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世界自由贸易区发展模式分析.pdf

9页
  • 卖家[上传人]:艾力
  • 文档编号:36400197
  • 上传时间:2018-03-2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41.97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中经未来 世界自由贸易区发展模式分析世界自由贸易区发展模式分析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 一、世界自由贸易区发展概述一、世界自由贸易区发展概述 (一)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概念(一)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概念 世界上第一个自由港是 1547 年建立的意大利里窝那自由港至今,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已有 400 多年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时期,人们对它有不同的称谓现阶段可以称作自由贸易区的名称有自由港、自由区、对外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科学工业园区、自由关税区、保税仓库、免税工厂等 以上形式多样的自由贸易区其功能也各有不同, 如保税仓库主要为保税和仓储业务; 出口加工区主要开展出口商品的加工制造; 而一般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区和美国的对外贸易区的功能则较为综合,具有保税、仓储、贸易、商品展示、加工等多种功能;有些综合的自由贸易区还会具备旅游、金融等功能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是设区国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通过特殊的经济政策和手段而开辟的与其它地区隔离的特别经济区域包括自由贸易区、自由港、自由区、对外贸易区、出口加工区、自由工业区、自由边境区、过境区、保税仓库区等各种经济区域。

      (二)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二)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 1、早期发展阶段(13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 1228 年,法国马赛港内划出一块区域辟为自由贸易区,实行外国货物进出该区域不征关税的特殊政策,这是自由贸易区萌芽时期的开始1547 年,意大利里窝那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正式命名的自由港,标志着自由贸易区的诞生 2中经未来 17 世纪以后,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区,一些航海业发达和在国际贸易占据优势地位的欧洲国家,为了扩大对外贸易,开始把沿海港口城市宣布为自由港或设立自由区,如德国的汉堡,法国的敦刻尔克,丹麦的哥本哈根等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许多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在他们所占领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建立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如直布罗陀、丹吉尔、吉布提、新加坡、香港和澳门等 2、缓慢发展阶段(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 70 年代) 在这一时期, 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港口或港口附近的海关管制区, 划出了准许外国商品免税自由进出的 “自由 E” , 扩展了自由港的形态 自世界第一个自由港诞生起至 20 世纪中叶,虽然经历了 400 余年,但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缓慢,据联合国《自由贸易区和港口腹地发展》的统计数据,至 1975 年,世界上只有 79 个自由贸易区。

      3、快速发展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今) 在这一阶段,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呈现三大趋势:一是商业型自由港、自由区同工业型的出口加工区日益融合; 二是自由贸易区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发展, 自由贸易区的数量和涉及的国家或地区的数量快速增长; 三是受科技革命的影响, 许多自由贸易区向技术密集型过渡德勤(Deloitte) 《自由贸易区研究》的统计数据显示,至 2007 年初,全世界自由贸易区数量已经超过 2700 个,所容纳的就业人数约为 6300 万人 (三)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类型(三)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类型 以主要功能特点划分,自由贸易区可分为:自由港型、转口集散型、贸工综合型、出口加工型、保税仓库型、商业零售型和自由边境区型等 图表图表1:世界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类型:世界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类型 类型类型 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代表港口代表港口 自由港型 主要功能是装卸、储存、包装、买卖、加工制造等,其特点是对进口的外国商品原则上不征税 典型自由港型自由贸易区如香港、 新加坡等转口集散型 以港口装卸、货物储存和转运为主 该类型自由贸易区如汉堡自由港、不来梅自由区、马赛自由区、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等。

      贸工综合型 主要功能包括国际贸易、简单加工和制造目前世界上的自由贸易区多数属这种类型 3中经未来 类型类型 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代表港口代表港口 出口加工型 主要功能以出口加工为主,以国际贸易和储运服务功能为辅 多分布在亚太地区,主要从事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 保税仓库型 主要是发挥保税功能,境外货物不必办理进口手续即可长时间处于保税状态,可以进行再包装、混合、处理、分级、挑选等业务/ 商业零售型 该类自由贸易区允许从事展示和零售业务智利伊基克自由贸易区 自由边境区型 墨西哥马魁拉多拉边境工业区是该类自由贸易区的典型 墨西哥是设置自由边境区最多的国家,利用其靠近美国的区域特点,发展出口加工业 资料来源: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四)自由贸易区的基本特征(四)自由贸易区的基本特征 一是国家行为, 设立自由贸易区之前先行国家立法, 国家对自由贸易区实行统一的管理;二是境内关外, 海关对境外货物在自由贸易区与境外间的进出不进行监管 区内货物进入国内非自由贸易区视同进口, 国内非自由贸易区货物进入自由贸易区视同出口; 三是高度开放,货物进出自由、人员出入自由、外汇兑换自由;四是功能突出,以国际贸易、出口加工、仓储展示、物流分拨以及金融服务为其主要功能。

