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75154085
  • 上传时间:2024-08-1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603.27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 z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知识清单 考点清单 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1.经济上,奴隶制经济的崩溃,封建经济的迅速开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是政治大变革时代,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 “士〞阶层日益活泼,追**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3.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开展为“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学者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和自由的学术环境 主要流派 1.道家学派 (1)老子〔春秋晚期人〕 地位 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思想 哲学思想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辨 证 法 思想 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 . z 政治思想 倡导“无为而治〞 评价 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老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2)庄子〔战国时期人〕 A.继承和开展了老子的学说,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B.认为放弃一起等差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C.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 2.儒家学派 代表 思想 内容 孔子 哲学观点 “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 政治思想 核心思想 “仁〞 “礼〞 提出 “为政以德〞, 以 “德〞教化百姓,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主* “克已复礼〞,维护等级名分 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 政治思想 提出“仁政〞“民贵君轻〞的思想 伦理思想 “性本善〞,这是“仁政〞学说的理论化根底 价值观念 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和舍生取义 荀子 哲学观点 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论观点 政治思想 主*“仁义〞“王道〞,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 - . z 论断 伦理思想 “性恶论〞 3.墨家学派 (1)墨子创立墨家学派 (2)主* A.“兼爱〞;墨家的“兼爱〞是不分等级贵贱的,与儒家重视等级名分的思想不同 B.“非攻〞;主*各国和平共处,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C.“尚贤〞;主*治国以贤,反对任人唯亲。

      D.“节省〞;反对统治者铺*浪费 (3)影响其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尤其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但战国后期就不再受重视了 4.法家学派 (1)战国后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2)韩非子主*法治,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并主*变法革新 (3)影响:韩非子的思想的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的 1000 多年中,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根底 (三)历史影响 1.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2.“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开 - . z 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考点二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和宋明理学 (一)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原因 (1)汉初实行的黄老“无为的思想已不适应社会的开展汉武帝时期,边境不宁,王国势力威胁中央政权,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2)汉初经过休养生息,国力渐强,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新的思想,为此汉武帝“举贤良对策〞 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来源 以?春秋?为根底,融合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 主* A.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加强中央集权 B.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传“君权神授〞 C.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任归纳为“三纲五常〞 特点及实质 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之长,*种程度上上增强了新儒学的生命力实际上是思想文化专制 影响 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皇权,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 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1)措施 A.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 . z B.政治方面:重用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C.教育方面:将儒家经典规定为教科书,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2)影响 A.这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兴起教育, 提倡儒学,必然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B.儒学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二)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1)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和道教盛形和传播,儒学面临严峻的挑战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规儒〞的主*宋代儒学额开展形成“理学〞 (2)主要人物 A.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是程颐和程颢兄弟,他们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B.朱熹是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代表作是?四书章句集注?主要思想:认为理先于气,理是万物的本原;强调“格物致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为封建统治秩序和等级制度辩护 影响:朱熹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深远,对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起来重要作用 2.陆王心学 (1)南宋的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 . z (2)明朝的王扬名继承和开展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集大成者他宣扬“心无外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3)评价: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但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并不能科学的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3.影响 宋明理学的形成,使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进程宋明理学经理几百年的历史开展,对中国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 4.对宋明理学的评价 (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具有和谐意识;具有忧患意识;崇尚道德;强调力行 (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尊卑等级的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因循守旧的观念等,这些都属于封建糟粕的思想 考点三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社会背景 (1)社会史治腐败,奸佞当道,社会内在矛盾空前锋利 (2)江南一带的市民商业者成为社会上不可无视的力量 (3)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不愿与他们同流,形成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2.思想主* (1)挑战孔子及其儒学思想的正统思想,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2)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提倡自然之性,要求个性解放他的思 - . z 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明清之际的三大进步思想家 人物 代表作 思想主* 共同影响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锋利的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主*“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

      黄宗羲的政治主*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明清三位进步思想家汲取儒家的民本思想, 反对理学的不合理局部,是儒学的新开展 其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但这种批判并没有成为时代主流思想, 没推社会的政治革命 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 主*“经世致用〞;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偶是学风的先河 王夫之 ?读通鉴论?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认为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开展变化是有规律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跨时代的意思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 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考点一近现代科学技术 1.近代科学产生、发生的原因 (1)经济:商品经济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开展近代 - . z 科技产生的前提和根本推动力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工业革命也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开展,进而有利于近代科技的开展。

      (2)政治:资产阶级**政治的建立,为近代科技提供了自由开展的空间 欧洲先进国家保护、 奖励科技创造, 改革教育制度和专利制度,组织科研机构,这些都推动了近代科技的产生和开展 (3)思想;思想的解放为近代科技的开展解除了精神枷锁文艺复兴对人文主义的宣扬、**改革对教皇的否认、启蒙运动提倡理性,强调自由平等,抨击专制、等级制度,这些都为近代科技的进一步开展创造了条件 (4)个人努力;科学家们面对现实,重视实验,崇尚理性的科研精神,也利于科技的创造和开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