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17页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语文 得分: 本试卷共10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金庸已逝,江湖已远 著名作家金庸先生于2018年10月30日下午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 金庸本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出生于浙江海宁查家是海宁名门望族,家风儒厚,以文起家,重气节,有侠气金庸自幼喜欢读书,读遍了查氏宗族的藏书,尤其喜爱历史金庸自学能力很强,他还精通英语、日语和法语,这些都成为他后来办报、写小说的基础可是金庸的求学之路并不顺利中学时,金庸因为写文章嘲讽训导主任被开除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又因投诉校内党员而被退学后赴上海入东吴大学法学院学习国际法,但毕业时正逢内战,没有拿到毕业证2005年,他以81岁高龄远赴剑桥攻读历史学硕士、博士2010年,86岁的他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创下剑桥在校生中年纪最大的纪录 健笔直言,报业巨子 1946年秋,金庸打败了一百多名竞选者进入了《大公报》。
直笔敢言、骨气凛冽的《大公报》让金庸得到历练,“武功"精进1948年《大公报》香港版复刊,他被派往香港随着内地“大跃进”运动开始,虚、假、大、空的信息充斥着港版《大公报》,金庸知道这些都是假的1957年冬,他毅然决定离开《大公报》:“我离开那里,是因为不能发表反对错误路线的意见,这违反我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本意"1959年,35岁的金庸与人共同创办《明报》,他说:“希望能够主持公正,把事实真相告诉给读者明"取“明辨是非”之意,确定了鲜明的立场:“不左不右,绝对中立" 《明报》刚出版的时候,销量并不大,为了增加销量,他开始以“金庸”为笔名连载武侠小说,这一招获得成功1988年《明报》日销量已达11万份,1989年达18万份30多年间,金庸将《明报》办成了香港极具影响力的报纸金庸辞世,《明报》发文悼念:“如非当年先生不怕艰辛,殚精竭虑,以一支健笔打出名堂,无以臻此" 侠之大者,家国情怀 1972年,完成《鹿鼎记》后,金庸宣布就此封笔金庸用他所写小说中的14部小说名字的第一个字写就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的家国情怀不仅体现在小说里,还体现在现实中。
早在14岁那年,金庸亲眼见证国家凋零,民不聊生,就立志成为一个维护国家尊严的外交官然而命运多舛,金庸未能实现梦想,而做了一名记者可他依然心系祖国,几十年来无不想着为国家统一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1949年,国民党败走台湾,遗留下一批飞机在港当时香港还是英国人的地盘,国民党方面又发动关系,游说英国人把飞机移交给台湾这时候,金庸挺身而出,靠着自己在香港新闻界的名声为新中国仗义执言,在《大公报》上发表多篇社论为中国共产党说话,援引国际法侃侃而谈,最终为大陆争得了这批飞机 1972年,美国单方面将琉球群岛及钓鱼岛划归日本,引起台湾、香港两地“保钓运动”,震惊中外关心祖国命运的金庸,发表多篇社论抨击美日无耻行径,维护祖国对钓鱼岛不可争议的主权 1981年,邓小平接见金庸,对他的武侠小说赞不绝口金庸曾对朋友说:“几十年了,我最佩服他的风骨这样刚强不屈的性格,真像我武侠小说中描写的英雄人物"邓小平对金庸说了一番很重要的话,那就是中国准备收复香港,并采取“一国两制”的方针金庸很激动,连忙回应:“这方针政策好,香港人和国际友人都能接受"回到香港后,金庸逢人便说内地好,还在《明报》大力宣传香港回归祖国,“恢复主权,一国两制,港人治港,保持繁荣”的方针,唤起民众共同关心香港回归祖国的大事。
