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ppt课件.ppt
83页企业会计准那么第企业会计准那么第19号号 ——外币折算外币折算一、新准那么的内容框架一、新准那么的内容框架新准那么由以下五章16条组成n第一章 总那么〔3条〕:主要规范制定准那么的目的和根据、外币买卖的定义、类型及适用范围n第二章 记账本位币确实定〔5条〕:主要规范记账本位币的选择规范n第三章 外币买卖的会计处置〔3条〕:主要规范外币买卖的折算方法n第四章 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4条〕:主要规范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方法n第五章 披露〔1条〕:规范在附注中披露与外币折算有关的信息二、新旧准那么的差别比二、新旧准那么的差别比较较〔一〕新准那么制定背景n为了全面综合地反映跨国公司整体的财务情况和运营成果,公司需求在会计期末将国外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与母公司的财务报表进展合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n由于国外子公司的财务报表是用其所在国的货币编报的,其编报货币与母公司的编报货币不同,在编制合并报表之前需求将以外币表示的子公司报表折算为以母公司编报货币表示的报表,然后再进展合并,以满足母公司的投资者及其他信息运用者的需求,这就使得作为跨国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前提的外币报表折算显得越发重要〔一〕新准那么制定背景〔续〕n为了规范企业外币买卖的处置及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n从实际角度来看我国原来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虽然有一些特点,但它却与目前通行的历史本钱会计计量方式发生矛盾,且不能表达出各工程实践接受的汇率风险。
在我国已有研讨的根底上,结合国际财务报告准那么的最新开展,为了规范企业外币买卖的处置及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等,根据<企业会计准那么—根本准那么>,自创国际惯例制定了本准那么〔二〕新旧准那么主要差别新会计准那么规定企业会计制度记账本位记账本位币确实定币确实定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运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企业通常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企业该当根据运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选定记账本位币,选择确定记账本位币时,该当符合以下条件:〔一〕该货币是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销售价钱的货币,通常是商品和劳务销售价钱的计价和结算货币;〔二〕该货币是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资料和其他费用的主要货币,通常是这些费用的计价和结算货币此外,融资活动获得的货币以及保管从运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所运用的货币,也是企业选择记账本位币需求思索的要素未涉及记账本位币的选择规范〔二〕新旧准那么主要差别〔续〕新会计准那么规定企业会计制度外币买卖汇外币买卖汇率确实定率确实定外币买卖应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买卖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买卖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入账;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买卖发生日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但因汇率动摇使得采用该汇率折算不适当时,该当采用买卖发生日的即期汇率计算。
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时,可以采用外币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也可以采用外币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市场汇率〔二〕新旧准那么主要差别〔续〕新会计准那么规定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期会计期末外币末外币买卖相买卖相关工程关工程的处置的处置按照外币性工程和外币非货币性工程处置:外币货币性工程,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以历史本钱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工程,采用买卖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工程,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未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工程的折算利润表利润表外币折外币折算汇率算汇率确实定确实定利润表〔含比较利润表〕中损益工程该当采用买卖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买卖发生日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但因汇率动摇使得采用该汇率折算不适当时,该当采用买卖发生日的即期汇率计算采用会计期间的平均汇率进展折算,也可以采用报表决算日的市场汇率进展折算〔但要在附注中披露〕〔二〕新旧准那么主要差别〔续〕新会计准那么规定企业会计制度恶性通货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胀经济中的境外运营的境外运营的财务报表折财务报表折算算首先对资产负债表运用普通物价指数予以重述,对利润表工程运用普通物价指数变动予以重述;然后再按照最近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进展折算。
