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60976492
  • 上传时间:2023-12-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为点号和标号点号:句号 问号?; 感叹号!; 逗号,; 顿号、; 分号;; 冒号;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 省略号……; 书名号《》;专名号____;连接号—;间隔号•;着重号·一、点号:点号表示语言(句)中的停顿,一般用在句中或句末1、句号表示一句语完了之后的停顿,一般用在表示陈述语气的句末2、问号用一句话的末尾,表疑问语气3、感叹号用在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4、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5、顿号表示句中并列的词语或短语间较小的停顿6、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7、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引下文二、标号: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1、引号表示引用的部分、人物语言和特别指出的部分双引号内如果还需用引号则用单引号2、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括号内的内容一般不读出来3、破折号A、表解释说明;B、表意思的递进;C、表意思的转折;D、表语言的中断、延长4、省略号A、表文中省略的部分;B、表话语的断断续续;C、表话未说完5、书名号表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等的符号书名号内还需用书名号的用单书名号6、专名号标在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用名的下面。

      7、连接号表连接相关的时间、人、事、物、数字等,占一个字的位置,标字间8、间隔号用在月、日,音译的名、姓,或一本书的篇名和书名之间,标字间9、着重号表示文中特别重要的,需要强调的词语的标号标在字下1)成语作主语这种文艺批评的清规戒律,是非常多的矛盾《鼓吹集》)盛气凌人不对,但必须盛气凌鬼王任重《来一个打鬼运动》)"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鲁迅《记念刘和珍君》)(2)成语作谓语三百来户都欢天喜地,只有王老太太不乐意周立波《分马》)(3)成语作宾语我军只要进入萧墙,周王在紫金城就成了瓮中之鳖,无路可逃姚雪垠《李自成》)至于老章对事故的分析,我认为还是很有益处的,至少可以作为你们今后工作的前车之鉴嘛!(维思峻峰《广大的战线》)"瓮中捉鳖"是动词"成了"的宾语"前车之鉴"是动词"作为"的宾语4)成语作定语他说佛子岭开着五颜六色的花,真是一个大花园!(靳以《到佛子岭去》)游鱼和五光十色的小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峻青《苍松志》)但说谎是他的天禀,他立刻想到一个冠冕堂皇的回答矛盾《子夜》)(5)成语作状语他梦到主逼死他的父亲,一家人忍气吞声埋葬死人,不敢伸冤(巴金《新声集》)(6)成语作补语只是百姓已经不看他们,连行列也挤得乱七八糟不成样子了。

      鲁迅《故事新编·铸剑》)分析成语在句子里所起的作用,是从语法角度来说明成语的性能以及使用范围,了解这点,对学习成语是有好处的但是,要能真正灵活,准确地运用成语,那只有大量地、充分地掌握成语,了解它们的正确涵义和感情色彩,才能写在文章里起到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作用一、 搭配不当1、 主谓搭配不当(大多数是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是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有某一部分不搭配)2、 动宾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要在意思和习惯上搭配,当动词带两个以上的宾语时,常发生后面的宾语与动词不搭配的情况)3、 主宾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必须保持在性质、种类、范围上的一致性,否则就会出现搭配不当的毛病)4、 附加成分与中心词不搭配(定语、状语和中心词不搭配补语和中心词不搭配)5、 关联词语不搭配(关联词语的搭配是比较固定的,不能随便乱搭配)例:(1)他只关心孩子的学习,至于思想质量方面,就不以为然了本句是两个分句组成的复句,后一复句的主语“思想质量方面”与谓语“不以为然”不搭配,应将“不以为然”改为“不关心”二、 语序不当1、 主宾倒置2、 定语、状语内部成分顺序颠倒3、 修饰成分和中心词顺序颠倒4、 词语顺序不合理5、 分句顺序不合理6、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1)解放以来,这个山区的变化对于我们都是非常了解的这句话中,认识的主体是“我们”,认识的客体是“变化”但本句在表诉时却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颠倒,从而产生语病,应将“这个山区的变化”与“我们”的位置颠倒过来三、 成分残缺或多余1、 主语残缺2、 谓语残缺3、 宾语残缺4、 成分多余例:我班学生,一般情况下,大家都能遵守课堂纪录本句前边有主语“我班学生”,结果后面谓语前又出现宾语“大家”显然是多余,姑应删掉“大家”四、 结构混乱1、 结构杂糅(一句话前半句是一个结构,后半句是另外一种结构)2、 语句拼合(要说的两句话硬合在了一起)例:(1)要想真正学点东西,一定要下苦功夫不可修改:“一定下苦功夫”或“非下苦功夫不可”五、 表意不明例如:(1)这个人连老张都不认识六、 不合逻辑1、 概念混乱,主要表现在概念的种属关系相杂2、 照应不周,前文写明两个方面,后文则只提及一个方面,或与之相反3、 推理混乱,句子前后之间没有某种必然的逻辑关系,而硬看作有某种逻辑关系4、 句子关系混乱,颠倒了原因与结果,条件与结果的关系例:学校门口有个卖饮料和汽水的小摊应该删去:“饮料和”或“和汽水”页码 / 总页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