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第一单元小苗与大树的对话.ppt
29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 上册,1,,,同学们,还记,得,春节晚会上宋丹丹、赵本山和主持人表演的小品《实话实说》吗?是不是这样的交流很吸引你们呢?其实《实话实说》是一种谈话型节目,并且十分火热,这些节,目,又是以什么吸引观众获得大家的青睐呢?能谈一谈吗?,,同学们对节目的“了如指掌”足以说明这类访谈节目的成功,一期好的节目不仅需要好题材,更需要对话双方彼此尊重、真诚相对,以及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语言你想学习采访吗?让我们一起跟随12岁的女孩张苗来到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的家,欣赏他们的访谈片段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3,,请你们小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苗苗给季老提出了哪些问题?,爱看闲书、学习偏科、学习外语,4,,,对于苗苗天真而真诚的提问,季老是如何解答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季老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语言读书要求:边读边在表明季老观点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写出自己的感悟5,,,季老对于苗苗感兴趣的那些问题, 持有什么态度,他是如何解答的呢?,,在苗苗对季老先生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
那么,到底闲书指什么,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6,,,对,这里的闲书就是指不是课本的书苗苗看的《水浒传》,季老小时候读的《三国演义》《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都算闲书你是从他们的对话中了解到的那到底是谁管这些孩子们爱读的书叫闲书呢?,,,7,,你们一定会很有同感,当你在读《哈里•波特》时,妈妈就这样说过,“不好好学习,就知道看闲书当你捧着漫画正津津有味的读时,一旁的爸爸会说:“要少看闲书,多做点题看来很多家长都把读课外书称为“闲书”,言外之意就是没用的、浪费时间的书,所以苗苗和季老都要偷偷地读那季老今天为什么还主张看闲书呢?让我们再读读课文的第11自然段吧8,,季羡林:是这样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笑),,9,,季老的话多么有说服力啊!还有什么感受?,,,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回忆起来依然说得津津有味,看来这样的闲书能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并且季老在谈笑风生中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是那么亲切自然让我们同桌间分角色读一读课文6~7页的内容。
10,,同学们能从两个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能带来欢乐,帮助写作11,,莎士比亚说: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培根说: 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高尔基说: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美国人说: 书籍是积累世人智慧的不灭的 明灯杰·李·贝内特说:书籍是作者为我们渡过危险的人生之海而准备的罗盘、望远镜、六分仪和海图12,,老师也特别喜欢阅读我想这样说,“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13,,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宝库阅读,是,,,,,阅读,是,,,,,阅读,是,,,,,一位向导,一架望远镜,帮我找到智慧的源泉,让我看得很远很远,14,,看来,“闲书”不闲,著名诗人杜甫也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今天,老师想说的是,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就像季老那样先爱上阅读吧!,15,,季羡林:是这样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笑),16,,苗苗还提出了什么问题?爷爷是怎么回答的呢?,,你们是如何理解“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偏科又会怎样?,,,的确,孩子们,国力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21世纪是一个知识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还要文理兼备这种综合型的人才,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17,,季老又会怎样看待学外语呢?请你快速读一读后三段吧!,18,,季羡林: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学外语的发音跟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书,鼓励小孩背诗我提个建议,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从《古文观止》里选,加点儿注小时候背的,忘不了苗 苗: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呀!,,季羡林,:(笑)可不是让你一天背下来哟19,,“起码”怎么理解?“注”是什么意思?,,“起码”即最低要求,最低限度 注:用文字解释字句文中指对《古文观止》中难以理解的词句加上注释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你听了季老的话有什么感想?,20,,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同学们对季老的话感想不一,苗苗有什么反应呢?,惊诧(童真),苗苗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谦虚好问,率直而有礼貌,对季老充满了爱戴崇敬。
21,,季老也从苗苗的语气中听出了苗苗的惊讶,让我们来读一读季老的最后一句话从季老的话里,你感受到什么?,22,,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23,,从一老一小谈笑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了苗苗的率真、可爱,季老的平易近人,循循善诱请同学分角色读一读《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吧!,朗读提示:在朗读中要把握住人物对话的基调:苗苗谦虚好问,对季老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而季老幽默、随和,他们的对话极富口语化24,,通过同学们的朗读,我感觉到了苗苗对季老的尊敬爱戴,也感受到季老无名人架子,亲切随和,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现在,让我们再看一看课文的题目《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回味题目,你明白了什么?,25,,寓意:表面上与二人的名字密切相关,“小苗”--苗苗;“大树”--季羡林实际上“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小苗”与“大树”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营养,小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们才会成才的内容。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26,,小小年纪、刚刚12岁的苗苗不仅采访过季羡林教授,她还采写当今中国文学艺术界的大家:臧克家、史铁生、黄宗江和王蒙,还有油画大师、美协主席靳尚谊和国宝级人物、笑星之首马季等真可谓是茁壮的小苗苗和参天大树们的对话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全书,读一读苗苗和15位名人面对面的交流27,,课后作业:,,①调查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②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③辩论:《看闲书是否影响学习》,,(可任选其一),28,,板书设计:,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闲书 多看,,偏科 三贯通,,学习外语 两百首诗 五十篇古文,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