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第七章货币供给.ppt
39页第七章 货币供给理论• 学习内容: • 一、货币供给的内涵 • 二、货币供给的实现过程 • 三、基础货币 • 四、货币乘数原理 • 五、中国的货币供给一、货币供给的内涵• 货币供给则是银行系统在货币乘数增减 作用下某一时点所供应的货币量,—— 又称货币存量存款货币 现金货币•可以说,货币需求是一个预测量,而货币供给却 实实在在反映银行资产负债表上一定时点上银行负 债总额二、货币供给的实现过程• 假设某客户存入甲银行10万元现金,经过银行 的使用,若存款准备金率为20%,那么,准备金2万元 • 10万元 准备金1.6万元8万元流入乙银行6.4万元流入丙银行…… 此时,10万元的最初存款派生的货币供给为 Ms=10+8+6.4+5.12+……=10×(1+80%+80%2+80%3)=10×1/(1-80%)=50万元T形账户 单位:万元• 甲银行资 产 负 债存款准备金+2 现金存款+10 贷款 +8 • 丙银行资 产 负 债存款准备金+1.28 贷款 +5.12• 乙银行资 产 负 债存款准备金+1.6 支票存款+8 贷款 +6.4 支票存款+6.4结论:• 存款货币的最大扩张额D=A×1/rd • A为原始存款,1/r为货币乘数,rd为法定存款 准备金比率,派生存款C=D-A•原始存款是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 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 货币。
•派生存款是指由商业银行以原始 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申出来 的超过最初部分存款的那部分存 款货币乘数是指一定量的基础货币发挥作用的倍数 ,指银行系统通过一定量的基础货币运用之后, 所创造的货币供给量和基础货币的比值原始存款是基 础,决定着派 生存款扩张的 基数,与派生 存款成正比多倍收缩• 若一客户从银行提取10万元现金,则会 引起原始存款减少,出现削减存款货币 的过程,如此类推,经过各银行辗转清 算,最初减少的10万元存款,将使整个 银行体系紧缩50万元——称之为多倍 紧缩存在着不能创造存款 货币的例子情况吗?不能创造存款货币的特例:• 当法定准备金为100%时• 或者在部分准备金条件下,贷款完全以 现金取出• 在上面的分析中,实际上存在着两个假 定: • (1)每家银行在吸收存款后,除了上缴 法定存款准备金外,其余的全部贷出; • (2)得到银行贷款的客户会将全部贷款 全额转存银行,不提取现金制约存款货币制造和收缩的因素• 1、超额准备金率e • 实际上,为了应付日常周转和客户提现等要求 ,商业银行总要在上缴了法定准备金之后,再 留一部分超额准备金e越大,派生存款C越小 ; • 影响e的因素:利率 贷款的投资机会 借入资金的难易程度及成本大小见书:P319-321• 2、现金漏损率k• 事实上,多数客户总会或多或少提取现金而不 会将银行贷款全部转为银行存款,这部分提取 的现金就将从银行系统存款货币总量中漏出, 没有转化为新的存款,——称为存款派生过程 中的现金漏损。
漏损率越大,派生存款越小影响k的因素: 1.公众的流动性偏好 2.持有通货的机会成本3、活期存款变为非个人定期存款的比率t , 由于法律规定银行对非个人定期存款需持有准备 金,准备金率为rt, rt·t是用于支持定期存款所需要的准备金,无法支 持活期存款的进一步创造,可视为法定准备金 的进一步提高 该比例越高,商业银行可用于放贷的资金越多, 创造的派生存款将越少影响t的因素 1.定期存款的利率 2.收入和财富•货币存款的扩张额D=A×m见书P197三、基础货币H• 特点: 1.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2.流动性很强,即持有者能够自主运用,是所有货币 中最活跃的部分; 3.派生性,即它运动的结果能够产生出数倍于它本身 的货币,具有多倍的伸缩功能; 4.与货币供给的相关度较高,其变化对于货币供给变 化起着主要决定作用; 5.可控性,即银行能够控制它,并通过控制它来控制 货币供给量•也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是由流通中的 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组成基础货币量的规定资 产负 债A1:政府债券L1:流通中通货A2:对商业银行贷款L2:存款准备金A3:黄金、外汇及 SDRSL3:政府存款A4:其他资产L4:资本及其它负债合 计合 计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因为A=L L1+L2+L3+L4=A1+A2+A3+A4 又因为H=L1+L2 L1+L2=( A1+A2+A3+A4)-( L3+L4) 所以H=( A1- L3)+A2+A3+(A4-L4) • 基础货币是由政府债权净额+对商业银行债 权+外汇资产+其他资产净额组成。