境外运营不再处于恶性通货膨胀中时,停顿重述;按照停顿之日的价钱程度重述的财务报表进展折算处置境外运处置境外运营的会计处营的会计处置置需将已列入一切者权益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中与该境外运营相关的部分,自一切者权益工程中转入处置当期损益外币折算的外币折算的披露披露新增:采用近似汇率的,近似汇率确实定方法;处置境外运营对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的影响三、新准那么的一些概念三、新准那么的一些概念1. 记账本位币与外币n外币,是企业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n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运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n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按照本准那么第五条规定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表该当折算为人民币2. 记账本位币选定的思索要素Ø〔三〕融资活动融资活动及保管货币:获得的货币以及保管从运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所运用的货币Ø〔一〕商品和劳务: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价钱,通常以该货币进展商品和劳务的计价和结算;Ø〔二〕人工、资料和其他费用: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资料和其他费用,通常以该货币进展上述费用的计价和结算;3. 选定境外运营记账本位币的思索要素Ø〔一〕自主性:境外运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能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性;Ø〔二〕大比重:境外运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买卖能否在境外运营活动中占有较大比重;Ø〔三〕现金流量及汇回:境外运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能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能否可以随时汇回;Ø〔四〕现金流量的偿债才干:境外运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能否足以归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
4. 记账本位币的变卦n企业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卦,除非企业运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艰苦变化n企业因运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艰苦变化,确需变卦记账本位币的,该当采用变卦当日的即期汇率将一切工程折算为变卦后的记账本位币5. 外币买卖种类n外币买卖,是指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买卖n种类:外币买卖包括:〔一〕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二〕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三〕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买卖6. 境外运营n境外运营,是指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n在境内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采用不同于企业记账本位币的,也视同境外运营四、新准那么运用举例四、新准那么运用举例〔一〕外币买卖的会计处置n我国外币买卖的折算方法:n我国的<企业会计准那么第19号——外币折算>所规定的“外币买卖〞所采用的折算方法与“货币与非货币法〞的折算原理相类似1. 外币买卖的会计处置方法外币买卖的会计处置初始确认采用买卖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买卖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后续确认与计量〕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该当按照以下规定对外币货币性工程和外币非货币性工程进展处置:〔一〕外币货币性工程,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
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二〕以历史本钱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工程,仍采用买卖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动其记账本位币金额•货币性工程,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非货币性工程,是指货币性工程以外的工程2. 即期汇率和即期汇率近似汇率n“即期汇率〞通常是指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中间价n但是,企业发生的外币兑换业务或涉及外币兑换的买卖事项,该当以买卖实践采用的汇率,即银行买入价或卖出价折算2. 即期汇率和即期汇率近似汇率〔续〕¡例如,以人民币买入1 000美圆,当日中间价1美圆=8.1元人民币,银行卖出价1美圆=8.15元人民币借:银行存款(美圆) 8100 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50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 81502. 即期汇率和即期汇率近似汇率〔续〕n即期汇率近似汇率是“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买卖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通常是指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等。
