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法治名言警句746.pdf
3页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宋)《河南府进士策问三首之一》 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苏轼(宋)《策别安万民六》 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着名法学家郭道晖 法律不负杀人的职责,也就像这职责不就应使枪刀担负一个样——沈从文 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尚书》 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 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 —— 《管子· 君臣上》 赏厚而刑,刑重而威,必不失疏远,不违亲切——《商君书》 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务必为明天做准备它务必具备成长的原则——着名大法官卡多左 法令因此导民也,刑罚因此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律者,因此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法分明, 则贤不得夺不肖, 强不得侵弱, 众不得暴寡 ——韩非(战国)《韩非子·守道》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
——傅玄(晋)《傅子·法刑》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韩非子.守道》 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孟子》 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鞅《商君书定分》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韩非子,诡练》 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王安石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 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也──刘恒(汉文帝) 使人民幸福就是最高的法律──《十二铜表法》 夫法度者,朝廷所以治天下也──明太祖朱元璋 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沈家本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治国无法则乱, 守法而弗变则悖, 悖乱不可以持国 《吕氏春秋· 慎大览·察今》 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韩非子·解老》 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尚书》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金缨《格言联壁·从政》 知为吏者奉法利民, 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 (汉· 刘安 《说苑· 政理》) 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潜夫论·考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