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知心理学版.doc
2页1. 认知心理学:以认知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 学认知:感觉输入被转换、约减、添加、储存、提 取和使用的所有加工过程 2、认知心理学的影响? 答:1、对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影响:1)扩 大了心理过程的研究领域;2)使研究从心理物理 函数走向内部心理机制;3)从分析性研究转向综 合性研究;4)开始重视个别差异和个案研究 2、对研究范式的影响:主张在高于生理机制 的水平上来研究心理机制,力图以解释的观点来说 明心理过程的规律,心理现象或心理过程的研究应 在多层次基础上,而不应在同一水平或层次进行研 究 3、对相邻学科的影响:教育学、心理咨询和 心理治疗、人工智能研究等领域的影响 3、减法反应时实验? 答:减法反应时实验:用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定 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实验设计为:给被试先后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 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包含有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 某一信息加工过程然后测定两种作业各自所使用 的反应时,两个反应时之差便是某该信息加工过程 所耗费的时间 三种作业如下: 1)简单反应时测验:请被试用右手按键对一个灯 光信号作出反应,看到信号就按键,得到简单反应 时RT1; 2)辨别反应时测验:如果改用红绿两种灯光信号, 要求被试看到红光用右手按键反应,但看到其它绿 光不反应,这时被试需要在红、绿灯光间作出分辨, 然后才能作出反应。
这种条件下的反应时为复杂反 应时RT2; 辨别过程的反应时间= RT2- RT1 3)选择反应时测验:如果实验时要求被试用右手 反应红光,用左手反应绿光,那么被试不但要分辨 红、绿色光,而且要对反应作出选择,在这种条件 下测到的反应时间RT3将比辨别过程RT2的时间更 长些,两种反应时的差别称为选择反应时间选择 反应时间=RT3-RT2经典的AA 和Aa实验结论:存在两个心理过程 先出现视觉编码、然后出现语音编码语音编码时间=RT( Aa)- RT( AA) 4、开窗实验? 答:开窗实验:通过特定的技术将被试各信息加工 阶段所用时间直接进行测量开窗”实验的目的是采 “开窗”技术,将大 脑进行信息加工过程及其所使用时间直接地测量出 来使研究者可以清楚感知该过程字母转换实验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开窗” 实验方法它可以较清晰地反应在进行字母转换的 信息加工过程中,信息加工所经历的各个阶段,而 且计算出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经典实验的设计:向被试出视一个字母加一个数字 的卡片,如“E+3” ,要求被试说出该字母后数字表 示的字母,如被试看到“E+3”,应该说“h” ,然后 翻看下一张如AD+2,被试应该说CF,如此进行... 实验结果表明:大脑在进行字母转换加工时, 通常经历三个加工阶段:(1)编码阶段;(2)转换 阶段;(3)贮存阶段 5、感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某种具体 特征的直接反映。
知觉:把感觉提供的信息综合起来加以解释,形成 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 6、自下而上(bottom-up)加工:指由外部刺激开 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 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 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自上而下加工:指在知觉过程中,人们运用已有的 一般性知识概念对当前的信息加工在这种加工中, 知觉依赖的是自身的信息,由此可以形成知觉期待, 对知觉现象做出解释 7、模式: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 种刺激结构(也叫刺激的组合) 模式识别:人们运用记忆中已经储存的信息, 对当前出现的刺激模式作出有效解释的过程模式 识别就是对模式的觉察、分辨和确认的过程 8、模式识别的阶段(过程)? 答:1、感觉登记;2、知觉分析与综合;3、语意 分析与综合;4、决策与核证 9、人类模式识别的特点:复杂性、适应性、可学 习性、语言的作用 10、模板说? 答:模板说:核心思想是认为在人的长时记忆中, 贮存着许多各式各样的过去在生活中形成的外部模 式的袖珍副本这些袖珍副本即称作模板,他们与 外部的模式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当一个刺激作用 于人的感官时,刺激信息得到编码并与已贮存的各 种编码进行比较,然后做出决定,看哪一个模板与 刺激有最佳的匹配,就把这个刺激确认与那个模板 相同,这样,模板就得到了识别。
