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与运作管理总复习课件.ppt
16页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总复习胡建兵1摘要n平时成绩评分办法n考试题型n课程要点2平时成绩评分办法n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n平时成绩(100分制)=期中考试(50%)+个人平时分(50%,满分100分)n个人平时分(100分)=组长评分(满分10分10)+组长评价主观修正值缺交作业扣分缺课扣分n缺作业一次或缺课一次扣10分3考试题型及复习方法n单项选择(15小题1分=15分)n简答题(4小题5分=20分)n计算(4小题,共50分)q库存控制(单周期、多周期模型)q项目计划管理(网络计划方法)q作业排序(关键工件法和Johnson算法)q装配线平衡n案例分析(1题,15分)q供应链或JIT4第1章 导论n社会组织的三个职能中生产运作职能是核心,而运营职能的核心是价值增值n可以从功能观、过程观、系统观和决策领域等不同角度对生产运作管理进行分析和理解n生产按照物料流形态分为流程型和加工装配型(或流水型、批量型和项目型),按照订单来源分为订单型(MTO)和备货型(MTS),每种类型各有特点n生产与服务(运作)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n服务根据劳动密集程度和顾客接触程度划分为四种类型n生产运作的发展与战略、技术、供应链、全球化、因特网等密切相关。
5第2章 运作战略n与过去相比,目前企业的外部环境尤其是竞争环境有较大变化,如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品种增加、交期缩短等n企业战略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其中运营战略处在第三层次,属于职能战略n生产运作战略首先要确定总体战略(自制或购买、大批量、小批量、高质量、混合策略);其次要进行产品/服务的选择、开发与设计;最后要设计好生产运作系统(选址、设施布置、工作设计和工作考核)6第4章 产品开发与技术选择n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和顾客需求的多样化,产品开发对企业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n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包括产品构思、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产品设计要以满足顾客需求、可制造性、鲁棒性和环保为原则,以时间、效率和质量为绩效指标n生产流程的选择主要考虑产品种类和批量n并行开发(CE)是提高开发质量、缩短开发周期的重要策略,内容包括过程重构、组织重构和构建技术支持环境7第5章 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n选址通过影响投资、成本、销售及人才等影响企业发展,选址关系到企业竞争力n选址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社会和自然等因素,同时要考虑城市、城郊和农村的差异n选址的评价方法有量本利法、评分法、线性规划法和仿真法,其中量本利法和线性规划法着重从成本上考虑,而评分法适用于多因素综合评价8第6章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n影响生产单位构成的主要因素是产品结构、工艺和规模;生产设施布置的主要原则是紧密联系的设施就近布置;典型布置形式有固定式、按工艺布置、按产品(对象)布置(U型布置)n设施布置决策的定量分析方法有“作业相关图法”和“从至表法”n装配线平衡的目的是平衡生产设施的利用率并最终提高生产效率(计算:节拍时间、理论最少工作地数、装配线平衡、(计算:节拍时间、理论最少工作地数、装配线平衡、时间损失系数)时间损失系数)n办公室设施的处理对象主要是信息,而不是有形产品9第7章 工作设计与测量n要提高生产效率,工作设计非常重要,要同时考虑技术(设备、工艺和物流)和社会(人的行为)两类因素n工作动机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员工的工作动机有多种(马斯洛层次理论),使用工作扩大、工作轮换和工作丰富化等方式,保持操作者对工作的兴趣和热情,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从而提升生产率n测量出标准工作时间,有利于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及控制好成本,计算工时定额时要考虑宽放时间q计算:工时定额计算:工时定额=测量时间测量时间效率评定系数效率评定系数(1+宽放率)宽放率)10第8章 综合生产计划n计划按层次可划分为:战略层计划、战术层计划和作业层计划;滚动计划主要特点是:严肃性、适应性和连续性。
