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AATCC 20A-2008 纤维分析:定量(精品).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44699631
  • 上传时间:2023-10-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2.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0 目的和范围1.1本测试方法适用于定量地测定纺织品的回潮率、非纤维成分含量和纤维成分含量1.2本测试方法包括机械法、化学法和显微镜法它们可应用于以下类别纤维的混纺产品:天然纤维:棉、毛绒、大麻、亚麻、苎麻、丝、羊毛化学纤维:醋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改性聚丙烯腈纤维、锦纶(见17.1)、聚烯烃纤维、涤纶、再生纤维素纤维、氨纶2.0使用合限制条件2.1本方法给出了取出大部分非纤维物质的方法,但不包含全部的非纤维物质每一种处理方法仅适用于某些特定类别的物质,而没有除去所有非纤维物质的综合方案一些新兴整理剂可能存在特殊的问题,操作者应进行特例分析热固性树脂和交联乳胶不但很难不除,而且在某种情况下必须破坏纤维才能完全去除当有必要更改程序,或用一种新的方法时,要确保试样中的纤维部分不被破坏纤维成分通常以纺织品原样烘干后的重量表示,或以取出非纤维物质后纯纤维的烘干重量表示,或在成分的分析的过程中,按第九部分中所述的方法不能去除的非纤维织物,这些物质的存在将会增加纤维成分的含量2.2用机械分离法确定纤维组分的程序,适用于由不同纤维组成的可被拆分成纱线或分层的纺织品2.3此处描述的测定纤维成分的化学方法适用于大部分现存的、商业流通的纤维产品。

      表2列出了一些已知的特殊情况然而某些方法不弯曲适合新开发的纤维、再生纤维和/或物理改性或化学改性的纤维这种情况下使用这些方法时应注意2.4显微镜法适用于所有纤维,其准确性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分析者鉴别但中纤维的能力然而,由于该方法的单一特性,它通常被限制与那些不能机械分离或化学分离的混纺产品,如毛绒与羊毛混纺,棉、亚麻纤维、大麻纤维与/或苎麻纤维之间的混纺3.0术语3.1纤维的净含量:去除非纤维成分后纤维的含量3.2纤维:通用术语,形成纺织品的最基本的元素,可以是任意一种类别的物质,通常具有弹性、细度以及较大的长度与横截面之比的特性3.3含水率:纺织材料中吸收或吸附水的重量占纺织材料总重量的百分率3.4非纤维成分:在纤维、纱线、织物或成衣中使用的产品,如纤维整理剂、纱线润滑剂、浆料、织物柔软剂、淀粉、瓷土、肥皂、蜡质、油脂和树脂等3.5本测试方法中用到的其他术语可以在标准化学词典、通用术语词典中查到,也可以在“AATCC标准术语表”中查到4.0安全和预防措施本安全和预防措施仅供参考本部分有助于测试,但未支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在本测试方法中,使用者在处理材料时有责任采用安全和适当的技术;务必向制造商咨询有关材料的详尽信息,如材料的安全参数和其他制造商的建议;务必向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咨询并遵守其左右标准和规定。

      4.1遵守良好的实验室规定,在所有的试验区域应佩戴防护眼镜4.2所有化学物品应当被谨慎使用和处理4.3在本测试方法第九部分所述“非纤维物质-纤维的净含量”中,使用索氏萃取时,用碳氟化合物113(氟利昂TF)或氢氯碳氟化合物和乙醇时,必须在充分对流的通风橱中进行操作注意,乙醇具有高度易燃性4.4进行化学分析方法1操作(见表2,100%丙酮)时,要在充分对流的通风橱中进行注意:丙酮具有高度易燃性4.5乙醇和丙酮都是易燃液体,存放在实验室中时,必须是包装的,并远离热源、明火和火星4.6在化学分析方法2、3、4和6(见表2)中,准备、配置和使用盐酸(20%)、硫酸(59.5%和70%)和甲酸(90%)时,需佩戴化学防护眼镜或面部防护罩、防水手套和围裙浓酸只能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总是在水中加入酸4.7在化学分析法4(见表2,70%硫酸)中,制备氢氧化铵(8:92)时,需佩戴化学防护眼镜或面部防护罩、防水手套和围裙配置、混合和使用氢氧化铵时只能在通风橱中进行4.8在附近安装洗眼器/安全喷淋装置以备急用4.9本测试方法中,人体与化学物质的接触限度必须达到或低于官方的限定值[例如,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允许的暴露极限值(PEL),参见1989年1月1日实施的29CFR19101000]。

