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诗词鉴赏30篇诗词.doc
18页《红楼梦诗词鉴赏》 红楼梦诗词鉴赏( 1 ): 题《金陵十二钗》一绝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诗词鉴赏】这首五言绝句,也写在第一回里书中说,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青埂峰下经过,把那块顽 石上的文字从头至尾抄录回来,以《石头记》的书名在世上流传之后曹雪芹在悼红轩里把这 部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整理成长篇章回体小说,并把书名改为《金陵十二钗》,并题写了 这首诗当然这都是作者用的烟云模糊法,其实作者就是曹雪芹这首小诗语言虽然通俗浅近, 感慨却颇为深远《红楼梦》这天已成为饮誉世界的名著了但是在二百多年前作者写书的那个时代,小说 被看做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无聊的东西,正统的知识分子是不屑为之的从封建阶级的正统观念 来看,作者写石头幻形入世是荒唐的,写大观园内小儿女之间你你我我、思恩怨怨的情爱也是 荒唐的,揭露那些诗礼蓉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内部的腐朽堕落,则更是荒唐、无有好处的 所以作者解嘲似地承认是满纸荒唐言然而作者自己深深懂得他绝不是为了给世人消愁破闷儿 来写这部书的,而是把自己一生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经历,加以艺术的概括和提炼塑造 了众多类型的人物,来证明他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寄托他难以言喻的感慨,既是赞歌,又是悲 歌和挽歌。
和作者关系最密切的脂砚斋 ( 名姓已无可考 ) 在书上写下这样批语: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 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 甲戌本第一回 ) 可见作者是以泪和墨写下这 部书的作者担心他这部呕心沥血之作不被后人理解,预料到有人会嘲笑他愚痴果然不出作 者所料,二百多年来人们对V红楼梦>及其作者的议论真是五花八门,赞叹其博学多才者有之, 欣赏其生花妙笔者有之,艳羡书中描述的歌舞繁华者有之,以宝玉或笺玉自命者有之,凡此种 种,不一而足更有甚者,一些封建道学家认为这部书是诱为不轨、弃礼灭义,是淫书,主张 烧毁禁绝;并且有人编出故事诅咒作者断子绝孙,死后得了冥报等等鲁迅先生说《红楼梦》: 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 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红楼梦诗词鉴赏( 2 )女娲石上偈语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诗词鉴赏】《红楼梦》的作者为了便于发抒感慨,也为了引起读者的兴味,在全书开头就把读者引入 一个迷离倘恍的神话世界,借人们都熟悉的女娲补天的神话,巧妙地虚构了一个顽石幻形人世 的故事石头的经历,便是贾宝玉的经历;石头,便是贾宝玉的象征,也内含作者曹雪芹的影 子。
无材可去补苍天,是作者对自己处在封建社会末世不能有所作为的悲愤和感慨他从自身 的经历中看到他出身的贵族社会的腐败、堕落,他以前心爱的完美的一切也都随着无可挽回地 破败下去了他从一种朴素的辩证法的观点,认识到这种结局的必然性,认识到贵族阶级不配 有更好的命运,因而对他们进行了无情的暴露和鞭笞然而作者对他已往的富贵荣华生活又不 无留恋,个性是对他热烈赞美的诸多人物 ( 多为纯洁善良的青年女性 ) 随着封建家族的败亡而 玉石俱焚,悲惋痛惜不已他也曾想有一番作为,去补封建社会破了的天,但社会没有给他这 样一个机会 ( 有机会也未必有办法 ) 去干一番事业以至使他半生潦倒,一事无成,在贫穷寂 寞中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所以,枉入红尘若许年,说的是贾宝玉,也未尝不是作者自己的慨 叹作者把那块石头称为顽石,也大有深意顽石的特点是棱角分明,执拗死硬,毫不通融 人如果具备这种品格,就必然同那个庸俗卑劣的上层社会处处榫头对不上卯眼他不适应这个 社会的需要,这个社会就必然要排斥他,不容他第三回书中的《西江月》词批宝玉是潦倒不 通事务,愚顽怕读文章、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正是宝玉顽石性格的写照这字面上 的嘲骂,实际是用反语来赞美宝玉不同那个恶浊社会合作的叛逆性格。