n生产能力的表示方法有:具体产品、代表产品和假定产品,不同生产方式表示生产能力的方法不一样;比较生产能力与任务时可用产品数或台时数比较,不平衡时要么加班要么减少任务n综合生产计划要处理能力与需求的不平衡问题,策略一是影响供应(改变库存水平、改变生产速率、改变工人数量和),策略二是影响需求(直接影响需求、延迟交货)nMTS企业的计划主要是品种和产量的决策,MTO企业的计划主要是品种、价格和交期的决策n收入管理的目的是让收入机会最大化,策略是制定差别性价格计算:用假定产品或代表产品表示企业生产能力(换算)计算:用假定产品或代表产品表示企业生产能力(换算)11第9章 库存控制n库存的作用是在需求与供应之间形成缓冲,以解决需求率与供应率不一致的矛盾n库存成本中有些成本随着库存量的上升而上升,有些成本随着库存量的上升而下降n根据(1)隔多长时间检查一次库存量?(2)何时补充订货?(3) 每次订多少?这三个问题,可将库存控制类型划分为:固定量系统、固定期系统和最大最小系统n库存问题主要有两类:单周期模型和多周期模型q单周期库存控制主要在欠储成本和超储成本间进行平衡,方法会用到期望最小损失法(考虑超储损失和欠储损失)、期望最大利润法(考虑超储损失和利润)及边际分析法;q多周期库存控制通过寻找最佳批量来平衡订货成本和库存成本,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会用到EOQ、EPL和价格折扣等相应的订货模型EL(Q)=Ep(Q)=12第11章 作业计划n不同工件如果加工路线完全相同,则被称之为流水作业,且存在排序的问题 n流水作业排序问题属于静态排序、单目标排序和确定型排序n最长流程时间(即加工周期)等于最后一个工件在车间的停留时间,即最后一个工件的完工时间(设所有工件的到达时间为0)n流水作业排序问题的目标是使最长流程时间Fmax最短(计算: Fmax )qn/2/F/Fmax问题的Johnson算法及其改进算法qn/m/P/Fmax问题的关键工件法n相同工序不存在排序问题,但不同移动方式会导致加工周期的不同,顺序移动、平行移动和平行顺序移动(计算加工周期T)三种方式不仅加工周期不同,而且运输次数、设备利用率及组织管理的复杂程序也各不相同。
工件工件工序工序1np1小小大大pm大大小小13第13章 供应链管理n供应链是由上下游企业组成的网链结构,包括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如果各节点企业按传统方式管理库存和订货(各自为战)将会产生牛鞭效应,即需求逐级放大n如果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能够共享信息并协同管理,可以消除牛鞭效应,不仅可以降低总成本,而且又能提高客户满意度,因此供应链虽不是纵向一体化,但效果远胜纵向一体化n以供应商管理库存(VMI)、联合库存管理及第三方物流为代表的供应链背景下的库存管理模式,可以消除传统库存管理模式存在的种种弊端n为解决传统采购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采购模式主要强调三个转变:为库存采购转为为订单而采购,采购管理转变为外部资源管理,单纯买卖关系转为战略协作关系n供应链背景下的供应商管理由纯粹的竞争关系发展为双赢关系注意:案例分析注意:案例分析14第14章 项目计划管理n项目是具有明确目标的一次性任务n项目管理是对项目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以确保项目的质量、费用和进度目标的实现;n项目计划管理有很多方法,其中网络计划方法(融合了CPM法和PERT法)使用的网络图比甘特图具有更多优势;n网络图常用箭线型(双代号)和节点型(单代号),前者为本教材常用方式;n项目的网络计划方法具体步骤有:项目分解、绘制网络图、估计活动时间、确定关键路线、优化、控制和调整;其中绘制网络图时要注意基本规则,在确定关键路线前要计算时间参数,包括事件时间参数(ET和LT)和活动时间参数(ES、EF、LS和LF)。
15第17章 准时制与精益生产nJIT的出发点是持续改进,不断消除浪费关于浪费丰田公司的理解是,凡是超出增加产品价值所必需的绝对最少的物料、机器和人力资源的部分,都是浪费nJIT是多品种小批量企业的理想模式,但是实现JIT绝不只是使用一种工具或方法能做到的,而是涉及企业方方面面nJIT要求实现生产平准化,通过准时采购可以降低原材料和外购件库存,利用看板系统可以降低在制品库存,借助混流生产可以降低成品库存除此以外实现平准化还要求减少调整准备时间、建立JIT制造单元、开展5S活动及从源头上保证质量n精益生产与JIT、TPS等用词有较多共同点,但是与手工生产和大量生产方式相比差别甚大,因为适用环境不同导致模式的特点差异很大注意:案例分析注意:案例分析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