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四单元教案.pdf
22页第四单元 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围绕“预测”这一阅读策略进行编排,包含一篇精讲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和两篇略读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小狗学叫》 ,以及“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习作:续写故事”和“语文园地” 教学本单元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注意教学目标层层推进,增强整组教学意识要从唤醒学生边阅读边预测的意识开始,实践并总结预测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按序分解教学梯度,逐步达成教学目标, 再尝试运用由课内学习延伸至课外阅读, 逐步培养边阅读边预测的习惯二是为了突显阅读策略的教学主线,课前不要求预习,以确保课堂教学过程中预测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三是策略单元的课文教学不同于常规单元,更强调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通过讨论、比较和交流等,引导学生切实掌握预测这一策略,感受阅读的趣味,体验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 1.认识 23 个生字,读准 5 个多音字,会写 13 个字,会写 13 个词语 2.能一边阅读一边预测,知道预测有不同的角度,预测要有一定的依据,预测的内容跟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3.能将自己的预测与实际内容进行比较,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
4.阅读《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小狗学叫》等不完整的故事,能预测故事的结局 5.能根据插图和提示续写故事,把故事写完整 6.了解引用人物所说的话可以有 3 种不同的形式,并仿照其中一种形式写句子 三、教学重点 1.认识 23 个生字,读准 5 个多音字,会写 13 个字,会写 13 个词语 2.能一边阅读一边预测,知道预测有不同的角度,预测要有一定的依据,预测的内容跟 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四、单元课时分配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2 课时 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1 课时 14*小狗学叫……………………………………………………………………… 1 课时 口语交际……………………………………………………………………………1 课时 习作…………………………………………………………………………………1 课时 语文园地……………………………………………………………………………1 课时 主备人:罗米蛟 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教学目标 1.认识“暴、凑”等 7 个生字,会写“准、备”等 13 个字,会写“变成、门板”等 13个词语。
2.能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知道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中的一些线索,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进行预测,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3.懂得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教学重点 能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知道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中的一些线索,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进行预测,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教学难点 懂得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流程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暴、凑”等 7 个生字,会写“准、备”等 13 个字,会写“变成、门板”等 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能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 知道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中的一些线索进行预测 教学环节 一、自研自探环节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标出课文自然段,圈出生字,反复认读和识记生字 3.会认“暴、凑、喵、孵、叽、偶、尔”6 个生字和会读“变成、门板、准备、暴风雨、安心、睡觉、主人”等词语 4.会写“准、备、等、暴、睡、壁、砍、蜘、蛛、漂、撞、饱、晒”等 13 个生字 二、合作探究环节 1.小对子互读“我会认”里的 6 个生字和 14 个词语,识记“我会写”的 13 个生字。
提示: “我会写”的生字要求观察字的结构,可用加一加或减一减的识字方法 (1) 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 睡、壁、蜘、蛛、漂、饱 (2)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撞:扌+童 晒:日+西 砍:石+欠 (3)组词巩固:如“等待、暴风雨、准备、暴风雨、睡觉、蜘蛛、墙壁、撞到、日晒 ” 2.小对子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字音 三、展示提升环节 1.小明星带领读词语或开小火车读 2.小明星指导书写“准、备、等、暴、睡、壁、砍、蜘、蛛、漂、撞、饱、晒”等 13个生字观察生字田字格课件, 弄清生字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准、睡、砍、蜘、蛛、漂、撞、饱、晒”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壁” “土”要写得宽 教师个别重点指导: “准”字,左右结构,左边是两点水,右边是个“隹” ,不是“住” ,中间的单人旁基本接近竖中线 “暴”字,上中下结构,注意上面的“日”写得扁一些,最下面不是“水” ,中间的“共”的第二横压住横中线上 四、自研自探环节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合作探究环节 (2)全班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写了一栋一百多岁的又破又旧的老屋,很久没人居住,就要倒下时,分别听到了小猫、 老母鸡和小蜘蛛的恳求, 于是它继续坚持着, 没有倒下,最后因为小蜘蛛的故事没有讲完,所以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的事。