红楼梦诗词鉴赏( 3 )赞娇杏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诗词鉴赏】赞语,是评论,并不就是赞美第二回书写贾雨村当官回来,从大轿里瞥见在街上买线的 娇杏,就送来彩礼,把她娶去做了如夫人之后贾雨村正妻死了,娇杏就做了正夫人作者这 一联就是对此发的感叹娇杏回头看雨村,本出于好奇,并无爱慕之意但是就因这样一个偶然机缘,由一个被人 役使的卑贱丫鬟,成了役使别人的阔太太脂砚斋批语说,娇杏就是侥幸(《红楼梦》人名常 用这种谐音手法,如卜世人就是不是人,詹光就是沾光之类 ) 丫鬃娇杏成了主子,但是她侍 候过的主子小姐英莲却沦为奴婢作者借这些情节表现封建社会人们的生活荣枯不定,慨叹人 世无常即使在这些小地方,也见作者苦心红楼梦诗词鉴赏( 4 ):贾雨村对月寓怀口号一绝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诗词鉴赏】此诗出此刻第一回中中秋夜,甄士隐把贾雨村从葫芦庙请到家里饮酒,当时街坊上家家 策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贾雨村乘着酒意,狂兴 不禁,吟出这首诗贾雨村脱口而出就是一首像样的诗诗的前两句平乎,并无特色;后两句却透出气象不凡, 抱负不浅他一旦有出头之日,就要使人间万姓仰头看,你看这个落魄的穷书生名利之心多重, 多热切,野心多大,又多么厚颜无耻 ! 这在当时的社会是确有人在的。
甄士隐此时还看不透他 的品质,只是爱他的才华,所以极口称赞: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 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 ! 可贺!在甄士隐资助下,雨村进京赴考,果然十分得 意,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任了知府,平步青云了红楼梦诗词鉴赏( 5 ):甄士隐的《好了歌》解注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鬃又成霜?昨日黄土垅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诗词鉴赏】这首曲子,出此刻第一回中破足道人唱《好了歌》是要启发甄士隐觉悟;而甄士隐是聪 明的读书人,而且有了家破人亡的经历,一听就懂了,之后就为《好了歌》作了这篇解注,进 一步引申发挥了《好了歌》的思想这篇解注比《好了歌》说得更具体、更形象、更冷峭无情富贵的突然贫贱了,贫贱的又 突然富贵了;年轻的突然衰老了,活着的又突然死掉了人世无常,一切都是虚幻。
想教训儿子 光宗耀祖,可他偏偏去当强盗;想使女儿当个贵妇,可她偏偏沦为娼妓;想在官阶上越爬越高, 但是偏偏成了囚徒命运难以捉摸,谁也逃脱不了它的摆布但是世上的人们仍不醒悟,还在你 争我夺,像个乱哄哄的戏台,闹个没完这就是《好了歌》解注的基本思想它同《好了歌》 一样,同属馈世嫉俗的产物由于它处处作鲜明、形象的比较,忽阴忽晴,骤热骤冷,时笑时 骂,有歌有哭,加上通俗流畅,迭富有致,就使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对于当时封建社会名 利场中的人物,无异于一盆透顶醒心的冷水;对于这天的人们认识封建社会的腐败黑暗,也有 某种认识好处这首《好了歌》解注,在全书开头造成一种忽荣忽枯、忽丽忽朽(脂砚斋语)的险恶气氛, 也是对全书荣宁二府兴衰际遇的一种概括和预示这种概括和预示,是就其整体而言的,不好说哪一句是专指哪个或哪几个人物如有人以 为转眼乞丐人皆谤指的是甄宝玉和贾宝玉;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指的是贾雨村等人;因嫌纱帽 小,致使锁枷扛指的贾雨村、贾赦等人;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指的是贾兰、贾菌等人,等 等乍看似乎有点像,其实未必是作者的意图既然是概括地预示全书资料,有些像是自然的, 但如简单地把每句和书中人物一一对应起来,就无法解释通。
