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大有轨电车历史.docx
21页1881年,第一辆由电力驱动的电车在德国柏林的里特希菲尔德问世一列3辆电车编组的小功率有轨电车,乘坐6人,在400m长的轨道上往返运行西门子制定了有轨电车发展的标准,由此有轨电车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1924年12月17日在天安门南侧举行通车典礼,第一条有轨电车线18日正式通车途径西单,新街口,共设7站后来又开辟了新的线路,天桥至西直门,天桥至北新桥,东四至西四等6条线路司机脚下不断踩击铜铃,发出“diang diang ”之声所以,用铃声的拟音都叫它“当当车”北京的有轨电车可以说是北京历史上最早开通的公共交通车辆有轨电车上面有一个弓子,由它将架于空中的导线中的电流引到有轨电车内,使车内电动机运转,从而使电车行驶电流的回路则是铺设在地面上的两条铁轨,金属车轮通过铁轨把电流送回发电机有轨电车是后来相对于无轨电车而有的名称,在有轨电车出现前,它当时的名字就叫电车1924年12月19日,当时的《晨报》上有报导:“北京电车业于前日开行,此次仅系西大干线先行通车,由正阳门直达西直门东北两干线之通车期现尚有待……第一日并不售票,该公司事前曾发出优待券,所有第一日之乘客,均系持有优待券者昨日始行售票营业,各站之乘客异常拥挤……昨日正阳门内至西直门大街,沿途极为热闹,每至一站,即有多数之男女,挨车轨观看。
可见在当时北京出现的这个新鲜事物引起了京城市民的关注这是北京的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的景象北京有轨电车史从1921年筹办始当时,北洋军阀政府从法国借款作为官股,吸收商股合资筹办北京电车股份有限公司几经周折,到1924年12月17日在天安门南侧举行通车典礼,第一条有轨电车线18日正式通车这条从前门至西直门的有轨电车线,全长9公里,配有10辆有轨电车(车和设备购自法国)至抗战前夕,有轨电车线路有5条,以红、黄、蓝、白、绿等颜色相辨别京的有轨电车满打满算也就三十几年的历史,但是它在老北京人的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至今老人们说起电车来仍津津有味当年北京人管有轨电车叫diangdiang车,这个叫法是北京人的专利,民国的期许多大城市都有有轨电车,唯独北京人给他取了一个这么形象的名字,而且一叫就是几十年,至今老人们说起来仍然这么称呼它这种有轨电车行进中没有喇叭,没有汽笛,司机不停地踩踏脚铃,以警示行人和其他车辆脚铃是铜质材料制作的,外形好像两个大饭碗扣在一起,声音清脆洪亮尤其是老司机,他们能踩踏出有节奏的diangdiang声,所以说老北京的diangdiang车是因其声响而得名的1924年12月19日,北京电车业于开行,此次仅系西大干线先行通车,由正阳门直达西直门。
老北京有轨电车的俗称是“diang diang 车”,前两字的发音是“儿化音”写出来大概应该是“当当车” 当时的有轨电车人坐在车上,开动起来,铁轮磨铁轨,噪声大而且又上下颤动,前后左右摇晃司机脚下又不断踩击铜铃,发出“diang diang ”之声所以,用铃声的拟音都叫它“当当车” 从正阳门内至西直门大街,沿途极为热闹,每至一站,即有多数之男女,挨车轨观看 这是北京的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的景象民国初期,陈璇枢上书南京政府,申请举办北京华商电车有限公司的报告封皮此报告未获得批准直到1921年,官商合办的北京电车股份有限公司才成立1921年5月9日,中华民国政府与中法实业银行订立组织北京电车股份有限公司合同合同规定:电车公司总股本400万元,政府认购一半,资金依据1914年12月5日政府与中法银行订立的5厘金币借款合同解决其余200万,由市民认购公司事务分为3处:甲 工程处 乙 营业处 丙 会计处所有工程人员应先尽中国人选用,如用外国人时须先尽法国人选用公司选派有5年以上会计经验中国人一员,与法国人一员为会计处长一切收付款须中法两处长签字后再董事会会长签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到1924年底才通车。
1924.12.18 《晨报》第六版上刊登了《昨日电车开车典礼》的新闻报道:“北京电车公司昨日(17日)上午11时,举行开车式前日该公司即在天安门南面,高搭席棚为会场,各电车周围皆绕以彩帐中外来宾数百余人,电车公司职员皆为招待员,配蓝绸徽章,上缀以小红花另有报道:“电车行开车典礼毕,各来宾即乘车东行计分乘八辆花车,绕行一周,自天安门起点,经东单,东四,至北新桥,过后门及太平仓,经西四,西单至天安门,一点半方散会 下午二时起,除八辆花车外,另加普通车四辆,共为十二辆,绕行全线车上乘客异常拥挤,沿途观者亦人山人海,并无何等故障开办之初,共订购机车底盘96辆,拖车底盘30辆均系英法两国电机厂出品车厢在国内制造,全部用木料制成车身底架则用槽型钢,三角钢制成,共计装成载客机车64辆,拖车30辆各车均为四轮硬轴式机车全长9.2米,机车每辆均装30马力直流电动机两部,分别装在机车头尾两端,可以方便地转换行进方向钢轨为有槽型,每公尺重约48公斤电车线为带槽圆形铜线,直径9毫米.一九二三年,北京开始修建电车轨道,支架电车用的电线电车轨道通过东、西单牌楼中间一孔后,都要急转地拐一个弯,这两座牌楼显然成了障碍物,乃被拆除。
但是那时在东单王府井南口、西单六部口北口还保留下来两座牌楼,是解放后一九五四年拆除的 东四牌楼和西四牌楼建于明初1923年,为通有轨电车将原有牌楼改建加高据1955年3月24日北京人民政府建设局档案记载:“我局于1954年奉指示,拆除东、西四牌楼及北海三座门大高殿牌楼,于1954年12月21日开工,至1955年1月14日竣工1924年12月18日,前门至西直门的第一路有轨电车正式营运,途径西单,新街口,共设7站后来又开辟了新的线路,天桥至西直门,天桥至北新桥,东四至西四等6条线路有轨电车开通方便了北京市民出行,却影响了人力车的生意,以至于后来双方发生了激烈的冲突1990 年 2 月,世界上第一辆 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在德国的不莱梅正式投入使用由于其显著的便利性及综合性能,100%低地板车辆逐渐能成为了现代有轨电车的主流,2000 年之后大部分有轨电车都是 100%低地板形式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目前世界上约有 30 种型号的 6 000 多列 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在近 20 个国家的 60 多个城市运行2012年9月11日,苏州有轨电车高新区1号线公共建设,规划建立22个站点,全长18公里,占地约150亩。