      此外,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师协会(ACGIH)的阀限值(TLVs)由时间加权平均数(TLV-TWA)、短期暴露极限(TLV-STEL)和最高极限(TLV-C)组成,建议将其作为人体在空气污染物中暴露的基本准则并遵守5.0仪器5.1分析天平,精确到0.1mg5.2烘箱,可保持105~110℃5.3干燥器,含有无水硅胶、硫酸钙或具有相同效果的物质5.4索氏萃取装置,200mL5.5恒温水浴锅,可调,温度变化范围±1℃5.6称量瓶,100mL,玻璃的且带有玻璃盖(也可用同尺寸、有紧密盖子的铝盒替代)5.7锥形瓶,250mL,带有玻璃塞5.8烧杯,硼硅酸盐耐热玻璃制成,250mL5.9过滤坩埚,烧结玻璃制成,粗孔,30mL5.10吸滤瓶,带有适配装置,可用于固定过滤坩埚5.11称量瓶,容量足够大,可以固定过滤坩埚5.12显微镜,带有可移动镜台和具有标线的目镜,可放大至200~250倍5.13投影显微镜,可放大至500倍5.14纤维切片器,包括两个刀片、穿线的销和能够紧固刀片的装置,可施加垂直的压力可切得的纤维长度约250μm5.15楔形刻度尺,在厚纸片或优质纸卡上压的楔形条,可用于500倍放大倍率。

      6.0试样6.1乙醇(95%),提纯或变形酒精6.2碳氟化合物113(如氟利昂TF)或氢氯碳氟化合物(如Genesolve 2000)6.3盐酸(0.1N)6.4酸溶液6.5丙酮(试剂级)6.6盐酸(20%)用水将相对密度为1.19g/mL的盐酸用水稀释至相对密度为1.10g/mL(在20℃时)6.7硫酸(59.5%)将浓硫酸(密度为1.84g/mL)慢慢加入到水中,冷却至20℃后调节密度至1.4902~1.4956g/mL范围内6.8硫酸(70%)将浓硫酸(密度为1.84g/mL)慢慢加入到水中,冷却至20℃±1℃后调节密度至1.5989~1.6221g/mL范围内6.9硫酸(1:19)把1体积浓硫酸(密度为1.84g/mL)加入到19体积的水中,一边加入一边慢慢地搅拌6.10次氯酸钠溶液,其有效氯含量为5.25%,也可用家庭用次氯酸钠漂白液(5.25%)6.11亚硫酸氢钠(1%),新配制6.12甲酸(90%),20℃密度为1.202g/mL6.13氢氧化铵(8:92),8体积氢氧化铵(密度为0.90g/mL)和92体积水混合制成6.14Herzberg着色剂,把事先准备好的溶液A和溶液B混合放置一夜后,把澄清的溶液倒入深色的玻璃瓶中,并加入一片碘。