后来撒切尔夫人曾单独会见金庸,希望他为英国说话,反对香港回归金庸果断拒绝了,并坚定表示站在中国政府一边 时人常感叹,金庸武侠世界里的刀光剑影、风云变幻多么精彩,殊不知,金庸毕生坚守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行为多么精彩他以如椽之笔,书家国情怀,以铁肩担道义,以妙手著文章,开创新派武侠小说先河,享誉海内外华人社会金庸先生情系中华,爱国爱港,支持国家改革开放,拥护“一国两制"方针,热忱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起草,为设计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贡献了政治智慧金庸先生赤子丹心,侠肝义胆,其文采风范永为世人景仰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金庸自幼喜欢读书,自学能力强,精通多门外语,后来他的成功与这些方面不无关系 B.金庸与人共同创办《明报》,立场鲜明,他希望能够主持公正,把事实真相告诉给读者 C.金庸从《大公报》辞职,是因为《大公报》风格转变,违反了自己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本意 D.传记以时间顺序选取传主典型事例,让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传主的经历和精神品格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金庸之所以是金庸,固然是因为他塑造了一个个美丽的武侠世界,但更多的是因为他在小说中熔铸了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了爱国精神。
B.在得知中国准备收复香港,并采取“一国两制”的方针时,金庸非常激动,开始在《明报》大力宣传,由此可见金庸的拳拳爱国之心 C.金庸一生写武侠小说共14部,1972年,他用这些小说名字的第一个字组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从此封笔 D.查家家风儒厚,重气节有侠气在香港回归问题上,撒切尔夫人希望金庸为英国发声,他态度鲜明,坚定维护祖国统一,可见名门风范 3.金庸先生曾入围“感动中国候选人物”,请概括金庸先生令人感动的优秀品格并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黎明的河边(节选) 峻青 有一个时期,人们曾把我当成了英雄,说我在坚持昌潍平原的敌后斗争中打开了新的局面,表现得非常勇敢、顽强;可我清楚地知道:任何新的局面,都不是任何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够打开的如果没有每一位战士的英勇,没有群众的支持,那么就什么都做不成就拿我夜间经过敌占区从永安到河东的这一段路上所遭遇到的情况来说,如果没有通讯员小陈和他的家人,我即使不被敌人打死也早就被河水淹死了,哪里还能有今天?所以,每到人们要我讲斗争事迹的时候,我第一个提起来的就是小陈。
