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专业文献]呼吁建立城镇居民粮食储备银行.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33362644
  • 上传时间:2018-02-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呼吁建立城镇居民粮食储备银行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对于中国来说更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因为我们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是不能指望外部力量的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人类生存环境的警钟频频敲响2008 年的南方冰灾、2010 和 2011 年大范围的旱涝灾害暴露了很多问题例如交通运输的抗灾能力不强,抗灾物资储备严重不足,我们都知道发电厂的燃煤储备不足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没有被暴露出来还有粮食储备问题试问:现在的中国能否可以再经受一次“三年自然灾害 ”那样的严峻考验?又有谁可以保证未来几年、几十年内不会发生一场大范围的生态灾难从而造成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这不是杞人忧天,笔者真正畏惧的是与天灾相伴的人祸——即粮食短缺引发的社会动荡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就是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人人有饭吃纵横家苏秦在游说楚国“合纵 抗秦” ,评判其国力用了二十个字:“地方五千余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 ” 由此可知,两千多年前的政治家就明晰粮食储备与国力的关系我们不要被国内生产总值数字的节节增长所陶醉,应该时刻清醒地意识到粮食安全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永远高悬在上! 有专家提出,粮食除了中央战略储备、地方储备外,还要建立社会储备,包括生产者余粮储备和经营者经营储备等,对粮食安全多加一道保险。

      笔者认为,立体的粮食社会储备体系还应该包括消费者储备,而且要将其作为粮食储备的主力军着力培育要营造一种社会氛围——粮食安全是人人有责的国民义务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创立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机制以保障粮食安全,这就是笔者提出建立城镇居民粮食储备银行构想的出发点有人会觉得不以为然——这不就是号召家庭存粮么看过老舍名著《四世同堂》的读者,一定还记得书中祁老人“ 希望看到三个月的存粮” 那段话笔者提出的目标可不是区区三个月,而是准 备应对下一个“ 三年自然灾害 ”那问题就复杂了——一个普通城镇居民家庭真的购置了够吃三年的粮食可怎么存?首先是粮食品种和保质期问题,一般城镇居民只能在粮油市场上购买大米、白面和杂粮,这些商品粮不要说三年,就是经过一个夏天的贮存其品质就会大打折扣其次是贮存条件参差不齐,普通家庭没有大量存粮的地方,更没有粮食贮藏专业知识和设备,对付不了虫蚀鼠盗霉变风化带来的粮食损耗问题毫无疑问,在一般家庭内盲目扩大私人存粮规模只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并因其无可避免的高损耗反而危及粮食安全因此,笔者提出要利用地方粮库的剩余库容和专业贮藏技术条件开办城镇居民粮食储备银行,以解决普通城镇居民家庭长期储备粮食的需求。

      在粮食流通领域完成改革之后,有众多的地方粮库走向市场成为自负盈亏的企业据笔者了解,当前多数粮库和粮管所没有地方粮食储备任务,大都依靠为粮油企业和粮商“老客 ”代储及加工原粮获取经济效益以维持自身运转,业内称为“卖手腕子 ”因地区差距等因素的影响,很多的地方粮库及其现代化仓储加工设备都处于闲置状态,这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是极为不利的不得不指出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转的粮油企业和粮商“老客” 必然把追求 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放在首位,在粮食充裕的情况下这些企业和客商可以为活跃市场锦上添花,而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是很难指望其雪中送炭的 有粮常想无粮时”是一句好 话 ,可是这话同将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商人讲不着鉴于此,笔者提出建立城镇居民粮食储备银行的构想是建立在双赢基础之上的新机制——让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也使自负盈亏的地方粮库得到温饱首先是国家立法创立城镇居民粮食储备银行制度,选择有资质的地方粮库承办城镇居民粮食储备银行一般城镇居民(也可以扩大范围到不生产粮食的农村居民)到粮食储备银行中买卖及委托存储粮食,以一张粮食储备银行的粮食存折证明个人对粮食的所有权居民家庭委托储备的粮食是私人物品,一如存在普通银行保险柜中的金银珠宝,粮食储备银行只能管理维护而无权擅自交易处置。