      溶液A:氯化锌50g,水25mL溶液B:碘化钾5.5g,碘0.25g,水12.5mL7.0试样准备7.1对于本标准中多使用的各种类型纺织品材料的实验室取样,不可能全部给出详细而明确的说明,但给出了一些通用的取样建议7.1.11从一批材料中取出的试样尽可能有代表性7.1.12如果样品相当大,尽可能地从不同的、分开的区域或不同部位取试样7.1.13当样品是一个重复花型时,样品应取完整个花型的所有纱线7.1.14当样品是纱线时,取样样品至少长2cm8.0含水率8.1程序把不少于1.0g的试样放在已称重的称重瓶中,立即盖上盖子,用分析天平称重并记录其重量,精确到0.1mg把没有盖的且装有试样的称量瓶放入105~110℃烘箱中恒温1.5h,烘干后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子,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再称其总重量间隔30min重复以上加热和称重的过程,直到总重量达到恒重,级重量变化在±0.001g,并记录恒重8.2计算8.2.1按照以下公式计算试样中的含水率: M=(A-B)/(A-T) ×100式中:M—含水率(%);A—干燥前试样与称量瓶的总重量;B—干燥后试样与称量瓶的总重量;T—称量瓶的净重量。

      9.0非纤维物质—纤维的净含量9.1程序取不少于5g的试样,放在105~110℃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见8.1),用分析天平称量干燥后的试样重量,精确到0.1mg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试样进行以下一种或多种处理当已知非纤维物质的类型时,可应用以下特定方法处理一次或多次,否则,应使用所有的处理方法9.1.1氢氯碳氟化合物处理去除试样中的油脂、蜡状物和特定的塑料性树脂等在索氏萃取器中用碳氟化合物萃取试样至少6次,然后在空气中干燥,再在105~110℃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9.1.2乙醇处理去除试样中的肥皂、阳离子整理剂等在索氏萃取器中用乙醇萃取干燥后的试样至少6次,然后在空气中干燥,再在105~110℃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9.1.3水处理去除试样中的水溶性物质水跟试样的浴比为100:1,温度为50℃,浸泡干燥后的试样30min,并不时地搅动或机械振荡,然后用新鲜的水清洗三次,再在105~110℃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9.1.4酶处理去除试样中的淀粉类物质根据制造商的建议,如浓度、浴比、温度和浸润时间,用制备好的酶溶液浸泡干燥后的试样,然后用热水充分地冲洗,再在105~110℃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9.1.5酸处理。

      去除试样中的氨基树脂用重量为试样干燥后重量100倍的0.1N盐酸浸泡干燥后的试样,温度为80℃,时间25min,偶尔搅动,然后用热水充分地冲洗,再在105~110℃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9.2计算9.2.1计算非纤维物质的百分比 N=(C-D)/C式中:N—试样中非纤维物质的百分比; C—处理前试样的干重; D—处理后试样的干重9.2.2计算试样的纤维净含量百分比 F=D/C式中:F—试样中纤维净含量的百分比,其他术语见9.2.110.0机械拆分法10.1程序通过适当的方法去除非纤维物质后(见9.1),根据纤维成分利用机械方法分开纱线,再合并这些相同纤维成分的纱线,称量每种纤维成分烘干后的重量10.2计算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每一种纤维组分的含量: Xi=Wi/E×100式中:Xi—试样中的i纤维的含量(%); Wi—拆分后干燥的试样中纤维i的重量; E—试样经过化学处理、烘干后的重量11.0化学分析总则11.1试样准备分析前,实验室测试样品应被分解、均匀化,然后取一部分进行化学处理如果测试样为织物,则应先把织物拆成单根纱线并剪成长度不超过3mm的纱段,并充分混合纱段,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用于测试。

      备选方法:适用于许多情况,应用于wiley碾磨机把试样磨成碎末,用waring混合器使碾磨后的试样在水中呈均匀的悬浮液,从中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用于测试对于纱线可采用同样的处理方法,但可省略不必要的步骤11.2应用方法在表1中列出了含有两种纤维混合试样进行适当处理的化学方法在该表中,左边第一列列出了两种纤维混合物的其中一个组分,横着向右所对应的列是另一个组分;表中的数字表示适合特定的混合物可采用的一种或几种测试方法;表中没有括号的方法是溶解第一列中纤维的方法,而又括号的方法是溶解第一行中纤维的方法表1 混纺纤维的化学分析法纤维羊毛蚕丝粘胶涤纶聚烯烃纤维锦纶改性腈纶毛绒。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