      (五)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趋势(五)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趋势 1、功能多元化和综合化 在国际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和自由贸易区之间竞争加剧的情况下, 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向着多元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 以贸易为主的自由贸易区与以出口加工制造业为主的自由贸易区逐渐融合,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形成了金融、证券、物流、商品展示、货物仓储等服务行业不同产业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增强了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活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经济作用日益强化 随着自由贸易区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和功能的综合化, 自由贸易区对其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发挥了自由贸易区对腹地经济的带动和福射作用 3、更加注重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 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下, 贸易壁垒已逐渐降低, 各自由贸易区依靠优惠政策进行竞争 4中经未来 的空间变小, 转而依靠加强自身综合服务能力来提高竞争力, 既注重加强公共设施等硬件能力建设,又强化政府部门的管理与服务 二、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模式二、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模式 (一)自由贸易区发展模式分析(一)自由贸易区发展模式分析 按照区域的开放形态划分, 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模式分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又包括转口集散外向型、 出口加工外向型和工贸结合外向型三种形式, 它们具有两个共同的特点: 一是区内货物来自于境外, 最终销往地也是境外;二是区内企业的经营收入全部来自境外 图表图表2:自由贸易区发展模式:自由贸易区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发展模式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特征特征 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贸工结合开放型发展模式 与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一是区内的货物流向呈现开放性特征,区内货物可以来自境外,也可以来自国内,货物最终输出的方向可以是国际市场,也可以是国内市场;二是从资金流的方向来看,区内企业的经营收入有来自境外的部分,也有来自国内的部分 转口集散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该类型自由贸易区一般位于港口或临近港口, 便于开展转口贸易, 货物在区内经储存或简单加工后再转口输出 一是发展目标主要是通过国际中转贸易服务来赚取外汇收入;二是发展途径比较单一,区内仅限于贸易功能;三是发展方式属于典型的贸易带动型倾斜式出口加工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这种类型的自由贸易区通常设在港口、 临近港口或边境口岸地区, 便于商品出口业务的开展 区内只从事出口商品的加工制造活动, 加工后全部外销。

      一是通过引进外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方式来发展本国的出口工业,达到增加外汇收入、创造就业机会的目的;二是发展途径仍然比较单一,区内企业以外商投资为主,加工制造是其主要经营类型;三是发展方式属于出口加工倾斜式 工贸结合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的自由贸易区综合了转口集散外向型与出口加工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 爱尔兰香农国际航空港自由贸易区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该种模式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目的是引进资金和技术,扩大对外贸易, 发展加工制造业, 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一是发展目标多元化:既包括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又包括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以及增加就业等;二是发展途径多功能:不但可以开展商业活动,也可以进行加工制造;三是发展方式多样性:经济发达国家的自由贸易区多釆用以贸易为主、出口加工为辅的发展方式;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区则更适合于出口加工业为主,转口或过境贸易相机发展的方式 贸工结合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 一些国家和地区进一步提高其开放度, 随之出现了贸工结合的开放型自由贸易区经一是发展目标多元化,如增加外汇收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创造就业机会等;二是发展途径更具多功能特点,包括进出口贸易、转口或过境贸易、混 5中经未来 发展模式发展模式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特征特征 济发展模式。

      与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相比, 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既强调自身的发展, 又重视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合加工制造、 商品展示等; 区内货物既可以转销国外,也可以内销;三是发展方式呈现多样性特征,根据各个自由贸易区的不同情况,或采用平衡式,同时发展多种功能;或采用倾斜式,不同阶段有所侧重 资料来源: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二)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利弊(二)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利弊 1、转口集散型经济模式与出口加工型经济模式的比较 转口集散型经济模式的优势:位于港口或临近港口,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能够降低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具有较高的通关效率,保证了进出港区船舶及货物监管上的方便转口集散型经济模式的局限性:在区位条件不佳的地方不易取得成功 出口加工型经济模式的优势: 具备吸引外国资本和先进工业技术的设施条件, 能够促进所在区域实现工业化;可以创造较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出口加工区存在的条件是: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2、单一功能与多种功能比较 与单一功能经济发展模式相比, 多功能模式的优势在于: 一是区内产业具有较好的兼容性;二是可以克服单一功能发展模式的不足,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三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大。

      不足之处是管理的难度较大,对政策的协调性要求较高 3、外向型与开放型比较 三种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能够比较容易控制区内经济活动可能给国内其他区域带来的冲击 但同时不同程度地割断了自由贸易区与国内市场的经济联系, 因而对国内经济的带动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 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优点:首先,它既是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结合地,又是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连接点;其次,不仅能够在区内有效实现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可以通过其对周边地区的福射作用和关联效应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 不足之处: 由于区内经济活动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其政策的制定和协调难度也更大 6中经未来 三、现代自由贸易区的政府管理模式三、现代自由贸易区的政府管理模式 自由贸易区的管理体制包括中央管理体制层次和地方管理体制层次 中央管理层次负责对自由贸易区进行宏观决策、立法、监督和协调地方管理层次负责组织、协调自由贸易区的开发建设、日常运作等经济活动以及日常管理和监督 (一)自由贸易区管理层级结构(一)自由贸易区管理层级结构 自由贸易区管理体制的层级结构分为二层级型和三层级型两种 图表图表3:自由贸易区管理体制的二层和三层级管理结构图:自由贸易区管理体制的二层和三层级管理结构图 中央管理部门自由贸易区管理机构中央管理部门自由贸易区管理机构地方政府资料来源: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二层级型结构包括中央管理部门和自由贸易区内部管理机构两个层级, 中央管理部门具有双重职能,一是代表国家对自由贸易区进行宏观管理,二是直接领导和管理自由贸易区,例如美国对外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