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docx
7页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姓名:卢旭 学号:09062028 九院三大队九队 网络工程专业摘要: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它们所涉及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互相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限度核心词: 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Abstract: Biodiversity refers to all life on earth (animals,plants,microorganisms,etc) they contain genes as well as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ose organisms and the environment posed by the degree of diversification of ecosystem.Keywords: biodiversity, biological evolution.一、生物多样性的来源与发展 (一)地球上生物演化的历史地球上迄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用放射测定法测出的年龄是38亿年但是,通过测定陨石和月球岩石的年龄以及其她天文学的证据表白,地球与太阳系的形成大概在46亿年前(彭奕欣、黄诗笺, 1997)。
1、前寒武纪 (5.7亿年前)通过对1978-1980年澳洲西部出土的丝状化石的研究,表白大概在35亿年前,地球上便浮现了原核生物最早的原核生物也许是异养生物在南非的岩石中所发现的化石表白,距今31-34亿年前蓝藻类(蓝细菌)开始形成蓝藻是可以进行光合伙用的原核生物大概在20亿年前,光合伙用所释放出来的氧气使大气层中开始具有氧气,这也许会导致许多厌氧生物的灭亡,但甲烷细菌以及它们的近缘种类仍然在无氧的环境中存留至今由蓝藻和其她原核生物占优势的时代大概历时20亿年最早的真核生物的浮现大概在距今14-15亿前真核生物的来源是生物演化史上的一种重大事件,由于随着着真核生物的形成,染色体、减数分裂和有性繁殖开始浮现在前寒武纪(8-6.7亿年前), 真核生物中的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中的几种门便形成了,动物与植物开始浮现分化到前寒武纪结束时,腔肠动物、环节动物或节肢动物等几种动物的门开始形成2、古生代寒武纪(5.7---5.05亿年前):在大概距今5亿9000万年前,类型丰富多样的无脊椎动物的浮现标志着寒武纪的开始在这个时期,以三叶虫为代表的节肢动物门以及腕足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多孔动物门、棘皮动物门的许多纲开始形成。
这些门类存留至今,仍然有某些种类生存下来在距今5.1亿年前的海相沉积中,发现了最早的脊椎动物的遗迹-甲胄鱼外甲的碎片在寒武纪时,所有动物的门都已经形成了奥陶纪(5.05---4.38亿年前):许多动物的门浮现适应辐射,形成了大量的纲和目例如棘皮动物形成了21个纲,腔肠动物门中珊瑚纲也开始浮现了奥陶纪时期,无颌、无鳍的甲胄鱼大量浮现并留下了完整的化石志留纪(距今4.38-4.08亿年前):生物多样性增长,无颌类浮现多样化同步,有颌类中的盾皮鱼开始浮现维管植物(蕨类)和节肢动物(蝎子、多足类)开始侵入陆地泥盆纪(距今4.08-3.60亿年前):珊瑚和三叶虫发生大规模的适应辐射;头足类浮现无颌类和盾皮鱼达到多样性的高峰泥盆纪被称为"鱼类的时代",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陆续来源并随后发生了适应辐射与此同步,两栖类、苔藓、维管植物(蕨类、裸子植物)和昆虫来源于这个时期 石炭纪(距今3.60-2.86亿年前):陆生孢子植物(蕨类)繁盛并形成大面积的森林,两栖动物的种类多样化,并浮现最早的爬行类昆虫发生适应辐射,某些原始的目(直翅目、蜚蠊目、蜉蝣目、同翅目等大量浮现3、中生代二叠纪(距今2.86-2.48亿年前):爬行动物浮现适应辐射,兽孔类成为占优势的类群;昆虫的各个类群多样化,形成了蜻蜓目、半翅目、脉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等类群。
菊石大量增殖三叠纪(距今2.48-2.13亿年前):菊石第二次大规模增殖,海洋无脊椎动物的某些类群(如双壳类)的多样性增长裸子植物开始占优势爬行类浮现适应辐射,形成了龟类、鱼龙、蛇颈龙和初龙类(进一步形成植龙、鳄类和恐龙)初期哺乳动物浮现大陆开始漂移侏罗纪(距今2.13-1.44亿年前):恐龙多样化,翼龙、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等种类浮现原始鸟类(始祖鸟等)浮现古代哺乳动物、裸子植物占优势大陆继续漂移白垩纪(距今0.65-1.44亿年前):大多数大陆分隔开来,恐龙继续适应辐射并在本期结束时灭绝最早的蛇类浮现并发生适应辐射具有现代鸟类特性的傍晚鸟浮现被子植物和哺乳类开始多样化,有袋类与有胎盘类哺乳动物开始分化4、新生代第三纪(距今6500-200万年前):被子植物大规模的多样化,并成为在森林中占优势的构成成分昆虫发生适应辐射,并形成了大多数的现代科脊椎动物的许多现代科已经形成第四纪(距今200万年前到目前):冰川反复浮现,大型哺乳动物(如剑齿虎、猛犸象、大型的美洲野牛等)绝灭,人类浮现二)物种形成(speciation)的基本方式从原有的物种中形成一种新的物种,称为物种形成对于新的物种形成的机制有不同的假说,但基因突变、自然选择是两个基本的过程。
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起了十分核心的作用根据成种的区域,大体可以分为异域型、同域型和邻域型三种1、异域型的物种形成一种物种的多种种群生活在不同的空间范畴内,由于地理隔绝使这些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浮现障碍,导致特定的种群积累着不同的遗传变异并逐渐形成各自特有的基因库,最后与原种群产生生殖隔离,形成新的物种2、同域型的物种形成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物种,由于资源的限制和种群内部的剧烈竞争,导致生态位浮现分化占据不同生态位的群体浮现基因交流的障碍,通过生殖隔离而形成新的物种3、邻域型的物种形成有些物种的分布区很广但扩散能力较差,在其分布区的边沿地带的某些种群,由于栖息地环境的差别而形成基因交流的阻碍,逐渐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基因库,并形成生殖隔离,最后形成了新的物种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和意义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未得到有效控制全国有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4000~5000种,占总数的15%~20%野生植物如苏铁、珙桐、金花茶桫椤等已濒临灭绝上世纪在国内已灭绝的野生动物有普氏野马、高鼻羚羊接近和濒临灭绝的有蒙古野驴、野骆驼和普氏原羚等《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中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个物种。