n通常情况下,企业该当采用即期汇率进展折算汇率动摇不大的,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买卖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但前后各期该当采用一样的方法确定当期的近似汇率3. 汇兑差额的会计处置n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该当分别外币货币性工程和外币非货币性工程进展汇兑差额处置〔1〕外币货币性工程n货币性工程,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n货币性工程分为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1〕外币货币性工程〔续〕n货币性资产包括n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n货币性负债包括n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等〔1〕外币货币性工程〔续〕n对于外币货币性工程,该当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因汇率动摇而产生的汇兑差额作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增或调减外币货币性工程的记账本位币金额;n需求计提减值预备的,该当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后,再计提减值预备 〔〔1 1〕外币货币性工程〔〕外币货币性工程〔续〕续〕n资产负债表日汇兑差额的账务处置n汇兑损失n汇兑收益n 借: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贷: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借: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贷:财务费用--汇兑差额〔2〕外币非货币性工程n非货币性工程,是货币性工程以外的工程,包括买卖性金融资产、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
n对于以历史本钱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工程,除其外币价值发生变动外,已在买卖发生日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不应改动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2〕外币非货币性工程〔续〕2.对于外币价值发生变动的外币非货币性工程:3.其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相应的汇率变动的影响该当计入当期损益,如买卖性金融资产〔债券〕等;4.本质上意味着: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股票投资等外币非货币性工程,汇率变动对其影响,一并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其价值变动计入一切者权益的,相应的汇率变动的影响该当计入一切者权益,如可供出卖的金融资产〔债券〕等举例:n【例】国内甲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20×7 年12 月2 日以30 000 港元购入乙公司H 股10 000 股作为短期投资,当日汇率为1港元=1.2 元人民币,款项已付20×7 年12 月31 日,由于市价变动,当月购入的乙公司H 股变为35 000 港元,当日1 港元=1 元人民币分录:n20X7 年12 月2 日,该公司应对上述买卖应作以下处置:借:买卖性金融资产 36 000〔30 000×1.2〕 贷:银行存款 36 000〔30 000×1.2〕分录:〔续〕n由于该项短期股票投资是从境外市场购入、以外币计价,在资产负债表日,不仅应思索其港币市价的变动,还应一并思索汇率变动的影响,上述买卖性金融资产以资产负债表日的人民币35 000〔即35 000×1〕入账,与原账面价值36 000 元〔即30 000×1.2〕的差额为1 000元人民币,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X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日〕相应的会计分录为:分录:〔续〕n20X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日〕:n1000 元人民币包含甲公司所购H 股公允价值变动〔由30 000港元变为35 000港元〕以及人民币与港币之间汇率变动〔由1港元=1.2 元人民币变为1 港元=1 元人民币〕的双重影响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 000 贷:买卖性金融资产 1 000〔3〕外币投入资本不产生汇兑差额n留意:外币投入资本不产生汇兑差额n外币投入资本属于外币非货币性工程,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采用买卖日即期汇率折算,不再采用合同商定汇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工程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举例:n【例】国内甲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甲公司接受美国某公司的股权投资,投资合同商定双方的总投资额为1 000万元人民币,美国公司所占股权为20%,以一套消费线设备投入甲公司,该消费线为25万美圆签署合同时美圆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8;在甲公司实践收到对方投入的消费线设备时,美圆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8.15。