) (3)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后面可能发生的事情 六、学习小结 1.小明星对本节课学到什么知识进行小结 2.教师对这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预测的方法)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进行预测,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2.懂得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教学环节 一、复习回顾,激发兴趣 1.出示课文词语,开火车朗读 2.引导学生回忆故事的大概内容 3.出示老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评价指名说话: 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屋 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屋 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屋 4.同学们说得真好,图中的老屋看上去那么老,那么旧,那么慈祥,他想倒下去,却总也倒不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在它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寻找答案板书课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二、听讲故事,学习预测 (一)听讲第 1~5 自然段,学习根据插图预测 1.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课文第 1~3 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第一次读的时候,觉得老屋会不会答应小猫的请求? 2.课件出示插图: 学生观察,注意老屋的神情。
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屋?它会答应吗? 所以说文中的插图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猜想,这也是阅读童话故事的好办法 3.同桌互读文章的第 1~5 自然段思考: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小猫和老屋的对话? 讨论:老屋、小猫的话分别应该怎样读? 4.学生朗读,教师相机指导、评价 5.学生根据第 1~5 自然段的内容讲故事 (二)听讲第 6~9 自然段,学习联系生活预测 1.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课文第 6~7 自然段,引发猜想,第一次读到这儿的时候,你觉得老屋会不会答应老母鸡的请求?为什么? 2.围绕学生讲到的第二种情况,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想:比如,你在写作业时,同学过来问你借铅笔,你会怎么办?过了一会儿,他又来借橡皮,你会怎么想?又过了一会儿,他又来问你借尺子,你又会怎么想? 3.师小结:读童话故事时,可以借助插图预测后面的故事情节,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预测 4.通过后面的故事情节,我们得知老屋最终答应了老母鸡的请求这个结果和一部分同学的预测是不相同的这时你是怎么想的? 5.请同学分角色朗读故事的第 6~9 自然段 6.学生根据第 6~9 自然段的内容讲故事 (三)听讲第 10~12 自然段,学习联系上下文预测。
1.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课文第 10 自然段,引发猜想:听到这儿,你产生了什么想法?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2.师:是的,同学们猜得很对,蜘蛛也来请老屋帮忙了我们在预测故事时,还要学会联系上下文那就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预测:小蜘蛛来请老屋帮忙,老屋会答应吗?为什么? 3.故事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请同学朗读第 12 自然段 4.请同学们根据第 10~12 自然段的内容讲故事 (四)听讲第 13~17 自然段,明白道理 1.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课文第 13 自然段,同学们猜一猜老屋会倒吗?为什么? 2.是的,老屋可能不会倒了,因为老屋太善良了,不忍拒绝其他小动物的请求 3.思考:你们喜欢老屋吗?为什么?你觉得老屋幸福吗?为什么? 三、拓展练习 1.同学们读了很多的童话故事,请选择一篇童话故事讲给同桌听 2.对这个童话故事后面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把预测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教学目标 1.认识“萝、卜、愁、沾、晾”5 个生字。
2.能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的内容,感受边读边预测的好处和乐趣;预测能有一定的依据,并能根据故事的实际内容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 3.能尝试根据文章或书的题目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 对预测的故事产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的内容, 感受边读边预测的好处和乐趣;预测能有一定的依据, 并能根据故事的实际内容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 能尝试根据文章或书的题目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对预测的故事产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学前准备 1.预习提纲 (1)通过查阅字典,进行生字预习,读准字音 (2)回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预测方法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环节 一、猜谜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一个胖娃娃,埋在地底下,头顶绿襟穿红褂,夏天播种秋天拔,小兔子们最爱他 ”学生猜谜语,教师小结:其实这是胡萝卜啊 2.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胡萝卜图片)谁爱吃胡萝卜?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胡萝卜先生的故事 4.介绍作者: 王一梅,儿童作家,共发表短篇童话 300 余篇,出版作品八十多部,获得了许多奖项今天,她给我们带来的这个故事名字叫作——“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
