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护一体分层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应用1300字.docx
3页医护一体分层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应用1300字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分层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推广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科病房住院治疗的9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开展常规责任制护理模式,观察组成立医护团队开展医护一体分层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经不同护理模式后,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5.191.64)d、(1 530.30255.22)元、2.0%、1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72.79)d、(2 416.06327.94)元、12.3%、8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按照新生儿科常规责任制护理模式实施护理:(1)由护士长根据新生儿科实际护理任务及人员配置将现有护士分为多个责任组,每个小组由责任护士担任组长或直接由护士长指任2)责任组划分完成后确定岗位职责,包括新生儿查房、突发情况处理、新生儿观察等,协助医生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工作。
3)护士长需在上班前后组织查房,评估护理工作完成情况,保证当日事当日毕,考核责任组组长工作情况,小组组长之间需相互监督,由护理部负责新生儿科护理质量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开展医护一体分层优质护理模式:(1)根据各个岗位要求确定人员配置,将为患儿提供治疗及护理的医务人员、护理人员组织成一个相对固定的医护团队,对现有医护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与处理措施2)由医护团队根据患儿临床资料、检查报告等制定具体的治疗、护理方案,由医师负责住院日志书写,由护士建立护士日志,住院日志与护理日志均需详细注明患儿基本信息医护团队中的医务人员与护理人员需相互配合协同合作,在完成自己分内任务的同时协助他人工作,严密监测患儿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团队内其他成员,实现双层管理3)医护团队内部需积极交流,做到共同管理、主动沟通,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需要了解每个患儿医嘱执行情况及病情变化,护士则需保证在第一时间执行医嘱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医师每日早晚查房需进行医护一体化查房,详细了解患儿具体情况,查房结束后由护士向医师报告患儿情况及医嘱执行情况,医师需根据报告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护士则需新部署的治疗方案制定新的护理计划。
4)由医护团队从治疗、护理两方面对患儿家属开展健康教育与专业指导,提高患儿家属疾病认知水平与突发问题处理能力,保证患儿出院后得到合理照护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2)观察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计算并发症发生率3)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在患儿出院前由其家属指导填写,对医护一体分层护理情况进行评估,调查内容包括入院指导、紧急状况处理、病房环境、病房巡视、健康指导、服务态度等,根据评分结果将满意度等级分为非常满意(>95分)、基本满意(85~95分)、不满意(<85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对比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仅有1例患儿出现误吸,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有6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住院护理总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1.6%,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医护一体分层优质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指医生与护士组成一个固定的医护团体,通过明确自身行为和责任范围来进行合作,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及护理服务,从而达到保障医生、护士、患者三方利益,实现疾病康复的最终目标[3-5]该护理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护理中医护沟通及信息反馈不及时的弊端,不仅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而且有利于提高病床周转率,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对医院发展及患者自身而言意义重大[6-9]此外,受医院医护人员资源有限、床位紧张等的影响,新生儿科成为医疗纠纷的重灾区[10-13],加之患儿家属对医院要求越来越严格,医患关系、护患关系日益紧张,这就需要医院在现有条件基础上,提供更加详细周密、科学合理的治疗护理服务[14-17] 笔者所在医院为积极响应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号召,落实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改善医院新生儿科护理服务水平,于2014年7月-2015年8月对新生儿科部分患儿提供医护一体分层优质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更低,并发症情况也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此次护理满意度较高,护理成果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科开展医护一体分层优质护理可较大程度提升新生儿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护患关系良好发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大云,冯玉玲,范钰,等.基于医护一体模式的快速流程护理在胃食管早癌ESD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全科护理,2016,14(33):3490-3492. [2]段谨.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8):1162-1164. [3]水小芳,陈文宇,刘加良,等.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双水平气道内正压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5):144-148. [4]梁娟,胡雪慧,牛倩,等.医护一体化床边交班在儿科急诊留观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6,23(6):50-52. [5]蒙好好,廖素霞,?罨?露,等.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1):74-75. [6]邱妹妹,林益平,李海涛,等.医护一体化模式下品管圈活动在预防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9):3294-3296. [7]陈小玲,陈倪,余妙冲,等.医护一体化对新生儿护士专科护理水平及质量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7):2734-2736. [8]李素萍,谢姗姗,刘艾娇,等.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在感染性休克患儿急救时效性中的应用效果[J].循证护理,2016,2(2):125-127. [9]冯金华,杨婕,胡艳杰,等.医护一体模式在结直肠癌患者加速康复围手术期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1):1573-1577. [10]李卡,胡艳杰,汪晓东,等.医护一体模式下实施快速流程方案对护理工作环境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2):141-144. [11]卢惠卿.医护一体责任制对哮喘急性期患儿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1):1495-1497. [12]杜易芳,王晓春.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220-222. [13]黄宇艳.医护一体分层优质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37(1):105-106. [14]罗秀玲.医护一体化联合查房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6):195-196. [15]王毅,韩景璐.应用“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对泌尿外科护士护理质量提高的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Z1):277-278. [16]高??,徐虹霞.足踝科实行医护一体化责任小组模式对提高护理人员专科能力的研究[J].医学信息,2016,29(15):236-237 [17]吴琦亮.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合作模式对护士床边综合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0):63-64. (:2017-05-27)。