• 可以说,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任何一项 变动都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变动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虽然各个项目的变动 都能引起基础货币量的变动,但有些项目并非 央行的意向能够左右,如:公众持有的现金, 商业银行保留的超额准备金,政府存款等 • 中央银行虽可运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来 控制H,但其是“烈药”,必须谨慎行之 • 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控制H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①公开市场业务假定中央银行从公开市场上购入1000元证券,基础货币也会增加相同的数额反之亦然1.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 币的3种主要方式②法定准备金政策③再贴现政策贴现贷款增加1000元时,基础货币也同样 增加1000元弥补财 政赤字(1)增加税收:基础货币不会增 加也不减少2)发行债券,向公众融资;一 般也不会对基础货币产生直接影响 (3)增发货币:也就是债务的货 币化,会带来基础货币的增加2.政府财政收支(4)向中央银行透支:也会带来 基础货币的增加,可能会引发通胀国际收支持续顺差或央行为调控汇率,会增加H注意1:中央银行的稳定汇率目标也可能与控制基础货币 的目标相互冲突。
3.黄金存量和国际收支冲 销黄金存量增加,等于央行投放等值的通货,增加H注意2:不一致的三位一体:——三元悖论(克鲁格曼三角 ) 资本自由流动、汇率固定、灵活货币政策4.技术和制度性因素u结算中的票据——央行为结算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短期信贷 u商行将收到的票据送交央行清算,准备金增加;而央行不 能立即借记准备金账户,结果总的准备金会暂时增加n当票据最终清算时,准备金的暂时增加会消失n由于在途结算票据始终存在,其数额随经济活动总量增加 而有增加的趋势;同时结算技术的提高会缩短在途结算票据 ,减少H汇率传导机制:克鲁格曼三角• 浮动汇率制下 • 货币政策工具→ Ms↑→r↓→E↓货币贬值→NX(净 出口)↑→Y↑ • 固定汇率制下 • 货币政策工具→ Ms↑→r↓→资本外流→导致外汇增多,本币减少→r↑→I↓→Y↓ 货币政策无效 • 如果实行资本管制,资本外流阻断,通过国内市场, Ms↑→r↓→I↑→Y↑ 货币政策有效克鲁格曼三角n n固定汇率与资本自由流动相冲突固定汇率与资本自由流动相冲突————米德难题米德难题(英,(英, James MeadeJames Meade))冲销• 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卖债券,调 整基础货币量,抵消其他因素造成的基 础货币量的波动,这种操作方法称为对 冲。
例如:当中央银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被迫在 外汇市场买入外汇时,会扩大基础货币量, 通过在公开市场卖出等额证券,基础货币 恢复到原来水平四、货币乘数原理 H—基础货币,C—流通中的通货, D—存款货币,R—存款准备金 ∵MS=mH,而MS=C+D,H=C+R ∴m=(C+D)/(C+R) 分子分母同乘D/CR,得到:CRCDHMSm=弗里德曼— 施瓦兹货币 供给模型MS=mHR/D为准备金率,C/D为现金比重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简化为两个,即: R/D和 C/D对其中H、C/D和R/D这三者的进一步的解释 :货币存量的大致决定因素是:R/D、 C/D和H, 而这三个因素又分别取决于银行体系、社会公众和 货币当局的行为.H 