齐读课题 (板书: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课文,感受文章大意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横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3.请全班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文章主要讲了哪几件事? (按提纲“胡萝卜先生刮胡子胡萝卜先生吃果酱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帮助放风筝的小男孩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帮助鸟太太”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 4.检测生字词的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萝、卜、愁、沾、晾 (1)学生借助字典预习生字,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加偏旁:秋+心=愁日+京=晾 形近字辨析:萝—箩沾—粘 减一减:“下”减掉横就是“卜” 三、再读课文,练习预测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用上一节课学到的方法,把自己的预测简单地写在旁边 2.小组合作交流 (1)互相交流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猜想的内容,并说说为什么要这么预测 (2)集体交流: 学生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预测的内容以及这样预测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 3.师小结:同学们学会了运用上节课学到的方法来预测。
预测时,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常识,可以联系课文内容,也可以观察插图,当自己的预测和故事实际不太一致时,还学会了调整自己的想法,接着阅读和预测 四、熟读课文,想象续编 1.读到这儿,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越长越长,派上了各种用场 ) 2.请学生朗读小男孩用胡子当风筝线的部分说说,小男孩为什么这样做?(风筝线不够了,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够长,可以用来当风筝线 ) 3.朗读小男孩的话,你从他的话中读出了什么?(绳子很长,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 4.故事还没有讲完,你认为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你为什么这么想?先自己仿照着课文说一说,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5.请学生全班交流 6.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还会发生什么事呢?展开你的想象,继续猜想后面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仿照着课文自由编故事 7.听老师把故事讲完,听后说说和自己的预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板书设计 14*小狗学叫 教学目标 1.认识“讨、厌”等 11 个生字,读准“吗、担”等5 个多音字。
2.能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做到预测有一定的依据 3.能预测故事的结局,并将自己的预测与原文进行比较,体会预测的多样性,感受边阅读边预测的乐趣 教学重点 1.能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做到预测有一定的依据 2.能预测故事的结局,并将自己的预测与原文进行比较,体会预测的多样性,感受边阅读边预测的乐趣 教学难点 能运用预测策略阅读课外书 教学准备 1.利用网络或图书查找有关童话的相关资料,了解童话的特点,为课文的学习做铺垫 2.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环节 一、听音揭题,练习预测 1.播放小动物的叫声,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发出的声音播放小狗、牛、鸡的叫声 2.小结揭题:每一种小动物都会叫,它们的叫声都很独特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只不会叫的狗 3.板书课题:14*小狗学叫 齐读 4.第一次读到课题时, 你能猜出课文可能讲一个什么故事吗?课件出示题目, 并预测内容 二、朗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分角色朗读课文 (1)明确课文中出场人物的名单、人数;分组指定主要人物和人数,注意几个主要角色的对话和朗读时的重音、声调、节奏揣摩人物心理,把握角色形象选定、分配角色,进行朗读。
(2)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2.字词学习 课件出示: 干吗 讨厌 发怒 批评 来访 担保 压根 差不多 忍着 模仿 中弹 发疯 汪汪 搞不清 (1)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遇到不会的和同桌互相请教 (2)学生代表朗读词语,集体读词语 \ (3)学习本课多音字:吗、担、压、中、弹 3.小组合作交流: (1)每人轮流说说自己对接下来发生的故事的预测,并说说这样猜想的原因 (2)小组汇报:说说预测到的内容,以及是根据什么预测的 三、再读课文,预测结局 1.自由读课文,你知道故事中讲了哪几个重要人物吗? (小狗、小公鸡、狐狸、杜鹃、猎人) 2.你能说一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 (小狗不会叫,小公鸡教它叫,它“喔喔”叫时差点被狐狸吃掉后来杜鹃又教它叫,它“咕咕”叫时却差点被猎人打中,于是小狗开始跑啊 ,跑啊……) 3.这个故事没有讲完,课文中出示了三种结局,三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结局可能是怎样的? 4.小组合作交流 (1)轮流说一说自己对故事结局的预测,并说说这样预测的理由 (2)听了同学们的预测,说一说自己认同的预测的内容 6.不会叫的狗的奇遇故事结束了,你有什么话要对小狗说吗?(小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一味地模仿别人,要学会做真正的自己。