      一旦发生粮食短缺的情况,粮食储备银行要根据储户的要求随时兑付存粮(或者根据储户意志依法出售)重要的一点,粮库存储的粮食通常不是商品粮而是原粮,原粮比商品粮要耐储在粮库储存原粮,一般情况下水稻可以存两年,玉米可以存三年,小麦可以存四年,这就使得家庭储备粮具备了长期保留和周转流通的余地笔者设想,城镇居民在粮食储备银行托管的粮食可以有两种常规更新处理方式:一是储户每年度都卖陈粮(不是“陈化粮” )买新粮,保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粮食储备 ;二是储户在购进粮食后长期委托贮藏,超过粮食保管期后将“陈化粮”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处理掉再重新购进新粮进行储备城镇居民在粮食储备银行的委托存储粮食的行为与在普通银行进行现金储蓄的个人理财活动不同,这是一种履行国民义务的行为,同时也是为个人家庭未来所建立的一份安全保障措施粮食储备银行不向储户支付存储粮食的利息,同时粮食储备银行也不能将储户的委托管理的粮食挪作他用及抵押,因此储户要向粮食储备银行缴纳一定的委托管理费用(笔者建议由国家出专项补贴资金以承担大部分管理费)储户每年 购进新粮卖出陈粮就要搭进一部分钱,加之粮食储藏期间的损耗,会形成一项新的家庭支出笔者估计,如果每个家庭常年保持一吨的储备粮(政府不能鼓励居民家庭大规模储备粮食,要防止有人利用粮食储备银行享有的优惠政策从事粮食投机活动),就需要每年增加几百元的开销。

      笔者相信大多数家庭是可以承受得起的,因为这笔投入同有可能发生饥荒带来的损失相比就微不足道了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越是生活在底 层的老百姓是越容易接受这个道理建立城镇居民粮食储备银行是政府主导的行为,动员老百姓参加粮食储备要以自觉自愿为原则,要充分考虑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要用优厚的财政补贴政策吸引尽可能多的城镇居民家庭参加进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果所有的细胞都具备了可持续性发展条件,那么整个社会肌体也必然充满活力,小河都有了水大河也不会干了笔者建议,在筹建城镇居民粮食储备银行的初期,可以考虑动员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效益好的国营企业单位干部职工带个头(例如每人保持一吨储备粮),这部分人及近亲属的数量估计会超过全部城镇人口的十分之一如果真的有重大生态灾难不期而至,这部分家庭的储备存粮不要说能够帮助多少人,单单是他们不去参加粮食抢购就是对社会的一大贡献另一个储户重点可以是大中专院校和部分企事业单位,在筹建城镇居民粮食储备银行过程中其能够起到的“垫底” 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在建立城镇居民粮食储备银行后,国家要通过专门机构对粮食储备银行的经营运作进行有效管理,要严防粮食储备银行“买空卖空” ,否则必将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方面由粮食局进行直接行政管理,另一方面要成立粮食储备银行的储户监管委员会进行监督和制约,重点防范“官商勾 结” 现象笔者建议进行国家立法确立城镇居民家庭储备粮保险补偿机制,即在城镇居民粮食储备银行因为不可预料的因素造成储户粮食严重损失的,由中央储备粮系统进行补偿,目的是必须保障储户在任何情况下都拿得到同等储备数额的粮食因为在粮食短缺的时候,不论保险公司赔付多少现金都不能满足储户的要求要巩固城镇居民粮食储备银行的良性运转,就必须解决好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陈 化粮” 的出路国家 应该建立配套开发项目(如利用“ 陈化粮 ”生产乙醇),并要有专项资金补贴用于企业收购居民因储备粮食而产生的“陈 化粮” ,以防止 “陈化粮” 管理失控流入市场形成新的社会问题笔者认为,建立城镇居民粮食储备银行将对粮食安全产生深远的影响从长远 来看,其将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从近期来看,其将为稳 定粮油市场物价和抑制通货膨胀发挥积极作用龙沙结缕 2007 年 7 月 1 日于鹤城,2011 年 11 月 25 日修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