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复习参考全国高考生物试题、答案、解析--理综9套单科4套基础5套(共18.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23516575
  • 上传时间:2024-02-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2.9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品文档民族神话鸿蒙未辟宇宙洪荒亿万斯年四极不张评析 2008 年高考全国Ⅱ生物试题2008 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在关注学生的需求和体验的同时,继续保持注重考查能力、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特点试卷的整体结构稳定,难度系数与2007 年的理科难度系数相比估计略有减小,试卷的区分度控制较为理想,此试卷的考试结果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又有利于指导中学的理科教学,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是一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较为成功的试卷一 . 试题分值:2008 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 II 生物部分包括 5 道选择题、 2 道非选择题,共计 72 分,与 2007 年所占分值一样选择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非选择题共计 3 小题,共 42 分二 . 试题考点:个体所考知识分布如下:题号 知识点考查范围1 第一册第三章第五节植物的矿质营养2 全一册第一章第一节人体的稳态3 全一册第二章第二节生物固氮4 全一册第五章第一节为什么类群、第一章第二节免疫5 全一册第一章第二节免疫30、I 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一章实验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30、 II 第二册第八章第一节生态因素、第三节生态系统、第一册第三章31 第二册第六章第二节遗传基本规律(杂交育种) 、第四节遗传变异(多倍体育种)三 . 试题解析及评价:1. 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A. 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B. 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C. 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D. 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答案: D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方法,溶液培养法:如果除去某一种矿质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正常了,而补充这种矿质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又恢复正常状态,就说明这种矿质元素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评价: 本题难度较易试题所考察内容虽然不是该节课的重难点,但是确实研究确定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方法,考察了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学生需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B. H 2CO3/NaHCO3对血浆 pH 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 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D. 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答案: B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的内容,以及物质过膜方式的内容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不是自由扩散,当小肠中的葡萄糖的含量较多时,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当小肠中的葡萄糖的含量较少时,则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小肠,是现在一般都认为是协助扩散,即需要载体但不耗能H2 CO3/NaHCO3作为缓冲物质,主要对维持内环境的 pH相对稳定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恒温动物,内环境的温度并不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人体的内环境的概念的范畴应该与细胞外液的范畴相同,而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评价: 本题的考察难度较难关于协助扩散的内容在教材中并没有体现,因此学生只能通过排除法认定葡萄糖的过膜方式不是自由扩散来判断。

      3.下列对根瘤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根瘤菌在植物根外也能固氮C. 土壤淹水时,根瘤菌固氮量减少B.D.根瘤菌离开植物根系不能存活大豆植株生长所需的氮都来自根瘤菌答案: C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了生物固氮中根瘤菌的一些知识根瘤菌是共生固氮微生物,因此只有与豆科植物共生才能完成固氮过程但是根瘤菌离开豆科植物的根系仍然可以存活,因此在种植豆科植物的时候可以使用根瘤菌拌种由于根瘤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因此当植物被水淹是,土壤中氧气含量减少,从而导致根瘤菌代谢缓慢,固氮量减少大豆植株生长所需要的氮素主要来自根瘤菌,还有一部分氮素来自于土壤溶液或其他固氮微生物等评价: 本题难度较易对于根瘤菌的内容是生物固氮的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学生普遍掌握较好,但是考察的内容比较灵活,并不是完全是教材内容的一个考察,而是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4. 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 烟草花叶病毒可以不依赖宿主细胞而增殖B. 流感病毒的核酸位于衣壳外面的囊膜上C. 肠道病毒可在经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上生长增殖D.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答案: D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了有关病毒的知识。