)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能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2.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能有礼貌地回应 3.能向家人讲述同学名字里的故事 教学重点 1.能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2.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能有礼貌地回应 教学难点 能向家人讲述同学名字里的故事 教学准备 1. 预习: (1)预习了解老舍先生 (2)向父母了解自己名字的由来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称叫“点兵点将” 老师的手指点到哪位同学,那位同学就响亮、清楚地把自己的名字报出来,好吗? 老师手指指向班中任意一位学生 …… 你们的名字真好听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自己的名字吧 (板书课题:名字里的故事) 二、教师示范,名人故事引航 (课件出示:老舍先生图片 ) 1.同学们,你们认识他吗? 他是老舍先生他原名是舒庆春,还有一个名字是舒舍予 老舍先生、舒庆春、舒舍予 师:是的,舒庆春是他的原名同学们预习得很棒,那同学们知道他为什么叫“舒庆春”吗? 2.同学们知道他另一个名字“舒舍予”的由来吗? 他上学时,为自己起的名字他把自己的“姓”拆成两半,成为“舍予”二字 “舍予”二字是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的意思,也有奉献自己的意思 三、学生练习,讲述故事 1.现在你能像老师一样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吗?自己先练一练谁来给大家介绍? 2.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抓住讲话的主要内容来介绍,还能有礼貌地回应接下来我们赶紧在小组内互相说说自己名字里的故事吧 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小组选出代表汇报交流成果 4.每个人的名字都有一个故事,每个人的名字都托着父母对我们的期待与关爱, 通过了解小朋友的名字,我们还发现了汉语言文字的秘密与趣味。
让我们好好珍惜自己的名字,珍惜父母对我们的关爱今天回去后,与家里人说一说,你从同学的讲述里知道了哪些新鲜事 习作:续写故事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插图和提示续写故事,把故事写完整 2.能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内容 教学重点 能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内容 教学难点 能根据插图和提示续写故事,把故事写完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环节 一、回顾引入,揭示话题 1.教师谈话:同学们,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到了一个重要的读故事的方法,那就是边读边想, 并能够根据故事中所给的信息或者已有的生活经验、 常识等给故事进行预测这样阅读故事,不仅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故事情境中,而且也让阅读成了一种有趣的过程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将这样的方法运用到学习中,通过想象续写故事吧 2.板书:续写故事 引导学生明确“续写”的意义,接着按给出的内容编创故事,让故事更加完整、精彩 二、指导看图,审清题意 1.课件出示主题图,请学生朗读习作要求 2.说说这次习作要我们做什么 3.学生交流明确: (1)看图,了解图上的故事。
想象接下来的事情,能把故事续写完整 (2)写完后,把故事连起来读一读,能把其中明显错误的地方用修改符号改过来 (3)和同学互相交流故事,说说自己更喜欢谁写的故事 4.指导看图:请大家按顺序看图画,思考图画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5.指名交流 6.总结看图的方法 (1)这些图上都有气泡框,你能发现这些气泡框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事吗?(有的是同学们说的话,有的是学生心里的想法 ) (2)气泡框告诉我们故事中人物的语言与想法,帮助我们读懂图画中的故事但我们看图还要关注人物的神情、动作等细节,这样才能读懂人物的心情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神情,猜想一下他们当时的心情 (4)组织交流: 同学们交流时脸上带着笑容,每个人都很开心,而李晓明有些忧伤,不是很开心 (5)讲故事的时候,把这些内容放进去,故事就生动多了 7.把故事的前半部分连起来说一说 8.指名说,教师评议 三、编写故事,自主评价 1.指导拟题:引导学生围绕三幅图画的中心词“过生日”给故事拟定一个简洁、准确的题目, 教师提醒重点应在第二幅图画, 从小男孩的角度去体会过生日的感觉如难忘的生日、特别的生日……)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图画内容的准确感知,将三幅图画中所呈现的故事内容用文字记述下来,同时展开合理预测并补充第四幅图画,将故事编写得更加完整具体 3.学生自主完成习作初稿教师巡视了解完成情况,及时给予个别学生指导,提醒他们抓住几幅图之间的关联和顺序展开描写 4.指导学生自主评价习作 第四次习作讲评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总结运用预测策略的好处,知道在课外阅读中要自觉运用预测策略。