由于每个模板都 与一定的意义及其他的信息相联系,受到识别的模 式便得到解释或其他的加工 模板说面临着两大困难:1、人的大脑中到底贮存 有多少模板,这些模板的检索方式与速度如何?2、大脑中的模板与客观事物很难呈一一对应的 关系,那么,对于一个客观事物来说,无法确定模 板的数量及其变式 11、原型说? 答:原型说:认为在记忆中贮存的不是与外部模式 有一对一关系的模板,而是原型原型不是某一个 特定模式的内在复本,它被看作一类客体的内部表 征,即一个类别或范畴的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在 识别过程中,外部刺激只需要与原型进行比较,而 且由于原型是一种概括表征,这种比较不要求严格 的准确匹配,而只需近似的匹配即可当刺激与某 一原型有最近似的匹配,即可将该刺激纳入此原型 所代表的范畴,从而得到识别这就意味着,只要 存在相应的原型,新的、不熟悉的模式也是可以识 别的,这样,原型匹配模式不仅可以减轻记忆的负 担,而且也使人的模式识别更加灵活,更能适应环 境的变化 优点:该模型比模板匹配说更加灵活、更富有弹性, 并可以容纳模板匹配说 缺点:该模型只含有自下而上的加工,而没有自上 而下的加工 12、整体加工与局部加工? 答:整体加工:对于一个刺激客体,先知觉其整体, 然后再知觉各部分的加工方式。
局部加工:对于一个刺激客体,先知觉其各部分, 进而再知觉整体的加工方式 实验结果:1、总体特征的知觉快与局部特征;2、 当有意识注意总体特征时,知觉加工不受局部特征 影响;3、当注意局部特征时,不能不先知觉总体 特征;4、总体特征优先 13、字词优势效应:当字母位于一个有意义的单词 环境中时,它有可能被快速知觉而当字母位于背 景杂乱无章的环境中时,知觉该字母所需的信息加 工时间明显加长客体优势效应:在一个结构严谨的三维图形中的 线段识别起来要优于组织较差的图形的同一线段 14、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意识:个体能够观察到的心理活动或心理过程 注意与意识的区别:1、两者活动的机制不同,与 意识相比,注意更为主动和易于控制注意决定什 么东西可以成为意识的内容,而什么东西不可以 人们选择注意的内容的时候,既有有意识的,也有 无意识的 2、两者活动的内容不同,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 心理动作,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注意和意识联系: 当人们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 的内容比较清晰 ;人的注意指向的内容,一般处 于意识活动的中心 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 2、保持功能 3、 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品质:选择性、稳定性、广度、分配、转移。
15、过滤器模型? 答:过滤器模型: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量很大,但 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极其有限,于是 出现瓶颈,为了避免系统超载,需要过滤器加以调 节,选择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而其余信息 可能暂存于某种记忆之中,然后迅速衰退通过过 滤器的信息受到进一步的加工而被识别和存储这 种过滤器类似波段开关,可以接通一个通道,使该 通道的信息通过,而其余的通道则被阻断,信息不 能通过这种过滤的作用体现出注意的功能,因此 这种理论称作注意的过滤器模型 16、衰减模型? 答:衰减模型:认为过滤器并非是按“全或无”的 方法来工作的,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的信息通过, 而是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也允许非追随耳的 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受到减弱,强度减 弱了,但一些信息仍可得到高级加工 两种模型的比较 两种模型的相同点: 1、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都是认为注意发生在对 信息初级分析和高级意义分析之间,就是因为有了 注意所以才有知觉,才有了对刺激信息的意义的获 得 2、两种模型的根本出发点是一样的都认为高级 分析水平的容量是有限的,必须通过过滤予以调节, 这样才有注意这种心理机制 3、过滤器的作用都是选择一部分信息进入高级分 析,注意选择都是知觉性质的. 两种模型的区别: 1、过滤器模型强调单通道和全或无的工作方式, 而衰减模型强调初级分析的通道选择和信号衰减作 用,认为未被选择的信息通道并不是完全被关闭的, 它们只是关小些,这样就把过滤器的单通道模型改 为双通道模型,注意在双通道间进行分配。