那是一九四七年的秋天向胶东解放区进攻的国民党匪军,已经窜进了半岛的中心昌潍平原沦为敌后,还乡团的匪徒们到处疯狂地倒算、杀人我们的区县机关,都改编成武工队的形式,大家拿起枪来,就地坚持斗争那个清晨的河岸并不宁静,一场激烈的风暴就要卷来了 陈家庄那边,突然响起了一阵嘡嘡的钟声,紧接着南面的村庄也响起来了,一村连着一村,一刹那,河西沿岸的好多村庄里,都响起了火急的钟声…… 一场更大的风暴就要来了 枪声越来越近了西边的敌人已迂回到了果树林的边沿,伏在一条离我们不远的沙丘后面向我们射击,子弹像蝗虫似的在我们身边扑扑地乱飞,溅起了壕沟沿上的泥土,打断了蓬蒿的枝叶 我们沉着地不还一枪,等待着敌人更靠前一些可是,敌人很狡猾,他们始终不肯离开那条沙丘突然,他们停止射击了,一个匪徒从沙丘后面探出头来,挥舞着一块红布,喊道:“别打枪,别打枪我认得说这话的就是才侥幸逃回去的那个匪徒,“小陈,你来看看,这是谁?" 小陈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雪一样的苍白站在沙丘上的原来是一个老大娘和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孩子老大娘背绑着双手,满脸血迹,披头散发地站在沙丘上,河里的大风,把她的散发高高地扬起,把她吹得摇摇晃晃,但她用力地挺直了身子,仰着头,向着我们这边张望。
小佳没有绑,但被折磨得面色苍白他一只手拄着木棍子,一只手扶着妈妈,也向着我们这面张望当中有一个又黑又胖的匪徒,露着大肚子,紧挨着老大娘身边,站了起来这时候那个挥红布的匪徒喊道: “小陈,好好地听着,五爷要和你说话 “小陈,"那黑胖子的声音像只公鸭子,指着老大娘和小佳说,“小陈,你看见了没有?眼前有两条路:第一条,和你娘你兄弟一起死在这里!第二条,放下枪和你娘回家去过日子,你带的那几个八路,我们也保证宽大他们好吧,给你讲清楚了,两条大路任你拣,要死要活一句话 我一听这话,气得头上直冒火星我看看小陈,小陈的苍白的脸色,突然变得火红,忽地端起枪来,就向着陈老五瞄准可是,他的全身都在发抖,枪口在蓬蒿间闪闪地跳动,怎么也瞄不准,我拉了拉他的胳膊,低声地说: “小陈,冷静点不要放枪,别打着你娘" 他叹了一口气,眼里涌出了两汪泪水,狠狠地用手背擦了擦,重又端起枪来 正在这时,老大娘说话了:“孩子!”声音是那样爽朗而安静,“你在哪里?我怎么看不见你?" “在这里,娘!”小陈在蓬蒿丛里大声地答道 “孩子,你站起来我看一看你——哦,不,不!你别站起来,孩子,你千万别站起来,你只叫我一声就行了。
" 小陈的眼泪簌簌地淌下来了 “娘!”他颤动着声音叫了一声 “哎,好孩子!好孩子,你看得见我和你兄弟吗?" “看见…….”小陈再也说不下去了 “好孩子,这就行了打吧!"老大娘突然提高了声音说,“打!不要听老五这老狗的话,打死这些强盗,打吧!孩子,朝我这里开枪!” “哥哥,打呀!打呀!快打呀!"小佳也急促地喊起来了 沙丘上一阵混乱,匪徒们都兔子似的缩到沙丘后面去了就在这时,小陈的冲锋枪响了 那个挥红布的匪徒,没有来得及缩回去,就应着枪声,跌倒在老大娘的脚下了 突然沙丘后面响了一枪,老大娘痛叫了一声,身子晃了一下,接着,就慢慢地、慢慢地向前扑倒下来了……· “娘啊!”小陈大叫了一声 我的全身一阵颤抖,眼泪热辣辣地顺着脸颊直淌下来我端起了枪,然而,沙丘上已经一个人影也没有了,匪徒们都缩在沙丘的后面,连小佳也被他们拉下去了我看看小陈,小陈的嘴唇都咬破了,眼里冒着火一样的光,一动不动地望着躺在沙丘上的母亲 “别打枪!别打枪!" 随着喊声,小佳又被推出了沙丘接着,四五个匪徒,一个紧挨一个地尾随在小佳的身后,用小佳的身体挡着自己,飞快地向着堤下冲来。
被匪徒们推着的小佳越来越近了,他的胸膛迎着我们的枪口 沙丘后面的敌人又探出头来了,他们准备着冲锋河岸上突然变得惊人的静寂,双方的枪都不响了,听得见小佳的急促的呼吸声,听得见隐在小佳身后的匪徒们越来越近的脚步声,听得见河里的波浪的呼啸声……·突然,在这紧张的寂静中,响起了一个孩子的清脆而坚决的喊声: “哥哥!你怎么停着?打呀!打呀!快朝着我打呀!” 我的全身一震,血液沸腾起来了 小陈的呼吸也急促起来了,他端起了枪但是,我拉了他一把:“别打!" “打!打!”小佳急速地喊道,“给娘报仇!快打呀!哥,我身后就是陈老五,朝着我开枪吧!打!给娘……·" 小佳的话突然停住了,一转身扑在匪徒身上,夺下了一个手榴弹,高高地擎在头上,拉开了弦匪徒们被这意外的变动惊呆了,都木然地立在小佳的身边,眼睁睁地看着弹柄的导火管在吱吱地喷着白烟……· 我的心狂跳起来了,用力地闭上了眼睛 手榴弹轰然一声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