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代的发展需要逻辑.doc
6页时代的发展需要逻辑[摘 要]本文就针对目前国外普及逻辑学 ,即一些发达国家从中学就开始开设逻辑学知识 ,从青少年时期 ,就开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而我国仅在高校的某些专业开设这门课 ,并且还有消减的趋势 ,提出了一些看法 ,认为当前我们应当重视中学的逻辑知识教学和逻辑思维训练 ,这对于开发青少年的智力 ,提高国民素质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关键词 ]逻辑思维 思维习惯 逻辑推理作者简介 :王春丽 (1982-),女 ,河南省周口市人 ,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逻辑学研究一、西方人的逻辑观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 ,那就是 :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系统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 ,中国的先哲没有走上这两步 ,那是用不着惊奇的 要是这些发现在中国都作出了 ,那倒是令人惊奇的事[1] 西方科技发展史告诉我们 :两千多年前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从几何学中吸取营养建立起来的形式逻辑系统 , 一直是西方自然科学的有力工具 ,正因为如此 ,后人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著作命名为 《工具论》 ,亚里士多德本人在西方被尊称为“逻辑学之父” ,并且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时期 ,被西方人当作神灵顶礼膜拜。
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由于实验自然科学的兴起 ,又促成了探求因果联系的归纳逻辑的诞生 ,从此 ,归纳逻辑成了逻辑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归纳逻辑作为科学认识的一种重要方法 ,又反过来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正因为如此 ,归纳逻辑的奠基人 , 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 .培根被公认为实验科学的始祖西方人是深深懂得逻辑对于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的 ,故《大英百科全书》 把它列在五大学科的首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制的学科分类 ,将它列在七大基础学科的第二位 对比之下,逻辑学在我们中国的地位确是十分可怜的二、中国有不重视逻辑的传统虽然与亚里士多德差不多同时的战国时期 ,墨家 ,名家等学派就开始了逻辑的研究 ,但长期以来 ,这门学科一直受到冷落和歧视 ,甚至被视为异端 ,受到扼杀和禁锢远的且不说 ,解放以后 ,由于“左”的影响 ,形式逻辑就被当作“形而上学”几次受到批判直到粉碎“四人帮”以后 ,这种局面才得以扭转,在科学研究中和大学讲台上 ,逻辑才有了一席之地然而比起西方来 ,我们已经大大的落后了许多新兴的逻辑分支,我们对之还相当陌生 ,有的在国内还是空白 ,甚至连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中那一点最基本的知识 ,要在群众中普及还十分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 ,消弱或者不重视中学的逻辑知识教学和逻辑思维训练 ,恐怕只会贻误我们的下一代 ,进一步拉大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了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生前说过 :“语文水平的提高 ,有赖于逻辑思维的提高 ”“要紧的是教学生怎样运用思维 ” [2] 这确是真知灼见 中学生正处在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学一点逻辑知识有助于逻辑能力的提高 对中学生来说 ,学点逻辑推理知识 ,很有必要实际上 ,逻辑推理不仅仅对于构思作文是首要的 ,在理解课文、分析问题、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严密性等方面 ,都是离不开的可以说 ,逻辑推理能力是中学生必备的思维素质之一但有关这方面我们不是做的太多 , 而是做的太少了 记得前几年 ,中学语文课本上增添了一些逻辑知识 ,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然而刚用了几年 ,就给删掉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缺憾三、受民族思维习惯的影响我们过去之所以不重视逻辑 ,除了“左”的影响外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说 ,与我们民族的思维习惯 ,思维特点也不无关系我们的理论思维一向不发达试想 ,从古到今 ,我们有过多少学派 ,多少权威 ,可是 ,真正拿的出一套理论体系的却没有几个这也难怪 ,两千年来以农业和小手工业位主体的生产方式,靠师父带徒弟来传授生产技艺的传统养成了方法 ,养成了简单的模仿前人 ,效法祖宗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一切都依赖现成的榜样 ,现成的模式 ,不想或很少想到去问一个“为什么”。
诚然 ,我们有引以骄傲的“四大发明” ,还有“一百个世界第一” ,但仔细想想 ,这些“发明” ,“第一”基本上都属于工艺技术 ,不需要也没有什么理论 ,火药的发明人不会想到研究它的化学成分 ,火箭的首创者也无需解释火箭上天的动力学原理 ;自然 ,也有人关心日食 ,月食 ,洪水 ,地震 ,但也仅限于客观的记载 ;翻翻我们历代思想家 ,理论家 ,改革家的浩卷繁帙 , 雄文巨著 ,有的是引经据典 ,托譬设喻之类 ,就是缺乏科学的论证,严密的推理 ,一句话 ,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理论思维久而久之,我们的理论思维比起喜欢探求客观世界奥秘 ,凡事都要追根穷源 ,不搞个水落石出不肯罢休的西方人来 ,自然就差的远了理论思维越是不发达 ,就越轻视将推理论证的形式逻辑 ;越轻视逻辑 ,理论思维就越上不去这里是否也存在着一个“怪圈”呢 ?四、面对目前的形势 ,我们应该作出抉择恩格斯指出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逻辑思维能力反映着一个人的理论思维水平在新的世纪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 要同国际教育接轨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施展才华 ,而较高的逻辑素养则是一个人施展才华的基本功。
因此 , 必须重视逻辑教育 ,深化教育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 ,尽快提高青年学生的逻辑素养 ,开发青少年智力 ,提高国民的素质 ,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与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 ,继承、发展马克思的人学思想 ,具有一致性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当代演绎 ,而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是 “以人为本” 思想的体现今天我们感到逻辑难学 ,也许正是由于逻辑思维能力薄弱 ;有些教师感到逻辑难教 ,可能也是由于自身逻辑知识欠缺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回避逻辑知识的教学以及推广工作 ,干脆来个“取消主义” ,而恰恰相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应该通过后天大的加强锻炼 ,加强练习 ,来提高人的思维、智力 ,以使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的锻炼美国教育学家费正清曾经说过一句话 ,科学没有发展与中国没有更完善的逻辑有关那么,怎样给中学生传授逻辑基本知识 ,怎样把这些知识渗透到平时的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去 ,怎样配合教学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也有待于热心这项工作的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 不断总结我相信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深入 ,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而积极投身到这项工作中来。
参考文献[1] 何向东 : 改革逻辑教材服务素质教育中国大学教学2005 年第 2 期[2] 许海丽 : 关于高校逻辑学教学的思考高教高职研究2007 年第 26 期[3]王军宏 : 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报/ 2 001年/07 月/11 日/第 B07版[4]杨建全 : 中学生应学点逻辑学西北职教11期[5] 马克思、恩格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6] 邴 正 : 《当代人与文化》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