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排泄障碍睡眠障碍PPT课件.ppt
18页儿童排泄障碍 睡眠障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陈戈煜第一节 儿童排泄障碍 n排泄的生理n这种有意识性成功控制排尿(便)过程必须具备:大脑发育成熟到一定的程度,同时需要经过学习和训练n正常儿童控制大小便的年龄差异很大一般1~2岁儿童不能自动控制大小便50%以上2~3多儿童可自行控制大小便,但夜尿控制还较差;约80%4~5岁儿童可控制夜尿4岁以上绝大多数儿童可控制大小便5岁以后均可控制夜尿否则,发展为功能性遗尿(粪)症n大小便的训练开始的年龄最好为1~2岁这段时期功能性遗尿症(非器质性遗尿) (enuresis )n功能性遗尿症指儿童不能自主控制排尿,因而尿湿了床铺,或白天尿湿裤子,又无明显器质性病因n本症患病率较高,5岁儿童约10%、10岁约5%、18岁少年约2%,某些特点人群如新入伍水兵、大学生约0.5~3.8%n湖南调查本症患病率为2.31%,男多于女病因n遗传因素:70%家族史,且单卵双生同病率为68%,双卵双生为36%n婴幼儿期排尿训练不良:过早训练,方法不当n强烈的应激:疾病住院、上托儿所、意外事故,父母离异等。
n心理障碍:抑郁、多动、抽动、发脾气、咬指甲、人格有问题临床表现n遗尿症可分原发性与继发性n原发性遗尿指从小一直尿床,占75~80%n继发性遗尿是指5岁以前曾有一段时间不尿床(至少6个月)5岁以后又再次尿床n夜间遗尿最常见(80%)日夜间遗尿15%,日间遗尿少见,5%n遗尿症随年龄的增加,逐渐减少8%的5岁儿童每月至少夜间遗尿一次,12岁儿童1%每月一次夜间遗尿n遗尿患儿常伴睡惊、睡行症、多动或其它行为障碍诊断依据n年龄在5岁或5岁以上(或智龄4岁以上)n5岁儿童每周至少3次遗尿n排除有明确原因引起的遗尿必须排除的各种躯体疾病: 1.泌尿系统感染和畸形,如尿路梗阻(包茎、尿道口狭窄); 2. 膀胱功能失调和低膀胱容量; 3. 隐性脊柱裂; 4.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炎症、外伤或肿瘤所 致的脊髓横贯性损害 5. 重性精神病或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治疗n 一般治疗: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定时唤醒、控制晚餐后液体摄入n正确处理精神因素n药物治疗:三环抗抑郁剂, 抗胆碱酶药物n行为治疗: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且安全可靠,目前多采用各种操作性处理技术如Finley电铃电路方法,疗效肯定、持久,治愈率可达60~80%第二节 睡眠障碍 (Sleep disorders)睡惊症(Night terrors) 又名夜惊,指睡眠中突然出现的一种短暂惊扰症状,常见于4~12岁儿童,男略多于女。
患病率据Gmham约3%,湖南省调查约0.41%与遗传及心理因素有关临床表现n 入睡后突然坐起尖叫、哭喊、瞪目直视或双眼紧闭,十分惊恐n 对周围毫无反应、很难唤醒、一旦唤醒则意识浑浊、抓人不放,偶可有幻觉、甚至出现自伤或暴力行为n伴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n 一般持续30秒~5分钟,然后迅速入睡,次日不能回忆n多发生于第一个NREMⅢ-Ⅳ期,故常见于入睡后0.5~2小时梦魇(nightmares) 又称梦中焦虑发作,指儿童作内容恐怖的梦所引起的焦虑、恐惧发作,常见于学龄前期、学龄期,湖南省总病率为0.72%临床表现n儿童梦见威胁安全、危及生命的恐怖事件,如被追跑等n儿童焦虑、惊恐、出汗、心跳快等n易被叫醒,且很快意识清楚,能回忆,难再入睡n常发生于REM,下半夜多睡行症(Sleep walking) 睡行症指儿童在睡眠中起床行走,发生于NREM深睡期5~12岁儿童中大约15%有过至少一次睡行体验,持续的睡行症患病率为1~6%男孩较多见,可伴夜惊及遗尿病因n遗传因素n大脑皮质发育延迟n心理因素n睡眠过深临床表现n在熟睡中起床,双目凝视、在室内或室外走动n可作一些较复杂的活动,似带有一定目的性n口中念念有词,甚至回答他人的问题,但口齿欠佳,答非所问n经历数分钟,然后自行上床躺下,恢复正常睡眠,次日不能回忆n也可不下床行走,只迷迷糊糊的坐起,作一些刻板无目的动作1~2分钟后又入睡n睡行常发生于第一个NREMⅢ-Ⅳ期,即入睡后1.5~3h时发作诊断n反复发作的睡眠中起床行走,发作时,睡行者表情茫然,目光呆滞,对别人的招呼或干涉行为相对缺乏反应,要使病人清醒相当困难。
n发作后自动回到床上继续睡觉或躺在地上继续睡觉n发作后苏醒初期,可有短暂意识及定向障碍,但几分钟后即恢复常态,但醒后完全遗忘n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鉴别诊断n夜惊n梦魇n癫痫治疗n解除心理诱因n安定类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