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发性骨髓瘤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微球蛋白的临床意义【临床医学参考论文开题报告】.doc
6页临床医学论文-多发性骨髓瘤测定血清乳酸脫氢酶及微球蛋白的临床意义〔摘 要〕日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乳酸脫氢酶(LDH)和/32微 球蛋白(B2 MG)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速率法和放免法测定49例 MM患者血清LDH和/32 MG値结果:对照组与MM组、MM组的HI期与II期、 U期与I期、MM组化疗前后有效与无效患者血清LDH和B 2 MG値相比,MM组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无效组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LDH和2 MG的水平可作为MM患者的分期、预后及疗 效判断的辅助指标〔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血清乳酸脫氢酶;B 2微球蛋白多发性骨髓瘤(MM)是造血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尙不清楚,临 床症状多样我们检测49例MM患者血清乳酸脫氢酶(LDH)和微球蛋白(/32 MG) 水平探导其临床意义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 选择1998年至2005年6月住院的MM患者男34例,女 15例,年龄45岁〜78岁,平均年龄59.9岁所有患者均经过外周细胞数、骨 髓象分析、X RAY、免疫球蛋白、尿轻链、C 反应蛋白生化等指标的测定,按张之南等〔1〕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进行血液分型、分期。
其中 IgG型16例,轻链型19例,IgA型10例,不分泌型4例;m期28例,II期11例,I期10例病程2个月〜25个月‘分别用MP、M2、VAD不同方案多次化疗 3个疗程〜6个疗程,平均5个疗程部分缓解28例,进步14例,无效6例, 死亡1例对照组为单位健康职工,性别、年龄与MM患者差异无显著性1・2检测方法 血清LDH测定采用速率法,B 2 MG测定采用放免法(RIA)正常値LDH 211 U/L〜423 U/L,/32 MG( 1.6150.335) mg/L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士s表示,各组间比效采用t检验2结果见表1、表2、表3表1对照组与MM组血清LDH和B 2 MG水平比较(略)表2 MM患者不同分期血清LDH和B 2 MG水平比较(略)表3治疗后有效组与无效组化疗前后血清LDH和/32 MG水平比较(略)由表可知:LDH和/32 MG水平MM患者血清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vO.Ol);ID期明显高于II期,II期明显高于I期(PvO.05);治疗有效组化疗后血清LDH和B 2 MG明显低于化疗前水平(PvO・05),治疗无效组化疗后血清LDH和B 2MG水平与化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
3讨论血清LDH和B 2 MG水平在恶性肿瘤中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在MM患者中升 高已得到认同〔2〕,在本硏究中也已得到证实LDH是一种糖醇解酶,广泛存 在于人体各组织中当发生肿瘤或组织细胞坏死时,此酶升高,其测定对临床许 多肿瘤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値〔3,4〕正常情况下含量低 于细胞组织的1/1 000 肿瘤或细胞受损病理状态下,细胞代谢紊乱,尤其是恶 性肿瘤细胞的糖酵解勻三竣酸循环脫节,恶性肿瘤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含量超过正 常组织的5倍〜10倍,其中多半转化为乳酸盐,可引起释放入血的酶量增加本硏究中LDH水平随不同临床分期(I期、II期、m期)的改变而明显变化,可以 从另一角度说明MM患者体内恶性浆细胞的含量及增殖状况〔2〕,LDH水平升高 可捉示MM患者肿瘤负荷大小、疾病复发或发展,因此LDH可作为MM复发或发展 的标志化疗有效组LDH水平在化疗后明显下降,而无效组则无明显变化,因此 LDH水平可作为治疗有效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B 2 MG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 是细胞膜上完整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的一部分,因电泳时位于2区带而得名 B 2 MG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但机体所有有核细胞都能不同程度地产生B 2MG,尤其是以代谢活跃的肿瘤细胞为主,且与肿瘤负荷相关〔5〕。
由于代谢 和HLA的降解,B 2 MG分离以后以游离形式存在于细胞外液,血清中/3 2MG可以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自由滤过,其中99.9%以上被肾小管重吸收并降解 MM患者由于瘤细胞增生、细胞周转加速及肾功能损害而致血、尿2 MG升高 目前认为B2 MG是观察本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3〕本硏究中MM患者/32MG水平与健康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临床分期B2 MG水平差异也有显著性(PvO.05),且化疗有效组/32 MG水平在化疗后明显下降(P<0.05),而无效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这与既往文献报道相一致因此B 2 MG可作为预后及疗效判断重要指标之一多数学者认为/3 2 MG持续升高者提示病情恶化治疗后B 2 MG明显下降者往往病情稳定本硏究还发现B 2MG明显升高者,其多系统损害倾向更大,与LDH相比,B 2 MG更能反映疾病进展本硏究结果还表明化疗前后血清LDH和/3 2 MG水平有明显变化,化疗后两者水平明显下降并恢复正常,说明恶性肿瘤细胞被大量扑灭或增殖受到 抑制,但缓解期其水平仍略高于正常组,且MM复发患者血清LDH和B 2 MG水 平均高于初诊患者,这说明缓解后体内可能仍可残存部分恶性骨髓癌细胞,这些 残存的骨髓癌细胞仍可释放LDH和仔2 MG,同时残存高LDH和仔2 MG含量 的恶性浆细胞可导致患者病情缓解后迅速复发例吐进一步硏究MM患者血清LDH 和B 2 MG水平有助于判断疾病的预后和转归,为调整治疗方案及预后判断提 供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1〕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2版•北京:科学出 版社,1999 : 349 351.〔2〕立红梅,敬华,侯健,等・MM患者血清乳酸脫氢酶水平与病程及预 后关系的分析〔J〕•中华血液杂志,2004,25(10) : 625 626.〔3〕张莉娟,谢元芳,盛慧球,等・NHL血清及B 2 MG测定的临床意 义〔J〕•临床血液病杂志,2003,17(2) : 129.〔4〕 AstromM bidin Ln is son I ,eta 1. Tr eament long term outcome and prognostic variable in 214 unsclctcdML patients in Sweden. Br J cancer〔5〕 葛祥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B 2 MG、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3 16(5) : 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