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扩招的积极作用与负面影响分析(精).doc
6页第 20卷第 2期 2000年 6月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JOU RNAL O F NORTHW ESTERN POL YTECHN ICAL UN I V ERSITY(Social SciencesV o l120N o12Jun12000高校扩招的积极作用与负面影响分析徐 琳(西北工业大学高教研究所 ,西安 710072田苍林(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 ,西安 710072摘 要:本文全面分析了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规模所产生的八个方面的积极作用及随之所产生的四个方面的负面影响 ,并对如何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及抑制负面影响提出了看法关键词 :高等教育 ;扩大招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 , 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这为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机会高等教育不仅被认为具有提高全民整体素质 ,促进经济发展的长期功用 ,也被看作可以在中短期内拉动社会需求、促进居民消费、带动教育相关产业的发展 ,进而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手段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规模 (以下简称扩招在给高等教育带来效益和希望的同时 ,也给各高校增加了巨大的压力 ,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就高校扩招带来的积极作用与负面影响进行分析。
一、积极作用1.促进经济增长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和潜在学生约 500 万人 ,如果有 80%以教育消费形式就读 , 每人每年增加 5000 元教育消费 ,则潜在收益每年有 250 亿元因此 ,当前激活教育消费 ,兑现居民支出 ,无异于为拉动内需增添一台大功率发动机由于教育是一种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并具有一定产业性的事业 ,因而 ,投资教育势必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如增加的教学设备需求可以促进制造业和科技、信息等产业的发展;教育科研楼、学生住房和生活设施建设可以促进建筑、装修等行业发展;教育教学活动可以带动文化、咨询等行业的繁荣 ;学生业余活动可以带动旅游、交通、娱乐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 ,随着高校内部改革及后勤社会化的推进 ,一个大学带活一个社区乃至一个城市将成为可能为了支持高等学校的扩招 ,1999 年国家在发行的国债中拨出近 15 亿人民币专门用于扩招学校的基本建设 ,这是我国发行的国债第一次用于教育 ,不仅对改善高等学校办学条件起了 “雪中送炭 ”的作用 ,还由此带来近 40 亿配套资金和更大的隐性投入高校的基本建设和教学设施添置等带动了一定人力、物力的投入 ,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推迟就业 ,缓解了就业压力目前 ,我国 15 至 19 岁就业人数约 4648 万人 ,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 6173%,如果通过为他们其中的一半提供就读机会 ,则可腾出 2300 万个就业机会 1999 年扩招的48 万人 ,就没有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 ,这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又提高了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与此同时 ,教育可通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来间接提供就业机会还应看到 ,大力发展教育产业 ,既能适当推迟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 ,也非常适合目前下岗再就业培训的现实需要而就业队伍中高素质劳动者比例的上升 ,又必然会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满足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扩招尽可能满足了广大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需求 1999 年全国普通高校报考人数为 34118 万,录取率约为 4912%,比 1998 年提高约 13 个百分点 ,使得 1999 年普通高校的考生升入普通高校学习的机会大大增加4.提高了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根据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报告 ,九十年代中期 ,在低收入、中低等收入、中上等收入和高收入的国家中 ,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分别为 619 年、 1017 年、 1117 年、 1413 年。
我国 1998 年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约为 8 年左右 ,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距离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按宽口径计算 ,1998 年才刚达到 9%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统计 ,1985-1995年,各国平均高等教育毛录学率从 1219%到 1612%,其中发展中国家从615%上升到 818%,而发达国家已经从 3913%快速上升到 5916%可见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录学率与国际平均水平差一大截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史表明 :许多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往往会同时伴随着一个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过程鉴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和初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时期 ,高等教育也不可避免地要经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逐步推进的转变过程因此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是我国适应 21 世纪高新科技的突飞猛进、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 ,以及个体接受高等教育迫切愿望的有效对策 ,因此高校的扩招 ,则提高了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5.改变了人民对高等教育的观念有关高校属性的争论已进行了多年 ,在一部分人眼中 ,高等教育是意识形态控制的领域 ,是精英教育 ,在这种传统观念支配下 ,高校的招生权至今并不在学校手中 ,而是被高度集中着。
