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地球的运动(二)公转学案(湘教版必修1).docx
4页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二)公转【考纲研读】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及地理意义【考情分析】地球公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试题具有很好的区分度,能很好地体现能力的考查,是高考中的难点除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外,注重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的考查知识必备】铺垫类知识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公转方向;公转的周期;公转的速度变化规律;黄赤交角、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极昼、极夜的概念;昼弧、夜弧、四季、五带的含义1. 提升类知识1.黄赤交角的影响一一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r!m症冬吗欣;■:「.十■:八IMr,■■>-■-1重娶结论:①横赤交角的度软与南、北回归找的纬度教:②极團的纬度数与回归线的纬度数之和为;③黄道面与地轴之间的夹角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之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 规律:(2) 计算:H=90°-直射点与所求地点纬度之差例:求夏至时南、北纬30°的正午太阳高度角(3) 正午太阳高度大小与季节的变化关系:①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②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③回归线之间的地区:;④当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运动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o(4) 正午太阳高度与日影长短的关系: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5) 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楼距、楼高:(6)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调整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L=hcotH例: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之2昼夜长短变化a+h=90°例:(1) 绘出二分日、冬至日和夏至日的太阳光照图(2) 昼夜长短的判读:比较同一纬线圈的的长短,若昼弧大于夜弧,则,反之,则夜长昼短。
3) 昼夜长短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关系: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极点附近可以出现现象,另一个半球的昼夜情况则相反4) 昼夜长短变化幅度与纬度的规律:除春、秋分日外,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随纬度的增加而,至变幅小时止5) 昼夜长短计算方法:① 依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计算:昼长时间=夜长时间=② 昼夜长短与纬度的关系: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不同半球同纬度数地区昼夜长短,即南半球的(夜)长等于北半球的(昼)长4.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之3四季和五带的划分1) 以北半球为例,热带与寒带的范围所占据的纬度数与黄赤交角的度数0(2) 以北半球为例,热带的纬度数与寒带的纬度数相加为90°o(3) 一年中,有现象的地区一定是热带;有或极夜现象的地区一定是寒带;无上述现象的地区为温带反馈性检测】太阳光照图的判读u±圆柱投影图斜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