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女职工权益保护新问题的探讨.doc
6页对女职工权益保护新问题的探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劳动关系一方 的女性劳动者,即女职工,成为推进社会进程大军中不容忽 视的力量,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 由于女性生、心理方面的特殊性,使得女性职工对劳动关系 的要求往往不同于男性,因此,女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权益 保护问题也显得尤为突出,在新的时期,如何更好的维护女 职工的特殊劳动权益,成为全国各级工会组织工作中的重要 一环,也是陇南市总工会在新时期面临的重要问题和重点工 作一、当前女职工权益保护面临的新问题1. 劳动关系发生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 的经济制度逐步改革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 存,同时,国家大力探索混合所有制这一新的所有制形式, 使得过去单一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劳动关系的旧局面被 打破,新的经济体,比如民营参股、中外合资、外商独资、 乡镇企业、私营、个体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在现代经济市 场,劳动关系自然随之改变一是劳动就业岗位的安置、劳 动报酬、劳动条件等劳动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需要劳动者与用 人单位根据市场竞争状态与经营状况自主协商解决;二是在 自由经济的导向下,各种经济体在产权结构、所有制类型、 治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上形式多样,各有不同,由此引发的职 工权益维护问题同样存在复杂性和多样性。
2. 女职工结构发生变化随着女职工队伍的不断扩大, 国有企业和各种非公企业中女职工比重也不断增加,新的经 济体不仅丰富了当前社会的经济形式,同时,对劳动者也提 出了更复杂的要求比如近年来陇南市兴起的家政服务行 业,提供服务的一方多为女性,她们与雇主和家政公司之间 不是单一的劳动用工关系,而是劳动关系和民事关系同时存 在的混合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维护提供劳动一方的权 益就要视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再比如自媒体等小团体 行业,与传统媒体行业相比,自媒体没有庞大的组织架构的 约束,多为几人甚至一人的小团队,规模不大,其法律地位 如何定性?其劳动用工情况是否符合劳动法的规定?这些 情况,都是新时期下女职工权益维护面临的新问题3. 性别、年龄歧视情况依然明显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 男女不平等的情况,尽管法律明确规定任何人都有劳动的权 利,不得因为性别、年龄、宗教等原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但在现实情况中,性别和年龄歧视的情况依旧很明显,甚至 成为女性在求职路上最大的障碍,企业(尤其是非公企业和 个体企业)在发布招聘广告时明确限制性别和年龄,更有甚 者还规定女性职工在一定时期内不能生育!女性在就业权利 上的不公平待遇直接导致女职工权益难维护。
4. 供给侧改革将引起新一轮下岗流供给侧改革首先引发产能过剩,其次,由于产能过剩而导致的企业亏本经营将 进一步导致职工下岗,其中,最弱势的一方就是女性职工和 年老职工,陇南市虽然以农业为主,但也有为数不多的几家 老工业产地,在当前经济、政策的影响下,也不可避免的面 临这一问题,尽管《劳动法》对企业裁员有明确的限制,但 法律条文并不能对抗国家政策和自然灾害等非人为因素二、对当前女职工权益保护面临问题的分析1. 劳动用工制度不规范不论是传统经济体还是新兴 经济体,劳动用工制度不规范都是造成劳动者劳动权益难维 护的根本原因,《劳动法》虽然明确规定了工时工资、保险 福利、劳动条件等基本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法治意 识的逐步提高,这一问题虽然有所缓解但还未完全消失,有 的企业没有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有的企业虽然同职工签订 了劳动合同,但是缺少女职工特殊保护和各项社会保险等内 容,使得合同只是一纸空凭,并未发挥其最大效益2. 劳动保护制度不健全如果《劳动法》是劳工双方讲 理的最后一道屏障,那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就是 女职工争取权益的最佳利器,然而这把利器是否落到实处? 答案是否定的,在多数企业女职工“四期”保护制度只是空 壳;正常的妇科检查难以执行、生育保险覆盖率低,劳动安 全隐患依然存在,劳动保护用品未能及时发放;女职工休息 室、哺乳室建设不到位;女职工不能按时休息休假的情况也较为普遍。
3. 社会保障机制不到位政策和法规明确规定,用人单 位必须为职工办理“五险一金”,但有些企业,尤其是非公 企业并未依策行事,将“五险”擅自消减为“三险”;即使 部分为职工办理“五险一金”的企业,也未足额缴纳各项保 险的费用相较而言,国企在这一方面的情况要略好于非公 企业4. 女职工自身素质欠佳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一系列 劳动权益得不到满足的情况,劳动者自身缺乏有效的武器与 用人单位抗衡原因有二,一是被侵犯权益的劳动者(女职 工)对国家政策法规了解甚少,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哪些是 自己的正当权益,也就无从主张二是当前劳动者供过于求 和女职工难就业的经济形式不利于他们尽心尽力地主张正 当权益,尽管劳动条件苛刻,求职者也会碍于经济的压力勉 强接受三、对完善女职工权益维护工作的几点建议1. 加强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工会作为职工的维权机 构,组织建设是基础,没有完备的组织建设,职工在其劳动 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就会求诉无门根据《工会女职工委员 会工作条例》的规定,女职工委员会与工会组织要同时建立, 企、事业单位女职工人数符合规定的,应当及时建立本单位 女职工组织,依法建会、依法管理、依法维权2. 完善企业女职工培训制度。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在工 作中,不加强学习,同样会被淘汰,劳动者应该利用工作或 业余机会加强学习,用技术和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争取在 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职场女性,既要平衡家庭与事业的重 心,还要保持并工作能力,与男性相比,较为势弱,建议用 人单位在建立培训制度时,向女职工倾斜,使其有额外的学 习机会,以便获得提升不仅要培训业务知识,还要培训法 律知识,提高女职工的法律素养,提高女职工的劳动地位3. 细化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当前法律体系的制定,对女 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劳动法》《劳动合同 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其中,对女 职工“四期”特殊保护、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项目、女职 工休息休假等事项作出了倾斜性的规定,但是,法律条文存 在一定的滞后性和不确定性,比如,《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 规定》的附录一一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中,对高温、 低温、劳动强度的标准规定的不够详细,在实践中较难明确 认定,法律条文的可操作性不强,细化相关法律法规既可以 在制度上确定女职工特殊权益的合法性,也可以在侵权行为 发生后为女职工的维权活动提供明确的指引4. 加大工会参与立法和制定政策的力度。
源头维护是改 善女职工权益难维护的一条捷径,工会组织是职工权益的维 护者,如果工会组织能在制定政策和宣传推广上占得先机, 努力促进有关部门出台有利于女职工权利保护的政策法规, 就能事半功倍的解决女职工权益难保护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