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分析.docx
10页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分析 摘 要: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为立足点第一部分讨论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选编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依据;第二部分讨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体现;第三部分主要讨论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现状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梳理,使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生态文明教育目的更加明确,内容更加丰富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思想政治必修教科书;内容分析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aterials of senior high school as the foothold. The first part discusses the basis of choosing the cont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xtbooks;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the embodi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content in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xtbooks;the third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content in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xtbooks. Through combing the cont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aterials,the purpos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is more clear and the content is more abundant.Keywords:the cont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mpulsory textbooks;content analysis目前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主要围绕四本高中思想政治教教材进行。
有相关研究表明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环境意识的重要阶段,通过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生态教育问题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形成生态教育行为,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素养[1]为我国生态文明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光发热一、高中思想政治教材选编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依据(一)落实习近平生态思想的重要体现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在编写时紧紧围绕我们党的执政思想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展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不仅包括生态文明知识也包括生态文明理念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美丽中国的建成这是我国第一次将美丽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2]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响时代所应,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思想的必然要求二)培育生态公民的现实要求决定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道德的形成阶段来选择当然我们在教育学生时不能为了教育而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生态文明情感、生态文明信念、生态文明意志、生态文明行为习惯,落实生态文明知识教育、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生态文明观念教育、生态文明行为教育,同时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生态审美教育、生态价值观教育,也要学会融入生态经济教育、生态政治教育、生态法制教育、生态文化教育等相关内容。
[3]努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生态人才二、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分析思想政治教师围绕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材,深入挖掘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将其在课堂中呈现出来,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渗透下面是笔者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本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分析:(一)依据单元划分(二)依据内容划分必修一《经济生活》主要围绕社会再生产的四个过程来编写内容,社会再生产的环节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围绕四个维度组织教学,学生学习时弄清四个维度的关系以及四个维度中的内容就能对经济生活中所渗透的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了如指掌纵观必修二《政治生活》教材的目录,第一单元是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这里第三单元具体内容中包含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第四单元是当代国际社会从一至四单元的编排中我们可以看到是根据不同的政治主体来编写教育内容,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必修三《文化生活》主要围绕文化的传承、文化交流、文化创新三个角度对教材进行编写。
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探究我们也可以从这三个维度着手《哲学与生活》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笔者通过对教材内容分析以及具体的方法论指导划分出四个维度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将教材内容依据四个维度合理划分找出其中蕴含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具体如下:(三)依据必修模块划分根据四本高中必修教材开设的课程顺序:《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笔者依据模块同时结合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划分出生态经济观、生态政治观、生态文明观、生态哲学观四个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观点,具体划分见下列各表生态经济即以生态为导向,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实现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变革,创造性地使用自然资源,发展以生态为导向的创新型经济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4]树立生态经济观有利于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高速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人类与自然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高中生转变自身的消费行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政治生态是对各级政治机关和各类政治主体生存发展的环境和状态的一种优化[6]坚定不移的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严肃党风党纪,坚持政治信念,有利于领导干部加强生态政绩意识。
而对高中生进行生态政治观教育有利于高中生树立主人翁意识,明确自身的政治权利与义务生态文明观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教育思想的本质体现,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是每一个公民形成生态文明素质的前提对高中生进行生态文明观念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危机意识,推动学生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转变行为,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生态哲学观教育强调人、自然和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生态共同体这就意味着摒弃机械论哲学世界观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机械对立起来的做法,树立维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意识[9]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观教育内容,这对于学生树立尊重自然规律、形成正确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三、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现状从以上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是很多的,但是这些内容是混杂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这就使得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缺乏系统连贯的知识体系,同时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一些生态文明教育课外读本、选修教材不能真正落实到教学中,由此大大降低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从教材方面来说第一,缺乏生态法治知识教育、生态审美知识教育、以及生态价值观的教育。
所以,这就可能会导致学生习得碎片化、零散性的知识第二,生态文明知识教育大多是隐晦的,缺乏连贯的生态教育内容,那么就很有可能产生生态文明理论认识的不足、生态文明知识理解不全面的现象第三,在四本思想政治必修书中我们很难见到关于环境保护、绿色生态的经典诗句、名人格言那么我们在学校阵地中,以思想政治课堂为主要宣传地对學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为了更好地向学生传递生态文明知识教育要做到:首先,教师在教学时结合生态文明教育读本需要充实相关内容在教学中要学会向学生传达生态道德教育、生态审美教育、生态价值观教育的相关内容,同时我们在进行教育时要学会依靠教材讲解生态经济教育、生态政治教育、生态法制教育、生态文化教育、生态哲学教育等相关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生态人才其次,让思想政治教材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提升思政课堂传递生态思想的效果最后,笔者认为有必要去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诗句、谚语等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生态文明的相关论述如道家的“天人合一”、“无为而治”强调宇宙万物来源于道,人要与生态自然万物同生共运儒家的“参赞化育”、“仁爱”思想强调自然与人和谐统一。
我国古代关于保护生态文明的诗句、警言有很多如:孔子道:“子钓而不纲,戈不射宿《吕氏春秋》也提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思想观念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展生态文明教育,提高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帮助其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使生态文明观念真正成为其的一种信念、一种立场、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尤为重要面临日益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生态危机,需要教师和学生提升自身的危机意识,认识到自己身处的地球正在经历严重的问题建设美丽中国的重任在青年一代中接力前进,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动中去,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参考文献[1] 杜昌建,杨彩菊.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2]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 王富晓.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5.[4] 胡江霞.生态经济学若干理论问题研究综述[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9,9[5]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版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6] 陈丽鸿,孙大勇.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7]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版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2)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8]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版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9] 王雨辰.论习近平的生态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J].南海学刊,2019,6[10]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版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4)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