2、过滤器模型把注意的选择对刺激信息物理特征 的分析,衰减模型认为注意的输入既存在对刺激的 物理特征的加工处理,也存在着对刺激信息的意义 (语义)的高级加工处理过程 17、影响持续注意的因素? 答:1、感觉通道的特点;2、刺激物的强度与持续 时间;3、事件发生率;4、作业性质;5、了解活 动的结果 18、记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 19、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 答:一、Atkinson-Shiffrin记忆系统模型:感觉 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记忆 系统 短时记忆在这个模型中被看作一个工作系统外部 输入通过感觉器官进入感觉登记(感觉记忆) ,信 息在这里作短暂整合后有些进入短时记忆,有些马 上丧失,也有一些可能直接进入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有两个功能:(1)作为感觉登记和长时 记忆之间的缓冲器 (2)作为信息进入长时贮存的 加工器 该模型认为,信息从一个贮存转到另一个贮存,受 人的意识控制 短时记忆由若干槽道构成每一个槽道相当于一个 信息通道来自感觉记忆的信息单元分别进入不同 的槽道 缓冲器的复述性加工有选择地将槽道中的信息进行 复述被复述槽道中的信息将进入长时记忆中。
而 没有被复述的槽道中的信息将被清除出短时贮存区 而丧失 各槽道中的信息保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信息在槽 道中保持的时间越长,越有可能进入长时记忆中, 也越有可能被来自感觉记忆的新的信息冲挤掉 长时记忆才是一个真正的信息贮存库, 但其中的 信息也有可能因消退、干扰和强度丧失等原因而产 生遗忘 二、典型的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 模型含义: 1、记忆结构包含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三种成分 2、人从环境中接受刺激信息,信息首先进入感觉 记忆,经过初级整合后,部分信息进入了短时记忆, 信息在这里经过复述可以时入长时记忆 3、短时记忆是一个工作记忆区,它不仅可接收到 自感觉记忆的信息,而且还以把长时记忆中的信息 提取出来进行加工 4、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复述并不是单纯的机械复 述,复述有简单的复述和精细复述之分 20、短时记忆容量:7±2组块 组块(Chunk):是指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 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 组块既是过程,也是单位 知识经验与组块:组块的作用在于减少适时记忆中 的刺激单位,而增加每一单位所包含的信息,这样 就可以在短时记忆容量的范围内增加信息,以利于 人顺利完成当前的任务,但这不应超过7±2个组 块。
一个组块可包含多少信息也是不同的组块的 方式依赖于人的知识经验组块的作用及其对人的 知识经验的依赖在弈棋这类复杂的智力活动中明显 地表现出来 21、平行扫描:测试项目与记忆集中的全部项目同时进行比较的扫描方式 反应时不会随识记项目 数量的记忆集的大小而发生变化 系列扫描:测试项目与记忆集中的诸 项目一个个 地相继进行比较的扫描方式反应时将会随识记项 目的增多而增加 从头到尾系列扫描:指对记忆集中的全部项目都按 顺序检查一遍,然后才判定识记项目与记忆集中的 某个项目是否匹配,看它是否包含在记忆集中 Sternberg的方法就是认知心理学中的相加因素法, 该理论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也受到质疑:1. 实 验中最多只应用6个数字作为识记项目,与短时记 忆容量有出入 2.刺激呈现的速度太慢由于刺激呈现的速度 太慢,有时间充分复述,掩盖了系列位置效应3.该理论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