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梅花花朵画法.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31476850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41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梅花花朵画法梅花花朵画法  在中国当中,梅花是经常出现的,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梅花花朵画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梅花花朵画法:  梅花有正、侧、偃、仰、背等朝向,有盛开的、初放的、含蕊的、花蕾、开残的,并有单瓣、复瓣两种花式写意画,一般画单瓣为多梅花为五瓣,花瓣呈圆形开残的可画四瓣、三瓣、二瓣花的色彩有红、粉红、白、黄等也有白色略带粉绿的,但不多见花朵的表现方法,常用的有三种:圈花法(又称勾勒法);点花法(又称没骨法);圈点结合法  画圈梅顺序:先勾瓣、后花心,再剔花须、点蕊头,最后点花蒂  正面花画法:正面花为五个近似圆形的花瓣构成,大小基本相等先画上半部二瓣,再勾圈下面两瓣,一笔勾成一个花瓣,也可两笔勾出一个花瓣初学时,要画得认真规矩,每瓣都交代清楚,不可马虎潦草,熟练之后,笔墨自如,圈勾自然圆转,生动灵活五个瓣组成的一朵花,大体上是一个较为规矩的'圆形用淡墨勾圈时,线条可稍粗些,水份较饱和,圈出花朵有滋润感也有用深墨圈花的,但线条要略细而发毛(中锋运笔时略带偏锋)花朵的大小,最好与原花等大或略大一些,不宜画小,不可因画纸小而缩小花的比例圈花瓣时切忌内外皆实,五瓣分离、花瓣过尖过长、无中心等。

        花心的处理,不能一朵一朵地个别进行,需在一张画的花朵全部圈点完成后,再统一画花心梅花花形较小,花心部分可作适当夸张,正面花心,可在五个花瓣中间画一小圆圈,花心须成辐射状,用硬毫中锋剔须,线条要挺劲粗实,“健似虎须”,要长短相间,齐而不乱切忌剔使用弯曲无力,过于纤细  点蕊头,最好用秃锋旧笔,中锋垂直点下,圆浑厚实,点子要略粗大些,如“椒珠蟹眼”点时要随花须长短,错错落落,才有风致,切忌机械规则  花心、剔须、点蕊头,无论是勾勒法还是没骨法,皆需用浓墨,用其他色彩不及墨色强烈鲜明,富有神彩  半侧的花:五个花瓣的形态有区别前面两瓣呈扁圆,后面的两三个瓣被前瓣所遮,故不能画全具体着笔时,先画前面两个扁圆瓣,再添加另外的三个瓣,这三个瓣十分机动,富于变化,可表现半侧花的透视程度花心部分必须随透视变化而变化即半侧时,花心小圆圈也应该略扁其位置也不在正中,剔花须只呈半圆辐射半侧花见其花托,花托呈“丁”点,一般“丁”加二点,但要视花形而定花托点在瓣与瓣中间  全侧的花:一般画三瓣即可,中间较大,两侧较小,露出一部分花须、蕊头因透视角度不同,有些全侧花可不点须蕊 花蕾:呈圆形,比花朵小,有的紧包未开,画成圆圈即可。

      初绽的,两三个圆弧交叠便成先画枝,后画蕾,蕾多生在枝梢画蕾,用浓墨点托,显其精神  背面的花:生长在枝干后边,只见花萼,不见花心和须蕊花托上部分裂成片状,称为花萼,共五片,有红、暗红和绿色之分,在花与枝的联接处,以浓墨点垛而成,点一点或五点侧面多见两三片萼,用笔随意一些,墨点要稍浓重,不宜太细,也不必拘泥于严格的组织结构,力求总体视觉舒服即可  梅花花朵的分布:  花朵除正侧偃仰背等朝向的不同外,在入画时分布的位置很重要,应有疏密聚散的变化,切忌图案似的散点式分布一般在画三朵花时,两朵紧靠,一朵稍离,形成疏密有变之不等边三角形排列当画许多花时,最密集的部分是画面的主要位置,是一幅画的重心所在花的总体布局要和枝干的疏密协调,做到“密不通风,疏可走马”即画面重心部分的花朵要茂密纷繁,其他部分则要稀疏透气画面主要部分应以正面盛开的花为主,其他部分,侧、背、蕾等可略多画些枝梢尖端不开花,一根枝条中,下部宜密上部宜疏,以蕾或半开的花为多  梅花画法点苔要领:  画完枝干、花朵后,要以点苔作最后的充实调整,使画面更臻完善点有大小浓淡以及墨点、色点之分,其作用效果名不相同粗大的浓墨点:一般点在枝干边缘,表示树皮上的苔藓之类附生物。

      也可点在树干的败笔之处,以掩饰、弥补不足之处,如运笔转折顿挫不当或墨色缺少变化等有时一笔挥出难免产生枝干过于流滑,而显得浅薄单调,则可用浓墨点垛,使之增加厚重感和丰富变化 细小的浓墨点:点在花丛之中和细小枝条上,以表示一部分花萼和细枝上的枝节及附生物等,以增加花丛的整体气氛和枝条的笔墨效果淡墨、点:一是点在花与花之间的稀落处,使花丛之间起联缀作用,更为凑另一方法是用较大的笔,连点带洒,散布于画面背景空白处,使梅花与白纸之间有色调过渡,不仅增加了画面层次,也增强了画面的整体感和总体气氛  着笔点垛时,以中锋垂直点下,如高山坠石洒点时则握笔略侧,水份要足些,使洒落点子有渗化效果无论点垛、洒落,都要疏密错落、大小相间、浓淡得宜,水份饱和切忌排列整齐,大小一样,左右对称,枯涩无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