分录:¡甲公司的应作的分录:借:固定资产 2 037 500 贷:实收资本 2 037 500 〔250 000×8.15〕 4. 分账制和统账制记账方法n外币业务的记账方式有外币统账制和外币分账制n外币统账制是指企业在发生外币业务时,即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n外币分账制是指企业在日常核算时按照外币原价记账,分别币种核算损益和编制会计报表;在资产负债表日将外币会计报表折算为记账本位币表示的会计报表,并与记账本位币会计报表汇总,编制企业整体业务的会计报表4. 分账制和统账制记账方法〔续〕n我国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采用外币统账制,只需银行、保险等金融企业的外币买卖频繁,涉及外币币种较多,采用外币分账制 n采用外币分账制记账方法进展日常核算,在资产负债表日,按本准那么第十一条的规定分别货币性工程和非货币性工程进展调整n采用分账制记账方法,只是账务处置方法不同,但其产生的汇兑差额确实认、计量的结果和列报,该当与统账制处置结果一致〔二〕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n我国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方法:n我国的<企业会计准那么第19号——外币折算>所规定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所采用的方法类似于“现行汇率法〞的折算原理,不同之处在于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一切者权益工程下单独列示。
1. 境外运营的范围n境外运营,是指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n在境内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采用不同于企业记账本位币的,也视同境外运营2. 境外运营的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方法境外运营的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情形①普通情形②恶性通货膨胀③经济③处置境外运营折算方法〔一〕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工程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一切者权益工程除“未分配利润〞工程外,其他工程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二〕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工程采用买卖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买卖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对资产负债表工程运用普通物价指数予以重述,对利润表工程运用普通物价指数变动予以重述,再按照最近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进展折算在境外运营不再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时,该当停顿重述,按照停顿之日的价钱程度重述的财务报表进展折算n该当将资产负债表中一切者权益工程以下示的、与该境外运营相关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自一切者权益工程转入处置当期损益;n部分处置境外运营的,该当按处置的比例计算处置部分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备注n按照上述〔一〕、〔二〕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一切者权益工程下单独列示。
n比较财务报表的折算对比上述规定处置3. 普通情形:举例n【例1】甲公司在美国有一子公司A公司A公司采用美圆为记账本位币并编制会计报表,该公司于20X7年12月31日终了的会计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有关汇率如下表:资产负债表 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资产总额应付账款短期借款应付债券股本——普通股未分配利润负债与一切者权益总额1 0003 0005 00016 000〔4 000〕21 0002 5002 0005 2009 0002 30021 000A公司 20X7年12月31日 单位:美圆利润及利润分配表A公司 20X7年12月31日 单位:美圆营业收入减:营业本钱 销售费用 〔其中:折旧费用〕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可供分配利润合计减:股利分配年末未分配利润28 00017 5003 800〔1 800〕6 7002 4004 30004 3002 0002 300汇率情况:20X7年12月31日即时汇率20X7年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20X7年第四季度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股票发行日汇率股利支付日汇率固定资产购置日汇率债券发行日汇率1美圆 = 8.50元人民币1美圆 = 8.40元人民币1美圆 = 8.45元人民币1美圆 = 7.50元人民币1美圆 = 8.48元人民币1美圆 = 7.50元人民币1美圆 = 8.10元人民币解答:n由于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一切者权益工程下单独列示,不列入当期利润表,因此先折算利润表,然后折算资产负债表。