这便导致一方面是广大群众手中有钱 ,却没处上学 ;另一方面是高校没钱扩大办学规模所以 ,此次高校扩招最直接冲击的就是一些人的观念笔者认为 ,未来高等教育应该是大众的消费 ,一个高中毕业生 ,只要有求学意愿 ,就应该有机会让其接受高等教育 ,至于能否毕业 ,学历含金量如何 ,那就要看学生的个人努力及学校的培养能力了受教育应该是一种特殊的消费 ,而不是特权 ,尤其是在高等教育越来越以就业为目标的现代社会 ,这种趋势是必然的6.促进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得到各级政府、社会的高度重视1999年 10 月底 ,国务院在上海市召开了积极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会议 ,有力地促进了高校后勤改革的进程 ,扩招又为这一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 ,许多地方政府对高校后勤改革予以高度重视 ,一些地方已经率先行动 ,后勤改革已经初步见效许多银行和投资者在经济发展不景气的情况下 ,也看好教育这块既稳定又保险的投资领地 ,主动与学校联系、愿意为学校发展提供建设贷款或投资据了解 ,部分省市通过政府加大投入和银行贷款得到的高校发展建设的资金是十分可观的 ,江苏省今后五年将得到 30 多亿元 ;湖南省 2000 年将扩大 200 万平方米校舍建设 ,今后五年将采用学校贷款 ,省教委还息的办法贷款 15 亿元 ,用于学校建设。
7.拓宽了金融业务的发展空间以银行为例 ,在当前资金有效需求不足、为信贷资金找出路难的情况 ,发展教育为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生存空间从我国当前的社会实际来看 ,大学生的人均生活消费已大大高于国民人均收入 ,且信用程度也比较高 ,因而教育消费贷款风险也相对较低银行可通过对教育事业的扶持 ,使一大批高素质的师生成为潜在的客户群 , 同时也可提高自身的综合效益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出明确的政策信号 :鼓励社会力量为学校提供后勤 ,发展教育产业任何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和企业家如果能抓住机遇 ,投资教育产业 ,对企业的创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 ,经过多年精心培育 ,当前教育产业蓄势待发 ,其迅猛推进必将对经济增长产生强大的 “乘数效应 ”8.提高了高等学校资源的利用率目前 ,我国普通高校每年平均在校生不到 3000 人,与发达国家每校生均 4000 人相比 ,规模偏小且单科类学校太多 ,教育资源浪费严重世界各国高校的教职工与学生比例大约是 1∶ 10,中国高校同比为 1∶3.7,名牌大学可能只有 1∶ 3高校管理基本还是计划经济那一套 ,校、院、系都搞小而全 ,浪费严重据原国家教委对 32 所直属院校精密贵重仪器使用状况调查显示 ,在价值 5 万元以上的 4891 台仪器中 ,年使用机时为零的有 904 台,占总台件数 1815%;年使用机时少于 400 小时的 1480 台 ,占总台件数 3013%。
通过扩招 ,有利于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加强成本核算 ,建立最佳人力、物力和财力结构二、负面影响1.办学条件全面饱和不能否认 ,1999 年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带来的85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第 20 卷“负面 ”影响也是明显的最大的和最突出的问题是办学条件已经到了全面饱和的地步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投入不足 ,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一些高校学生宿舍拥挤、破旧、简陋 ;大多数高校基础设施老化 ,供电、供水、供气设施因资金短缺而年久失修 ,存在很大的隐患 ;高校教学用房、图书馆和仪器设备、食堂和浴室极为紧缺 ,无法满足迅速增加的学生的需要此外 ,一向被社会认为潜力很大的师资也已经处于全面紧张的状态 ,结构性的短缺更加明显2.加大了城乡及地区间的差异高等学校收费标准的提高 ,加大了城市与农村以及地域间的差距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奖、贷学金制度不健全 ,人们消费观念的落后 ,造成一批农家子弟无力上学的现象加剧 ,城市学生录取比例明显提高同时 ,因高校收费政策属地化 ,一些发达地区优惠的收费政策对高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使得高校加大了对这些地区招生指标的投放力度 ,造成西部地区的招生比例明显下降。
尤其是一批中央部属高校下放地方后 ,受地方政策限制 ,也减少了在西部地区的招生量 ,使地域间的差距加剧3.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由于我国对非义务教育的政策逐步放开 ,教育整体协调发展的难度加大 ,今年高等教育一再扩大招生使得大批学生家长和学生追求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意愿更加强烈 ,要求上普通高中读书的比例大大提高 ,因而使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4.影响培养人才的质量高校扩招不仅是一个数量增加的问题 ,而且是一个促进高校大发展的问题 ,因此 , 不能以牺牲人才培养质量为代价但是如果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不能很好地得以解决 ,就有可能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 “滑坡 ”因为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除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外 ,还离不开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如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如果说理论教学可以通过排大课、教师加班加点等办法来勉强弥补的话 (这样也会导致理论教学效果下降和影响教师水平的提高 ,那么 ,实践教学环节则无论如何都要受到影响 , 而正是由于实践环节伸缩余地较大 ,有些学校就可能会在这些环节上做文章 ,采取 “偷工减料 ”的办法 ,这就必然严重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高校扩招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机会 ,提高高校资源的利用率、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与此同时 ,扩招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我们必须加强管理 ,使扩招的积极作用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提高国民素质 ;同时 ,我们必须正视扩招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和困难 ,通过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育投资体制等来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