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会唱歌的小瓶子》教案及教案分析.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89792581
  • 上传时间:2022-05-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43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会唱歌的小瓶子》教案及教案分析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会唱歌的小瓶子》教案 活动目标: 1、大胆探索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并运用“弹、吹、拍、转”等动词完整地陈述自己的察觉 2、通过对比感知物体的软硬、空间变化等与声音的关系 3、热爱动手制作音乐瓶子,体验声音嬉戏的乐趣 活动打定: 1、教具:歌曲“小瓶子音乐会”的磁带 2、学具:每人1个通明、带密封盖的塑料小瓶,小盘12个,黄豆、石子、 布块、纸团、花生、海绵各若干,小勺和漏斗4个,圆桌两个 活动过程: 一、探索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并运用“弹、吹、拍、转”等动词完整地陈述自己的察觉 1、老师出示一个空瓶子,引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提问:听听老师手中的小瓶子有声音吗?(没有声音) 怎样让小瓶子发出声音?请你来试一试吧 2、引导幼儿探索让空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 请幼儿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教师留神查看并实时引导幼儿说出让小瓶发出声音的方法 3、引导幼儿共享操作阅历 (1)提问:“你是怎样让小瓶子就发出声音?” (2)激励幼儿用恰当的动词描述自己的察觉。

      如 拍、敲、吹、扔、弹等 4、教师小结:小挚友察觉了不同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用手拍瓶子、手指弹瓶子、用瓶子敲敲地面、把瓶子扔到地上等等,都会让瓶子发出声音 5、请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分二次探索让空瓶子发出声音,大胆表达自己的察觉 二、制作“会唱歌的瓶子”,对比感知物体的软硬、空间变化等与声音的关系 1、出示材料,引发幼儿制作兴趣 提问:看看老师给你们打定了什么礼物?(黄豆、石子、布块、纸团、花生、海绵)我们一起来做一个会唱歌小瓶子 2、提出要求,指导幼儿灌装材料: (1)每个小挚友选择一种热爱的材料装到瓶子里 (2)留神保持桌面的感激,把掉在外面的材料送回家 (3)装完后要扣紧盖 3、师幼共享自制的“会唱歌的小瓶” 引导语:音乐会开头了,请小瓶子为大家唱歌 (1)听辨装有不同材料小瓶发出的声音,感知物体软硬与声音的关系 提问:听听哪些瓶子会唱歌,里面装的是什么材料? 没有唱歌的瓶子里面装的是什么? 小结:瓶子里装上豆子、石子、花生等硬东西会发出声音 (2)听辨装满瓶和半瓶豆子的小瓶发出声音,感知容量与声音的关系 提问:两个瓶子都装着豆子,为什么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有什么手段让声音小的豆瓶子唱出嘹亮的歌声?(请装满瓶的幼儿倒出一半豆子,举行验证) (3)小结:装得太满,小豆子没有地方跳舞,就发不出声音。

      4、共享装豆子的好方法 (1)提问:用什么手段装豆子对比快? (2)请个别幼儿演示装豆子的手段,激励幼儿使用工具 5、指导幼儿运用共享阅历制作其次个“会唱歌的瓶子” 三、演奏会唱歌的小瓶子,体验探究声音的乐趣 引导幼儿边用瓶子打击节奏,边与老师唱问答歌《小瓶子音乐会》 如:(师)你的小瓶子,有声音吗? (幼)有有有! 四、活动延迟 在益智区里供给不同的材料,请幼儿持续感受声音的变化 一、 设计此活动的意图 小班幼儿对各种声音弥漫奇怪,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探索声音的产生、音色声响与材料的关系,大胆表达自己的探索察觉是此次活动的主旨活动中,教师以“小瓶子”为探究的载体,引导幼儿探索让小瓶子发出声音的手段,来感知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学习用 “弹、吹、拍、转、扔、敲”等动词,表达自己让瓶子发声的方法教师供给了“石子、海绵、布头、纸团、豆子、花生”等多种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尝试制作“会唱歌瓶子”。