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和生境,提高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是国内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一)目前国内生物多样性现状1、生物入侵,威胁国内生物物种的安全,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世界上100种最坏的外来入侵物种约有一半入侵中国每年全国因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美国白蛾等森林害虫入侵危害森林面积达150万公顷某些生物学家指出,一旦某种“生物入侵者”在新的环境中站稳脚跟,开始大规模繁衍后,其数量将很难控制虽然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很强的动植物,人们仍旧束手无策例如原产南美洲的水葫芦,上世纪入侵上海,年年顽强地在黄浦江、苏州河水面滋长蔓延,成为上海市改善水质和水面环境的大敌,有关部门每年都不得不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打捞水葫芦2、生物遗传资源流失严重生物遗传资源是指具有实用或潜在实用价值的任何具有遗传功能的材料,涉及动物、植物、微生物的DNA基因、基因组、细胞、组织、器官等遗传材料及有关信息,是生物科学研究重要基本、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国际上已将对生物遗传资源的占有状况作为衡量一种国家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发达国家采用多种手段,不断从发展中国家收集、掠夺生物遗传资源,并通过对世界生物遗传资源的控制,进而加速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占有和经济垄断。
国内是世界上生物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发达国家掠取生物遗传资源的重要地区国内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有量居世界首位,国内拥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脊椎动物6千多种,均居世界前列,是世界8个作物来源中心之一,在漫长的农牧业发展过程中,哺育和驯化了大量经济性状优良的作物、果树、家禽、家畜物种和数以万计的品种国内是大豆的原产地,野生大豆资源占全世界的90%以上,合计6000多种但是目前国外某些国家作物基因库中保存的大豆资源却达2万多份,诸多原产于国内的大豆资源已经成了外国的专利产品,国内已从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变为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国内生物遗传资源的引进、输出处在失控阶段,非法带进带出境的生物物种资源量远远超过官方渠道互换的进出口数量 3、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后果十分严重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食用野生动物的状况愈演愈烈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促使野生动物资源过度开发,是推动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的原动力,已对国内及周边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导致危害。
加快野生动物管理和可持续运用的立法进程,特别是完善作为食品的野生动物的管理和立法,倡导新的饮食文化和饮食观念,已经刻不容缓对转基因作物的政策不明确,影响较大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家研制出越来越多的基因农作物这些农作物可以像一般农作物同样在田地里生长,但是却能产生一般农作物所不能产生的药物和化学物质正由于如此,人们十分紧张这些作物一旦不慎流入食物中,将会带来可怕的劫难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球共同的大事,最重要的是要行动,这必须所有缔约国广泛合伙,积极行动,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导致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对濒临灭绝的物种、破坏严重的生态系统和遗传资源实行有效的保护和急救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全人类共有的珍贵财富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也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步,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人们依托生态系统净化空气、水,并丰腴土壤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每一种物种的绝迹,都预示着诸多物种即将面临死亡二)生物多样性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
1、生物多样性为人们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人们的食物所有来源于自然界,维持生物多样性,人们的食物品种会不断丰富,人民的生活质量就会不断提高2、生物多样性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的黄河流域曾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在几千年此前,那里有着十分富饶的土地,其间树木林立,百花芬芳,多种野生动物到处出没但由于长期的战争及人类过度地开发运用,黄河流域已变成生物多样性十分贫乏的地区近年来由于人工植树等措施,生态环境才得到不断改善3、生物多样性还在大气层成分、地球表面温度、地表沉积层氧化还原电位以及pH值等方面的调控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地球大气层中现今的氧气含量约为21%,这重要应归功于植物的光合伙用在地球初期的历史中,大气中氧气的含量要低诸多据科学家估计,如果植物停止了光合伙用,大气层中的氧气将会由于氧化反映在数千年内消耗殆尽维持生物多样性,将有益于某些珍稀濒危物种的保存任何一种物种一旦灭绝,便永远不也许再生,那么人类将永远丧失这些珍贵的生物资源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保护濒危物种,对于人类后裔繁衍,对科学事业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种物种一旦灭绝,它的基因将很难保存,那么目前的转基因在后来很也许就缺少很重要的基因提供者,如今每一种生物都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