      病毒的一些基本特点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包括病毒必需营活体寄生,因此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上生长,核酸位于蛋白质外壳内而人类免疫缺陷型病毒( HIV)感染后将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 特别是 T 淋巴细胞, 从而导致人类患上艾滋病 ( 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评价: 本题难度较易对于病毒,这是生物学中的一类特殊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结构简单,不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 这些都奠定了它作为生物学中 “特殊分子” 的地位, 因此在教学中通常将其单独列出而本题的考察内容主要涉及的内容都是教材中的原内容,因此难度不大而且 D选项中并没有使用 AIDS 这两个英文简称,对部分学生难度可能有所增加HIV 及5. 人体受到某种抗原的刺激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第二次刺激后A.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B.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C.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D.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答案: A解析: 本题考察了免疫的内容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 B 细胞或者效应 T 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评价: 本题难度较易本题涉及的内容在教材中有所体现,学生需要的也仅仅分析一下迅速增殖即细B30Ⅰ . 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 A 中 I 、 II 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请回答:取成熟到第 X 天和第 Y 天的等量香蕉果肉, 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 取液,然后在 a、 b 试管中各加 5mL第 X天的提取 液,在 c、 d 试管中各加5mL第 Y 天的提取液 如 图 B:精品文档精品文档(1) 在 a、c 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 a 管呈蓝色,与 a 管相比 c 管的颜色更 _______,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 ____ ____ ,图 A 中标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 ____ 2)在 b、 d 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煮沸后,b 管呈砖红色,与b 管相比 d 管的颜色更 ________,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 ___________,图 A 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______3)已知乙烯利能增加细胞内乙烯的含量,如果在第X 天喷施乙烯利,从第X 天开始,曲线 I将呈现出_________( 加快、减慢 ) 下降的趋势,曲线II 将呈现出 __________( 加快、减慢 ) 上升的趋势。

      答案:( 1)浅、淀粉、 I ;(2)深、还原糖、 II ;( 3)加快、加快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了还原糖及淀粉的颜色反应及植物的激素调节的内容题干指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 香蕉逐渐变甜”因此可以很容易的分析出淀粉类物质转化成了还原糖,因此在( 1)、( 2)两问中可以很容易的作答而( 3)问中考察了乙烯的作用:促进果实成熟,即可以加快淀粉转化成还原糖的过程,从而也可以很容易作答评价: 本题难度较易对于实验的考察,本题并不设计较难的实验设计类问题,而是利用填空题来实现考察,体现对实验及探究能力的考察但是( 1)及( 2)的两问设计过于集中于同一知识范畴,因此可能会导致该内容学习不好的学生失分过多(两问共计 8 分)30Ⅱ. 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请回答:(1) 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 ____________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这两种非生物因素2) 某小组分别于造成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 pH 为 7.3 ,乙组 pH为 6.0 ,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 ____________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组水样中的 Q2 含量 ____________ 于乙组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经事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的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人答案:(1)无机盐(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光、氧;( 2)乙、由于蓝藻等夜晚呼吸产生大量二氧化碳,PH量上升;( 3)蓝藻、浮游动物、鱼(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了生态的相关内容本题似乎和黑龙江省 2007 年的会考题的最后一题有所联系,关于太湖蓝藻爆发的新闻背景题蓝藻大规模爆发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而富营养化是由于 N、 P 等元素超标导致的由于蓝藻大量繁殖,浮在水面上遮盖了阳光,从而导致水面一下光照不足,同时由于夜晚大量的蓝藻进行呼吸作用, 导致水体中严重缺氧, 使得大量的水草及鱼虾死亡 由此可以很容易的答出 ( 1)、( 2)两问对于食物链的问题,应该注意:食物链的开始一定是作为第一营养级的自养型生物即生产者,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因此蓝藻作为生产者写在第一个空中,而蓝藻可以成为一些小型的浮游动物的食物,小型的浮游动物又作为鱼类的食物,因此这个食物链可以很容易完成评价: 本题难度适中。

      关于生态的内容考题,应该是绝大多数老师所能预料到的,这和十七大的精神和奥运会的口号有很大的关系而对于本题中食物链的问题的考察,其实也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蓝藻的天敌并不是浮游动物,蓝藻是花、鲢鱼的食物,因此我们通常采用放养此类鱼苗的方式来治理蓝藻爆发,但是本题由于给出的是三个空,要求人处于第四营养级,因此并没有写主要的一条食物链,应该说水体中存在答案中的这样的一条食物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