如以为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 梁指的是柳湘莲,有什么根据?书中根本没有写柳湘莲之父是谁,也没写如何教子有方,也没 有其它预示说柳湘莲要当强盗,怎样能证实就是指的柳湘莲?更有人据此说柳湘莲参加了农民 起义等等,就近乎痴人说梦了持上述看法的研究者,依据的是甲成本脂批脂砚斋批语对研 究《红楼梦》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但也不可尽信和迷信脂批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肯定不是 出自一人一时,错讹之处很多,因此有取也要有弃,与《红楼梦》原书显然悖谬的地方;就不 就应盲目信从红楼梦诗词鉴赏( 6 ):破足道人念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诗词鉴赏】这首歌出此刻第一回中甄士隐家业破败后,夫妻俩到乡下田庄里生活又赶上水旱不收,鼠盗蜂起,不得安身,只好变卖了田产,投奔到岳父家其岳父又是个卑鄙贪财的人,把他仅 剩的一点银子也半哄半赚地弄到自己手里甄士隐急忿怨痛、贫病交攻,直正走投无路了一 天,他拄着拐杖走到街上,突然见一个疯癫落脱、麻履鹑衣的破足道人走过来,叨念出这首歌。
这首《好了歌》宣扬了一种逃避现实的虚无主义思想从宗教的观点看,人们活在世上, 建功立业,发财致富,贪恋妻妾,顾念儿孙,全都是被情欲蒙蔽尚不觉悟的缘故这首歌就是 用通俗浅近的语言来说明这一切都是靠不住的跛足道人说: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又把好和 了的涵义引申一层,说只有和这个世界斩断一切联系,也就是说只有彻底的了,才是彻底的好 所以他这首歌就叫《好了歌》《好了歌》的消极色彩是十分明显的,但是我们还不能简单地把它视为糟粕抛弃它因为 作者拟作这首《好了歌》,是对他所厌恶的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尽管是一种消极的批判,也 有它的价值作者出身于一个上层的封建世家,亲自观察了这个阶级的腐朽、堕落,亲身体验 了贵族阶级由兴盛到衰败的苦痛,进行了半生深沉的思索,激起他强烈的愤感,他要痛骂,他 要诅咒,《好了歌》便是痛骂的歌、诅咒的歌作者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他倾注一腔心血, 虚构了大观园那样一个如诗如画的环境,塑造了那么多善良纯洁的少女形象,描绘了那么多有 情搞笑的事物,可见,作者是多么懂得生活,有着多么高雅的生活情趣呀!有爱必然有憎,他 描述贾赦、贾珍、贾琏之流猪狗不如的品德和行为,就是对他憎恶的对象的鞭苔而最后,无 论他所爱的还是他所憎的,都一齐毁灭了,就使他堕入一种难以解脱的精神痛苦之中。
了解了 作者的生活态度,再看他写的这类具有虚无色彩的东西,就能够把它放到适当的地位去理解了 也就是说,作者世界观中尽管有虚无消极的一面,但同无爱无憎的和尚道士不同;如果没有深 厚的生活激情,岂能写出这样一大部博大精深的《红楼梦》来?红楼梦诗词鉴赏( 7 ): 贾雨村对月口占五言律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诗词鉴赏】这首诗出此刻第一回中甄士隐家隔壁的葫芦庙里寄居着一个贫困落魄的书生贾雨村此 人相貌魁伟,气度不凡,很得甄士隐的赏识一日在甄家书房里,偶然瞥见甄家的丫鬃娇杏在 院内掐花这个娇杏因家主人常提起贾雨村,就回头多看了他两眼,贾雨村便以为娇杏看中了 自己,狂喜不禁,回到庙里就害起了单相思这首诗便是他中秋夜对月随口吟出的抒怀之作贾雨村在《红楼梦》中不是个无足轻重的主角他赖甄士隐的慷慨资助赴京应举,名登金 榜,穿戴着猩袍乌纱,得意洋洋地回来当了知府不久因贪酷之弊,被政敌搞掉,又变成平民, 做了林黛玉的蒙师之后又靠走贾政的后门,起复做官,由于善于钻营,在官场中爬上得高位 置脂砚斋的批语说他是王莽、曹操一类人物,可能在贾家败落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