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巴颜喀拉山群上部遗迹化石的发现及几点思考.pdf

2页
  • 卖家[上传人]:jiups****uk12
  • 文档编号:40315173
  • 上传时间:2018-05-2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28.9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六、青藏高原盆地研究与油气战略选区巴颜喀拉山群上部遗迹化石的发现.及几点思考蔡雄飞,刘德民,袁晏明,王国灿(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 3 0 0 7 4 )巴颜喀拉山群第5 组,首次发现大量不同类型的遗迹化石往往给人几点思考1 .S k o l i t h O S 痕迹相不一定是滨湖、滨岸的标志该痕迹相是S e i l a c h e r ( 1 9 6 3 ,1 9 6 4 ) 最先建立的,这种简单垂直管状的居住迹常以代表水动力较强的近岸标志巴颜喀拉山群上部S k o l i t h o s 痕迹相代表分子B e r g a u e r i a 和 M o n o c r a t e r i o n ,产在浊流的中一外扇环境,岩性为变细砂岩,与平行层理共生平行层理是浊流急流流动体制的产物,往往代表高流态形成的标志,它不同于以A 为底的鲍玛序列,一是浊流强度略低于A 序列;二是沉积部位稍远于A 序列表明在大陆斜坡之一的水道环境也可以具备滨岸,滨湖的水动力条件,因而S k o l i t h o s 痕迹相不仅仅代表滨、湖岸的环境,而且可以代表水下甚至半深海、深海中水动力较强的环境。

      如海底峡谷、水道等2 .造山带浅变质细碎屑岩系应从成因上划分造山带浅变质细碎屑岩系,与沉积岩不同,一是岩性细,常为变细砂岩、变粉砂岩和板岩,二是经过改造至今为止,对这套砂、板岩系划分,还使用传统的砂泥比例划分方案这一传统用法,使得我国大多数浅变质岩系地层学工作始终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混乱状态,如砂岩夹板岩或板岩夹砂岩或砂、板岩互层,均按传统的砂泥比进行,往往缺乏有效的标志,难于进行长距离的对比尤其在造山带的浅变质细碎屑岩系地层,既缺乏化石又常常被后期改造,大大增加了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困难对造山带浅变质细碎屑岩必须摒弃传统做法,而需要按理性的做法所谓理性的做法,即按一个岩系的自然成因单元结构进行如一套薄层变细、粉砂岩与板岩互层,内部产鲍玛C D E 序列,纵向上频繁出现,这样一种自然内部具有联系成因单元就可以建立组一级岩石地层单位如再出现一套厚层变细,粉砂岩与板岩互层,纵向上频繁出现,再可以另外再建组一级岩石地层单位如果按照砂泥比来划分,很可能把中、厚、巨厚层变细、粉砂岩与板岩互层,作为砂夹板岩组处理这种划分常常增强人为性,且不利于区域对比造山带浅变质细碎屑岩系分布广泛,在我国各时代广泛存在。

      按成因地层单元划分更具客观性和操作性,在这种地层成因结构框架内,更易于区内对比,不至于被后期构造改造的作用干扰此外在这种地层成因结构框架内,给造山带地区地层、环境、构造和区域分析等带来好处是不言而喻的3 .逮迹化石更具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意义遗迹化石长时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良好的指相化石( S e i l a c h e r A ,1 9 6 7 ) ,而对地层的划分 与对比的作用比较泛泛巴颜喀拉山群最上部大量遗迹化石的出现,对于化石稀少的巴颜喀拉山群地层尤为珍贵巴颜喀拉山群中,下部极少产有遗迹化石,大量遗迹化石出现,反映巴颜喀拉山群上部确实存在一个含有不同类型的遗迹化石的砂、板岩互层夹砂岩组的地层单位这种不但便于划分,而且内部具有不同类型的遗迹化石的组合带和砂、板岩互层的标志,( 下转第3 3 7 页)3 3 8六、青藏高原盆地研究与油气战略选区主要集中在浊流的表层和尾部由于浊流的表层和尾部与水体之间的稀释作用,使其密度进一步降低,流速也相对减慢,从而形成具有牵引流性的被载运导当浊流形成A B 序列后,披载运层中携带的细粒物质开始发生沉积作用,并对其底部床沙进行改造D 序列是浊流缓慢流动体制,也就是低流态形成的产物。

      当浊流的流速继续降低,由于拖曳作用形成水平层理的D 段,因而鲍玛B C D 序列不但是岩性分异显著,由砂岩变为粉砂岩再变为泥岩( 板岩) ,而且自始自终水流活动甚为发育,由平行层理变为沙纹层理再变为水平层理从巴颜喀拉山 群第5 组第6 层和第1 0 层发育鲍玛B C 序列,在平行层理高流态状态下,产简单垂直管状的居住迹M o n o c r a t e r i o n 和B e r g a u e r i a ,由平行层理向沙纹层理转变,水动力由强变弱产复 杂形态的蛇曲形、弯曲型、环曲形、网格状由沙纹层理向水平层理转变,遗迹化石很少被保存,这是因为水平层理往往代表贫氧的环境由于巴颜喀拉山群第5 组具有上述岩性与水流活动的特征,使得不同类型的大量遗迹化石得以保存众所周知,大陆斜坡之下往往是宁静、黑暗、贫氧的环境第5 组的各组合带的简单垂直管状的居住迹是富氧的代表,而复杂形态的蛇曲形、弯曲型、环曲形、网格状以低分异度、高密度为特征,则往往是贫氧的环境的产物这种岩性分异显著,水流活动甚为频繁,往往给大陆斜坡之下宁静、黑暗、贫氧的环境不断注入了大量的氧气给生物活动不断注入了活力,如递变层理、平行层理、沙纹层理大量发育,就便于氧气渗透,助长砂、板岩界面上的生物的掘穴活动。

      因而大陆斜坡之下的浊流环境的岩性差异显著的和水流活动非 常发育的地段,是该区遗迹化石得以大量保存的主控因素( 图1 ) 据迄今不完全统计,浊流的遗迹化石可多达1 0 0 余属2 9 7 种( 胡斌等,1 9 9 7 ) 与岩性和水流活动的相关性,较好地解释了巴颜喀拉山群中、下部几乎无遗迹化石的产出:虽然同为浊积扇体系,但由于岩性差异,水流活动不甚发育,缺氧环境,往往抑制了生物的活动因而在深水浊流中,环境并不是唯一的控制因素岩性、水流活动往往是遗迹化石活动至关重要的控制因素 上接第3 3 8 页)尚可以进行长距离的盆内对比中国地质大学( 2 0 0 3 ) 在东昆仑中段划分的巴颜喀拉山群上部为砂、板岩互层夹砂岩组,而附近则划分为砂岩组遗迹化石的大量出现,佐证我们的划 分并未错误之处而且这套含不同类型的遗迹化石的砂、板岩可以广泛在横向上进行对比尤其是含有不同类型的遗迹化石,犹如特有的标志,可以不受后期改造的作用的影响,广泛在盆内追踪和对比因此,遗迹化石在造山带化石稀少的地层可以大有作为,极大地提高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分辨率3 3 7。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