2.能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自主认识“典、基”等7 个生字 3.能结合语境读准“假、几、中、处”等4 个多音字的读音 4.能说出“百发百中” “四面八方” “七上八下”等 9 个成语的构词特点,并说出其他类似的成语 5.能了解引用人物所说的话可以有 3 种不同的形式,并仿照其中一种形式写句子 6.朗读、背诵与团结合作有关的俗语 教学重点 1.能结合语境读准“假、几、中、处”4 个多音字的读音 2.能说出“百发百中” “四面八方” “七上八下”等 9 个成语的构词特点,并说出其他类似的成语 教学难点 能了解引用人物所说的话可以有3 种不同的形式,并仿照其中一种形式写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总结运用预测策略的好处,知道在课外阅读中要自觉运用预测策略 2.能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认识“典、基”等7 个生字 3.朗读、背诵与团结合作有关的俗语 教学环节 一、交流平台 1.谈话导入:同学们,本单元我们阅读了几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我们知道,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顺着故事情节预测说一说,你们学会了哪些预测的方法? 2.预测时要注意什么呢?预测这种方法还可以用在哪些学习活动中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你读书时的好方法在小组内交流。
4.在学生交流到相关方法时,教师引导学生举例说明 如,在图书馆找书时,你是如何运用预测的方法来选书的? 在查找资料时,面对那么多的资料,你是如何运用预测的方法来选择的? 5.小结:预测是阅读故事的一个好办法,但也可以用在其他学习活动中, 关键是要养成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二、识字加油站 1.小组学生合作,查字典完成表格及题目 (1)用音序查字法完成表格 查带点字 音序 音节 词语的意思 车轴 基础 佳节 盲人 (2)用部首查字法完成下列各题 阁:部首是____,再查____画,组词____ 唐:部首是____,再查____画,组词____ 2.展示学生完成的表格,师生评议 3.教师小结 4.认读生字:指名读,指名领读,齐读 5.识记生字 三、词句段运用 (一)多音字辨析 课件出示: 假期 假扮 假装 假日 几乎 几百 茶几 窗明几净 中毒 中奖 中间 猜中 处罚 处分 到处 处理 1.要求学生朗读每组词,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再想想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可以与同桌相互交流 2.指名读每组词,指导读准字音 3.说一说, 你从每组的带点字中发现了什么? (多音字在不同的词语中, 表示的意思不同,读音也就不同) 4.说说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和不同意思。
再分别用两个读音组词 “假”在“假期、假日”这些词语中表示“放假” ,读“jià” ;在“假扮、假装”这些词语中表示“不真实” ,读“jiǎ” “几”在“几百”中表示“数目不定” ,读“jǐ” ;在“窗明几净、茶几”中表示“小桌子” ,在“几乎”中表示“很接近” ,都读“jī” “中”在“中奖、猜中”中表示“正好对上或合上” ,在“中毒”中表示“受到” ,都读 “zhòng” ;在“中间”等词语中读“zhōng” “处”在“处罚、处分、处理”等词语中有“处理、安排”的意思,读“chǔ” ;在“到处”等词语中表示“地方” ,读“chù” 多音字方法指导: “据义定音”的方法,即根据一个字在具体词语或句子中表示的意思来判断这个字的读音 5.齐读书本词语,加深印象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结合语境读准“假、几、中、处”4 个多音字的读音 2.能说出“百发百中” “四面八方”等 9 个成语的构词特点并说出其他类似的成语 3.能了解引用人物所说的话可以有3 种不同的形式,并仿照其中一种形式写句子 教学环节 一、积累含有数字的成语 课件出示: 百发百中 百战百胜 百依百顺 四面八方 四通八达 四平八稳 七上八下 七嘴八舌 七手八脚 1.要求学生朗读每组词,读不准的可以与同桌相互交流。
2.集体读词语,发现每组词语的特点 第一组:ABAC 式数字词语 第二组:和四、八有关的数字成语 第三组:和七、八有关的数字成语 3.小组合作,借助字词典,结合课前预习,小组内解决词语的意思 4.想一想其他含有数字的四字词语 二、认识引号的用法 课件出示: 1.蚂蚁队长说: “照样要受处罚 ” 2.“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3.“不要紧”小公鸡说道, “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 1.自由读句子,弄清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上面三句话都是说的话, 话的内容用引号标出来了 引号分为前面的和后面的两部分,提示说话的部分位置不同,后面的标点也不同 ) 3.教师小结,举例说明 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孩子们写作文的时候,都免不了要有人“说话” 尤其是写人,语言描写可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用好了,可以让人物更传神、更出彩呢 第一句话,提示语在前,说的话在后还可以举出类似句子,如,约瑟说: “爷爷一定有办法 ” 这是我们最常遇到的一种情况,也是最简单的 只要在 “说话人说” 的后面加上冒号,然后用引号将他说的话引起来就可以了 第二句话,提示语在后面,说的话在前面例句: “噢,我大概猜不出来。
”大兔子说这种情况下“说话人说”的后面是直接用句号哦因为这是一句话的结束 第三句话,提示语在中间,说的话在两边类似的句子还有: “非常抱歉,孩子, ”大树说, “我现在只是个树墩,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 ”这种情况就稍微复杂一点了,一般用于说的话比较长,并且话有两层意思的情况 “说话人的话”仍然是用引号引起来,不过要记住“说话人说”的后面可是用逗号的 4.练习巩固 课件出示: (1)妈妈好奇地问 这是谁送的礼物呀 这么精致 (2)孩子 别难过 老师抚摸着我的头 关切地说 以后我就是你的妈妈 三、日积月累 课件出示: 1.人心齐,泰山移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4.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拼读字上面的拼音 2.教师范读 3.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节奏 4.齐读,读出节奏 5.再读句子,请学生当小老师,把自己读懂的地方讲给同学们听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大致理解句子的意思 (说出整体意思即可) 6.这几句俗语说明“团结就是力量” 7.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再次齐读,思考:这四句话都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
) 8.练习背诵男女生对读,对背小组赛背 第四单元小结 一、教学目标完成情况 二、测试情况分析 分数段 90~100 80~89 70~79 60~69 50~59 40~49 30~39 最高分 最低分 人 数 三、存在问题 四、改进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