取决于中央银行根据货币供给的意 向而对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和法定 准备率的运用同时,存款货币银行 向央行的借款行为也对H 起作用C/D取决于居 民、企业的持 币行为R/D是由法定准备率rd和超额准备率e两者构成,特别 是其中的e,取决于存款货币银行的行为企业行为 既有力地作用于R/D,也间接影响B的形成弗里德曼—施瓦兹的分析弗里德曼—施瓦兹利用该框架,检验了美国1867 —1960年的货币时,得出的结论是:• 基础货币是广义货币存量长期变化和主要周期 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 准备金率(D/R)的变化对金融危机条件下的货 币运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 现金比重(D/C)的变化则对货币的温和周期性 变化起决定作用卡甘(p.Cagan)模型在卡甘分析中,决定货币乘数的变量是:1.通货比率——通货与货币存量之比C/M,2.准备金比率——准备金与存款之比R/D 这两个变量与弗里德曼的(D/C、D/R)相似• 通货比率在长期中具有下降趋势,这主要源于 收入和财富的增长以及城市化; • 由于竞争性原因,存款间的转移总的来看是不 重要的,这意味着准备金的变动,主要是由法 定准备金比率的变化引起的。
• 政府控制H,公众和商业银行共同决定H为公 众和银行所持有的比例当公众减少通货持有 额而增加银行存款时,准备金就增加了;当银 行增加贷款时,如果存款不变,准备金比率下 降,货币存量增加卡甘的分析结论• 基础货币的增长是9/10的货币存量增长的 原因1/10的长期性货币增长是由通货比 率C/M和准备金比率R/D下降所引起的• 在周期性变化中,通货比率是最重要的 用MS1表示狭义货币供应量, • MS1=C+D, C=k·D • D=H×1/( rd+e+k+rt·t)MS1=C+D=×H用m表示货币乘数,则 MS1=mH货币乘数的其他形式:见书P197 P319用MS2表示广义货币供应量,用X表示增加 了的项目,如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用 x表示这些项目与活期存款的比率,rx表示 这些项目的准备金率,用m2表示货币乘数,则 MS2=m2H五、中国的货币供给1.中国货币供给量及其货币乘数M0=流通中的现金CM1=M0+企业结算户存款+机关团体活期存款+部队活期 存款=C+DM2=M1+城乡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M1+TD=C+D+TD其中,C/D=k,TD/D=t上式中,k为通货比率C/D,t为准货币占活期存款的比 率(t=TD/D),r为总准备金比率(r=R/D+TD=rt+re),rt为法 定准备金率,re为超额准备金率2.基础货币的影响因素(1)中央银行对中央政府的债权 ——通过央行持有政府债券的数量变化对基础货 币产生影响(2)商业银行再贷款数量的变化(3)外汇储备存量的变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行为与货币供给1. 长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业银 行行为对货币为对货币 供给给影 响的特点如:——国有银银行的贷贷款需求压压力强大;——“倒逼机制”对对增加货币货币 供给给曾有极 其巨大的作用力。
——利率、准备备金之类类的调节调节 手段没有 实质实质 性的作用……2. 当前正处处于转变转变 的过过程之中3.Ms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货币货币 供给给的内生性或外生性问题问题 是 货币货币 理论论研究中具有较较强政策含义义的 一个问题问题 提出“外生货币供应论”,认为 :• 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决 定的外生变量• 如果肯定是外生变量,则等于说,货币 当局能够有效地调节货币供给,影响经 济进程提出“内生货币供应论”,认为 :• 货币供应量的多少并不完全由中央银行自主决定,在很大程 度上是中央银行被动适应公众货币需求的结果 • 中央银行能够控制货币供应,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 制能力是有限度的。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