〔1〕折算利润表:按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A公司 20X7年12月 美圆汇率人民币营业收入减:营业本钱 销售费用 〔其中:折旧费用〕利润总额减:所得税净利润加:年初未分配利润可供分配利润合计减:股利分配年末未分配利润28 00017 5003 800〔1 800〕6 7002 4004 30004 3002 0002 3008.408.408.408.408.408.40235 200147 00031 92015 12056 28020 16036 120036 12016 80019 320〔2〕折算资产负债表:n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工程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一切者权益工程除“未分配利润〞工程外,其他工程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历史汇率〕折算n未分配利润工程的数字来自“利润及利润分配表〞n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一切者权益工程下单独列示n折算差额是“平衡数〞,以倒挤的方法计算〔2〕折算资产负债表:〔续〕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A公司 20X7年12月31日 美圆汇率人民币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资产总额应付账款短期借款应付债券股本——普通股未分配利润折算差额负债与一切者权益总额1 0003 0005 00016 000〔4 000〕21 0002 5002 0005 2009 0002 30021 0008.508.508.508.508.508.508.508.507.508 50025 50042 500 000〔34 000〕178 50021 25017 00044 20067 50019 3209 230178 500折算差额 = 178500 – 〔21250+17000+44200+67500 +19320〕= 9 2304. 恶性通货膨胀经济n“恶性通货膨胀经济〞 的判别:n三年累计通货膨胀率接近或超越100%;n利率、工资和物价与物价指数挂钩;n普通公众不是以当地货币、而是以相对稳定的外币为单位作为衡量货币金额的根底;n普通公众倾向于以非货币性资产或相对稳定的外币来保管本人的财富,持有的当地货币立刻用于投资以坚持购买力;n即使信誉期限很短,赊销、赊购买卖仍按补偿信誉期估计购买力损失的价钱成交。
〔1〕会计处置步骤1.运用普通物价指数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予以重述;2.在境外运营不再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时,该当停顿重述,按照停顿之日的价钱程度重述的财务报表进展折算3.按照最近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进展折算〔2〕举例n【例2】B公司以美圆作为记账本位币并编制报表,其所在国近五年发生恶性通货膨胀设20X6年全年的物价变动指数为:年初100,年末154,年平均140B公司在按历史本钱资料编制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之后,要按上述物价变动程度对其报表进展调整,并编制人民币财务报表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汇率情况如下: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B公司 20X7年12月31日 单位:美圆〔按历史本钱编制〕 工程20X7年1月1日20X7年12月31日货币性资产存货固定资产原值 减: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资产合计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实收资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负债与一切者权益合计180 000390 000430 000430 0001 000 000250 000150 000500 00080 00020 0001 000 000210 000451 000430 00086 000344 0001 005 000222 500150 000500 000100 00032 5001 005 000补充阐明:期初存货按100元计价,合计3 900件;本期存货按每件110元购入,共购入6 500件,该公司按先进先出法核算存货本钱;购进存货最近月份的物价指数是123.2。
期初固定资产为全新购入,尚未提取折旧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均为货币性负债利润表〔含利润分配部分〕利润表〔含利润分配部分〕B公司 20X7年12月 单位:美圆〔按历史本钱编制〕 工程金额营业收入〔按每件商品175美圆〕 减:营业本钱〔按先进先出法计算〕 销售费用〔不含折旧费用〕 折旧费用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净利润 加:年初未分配利润可供分配利润 减:提取公积金 应付利润未分配利润1 102 500654 00070 00086 000292 50090 000202 50020 000222 50020 000170 00032 500补充阐明:本年销售商品 6 300件,系在年内均匀发生本期的折旧费用在年末一次性计提,销售费用在年内均匀发生所得税在年内分月预交,系均匀发生,提取公积金和分配利润系年内一次性结转与支付汇率情况:20X7年12月31日即时汇率20X7年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20X7年第四季度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实收资本投入日汇率利润支付日汇率固定资产购置日汇率债券发行日汇率1美圆 = 8.50元人民币1美圆 = 8.40元人民币1美圆 = 8.45元人民币1美圆 = 7.50元人民币1美圆 = 8.48元人民币1美圆 = 7.50元人民币1美圆 = 8.10元人民币I.按普通物价指数重述财务报表n将财务报表工程划分为货币性工程与非货币性工程:n货币性工程:金额固定,但持有货币性工程的购买力发生变动,据此,不作货币性工程数据调整,其购买力损益另行计算,计入当期损益,列入利润表。
