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水资源调查评价.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406613406
  • 上传时间:2022-12-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4.8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水资源调查评价第一节水资源分区及评价方法一、水资源分区1. 水资源分区目的 水资源分区是水资源量计算和供需平衡分析的地域单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和 治理受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工农业布局、市镇发展、水资源特点以及水利工程设施等诸 多因素的制约为了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水环境,既反映各地区的特点, 又探索共同的规律,展望同类型地区的开发前景,需要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合理的分区按分 区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揭示其供需矛盾,提出解决不同类型供需矛盾的相应措施2. 水资源分区的原则(1) 照顾流域、水系和供水工程供水系统的完整性2) 分区要体现自然地理条件的相似性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类似性3) 尽可能保持行政区的完整性,以利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配和取水许可 制度的实施4) 考虑已建、在建水利工程和主要水文站的控制作用,有利于进行分区水资源量计算和供需 平衡分析5) 本次划分水资源调查评价按《浙江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划分区手册》和有关规定执行3. 水资源分区根据上述目的、原则和温岭市的实际情况,本次水资源综合规划将温岭市划分为二个水资源分 区,即温黄平原区(I)和玉环区(H)。

      详见附图水资源分区图I分区为温黄平原区:位于温岭市北、中、东部区域,该区地势西部高,主要为山丘;中东部 低而平坦,河网密布,土地肥沃,为温黄平原的主要产粮区范围包括太平、城东、城西、城北、 横峰五个街道,泽国、大溪、松门、箬横、新河、石塘、滨海、石桥头、温峤(约苗0% )九个镇 土地面积737.0Km2,耕地面积47.44万亩,其中水田40.19万亩,旱地7.2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 39.8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4.1%该区是金清水系的主区域,无大型骨干蓄水工程,旱涝灾害较 频繁,是防旱防涝的重点U分区为玉环区:位于温岭市西南部低山丘陵区域,该区地貌属沿海山区和小平原范围包括 城南、坞根、温峤(约占40%)三个镇土地面积188.8Km2耕地面积7.6万亩,其中水田3.16 万亩,旱地4. 4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 2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8. 4%该区内蓄水工程小而分 散,抗旱能力低,易发生旱灾二、评价原理和方法1.评价原理某一区域的水平衡计算中,对多年平均值而言,一般只计及降水、蒸发和河川径流,而不计及 地下水其主要原因在于地下水在地表层中的储量虽然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但多年平均而言 是一个常值,因此在多年平均的水量平衡中,就不计算地下水储量的变化,可用以下水量平衡方程 表示。

      对于某一个而言P =R+E ±AW (1)i i i gi对于多年平均情况,由于为土AW匕0,则giP = R + E (2)式中P、R、E和AW分别代表某一年的降水、径流、蒸发和地下水储量变化,P、R和E代表i i i gi降水、径流和蒸发的多年平均值但是当地下水资源开始被采用后,地下水的消耗不限于通过潜水蒸发、地下水的实际开采量也 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量,因此就不能用上述简单的水量平衡方程计算地下水位的下降同时引起潜 水蒸发的减少,也引起地下水对河流补给的减少,也会引起地表水体入渗量的增加,因此,进一步 将(2)式分解为:P = R +R+E +E +U (3)s g s g gr g gP =R+E +U (4)r g g g式中下标S代表地表水、下标g代表地下水、U代表地下潜流量由于在天然情况下,地下水 降水入渗补给量P是河川基流量R,和地下潜流U之和即:一个区域内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多年平均降雨量减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即:W=P-E (5)-/ S将(3)式代入得 W=R +R+E +U (6)s g g g将(4)式代入得W=R +P (7)s r因R =R-R,代入(7)后得水资源总量计算通式s gW=R + P-R (8)r g式中:W为水资源总量,R为河川径流量,P为降水入渗补给量(山丘区地下水总排泄量代替),rR 为河川基流量(平原区为降水入渗补给量形成的河道排泄量),水平衡框图如图 3-1。

      g大气降水总蒸发E■地表蒸散地表水发植损截留地表水体地面降水量—土壤入土壤调蓄毛管水上地表径流下渗水补给地下地下水调基I 河川基流 地下水调畜 R地下潜流」U河川径流图3-1区域水平衡计算框图 R2.评价方法根据多年平均情况的水量平衡方程式P = R+E中,降水和径流可以通过雨量站、水文站直接观 测获得,而陆面蒸发E只能用多年平均降雨量与多年平均径流量之差间接求得由于陆面蒸散发受 气候和下垫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其空间变化相对降雨、径流而言更为均匀因此,在水资源评价时, 往往先勾绘多年平均陆面蒸散发量等值线,再将多年平均降雨量等值线与多年平均陆面蒸散发等值 叠加相减,求得同一地点的径流深后,再勾绘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再利用泰森多边形法求得各 分区河川径流量地下水资源量是根据总补给量等于总排泄量的水均衡原理求得在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通过计 算排泄量代替,其排泄量即主要为水文站实测径流中的基流量部分,通过分割流量过程线的方法推 求而平原地区则通过计算总补给量的方法求得其主要补给量包括水稻田生长期降水、灌溉入渗 补给量;水稻田旱作期降水入渗补给量和旱地降水、灌溉入渗补给量给定区域内的水资源量就是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量,即地表径流量与降水入渗 补给量(山丘区用地下总排泄量代替)之和。

