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指导书.doc
13页剪力墙结构设计指导书 1、一般规定 1.1 剪力墙应双向布置,墙肢截面简单、规则,各剪力墙刚度应尽可能均匀,或部分剪力墙围合成筒体等对较小墙肢验算轴压比,使其不小于相同抗震等级框架柱的要求《高规》第条1.2 短肢剪力墙结构不应全部采用短肢剪力墙,必须有核心筒或一般联肢剪力墙,核心筒形状应完整,核心筒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1.3 剪力墙结构应符合“强墙弱梁,强剪弱剪弯”的原则,使墙肢安全储备大于梁,受剪承载力大于受弯承载力1.4 要对开洞剪力墙中洞顶上墙的工作性质作出判断,确定属连梁、框架梁,还是整体小开口墙,对电算结果作出调整如连梁在电算中出现超筋现象,抗弯钢筋可以进行调整(上下调或适当调整到左右墙肢上),但抗剪箍筋不宜减少,也可将连梁分成上下两根连梁(中间相隔50,用泡沫塑料填塞)1.5 计算中,要对与剪力墙相连的梁的性质作出正确选择,不能对所有该类型的梁进行刚度折减,因为受力小的梁不可能有裂缝出现,处理不当,将导致结构刚度的较大出入1.6 剪力墙可以有少部分不延伸至屋面,但应避免造成变化处部分构件受力突变1.7 当要求必须采用错洞墙时,洞口的水平间距不应小于3倍墙厚,如小于500mm时,可按大洞口处理,设置暗框架。
1.8 剪力墙类别划分见下表(《高规》第7.1.2条、7.2.5条)λ=hw/bw λ>8 8≥λ≥5 5>λ>3 λ≤3 4≥λ>2剪力墙类别 一般剪力墙 短肢剪力墙 小墙肢剪力墙(超短肢剪力墙) 按柱设计 异型柱1.9 连梁按跨高比划分:1b/hb<5为连梁:1b/hb≥5为非连梁,宜按框架设计《高规》第7.1.8条)2 截面设计及构造本节同样适用于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2.1 剪力墙的横向分布筋应锚入相邻墙肢或端柱内2.2 尽端墙肢长度小于1000mm的小墙肢应加强配筋2.3 现浇楼板与剪力墙的连接要求 1 剪力墙横墙在过道处不能设置连梁时,此处楼板应加强,加强宽度可取1000mm,上下各加不小于2φ16的主筋,箍筋不小于φ6-150 2 山墙、楼电梯间等墙边楼板的上下部钢筋应锚入墙内 3 楼梯段钢筋应尽量锚入剪力墙,如墙另一侧无楼板时,必须将斜梯板钢筋锚入剪力墙,形成对墙的支点2.4 短肢墙应同时满足柱与剪力墙的构造要求。
2.5 短肢墙边缘构件中,箍筋长边不大于短边的3倍,且相邻二个箍筋应至少相互搭接1/3长边的距离2.6 暗柱的设置必须区别主要部位、次要部位,按内力的大小及构造要求配筋,但当为次要部位可者开洞比较小时,可只设洞口加强筋2.7 剪力墙在墙厚变化处应设暗梁,暗梁高度应满足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的锚固长度要求2.8 抗震设计时,剪力墙底部加强区范围应符合表2.8要求剪力墙底部加强区范围(《高规》第7.1.9条) 表2.8一般剪力墙或筒体结构H≤150m 墙肢总高度H/8、底部两层较大值高层剪力墙或筒体结构H>150m 墙肢总高度H/10、底部两层较大值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墙肢总高度H/8、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两层较大值带有大底盘剪力墙结构 墙肢总高度H/8、大底盘顶板(或裙房顶板)以上一层较大值2.9 剪力墙截面尺寸应满足表2.9要求当墙厚不满足上表时,可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附录D计算墙体稳定 剪力墙截面厚度(《高规》第7.2.2条) 表2.9结构类型 抗震等级 一、二级 三、四级 部位 底部加强 其它部位 底部加强 其它部位 非抗震剪力墙结构 非一字型墙(有端柱有翼墙) ≥hw/16≥1/16且≥200 ≥hw /20≥1w /20且≥160短肢墙应:≥200 ≥hw /20≥1w /20且≥160短肢墙应:≥200 ≥hw /25≥1w /25且≥160短肢墙应:≥200 ≥hw /25≥1w /25且≥160短肢墙应:≥200 一字型墙(无端柱无翼墙) ≥hw /12且≥200 ≥hw /15且≥180短肢墙应:≥200 同上 同上 同上框-剪结构《高规》第8.2.2条 带边框剪力墙 ≥hw /16且≥200 ≥hw /20且≥200 ≥hw /20 且≥160 短肢墙应:≥200简体结构《高规》第9.2.2条 核芯筒外墙 ≥hw /16且≥200 ≥hw /20且≥200 ≥hw /20 且≥200 核芯筒内墙 ≥160注:表中h为层高,lw为剪力墙无支长度。
2.10 抗震设计时,剪力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轴压比不宜超过表2.10要求《高规》第2.2.5、第7.2.14)剪力墙轴压比限值N/(A•fe) 一级(9度) 一级(7、8度) 二级 三级一般剪力墙hw /bw>8 0.4 0.5 0.6 短肢墙5≤hw /bw<8 0.4 0.5 0.6 0.7一字形短肢墙5≤hw /bw>8 0.3 0.4 0.5 0.6矩形小墙肢3
当剪力墙截面bx厚度不大于400mm时,采用双排配筋;当bx大于400mm,但不大于700mm时,采用三排配筋;当bx大于700mm时,采用四排配筋剪力墙配筋可根据计算及构造要求按下表选用剪力墙水平、竖向分布钢筋及其对应配筋率(%)表 表2.12墙厚(mm)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分布筋间距为200时 Φ8 0.252 0.201 Φ8/10 0.323 0.258 0.252 (0.214) Φ10 0.393 0.314 0.262 0.224 0.196 0.174(0.261) 0.157(0.235) 0.143(0.214) Φ10/12 0.479 0.383 0.319 0.274 0.240 0.213(0.320) 0.192(0.288) 0.174(0.261) 0.160(0.240) Φ12 0.566 0.452 0.377 0.323 0.283 0.251(0.376) 0.226(0.339) 0.206(0.309) 0.189(0.283) Φ12/14 0.533 0.445 0.381 0.334 0.296(0.444) 0.267(0.400) 0.243(0.364) 0.222(0.333) Φ14 0.616 0.513 0.440 0.385 0.342(0.513) 0.308(0.462) 0.280(0.420)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