准.1 第 2 页4. 每日上午下收下送依据各科工作需要,供给消毒灭菌物品收回污染的失效物品,临时借用的物品,应办好登记手续,用后准时归还5. 沾有脓血等体液的器械,应由使用科室洗涤清洁后交供给室消毒6. 科室自备包装的各种敷料桶、换药等治疗器材应注明科别及消毒日期,按规定时间送供给室消毒7. 所供敷料应符合临床要求,包布、治疗巾、洞巾保持清洁无损8. 各种包类应注明名称、消毒时间和有效日期以及打包人姓名包内各种物品须认真核对,不得有误或遗漏每日严格检查,凡灭菌物品失效或接近失效期,须重灭菌9. 全部一次性用品均应把好质量关,做好抽样检测,并定期下科室了解使用状况,保证临床使用便利及确保安全。
10. 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不得穿插混放或迁回传递,防止穿插感染11. 对全部的物品器材应建立账目登记、请领、下发、报废及赔偿制度专人负责、定期清点,定期保养,防止霉烂、生锈、损坏、丧失,如有损坏按规定处理、赔偿或补充12. 定期深入临床各科检查常备无菌物品质量、数量、征求意见,准时改进工作13. 每日工作完毕整理室内卫生,清扫地面,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及 工作台面每周五大扫除 1 次,保持工作间清洁整齐,物品放置有序14. 每日空气消毒 1 次,每月空气培育 1 次〔六〕消毒供给室操作及治理标准回收治理要求1. 器械、物品包使用后,科室准时装入污物箱内保存,器械避开枯燥与手术室交接时,避开在手术室清点、核对污染器械、物品, 削减穿插感染2. 供给室工作人员每日定时带下收下送车,依据规定的路线到临床科室将污物回收至科内并与临床科室人员交接、记录3. 回收后,回收人与清洗人员交接物品数量,并清点、核对包内物品是否齐全每次回收后,车辆进展清洁、枯燥存放4. 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和医疗废物不得回收到消毒供给中心再转运处理分类治理要求1. 按个人防护要求着装,与下收人员交接回收物品数量。
2. 依据器械不同材质、性状、周密程度、污染状况进展分类3. 损伤性废物投入利器盒内,感染性废物投入黄色带标识的垃圾桶内4. 污物如手术器械要保持潮湿防止于燥,如不能在 l~2 h 之内准时清洗,需将物品浸于冷水或含酶液体中清洗治理要求1. 不同器械、物品,承受不同的清洗方法目前一般承受手工清洗、超声波清洗方法清洗2. 对被有机物污染较重的器械初步处理以及机械难以去除的污渍, 应当在机械清洗前承受手工清洗方法进展预处理清洗根本流程:冲洗〔自来水〕→清洗(手工+酶〕→漂洗〔自来水〕→消毒〔湿热消毒〕→终末漂洗〔去离子水或蒸馏水〕2.1 冲洗〔3-5min〕:将器械、器具和物品置于流淌水下冲洗, 初步去除明显的污染物2.2 清洗〔2-5min〕:酶可以分解有机物,抑菌防锈,自然降解, 无残留,水温 20-40℃,带关节的器械尽量翻开对于已凝固或污染较严峻的器械应水面下刷洗2.2.1 手工清洗:对于无机器清洗设备或一些简单物品如各种内镜、导管等必需手工清洗;清洗人员必需留意自身保护:戴厚的橡胶手套; 戴面罩以保护眼、鼻、口黏膜;穿防水衣服或穿围裙和袖套;头套完全遮盖头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