      通过好玩的 “小瓶子音乐会”的嬉戏,引导幼儿操作、听辨小瓶子发出的声音,在对比中感知物体的软硬、空间变化等与声音的关系 活动的设计组织遵循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将科学探究融入好玩的拟人化情境,给与幼儿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遇,让幼儿探究察觉在前,实时查看、共享、提升幼儿探索的阅历,激励幼儿同伴间相互学习,使幼儿在不断的探究共享中获得粗浅的科学阅历 二、 关于活动目标 (一) 目标包含要素及目标表述优点 1.根据目标表述,可以看出该目标所包含的要素有:认知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以及技能目标 2.目标表述优点:首先该目标是从幼儿角度提出的,并且在表述上表达了统一性其次,从教导活动目标整合性来看,该目标既包含有认知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也有技能目标,符合幼儿进展的统整性理念再者该目标遵循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幼儿实际进展,表达了其针对性总之,该目标的表述方式对比概括,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可测性 (二) 目标来源与依据 目标来源于此次活动的设计意图,目标确实立那么是依据《幼儿园教导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进展指南》。

      《纲要》指出,要让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指南》也指出,3-4岁幼儿能运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 三、 对活动打定的分析 此次活动打定充分,在材料打定方面,教师供给了“石子、海绵、布头、纸团、豆子、花生”等多种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而在阅历打定方面,空瓶子来源于生活,所以对于幼儿来说听瓶子发出声音并不目生 四、 对活动过程的分析 (一) 分别从教师、幼儿层面来看 1. 从教师层面来看 活动中,教师以“小瓶子”为探究的载体,引导幼儿探索让小瓶子发出声音的手段教师供给了“石子、海绵、布头、纸团、 豆子、花生”等多种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尝试制作“会唱歌瓶子”这充分表达教师崇敬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活动的设计组织遵循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将科学探究融入好玩的拟人化情境,给与幼儿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遇,让幼儿探究察觉在前,实时查看、共享、提升幼儿探索的阅历,激励幼儿同伴间相互学习另外,教师在提问时采用的是启发式方法,具有适合性和有效性 2.从幼儿层面来看 首先从幼儿对教导活动参与度和情感态度来看,在整个活动举行过程中,幼儿的留神力都分外集中,学习与探索的热心也很高。

      同时,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能动性,容许表达自己的想法,共享自己的阅历其次,从幼儿在教导中的互动程度来讲,师幼及生生互动对比频繁,如师幼共享自制的“会唱歌的小瓶” ,引导幼儿共享操作阅历等等第三,从幼儿学习方式来看,以教师引导幼儿自己探索为主,让幼儿探究察觉在前,实时查看、共享、提升幼儿探索的阅历,激励幼儿同伴间相互学习,使幼儿在不断的探究共享中获得粗浅的科学阅历 (二) 对活动重难点的分析 从教案可知,该活动重点为:探索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并运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察觉活动难点:查看对比物体的软硬、空间变化等与声音的关系因此,重难点确立均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的学识阅历和适合的进展如听空瓶子发出声音和自己让瓶子发出声音是小班幼儿生活中已有阅历,但运用其他更多的方法让瓶子发出声音,以及制作“会唱歌的瓶子”,对比感知物体的软硬、空间变化等与声音的关系,对于幼儿来说,那么是其新学识,所以具有确定的针对性和挑战性 (三) 教师应对突发事情的策略 1.以静制动法在教学活动中,总有个别淘气的幼儿热爱在教师和幼儿面前表现自己的“天性”,用言语或行动挑逗小挚友发笑取乐。

      例如在制作“会唱歌的瓶子”时,淘气的幼儿可能会对其他幼儿说:“你听,我的瓶子声音比你的大且更好听,你的瓶子发出的声音又小又难听被打击的幼儿心里就会不欣喜,此时,教师可以对幼儿说:“宝物,知道为什么你们手中的瓶子发出的声音不同吗?”既阻拦了处境的恶化,同时,又高明地把幼儿的留神力引回到教学重点上来,以静制动,保证了教学的顺遂开展 2.“接球抛球”法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令教师难以回复和解释那么,教师可先接过幼儿抛过来的这个“球”(问题),再把“球”(问题)抛出去对于教师还不能解释领会的问题,可以先请小挚友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查查资料,明天回到幼儿园再议论这样的处理,既养护了幼儿的求知积极性,又激励幼儿自行解决问题,培养了幼儿自我学习的习惯与才能 3.以变应变法例如当教师突然找不到石子放哪儿了,可以面带微笑的对幼儿说:“淘气的小石子,你躲哪儿去了呀?宝物儿,我们一起把小石子叫出来,好吗?”此时,教师可借机去找小石子,以便解决这一突发事情 — 8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