n非货币性工程:购买力不发生变化,因此需求经过调整数字消除物价变动对其购买力的影响,即需求调整非货币性工程数据,按调整后的金额在报表中列示a)资产负债表工程的重述:非货币性工程1.固定资产工程的重述调整:2.由于固定资产购置的时间不同,其账面记录的原值、累计折旧等,应按其购入时的物价指数进展重述调整3.重述调整公式:某非货币性工程的重述后金额 = 该工程的历史本钱金额 × 年末的物价指数/该工程获得时的物价指数固定资产账面金额重述调整n20X 7年1月1日:n固定资产净值重述后金额 = 430 000×154/100 = 662 200〔美圆〕n20X7年12月31日:工程重述前金额〔美圆〕重述调整过程重述后金额〔美圆〕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430 000〔86 000〕344 000430 000×154/100〔86 000〕×154/100344 000×154/100 662 200〔132 440〕529 7602.存货工程的重述调整:3.对于存货工程的重述调整也应思索其购入时间,但这不仅与存货详细的购入时间相关,还会涉及到存货的计价方式运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本钱时,应假定年末存货的进货日期是最近月份;反之,运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本钱,那么应假定年末存货的进货日期是最早月份。
4.在进展重述调整时,运用的计算公式与固定资产的情况一样存货工程的重述调整n20X 7年1月1日:n存货重述后金额 = 390 000×154/100 = 600 600〔美圆〕n20X7年12月31日:n存货重述后金额 = 451 000×154/123.2 = 563 750〔美圆〕3.实收资本/股本工程的重述调整:4.股本〔实收资本〕应按其投入时的普通物价指数进展重述调整5.20X 7年1月1日:6.实收资本重述后金额 = 500 000×154/100 = 770 000〔美圆〕7.20X7年12月31日:8.实收资本重述后的金额 = 500 000 ×154/100 = 770 000 〔美圆〕b)资产负债表工程的重述:货币性工程n货币性资产:n20X 7年1月1日:n货币性资产重述后金额 = 180 000×154/100 = 277 200〔美圆〕n20X7年12月31日:n货币性资产重述后金额 = 210 000×154/154 = 210 000〔美圆〕n货币性负债:n20X 7年1月1日:n货币性负债重述后金额 = 〔250 000 + 150 000〕×154/100 = 616 000〔美圆〕n20X7年12月31日:n货币性负债重述后金额 = 〔222 500 + 150 000〕×154/154 = 372 500〔美圆〕c)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工程的重述n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工程的重述调整:n先按普通物价指数对上年末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进展重述调整;n再与本年度已重述调整过的净收益相加,多用“余额法〞计算求得,公式为:本年度按普通物价程度计算的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 = 按普通物价程度计算的资产数额 – 按普通物价程度计算的负债数额 – 按普通物价程度计算的股本数额①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的重述n20X7年1月1日:n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重述后金额 = 〔277 200 + 600 600 + 662 200〕- 616 000 -770 000 = 154 000〔美圆〕n20X7年12月31日:n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重述后金额 = 〔210 000 + 563 750 + 529 760〕- 372 500 – 770 00 = 161 010〔美圆〕②盈余公积的重述n设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按其期末发生数额再作内部调整:n20X7年1月1日:n盈余公积重述后的金额 = 80 000×154/100 = 123 000〔美圆〕n20X7年12月31日:n盈余公积重述后的金额 = 123 000 + 20 000 = 143 200〔美圆〕③未分配利润的重述n20X7年1月1日:n未分配利润重述后的金额 = 20 000×154/100 = 30 800〔美圆〕n20X7年12月31日:n未分配利润重述后的金额 = 161 010 - 143 200 = 17 810〔美圆〕d)利润表工程的重述n主要有营业收入、营业本钱和销售费用等。
n由于营业收入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设不包括折旧费用〕的汇总数额为年度内的总和发生额,所以,在进展调整时,应采用年度平均物价指数,以将全年营业收入中物价变动的要素加以去除d)利润表工程的重述〔续〕n营业收入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重述调整过程:n营业收入重述后的金额 = 1 102 500×154/140 = 1 212 750〔美圆〕n销售费用〔不含折旧费用〕重述后的金额 = 70 000×154/140 = 77 000〔美圆〕n折旧费用重述后的金额 = 86 000×154/100 = 132 440〔美圆〕n销售费用〔含折旧费用〕重述后的金额 = 77 000 + 132 400 = 209 440〔美圆〕d)利润表工程的重述〔续〕2.营业本钱部分有其特征,即要思索期初存货本钱、本期购货本钱和期末存货本钱年初存货本钱可据上年末时的物价指数进展调整;本期期末的存货按年末的物价指数调整;而本年购货本钱那么可思索为平均进货,采用年内的平均物价指数调整营业本钱的重述n营业本钱 = 年初存货本钱 + 本期购入存货本钱 – 期末存货本钱n年初存货本钱 = 390 000×154/100 = 600 600〔美圆〕n本期购入存货本钱 = 110×6 500×154/140 = 786 500〔美圆〕n期末存货本钱 = 451 000×154/123.2 = 563 750〔美圆〕n 本期营业本钱 = 600 600 + 786 500 – 563 750 = 823 350〔美圆〕d)利润表工程的重述〔续〕¡所得税与应付股利在年末一次性交纳,那么其报表数额无须调整,但假设所得税于年内各月预缴、年终汇算清缴,也应按全年平均物价指数和年末物价指数予以调整。