      水质评价包括地表水水质和地下水水质地表水水质评价是以2002年为基准年进行现状评价,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质监测控制站进行水质变化趋势评价,以及水功能区达标情况评价地下水质 评价的对象为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以及进行了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评价的山丘区浅层地下水,评价的 内容包括地下水化学分类、地下水水质现状、近期地下水质变化趋势及地下水污染分析第二节降水一、基本资料温岭境内现有大溪、泽国、金清闸、温岭、松门5个雨量站,大溪雨量站建于I960年;泽国 雨量站建于1956年;金清闸雨量站建于1931年;温岭雨量站建于1933年;松门雨量站建于1957 年;雨量站的资料,都具有较长系列的水文资料详细资料见表3-1表3-1温岭市雨量测站概况表站名类别地点设立年份大溪降水量、水位温岭市大溪镇1960泽国降水量、水位温岭市泽国镇1956金清闸降水量、水位、蒸发温岭市金清镇1931温岭降水量、水位、蒸发温岭太平街道1933松门降水量、水位温岭市松门镇1957根据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技术细则,在对水资源量进行计算之前,先将各站降雨资料进行 整理,统一取1956〜2000年面雨量计算,用泰森多边形法和面积加权的方法计算1956〜2000 年逐年水资源分区平均面降雨量。

      全市1956〜2000年系列平均降雨量等值线图详见附图二、 水汽来源与降水成因温岭市地处东亚副热带季风区,水汽来源与输送主要是南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孟加拉湾 的西南季风暖湿气流由于地形和所处的地理位置,春夏季节南北冷暖气流交绥频繁,常有大雨、 暴雨发生春季是冬夏季风转变的季节,太阳辐射逐渐加强,极地大陆性气团开始衰退,太平洋副热带高 压日益旺盛,盛吹东南风,气旋活动频繁,常形成锋面降雨,称为“春雨”春末夏初,太平洋副 热带高压进入和北方冷空气相对峙,冷暖空气交锋常形成大面积锋面雨,并产生气旋波,缓慢东移 出海,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俗称“梅雨”,梅雨期是该市主要雨季盛夏时,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控制全省,天气晴热,局部地区多雷阵雨此外还受台风雨的影响,秋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减 弱,而北方冷空气加强南下,由于受到地形影响,极锋有时呈半静止状态,形成连日不断的阴雨, 在九、十月间产生一些强度不大,历时较长的秋季降水温岭还受另一个天气系统一一台风的影响台风是发生于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的热带气旋5〜 10月温岭为台风影响期,受台风影响或者登陆时,常伴随大暴雨,如遇冷空气入侵,则加大暴雨, 易酿成洪涝灾害。

      冬季盛吹偏北风,在极地大陆性气团控制下,冷而干燥,以晴冷为主,冷空气以 爆发形式南下,强度大者称寒潮,寒潮冷锋常形成温岭雨雹天气三、 降水的年际变化根据温岭实测年降水量资料分析表明,降水量年际间存在明显的多雨期和少雨期,一般在8 年左右,各站历年降水量系列存在一定的趋势变化, 1956〜1979 年与1956〜2000年系列比较,各 雨量站降雨量呈增加趋势;经分析各站短系列统计参数和长系列统计参数的代表性比较,以 1956〜 2000 年长系列为最好温岭年平均降水量1609.4mm (1956〜2000年),年最大降水量2514.9mm (1990年),年最小 降水量1050.6mm (1979年);比值2.39年最小降水量松门站(1986年)仅为853.4mm年差比 可达3 倍以上温岭市平均年降雨量详见表3—2四、降水的年内分配 温岭降水空间分布,西北部大于东南沿海,山丘区大于平原区降水的年内分配受季风进退迟 早,台风活动影响,分配很不均匀70%左右集中在汛期,以八月为最大,多年平均达221.lmm, 以十二月为最小,多年平均为50.9mm按降水成因划分,属台风雨主控区降水在年内呈双峰型, 第一个雨峰常出现在5 〜 6 月,主要受春雨和梅雨影响。

      第二个雨峰出现在8〜9 月份,主要由台风 雨形成两个雨峰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率相当,均为26%左右多年平均最大连续四个月降 水量占年降水量一般在50%左右,一般出现在6〜9月在台风雨主控区内,如遇台风影响少,或 “空梅”年份降雨亦会出现单峰表3-2温岭市各年平均降雨量表单位:mm年份平均年份平均年份平均19561635.819711147.519861101.019571500.519721816.519871725.819581630.619732100.719881484.119591869.119741673.619892239.519601772.319752045.619902188.519612092.219761711.219911306.919621886.419771553.219921937.019631219.419781438.219931426.219641336.519791045.419941755.219651409.11980143619951520.919661586.619811683.819961544.019671012.719821689.919971709.119681266.819831630.119981643.219691455.119841438.919991645.019701767.919851500.520001844.0多年平均降雨量1609.4mm对温岭市年平均降雨量进行排频统计计算,结果见表 3-3。

      表3-3温岭市年平均降雨量频率表X=1609.4mm, C =0.20, C/C =2.0V S V频率5%20%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