最高运行速度可达70公里,运量每车次可达300人至500人2014年6月28日,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试运行下线路段从高新区管委会站到白马涧生态园站,全长近10公里载人试运行最高时速达到了近60公里苏州高新有轨电车有限公司于2011年4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5亿元苏州高新区从2010年9月开始研究规划有轨电车项目,并于2010年12月完成规划经苏州市政府批准,共规划8条线路,总长116km总体定位为高新区内部公交骨干系统,是苏州地铁的延伸、过渡和补充;是满足客流需求,适应并引导城市发展,展示高新区特色风貌的生态公交系统2012年9月11日,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开工建设,并计划于2014年下半年建成通车随着苏州高新区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交通需求不断增长带来的挑战日益增加,因此,优先发展公交、特别是发展大容量快速公交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的必然选择为落实公交优先,加快公共交通建设,编制了《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现代有轨电车符合高新区“科技、人文、生态、高效”的发展主题,现代有轨电车不同于传统有轨电车,代表了现代交通发展趋势,能够弥补高新区在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运能之间的空档,成为高新区骨干公交网络的组成部分。
现代有轨电车是高新区内部公交次骨干系统,是轨道交通的延伸、过渡和补充,以满足客流需求,适应并引导城市发展,展示高新区特色风貌的的生态公交系统规划确定6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布设有轨电车的道路总长度约116公里(其中,共线段长度约14公里),在规划年形成苏州乐园站、城际站、生态城站、湿地公园站四大综合枢纽1号线:18.8公里将与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换乘,联系中心城区与湖滨片区,作为近、中期太湖大道的骨干公交系统,交通联动将促进湖滨片区快速发展2号线:15.8公里将联系浒通片区和湖滨片区,作为阳山北部骨干公交系统,将起到方便交通作用3号线:9.2公里将与有轨电车1号线一起成为高新区东西向主干线,承担湖滨片区东西向联系功能,促进生态城的发展4号线:17.8公里将承担狮山片区和浒通片区之间次要客流走廊功能,作为轨道交通3号线的补充5号线:20.4公里将满足湖滨片区北部的客运需求,与3号线形成湖滨片区环路线路,加强湖滨片区交通联动6号线:12公里为环太湖旅游观光线,将环太湖主要景点串联,并通过湿地公园枢纽起到客流集散作用2010年底,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委托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编制《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2011年初,启动1号线前期准备工作;2011年3月,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上报市政府审批;2011年4月,成立苏州高新有轨电车有限公司;2011年6月,有轨电车线网规划获市政府批复;2011年9月及2012年3月间,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方案,分别获市发改委批复,并将有轨电车1号线车辆招标文件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2012年6月,为1号线正式开工作准备,1号线沿线道路综合改造工程开始开工建设。
2012年8月,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工程车辆采购(含牵引系统)招标文件获国家发改委批复2012年9月11日,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开工建设2013年12月30日,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全线轨通2014年3月28日,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正线9个牵引变电所实现一次性送电成功标志着有轨电车1号线全线电通2014年5月4日,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首列车通过公路运输的方式运至苏州的2014年6月6日,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首次进行综合调试,这标志着江苏省内首条有轨电车开通进入倒计时2014年6月28日,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试运行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是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第一条线路 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线路走向图线路贯穿苏州高新区,在终点站苏州乐园站与轨道交通1号线和3号线相互换乘,线路全长18.19公里,全线设车辆段1座,控制中心1座,最高运行速度为70km/h,总投资为31.49亿人民币于2012年9月11日开工[1] ,预计2014年下半年建成投运线位于苏州高新区,起点站为苏州乐园站,沿着金山路,珠江路,何山路,建林路,太湖大道等行走,终点站位于东渚的龙安路站共分布22个站点,其中初期设立10个站点。
分别为:苏州乐园站-新区公园站-外企生活服务区站-白马涧生态园站-马涧路站-阳山南森林公园站-高新区管委会站-龙山路站-嘉陵江路站-龙安路站为充分发挥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 “全国第一”的示范效应,苏州高新有轨电车咨询有限公司经区工商局批准注册成立该公司是苏州高新有轨电车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为:有轨电车规划、项目申报、审查策划、项目评估、项目代建、项目管理、运营管理咨询等苏州高新有轨电车咨询有限公司成立后,将继续加强与有轨电车设计、咨询、车辆、设备等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把已有经验转化为市场,在有轨电车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展开业务,为各地有轨电车项目建设提供咨询服务,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集聚该公司已与南京有轨电车项目接触洽谈苏州高新有轨电车有限公司,是苏州高新区管委会直属的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