¡【例2】中的所得税于年内各月预缴、年终汇算清缴,那么所得税重述后的金额 = 90 000×154/140 = 99 000〔美圆〕¡【例2】中的利润分配系在年末一次性分配,所以无须重述调整,或股利分配 = 170 000×154/154 = 170 000〔美圆〕¡【例2】中的提取盈余公积系在年末一次性提取,所以提取盈余公积 = 20 000×154/154 = 20 000〔美圆〕¡本年净利润的数额,应据上述计算结果列示货币购买力损益的计算n从本质上看,货币性工程购买力损益是期末按普通物价程度调整过和货币性工程金额与其期初名义货币金额之间的差额;更详细地说,是物价上升时期因持有货币性资产而损失的购买力与持有货币性负债而获得的购买力之差进展调整时,应按货币性工程的发生日期与当期限的物价指数相配合而计算得出货币购买力损益的计算〔续〕n计算调整过程:n将货币性资产与货币性负债的余额相互抵销,求得货币性工程的净额;n按净额计算购买力损益货币购买力损益的计算工程未调整前数额调整系数调整后数额期初货币性资产期初货币性负债期初货币性资产净额 加:本期货币性收入 减:购入存货 销售费用 所得税 支付应付利润货币性工程净额180 000400 000 〔220 000〕1 102 500715 00070 00090 000170 000〔162 500〕154/100154/100154/100154/140154/140 154/140154/140154/154277 200616 000〔338 800〕1 212 750786 50077 00099 000170 000〔258 550〕货币性工程购买力损益〔258 550〕-〔162 500〕= 〔96 050〕单位:美圆阐明:由于该公司持有货币性负债大于货币性资产,所以,持有这些货币性工程可以使公司构成购买力收益96 050美圆。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B公司 20X7年12月31日 单位:美圆〔按普通物价程度根底〕 工程20X7年1月1日20X7年12月31日货币性资产存货固定资产原值 减: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资产合计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实收资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负债与一切者权益合计277 200600 600662 200—662 2001 540 000385 000231 000770 000123 20030 8001 540 000210 000563 750662 200132 440529 7601 303 510222 500150 000770 000143 20017 8101 303 510工程金额营业收入减:营业本钱 销售费用 〔其中:折旧费用〕利润总额减:所得税净利润加:年初未分配利润可供分配利润合计减:提取盈余公积 应付利润未调整购买力损益的未分配利润加:货币性工程购买力损益年末未分配利润1 212 750823 350209 440〔132 440〕179 96099 00080 96030 800111 76020 000170 000〔78 240〕96 05017 810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B公司 20X7年12月 单位:美圆 〔按普通物价程度根底〕 II.按即期汇率进展财务报表折算n按照最近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进展折算。
工程金额(美圆)汇率金额〔人民币〕营业收入减:营业本钱 销售费用〔不含折旧费用〕 折旧费用利润总额减:所得税净利润加:年初未分配利润可供分配利润合计减:提取盈余公积 应付利润未调整购买力损益的未分配利润加:货币性工程购买力损益年末未分配利润1 212 750823 35077 000132 440179 96099 00080 96030 800111 76020 000170 000〔78 240〕96 05017 8108.408.408.407.508.408.508.488.4010 187 1006 916 140646 800993 3001 630 860831 600799 260246 4001 045 660170 0001 441 600〔565 940〕806 820240 880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B公司 20X7年12月 年初未分配利润为知数,上年折算后的人民币数额为246 400元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B公司 20X7年12月31日 工程20X7年12月31日〔美圆〕汇率20X7年12月31日〔人民币〕货币性资产存货固定资产原值 减: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资产合计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实收资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折算差额负债与一切者权益合计210 000563 750662 200132 440529 7601 303 510222 500150 000770 000143 20017 8101 303 5108.508.508.508.508.508.508.507.508.501 785 0004 791 8755 628 7001 125 7404 502 96011 079 8351 891 2501 275 0005 775 0001 217 200240 880680 50511 079 835 折算差额以“余额法〞计算求得,11 079 835 – 1 891 250 – 1 275 000 – 5775 000 – 240 880 = 680 505〔元〕。
〔三〕披露n企业该当在附注中披露与外币折算有关的以下信息:n〔一〕企业及其境外运营选定的记账本位币及选定的缘由,记账本位币发生变卦的,阐明变卦理由n〔二〕采用近似汇率的,近似汇率确实定方法n〔三〕计入当期损益的汇兑差额n〔四〕处置境外运营对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的影响〔四〕对权益、损益及资产构造等经济事项的影响n新准那么将少数股东权益列入从负债与权益之间,转入权益,合并报表中一切与少数股东相关的权益均纳入“少数股东权益〞科目,其他权益科目内容,包括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反映的都是大股东的权益,权益反映更加明晰 〔四〕对权益、损益及资产构造等经济事项的影响〔续〕n对境外运营进展处置时,将已列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中的相关部分自一切者权益中转入当期损益,因此假设会计期内有境外运营处置业务的,与新准那么实施前相比,会对当期损益有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